search

中國的傳承文化是什麼

中國的傳承文化是什麼

  1、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道教文化、禪宗文化、飲食文化、孝賢文化、慈善文化、中醫文化等。

  2、以漢文化為主體的包括眾多少數民族文化的文明。中華文化在東洋世界有很深遠的影響,並且歷史上曾經多次西傳。

文化部評審"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年底將授牌

  9月5日,2011—2014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工作會在北京召開,標誌著這項工作進入了正式評審階段。在其後4天的時間裡,評審專家組成員將對全國573個提出申報的縣(市、區)、鄉鎮(街道)進行材料評審,並將在9月中旬分赴各地進行實地抽查。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1987年文化部為推動民間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豐富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而設立的一個文化品牌專案。1987年至2003年,文化部透過命名掛牌的方式,共在全國命名了486個“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中國特色藝術之鄉”。2007年至2008年,文化部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為規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命名和管理,制定並頒佈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命名辦法》,將名稱統一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並在全國範圍內重新組織開展了命名工作,共有963個縣(市、區)、鄉鎮(街道)和社群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的發展和繁榮,充分發揮其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文化部決定組織開展2011—2014年度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工作,併為此成立了評審命名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充分發揮典型帶動作用、創新工作思路、整合活動資源的指示精神,此次評審命名工作進行了適當改進和完善,壓縮了命名規模,完善和創新了工作機制,同時重新修訂了命名辦法、評審方案、評審規則和評審流程。

  今年4月,2011—2014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工作正式啟動。各地對這一工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開展了省(區、市)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評審命名工作,並從中選拔出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參評名單上報文化部。截至目前,文化部共收到全國573個區縣、鄉鎮的申報材料,其中表演藝術類309個、造型藝術類134個、民俗類96個、民間技藝類88個。

  在評審命名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2011—2014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專家組近日組成。考慮到此次評審要在原來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民間藝術在促進當地經濟生活、文化事業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綜合作用,本次評審工作採取“三三制”,評審專家由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領域、文化產業發展領域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領域三方面的人員共同組成。他們將本著“從嚴評審,健全制度;注重培育,推動發展;突出特色,提升影響”的評審原則,切實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確保評審結果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文化部社會文化司司長於群在評審工作會上說,此次評審命名工作是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進行的,因而意義更為深遠。近年來,各地黨委、政府對文化工作的重視程度和民眾以及全社會對文化的關注度和參與熱情都與日俱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已成為共識。從去年開始,文化部在全國地市級城市謀劃實施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建立工作,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作為文化部在縣(市、區)、鄉鎮(街道)一級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有助於優秀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發展和創新,充分挖掘民間文化的價值和作用;有助於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廣大基層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有助於推動文化產業建設,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最終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兩翼齊飛”的局面;有助於增強凝聚力,形成良好社會風氣,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於群表示,評審的目的是促進基層文化工作,評審工作在注重申報專案的藝術特色是否具有代表性之外,還要考察當地黨委、政府的文化工作水平。因此,此次評審工作將更注重申報專案的普及面和群眾參與面,同時注意透過評審引導申報地將“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立工作與當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相結合,幫助申報地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和具體措施,鼓勵基礎好、條件成熟的地區積極探索產業化的可行路徑。

  據悉,文化部將在專家評審組會議評審和實地抽查的結果基礎上,確定2011—2014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並將於年底前舉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命名頒牌儀式,同時配套舉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展覽展示周活動,組織召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立工作座談會及典型經驗交流會。

中國玩文化:童年老遊戲 翻繩

  翻繩身為50後的我,童年時期經歷的雖是一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但那個年代卻慷慨地給了我一個快活的童年。童年的快活,緣於我曾經享受過一席豐盛的娛樂大餐———童年遊戲。那些遊戲所隱含的競爭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滿足了我作為一個兒童的精神追求,幫助我實現了自然人向社會人的順利過渡。大半生已經過去了,貧窮與飢餓不堪回首,成長的煩惱早已淡漠,唯有那些遊戲場面,記憶特別深刻,讓我特別樂於回味,每當跟別人談起這些遊戲時,也總是那麼陶醉、那麼津津樂道。

