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華武術太極拳與文化

中華武術太極拳與文化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中秋性質與文化認同

  我國四大傳統佳節——春節、中秋、清明、端午,中秋居二。全國56個民族,除漢族外,尚有壯、黎、仡佬、傈僳、土族、畲、拉祜、侗、苗、彝、瑤、朝鮮、鄂倫春、阿昌、錫伯、仫佬、土家、傣、高山、白、哈尼、京、納西、布朗、布依、毛難、達斡爾等二三十個兄弟民族,異彩紛呈共中秋。

  “中秋”如此博得“廣泛認同”,乃其“文化性質”使然。

  “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中秋義取月圓,深蘊全家團圓、各族團圓、舉國團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整個地球村的相思華人,皆“共”月祈圓。

  中秋寓“圓”,始載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亦云:“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其物化象徵,即烙“團圓”(月餅)之俗:餅內包糖、芝麻、桂花、蔬菜等,外壓月、桂、兔等圖案。祭月畢,家長按人數分切,缺席者留份,示闔家團圓。

  縱觀滿天日月星辰,最“人性化”、“人情味兒”者,唯“月”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將“人”類“月”,人文個性多麼神奇!把社會素“缺”之“圓”,嚮往、憧憬、寄託給明媚滾圓之“月”,真是地義天經!臺灣余光中先生曾在央視“2008中秋詩會”吟曰:“最美滿的一面仙鏡,公開掛在天頂心,讓所有的眼睛仰望,各自看到思念的倩影。”兩岸同胞認同“中秋”,有人索性將其“性質”樸素化為“有點想念”。

  中秋仰眺圓月,馳騁“想念”,油然而生“和合”之情,別發“一夜鄉心五處同”之“心靈感應”。節俗因此罕擁“公益性、群眾性”:中原、邊塞,陸上、水間,街市、村落,遍佈大型公益活動。燈會、吟詩、夜市、舞獅、火龍、草龍、高蹺、地戲、歌舞、遊園、觀潮、猜謎、競技、放煙花、砌寶塔、觀星象、圍吃時令果品……,盡吸全民參與、狂歡!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有如此節日、節慶,其“鄉心守恆性”——民族向心力,定然千古不渝!充溢“和合”的“中秋”,乃十足“團圓節”,堪稱華夏“和合文化”之歲時結晶。

  另,“中秋性質”之要,還可從語義、語用學詮之:“中”,諧中華。古今華人情有獨“中”。“秋”,《說文解字》釋“禾穀熟也”,蘊“豐收”。“節”呢?本指植物“節”性,至堅“關節”。歲時分一般與重要,後者即時間之“節”。吾華傳統節日多以“趨吉避凶”為基本主題或宗旨。傳統節日因謂“祈福辟邪”之吉日良辰。如是,則“中秋”更可釋作“中華豐收人圓、情圓、事圓之祥瑞吉時”。

  文化乃群體人的社會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創造的物態、非物態產品之總和。我由此得悟:國家、民族、血緣認同,最終還在文化認同,尤其“文化性質”認同!“中秋”極深、極廣、極強地博得華人認同,根由即在“認同”其“人事和合”之“文化性質”。

  或曰:“歷史上,‘中秋’不也有過不快嗎?”對此不必諱言。須知,所有古老節日,流淌歷史長河,難免史垢汙染或裹挾。“中秋”源於上古,瞬間中流“不快”,完全無涉且恰好相左“中秋性質”,絲毫未損其耀眼光芒,千古繁盛!2005年初,我參與中央文明辦“傳統節日是否法定放假”論證時說:些須“史垢”完全無礙“中秋”位居法定假日,博得與會贊同。我們應理直氣壯宣傳“中秋”的“和合、團圓”性質,毫不含糊!

  所憾者,我們的聖潔“中秋”,近年橫遭踐踏!方家馮驥才慨嘆:“節日被商家包辦,淪為美食節、購物節、旅遊節,失去了它原來的味道!”馮公所贊“原來味道”,指的正是“中秋性質”。“失”此一而萬殊,惜也憾哉!

