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國音樂的“活化石”-廈門南音

中國音樂的“活化石”-廈門南音

  眾所周知,南音不僅在閩南地區流傳甚廣,甚至還傳播到華僑眾多的東南亞地區,甚至有外國專家學者稱之為“東方古典藝術的珍品”。那麼,你想知道南音的起源嗎?想知道它是如何傳承的嗎?那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廈門文化吧!

  一、起源

  福建南音是曲藝的一種,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被稱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福建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南曲主要流行於泉州市、閩南晉江、龍溪和廈門市,在臺灣及南洋群島華僑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福建南音起源於唐,形成於宋,主要流行於福建及臺灣、南洋群島華僑居住地區。

  (1)據文獻記載:唐僖宗光啟元年(885),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入閩,他們帶去了唐代“大麴”傳播於民間。大麴與當地民間音樂的相互影響和吸收,從而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樂器琵琶的演奏姿勢是斜抱著彈奏。所用筒簫嚴格規定為一尺八寸。這兩件樂器的演奏姿勢與形制與唐舊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大麴、法曲的曲牌名稱相同。如《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梁州曲》、《婆羅門》等。

  (4)宋代“南戲”五大名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和《琵琶記》,南曲也演唱這些劇目。

  南曲在民間流傳,有賴於社團組織的傳承和傳播。清代以來在泉州、廈門和晉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團成立,並有專業的教師傳藝。建國以來,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會。還建立了專業的南曲音樂團。

  植根於閩南大地的南音,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它典雅優美、情韻深沉,千百來廣泛流傳於閩南語系地區,並遠播港澳臺和東亞採一帶。研究南音音樂,不僅可以充實中國民族音樂的研究,而且對於促進海峽兩岸及福建與東南亞的文化交流。

  都將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筆者認為若能借鑑歷史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語言學、美學等多學科的方法,相信對福建南音本世紀的發展及其所體現的美學思想進行綜合探討能起到基礎性的推動作用。

漢族傳統音樂“活化石”: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漢族古樂。泉州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被稱為漢族傳統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南曲在漢族民間流傳,有賴於社團組織的傳承和傳播。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泉州文化吧。

  在福建泉州一帶,有一種使用四件傳統絲竹樂器和一些小打擊樂器演奏的古老音樂,這種樂器簡陋古樸,看起來很不起眼,但當她們奏起“譜”(器樂曲)和唱起“曲”來,那古遠優雅的旋律,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歌聲,無不扣人心絃,令人久久難以忘懷。而歌唱者嚴守以泉腔閩南語(或稱泉州方言)“照古音”咬字吐音做韻的歌聲,外地聽眾如果不看幻燈字幕往往很費解。但這恰恰是消失了1000多年的中原古樂與久遠的“河洛語”相融合的遺存,過去被稱為“泉州弦管”,今稱“泉州南音”。

  當年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的趙渢先生於1985年在泉州組織成立“中國南音學會”時,鄭重地宣稱泉州南音是“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上海音樂學院葉棟先生,生前參照泉州南音琵琶定弦法破譯了“敦煌古譜”,可見兩者之間有相通之處。“敦煌古譜”只有25首,可惜又被劫去法國,難得一見,而南音“虛譜無詞”的器樂曲譜就有12大套,有譜有詞的“指套”有36套至48套,散曲多達2000首左右。音調分四個“管門”,108個“滾門”,又儲存了唐燕樂〔雙調〕〔越調〕、[背雙〕的調名和唐教坊的〔拂(諧音作舞)霓裳〕、[杜韋娘〕、〔玉樹後庭花〕等等曲名。是一個積澱大量古代音樂資訊的寶庫。

  公元3至6世紀,“泉州南音”隨佛教傳入中土,其演唱形式是,左邊分別為吹尺八(今稱洞簫)和拉二絃者(宋以前稱奚琴),右邊分別為橫抱曲項四弦琵琶和三絃者;唱者居中執拍板而歌。這種演唱形式,與漢“相和歌—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極為相近。而其主要樂器,無不是漢唐的傳承,可以與《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刊載的古樂器互為印證。

  泉州美稱“溫陵”,有較好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從晉代“衣冠南渡”和唐宋的三次大移民,以及先後入閩的大量官兵,有一部分就居留在泉州。而宋室南遷,趙匡胤嫡系皇族“南外宗正司”在泉州一住就是147年,人口發展至3000多人。中原來的人群自然把中原音樂帶來,把他們的家鄉話“河洛語”也帶來泉州,而且反客為主成為泉州的主流語言,一直儲存至今。來自中原的音樂用“河洛語”演唱,就是“泉州弦管”或稱“泉州南音”,而南音又從戲曲中吸取優美的唱段作為它的散曲與套曲。曲與戲的互相依存、互為滋養,便形成了一個興旺發達的戲曲家族,成為閩南人在漫長農耕時代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生活內容。並逐漸形成了一個約有5000萬講閩南語的南音文化圈。成為維繫海內外閩南人鄉音鄉情的精神紐帶。