  小孩子游戲本來沒有性別界限,只是因為某些專案被不同性別的人玩的多了,就自然而然地被賦予了某種程度的性別色彩。比如踢毽子、拾博果、翻繩、跳房等遊戲專案,因其特點是不發生碰撞,運動量比較小,無需太強的爆發力,幾乎沒有危險,所以對女孩子們有著特別大的吸引力。

  要說最女性化的遊戲專案,在我看來當數“翻繩”了。

  翻繩需要AB兩個人來操作。其中A方先把手中的線繩挽成雙股,再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把雙股的線繩撐起來,送到B方的面前;B方伸出雙手,用拇指和食指從A方雙手的兩側,分別捏住其中的一股線繩,然後把捏著線繩的雙手向上、向外翻,或者向下、向內翻,有時候還需要同時用兩個小拇指先鉤住其中的某個環節再翻,能分別翻出若干個花樣來,有的是琪子塊兒式,有的是平行的線條,有的像一個長方形的容器,不一而足。這時,玩遊戲的孩子就會根據其所像之形隨口說出“琪子”、“麵條”、“麻花”、“驢槽”……

  經常會看到兩個少女,挽弄著靈巧的小手,變戲法似的翻著手中的線繩,輕鬆愉快,嘻嘻哈哈,而且還不耽誤說閒話。很顯然,這是個最省氣力的遊戲,兩個人動動手指頭就行了;這又是個道具最簡單的遊戲,有幾尺長的一根細繩就夠了;這還是個很從容的遊戲,玩的時候無需奔走呼喊,更無需大動干戈,兩個人可以隨時隨地地玩,你一下我一下地輪流下手,在誰那裡停住玩不下去了誰就算輸。但這個看似最輕鬆最和氣的小遊戲,其實暗藏著無數的機關與謀算:怎麼翻、翻成什麼樣,才能讓對方難以接招、才能形成一副“死局”、才能逼得對方俯首———有時候我不禁想,女孩子們打小就慣使的小心眼兒和小伎倆是不是從這些兒時遊戲中“培養”出來的?臉上都還笑語盈盈的,手底下卻在暗暗使絆子較勁———真真應了興兒對王熙鳳的那句評語:“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禮起源於中國祭祀文化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其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禮強烈地影響和制約著中國人的思想言論和行動。重禮儀、守禮法、行禮教、講禮信、遵禮義已內化為一種民眾的自覺意識而穿於其心理與行為活動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徵及基本表徵。孔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著名思想家顏 ...

少數民族揹帶傳承文化

     6月9日,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大廳,兩名壯族婦女在演示本民族揹帶刺繡技藝。   6月9日,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大廳,一名壯族婦女在給自己背上揹帶裡的孩子講述揹帶上圖案的意思。   6月9日,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大廳,幾名壯族婦女在演示本民族揹帶刺繡技藝。   6月9日,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大廳,一名苗族婦女在演示本 ...

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入列非遺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山東沂源、河南南陽、河北邢臺、陝西西安、山西和順等爭作故事起源地。經過專家學者的反覆論證,2006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山西省和順縣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山西省政府也將和順縣的牛郎織女傳說列入全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和順縣地處山西省境東陲,太行山巔。 ...

談談中國傳統文化的斷層問題

  經過西周幽、厲時代的大混亂,這期間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這三百多年時間裡,周國以及所有的諸侯邦國的人民沒有得到很好的休養生息,也沒有真正地得到安居樂業,一直生活在戰亂中。這一時期,即可稱為第一次“文化斷層”時期。戰國時期兼併戰爭比春秋時更為激烈和頻繁,規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 ...

李零: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在哪?

  我所選擇的四大經典(老子、孫子、論語和周易),和中國人的思想方法有關係。也是西方漢學家選擇的四大經典。因為西方人很重視思想史,比如他們講到希臘經典,一定會讀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些思想家的東西,所以他們在中國古籍尋找的也是最有思想和智慧的作品。我們研究西方要讀聖經,他們研究中國,在道教裡找本書,當做宗教經典 ...

中國龍虎山文化旅遊節

  節慶型別: 旅遊節慶。主辦單位:鷹潭市人民政府。協辦單位:龍虎山風景旅遊區管理委員會。承辦單位:鷹潭市旅遊局。內容介紹:集中展示鷹潭的旅遊資源。貿易洽談、研討道教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與基本精神有哪些?

  1、中國文化的特徵:   第一,世代相傳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第二,民族特色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第三,歷史悠久   中國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   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