  把傳統節日“商業化”,亦即銅臭“時尚化”,無異閹割民族遺產,淡出文化認同!傳統節日乃我精神家園,深蘊無數心靈血緣、基因共性,遠非中華文明表象傳承。這些“血緣、基因”生生不息,永難泯滅,築成我文化軟實力的偉大長城!硬要人為損毀,使之蛻變成不倫不類的經濟獵物、時尚玩物,於青史,大逆不道;於祖先,則忤逆不孝!

  我們深懷敬畏祖先之情,呵護“中秋性質”之千秋守恆,亦即呵護“文化認同”,換言之,即呵護血緣、民族、國家認同!事關重大,絲毫不容含糊!

中華武術,只是娛樂的調味品?

  2014年初,王家衛執導的電影《一代宗師》在大江南北迅速走紅,引發了影迷對於“中國功夫”的熱議。在片中,葉問、宮二等一批武林高手不僅將詠春拳、八卦掌、八極拳等中國傳統武術精髓發揚光大,更透過博大的胸襟與高尚的情操展示了中國武術的核心價值,他們因此無愧於“一代宗師”的稱號。但是,當武術這門國粹在銀幕上不斷獲得讚譽的同時,我們卻在生活中絕難找到武術紮根於民間的氣象——當“功夫”逐漸脫離了現實,轉而成為娛樂圈中賴以炒作的附屬品時,曾經代表了中華民族形象的武術,正面臨著一場生存危機。

  曾幾何時,武術作為一種國粹,在民間擁有廣泛而堅實的群眾基礎。人們習武,一方面是為了強身健體、保家衛國,另一方面則懷有傳承歷史、延續前輩精神的意義。但是在最近的十餘年時間中,經濟的飛速發展令我們執著於物質的追求中,卻對很多從古到今延續下來的精神財富選擇了刻意的忽視——在膨脹的物慾面前,人們追求著更多的金錢、更大的房子、以及更多的物質享受,卻再也無法對那些修身養性的傳統技藝提起興趣。而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之一,武術,自然也無法逃脫衰退的命運。

  一個非常矛盾的現實是:我們熱捧著被娛樂圈神話和誇大的“功夫”,與此同時卻對現實中的武術專案漠然視之。似乎民眾需要的,只是那些在銀幕上飛簷走壁的俠客,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粹武術。究其原因,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化的“快餐時代”中,武術只是追求感官刺激的遊戲,而不是陶冶身心的途徑。從數百年傳承下來的國粹演變為洋人口中供人觀賞的“KONGFU”,我們每個人都難辭其咎。

  作為一種運動的方式,武術從來沒有受到過來自體育圈中的真正重視:因為它與奧運會無緣,因此沒有體育局會下大力氣扶持這一專案;而來自民間力量組建的中國武術聯盟,也不過是借用“武術”的外表來換取一場視覺上的打鬥而已。尤為糟糕的是,由於缺乏對於武術精神的基本瞭解,在2011年年底,一位名叫上官鵬飛的散打選手在比賽中被擊中後腦不治身亡。混亂的賽事組織、粗野的比賽方式、糟糕的後勤保障,折射出的是中國武術界生存的艱難,更是武術精神的缺失。於是,當博大精深的藝術被簡化成為了拳腳相擊的打鬥時,這種代價未免過於沉重了。

  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中國的武術從來不是為了所謂的刺激和勝利而存在。40多年前,李小龍憑藉一身功夫勇闖好萊塢,憑藉武術的魅力在大洋彼岸開啟了一條令中國人走向世界的道路。而在這一過程中,李小龍令人尊敬的不僅僅是他驚人的拳腳功夫,更有著在功夫背後包涵的“武道”精神:擁有強大力量卻不用來欺負別人,而只是以武會友,互通有無;武力並非炫耀,而是鍛鍊意志和身體的方式;最重要的,學習武術是為了“以武制武”,心中卻要堅守仁義禮智信勇的情操。但是放眼目前的中國武術界,這些賴以生存的信條已經所剩無幾。

  在一場業餘性質的中外功夫對抗賽上,曾經有一位外國選手說出了這樣一番言論:“中國功夫只存在歷史書上,自李小龍離開人世,世界搏擊舞臺上已經沒有中國功夫的容身之地,中國人只有在成龍的電影裡去回味。”乍聽起來這些話著實刺耳,但是當我們冷靜下來後,卻不得不承認他說的都是事實:中國功夫在現階段被世界認知的途徑依然只有李小龍、李連杰和成龍這“兩李一成”在電影上的打鬥;而真正的武術卻從來與世界舞臺無緣。當武術只能依託電影而推廣,從而淪為了娛樂圈的調味品時。還有誰會記得國粹本身的人性魅力?