中國的聲音“活化石”-八音坐唱

  布依族的八音坐又被我們稱為“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世代代一直度在流傳的一種民間曲藝的說唱形式,因為歷史非常的悠久,音樂曲風婉轉優雅,民族特色濃郁因此也被我們稱為天籟之音。

  那麼,大家對於這種音樂形式是否瞭解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八音坐唱的表現形式

  表現形式有座彈唱和帶戲劇性的演彈唱等。“八音坐唱”旋律古樸流暢、悠美悅耳,常在民族節日、婚喪嫁娶、建房、祝壽等場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愛的民族說唱藝術形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目有《布依婚俗》、《賀喜堂》、《胡喜與南祥》、《迎客調》、《唱王玉蓮傳》、《敬酒歌》、《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四十餘個,主要有:《福滿堂》、《賀壽堂》、《戈然》、《拜堂調》、《盼郎》、《哥妹調》、《來去來》;坐唱《胡喜與南洋》片段;布依戲《撒衣定情》片段;尾曲《盛世調:昂央》等,內容主要取材於布依民間口頭文學,民間音樂和說唱藝術,表現出布依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豐收的嚮往、對愛情的追求、對醜惡的鞭撻。

  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

  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蘆琴(葫蘆胡)、月琴、刺鼓(竹鼓)、簫筒、釵、包包鑼、小馬鑼等八種樂器圍圈輪遞說唱。表演以第一人稱的“跳入”唱敘故事,以第三人稱的“跳出”解說故事,也有加入勒朗、勒尤、木葉等布依族樂器進行伴奏的情形。演唱時,男藝人多采用高八度,女子則在原調上進行演唱,這樣不僅可以產生強烈的音高和音色對比,還能增加演唱的情趣。演唱時唱腔用布依語,道白用漢語,有小嗓和平嗓之分,由樂隊人員分擔角色。曲牌有正調、正音、走音、自路板、長調、倒長調、反簧調、倒茶調、吃酒調等三十多個,可單獨演奏,也可邊奏邊唱。

  八音坐唱的傳承價值

  布依族八音坐唱由純器樂曲依次發展為表演唱,發展為八音座唱,以後又延展至布依戲曲,形成四種音樂形態同宗的獨特景象。而且,這四種音樂形態並沒有被歷史的“浪淘盡”,而目前同時存世,形成“四樂同堂”,殊顯難能可貴,這為研究民間文藝的沿革發展提供了活標本。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布依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逐步創造形成的,它深深紮根於布依族群眾之中,具有鮮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是優秀民族文化的代表。可以說,八音坐唱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又是中國曲藝寶庫中的瑰寶。


蒙古音樂文化的“活化石蒙古四胡

  在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的郭爾羅斯,四胡就是一種風格獨特的民族樂器。我們經常聽到二胡,可是我們很多人都比較少見到四胡。在舊社會,四胡其實就是民間藝人用來傾訴牧民苦難生活的手段。那麼,大家對於四胡瞭解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蒙古四胡的起源   在古老而又獨具特 ...

重慶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八版鑼鼓

  重慶的民間音樂文化是伴隨著重慶文化的發展而演變而來的一種文化形式,重慶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和漢族音樂文化的精華。接下來就由小編我向大家講解一下重慶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八版鑼鼓。   八版鑼鼓是一種民樂演奏形式,流傳於重慶涪陵市龍潭地區,已有數百年曆史。其技藝世代相傳,其中以舒家班 ...

戲的“活化石正字戲

  正字戲是因為語言用官話而得名的,它包括了一個正音曲以及崑腔和雜曲等等,也是一種多種聲腔非常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正字戲也已經經過批准列入第一批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大家對於正字戲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廣東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瞭解一下吧!   正字戲的藝術特色   正字戲表演風格 ...

中國武術格鬥的“活化石梅花拳

  梅花拳是一種流行於河北的一種武術文化,它融合了周易八卦於拳理,不斷地發揚光大,先後出現了很多的名人。隨後也被列為首批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大家對於中國武術格鬥的“活化石”瞭解有多少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梅花拳的特色   據《辭海》“梅”字條目中記載: ...

廈門華路——625年前城隍廟遺蹟

  上世紀20年代,因為要修建馬路,城隍廟前殿被拆毀,剩下正殿、偏殿以及後殿。   隨後,廈門城隍廟又經歷了多次磨難。日偽時期,城隍廟被佔為東區保衛團(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民國時期,又成為中華保(相當於現在的中華街道辦事處)所在地。上世紀70年代,由於城市發展要修建醫院,廈門城隍廟被全部拆除。   後來,廈 ...

的歷史

     南音又稱“南曲”、“南管”、“南樂”、“弦管”、“郎君樂”、“郎君唱”等,各地名稱不一。“南樂”乃就流傳地域而言,如廈門大多稱“南樂”;“弦管”指南管音樂以絲竹簫弦為主要演奏樂器,古代大多稱“弦管”;“郎君樂”、“郎君唱”指的是南管樂者祀奉孟府郎君為樂神。還有稱“錦曲”、“五音”等。   南音從中原 ...

中國傳統服飾旗袍

  清代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正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