  沒有了文化內涵的武術,只是一場用來取樂的遊戲;而現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正將這一幕變成現實。事實上,武術僅僅是目前正在迅速邊緣化的諸多傳統文化之一,還有大量強調靜心、修德的人文思想正在快速地消退。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對於競爭和攀比有著如此強烈的追求,並因此毅然拋棄了那些不符合現代價值觀的傳統。但有朝一日,當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是否會後悔獲得了什麼,卻又忘卻了什麼?

  就這樣,《一代宗師》的熱映點燃了娛樂圈中的功夫潮,卻無法喚起公眾對於武術的真正重視。而這一幕猶如一把匕首,刺中了中國社會最痛苦的一面:當傳統不容於現代規則之時,那些前人傳承下來的財富是否又得到了足夠的保護與尊重?發揚千載的中國武術,難道真的只有充當娛樂圈的調味品才能生存?但願,這只是個不美好的夢,而我們距離夢醒的日子,不會太遠。


中華武術》三十年頒獎盛典在山東泰安舉行

  “《中華武術》三十年頒獎盛典暨中國武文化高峰論壇”於1月19日晚在位於山東泰山腳下的泰安東尊華美達酒店舉行。   中國體育報業總社社長塗曉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武術協會主席高小軍,泰安市副市長徐恩虎,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山東省體育總會專職副主席徐大義,著名影視演員唐國強,著名導演何 ...

訪濟南燕青拳師 中華武術被誤解

  近日來,電影界迎來一場火熱的功夫浪潮。功夫巨星成龍主演的影片《十二生肖》正在全國熱播,而《一代宗師》的上映也指日可待,也使歷史悠久的泉城濟南又掀起了一股武術熱。解放前的濟南,武風盛行,在這塊土地上孕育了不少英雄豪傑。一種古老的拳種,燕青拳便在此地紮根,悄然傳承下來。近日,小編採訪了濟南精武燕青習拳社創辦人 ...

... 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 ... 階前,主司舉人對拜,此 ... ,雖然也飲茶,文化幾乎是不沾邊的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 ...

明代飲食思想文化思潮

  中國文人的治學富有通曉人文、社會、政治和歷史知識的傳統,對於科學技術卻少有涉獵。不論是先秦儒學、漢代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輕視工藝、技巧和貨殖的傾向,但對於飲食卻是一個例外。在這操作性很強的知識領域,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騷人墨客,都樂於精研此道,撰寫筆記或食單,以美食著述傳於後世。許多經典 ...

宜昌風俗文化

  土家篝火晚會——>舞獅——>龍舟競賽   土家族地區,山崗纏繞,物產豐饒。有著雄奇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   吸引著中外遊人。土家族自稱“畢茲卡”,一般認為是“土生土長的人”之意。2000多年前,他們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   賽龍舟之習,據記載在西周時 ...

中華吉祥畫傳說

  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吉祥”可謂人們熟知且十分喜愛的字眼,它往往喻示著人們良好的祈求、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祝福,給人們帶來希望和幸福。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吉祥為主體的詞句 、對聯等尤為豐富。但是最為突出的還是各種圖形、標誌的吉祥圖案。 吉祥圖案作為我國曆史文化傳統中的一種文藝表現形式,與人們的生活、習俗以及 ...

商朝的制度文化思想是什麼

  商朝採用的是世襲制的王位繼承製。其他的制度還有嫡庶制,同姓通婚制,分封制 。商朝的法制指導思想在夏朝奉天罰罪法制觀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發展,更加強調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在這種天命觀的影響下,商人十分迷信鬼神。商王自稱是上帝的兒子,即下帝,也稱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