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二十四孝讀後感

二十四孝讀後感

  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 ——題記

  孝,是什麼?怎麼才算一個孝子?以前的我對此一直都很懵懂。直到閱讀了魯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圖》,我才漸漸懂了一些。

  《二十四孝圖》選自魯迅的回憶性散文《朝花夕時》,顧名思義,《二十四孝圖》講的正是《二十四孝圖》——24個古代的孝道故事:扇枕溫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在文中,作者卻以毫不留情的口氣批判這些故事,這不禁令我有些疑惑:《二十四孝圖》不該是弘揚孝道孝心的麼,為什麼還要批判呢?懷著這樣的心情,我將《二十四孝圖》讀了一遍。

  還真是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二十四孝圖》內的故事所宣揚的孝道令人心驚膽顫,其中尤以埋兒奉母為最甚:漢朝時有一個人名郭巨,家貧,郭巨的母親總將自己的飯食分給他的兒子,導致她自己吃不飽,出於“兒子可以再有,母親只有一個”的心理,郭巨與他妻子便決定將兒子埋了供養母親。這個故事使我感到恐懼與不解:難道孝總是要以一個人的犧牲來成全另一個人嗎?難道他兒子的性命便不算命麼?這殘害人命,無視法紀的行為又怎能算作真正的孝?怎麼會流傳如此之久之廣呢?……

  這個想法困擾了我幾個星期,終於被老師的一句話點醒:“我們要透過事物的表象看本質,不應被表象所迷惑,因為最重要的往往是本質。”是啊,透過表象看本質,孝的本身是沒有錯的,孝順尊敬父母長輩,只不過古代的孝道難免帶了些時代的侷限性:古代是君主專制,君主提倡“以孝治天下”,便產生了愚孝,即愚蠢、盲目的孝,有的甚至與人性相悖,如“臥冰求鯉”、“恣蚊飽血”、“埋兒奉母”等。且古人記載這本《二十四孝圖》也未必就是真的為了讓我們模仿其做法去埋了兒子供養母親,而是希望我們能領會其中孝順父母長輩的精神並將其發揚。

  看完《二十四孝圖》後,我又想到了我最近看的一篇文章:一個出身貧寒卻被清華大學預錄取的理科狀元,他學業繁忙,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患有神經分裂症的父親。掙錢補貼家用,但他依然很樂觀,孝順父母,勤工儉學,是有名的孝子。文章中的主人公有孝心,孝順長輩,勤工儉學,我們應該學習他,孝順父母長輩,努力學習,多為父母分擔家務,讓他們少操勞。我們現在所做的也並不能抵得上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但擁有一片真摯的孝心確是極為重要的。

  《二十四孝圖》所弘揚的孝道精神是永恆的,不會被磨滅的,因此流傳至今,但它也有不足之處,我們不能盲目地全部吸收學習,而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弘揚中華民族孝順的傳統美德,真正做一個孝順父母長輩的孝子。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1、中國人通常說:“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的,它是做人的根本。這個寒假,我閱讀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故事——《二十四孝》,更加了解了這句古話的深刻含義。

  2、《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還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主要故事有《百里負米》《臥冰求鯉》《湧泉躍鯉》等,我最記憶猶新的就是《湧泉躍鯉》了,我給大家講講吧。

  3、姜詩夫婦知道婆婆喜喝長江水,愛吃魚。但長江離他們家有六七里路遠,一次因風大,妻子龐氏接水許久不回,姜詩懷疑她怠慢婆婆,便把她逐出家門,龐氏沒有走遠,她在鄰居家晝夜辛勤織布,把掙到的錢託人送給婆婆,後來婆婆知道後,便把龐氏接回來,上天感動,湧進了一口長江水,每天都有兩條鯉魚躍出,夫妻兩人再也不用去江邊了。

  4、這個盡孝故事看完後,我非常感動,因為姜詩和龐氏兩人每天都要來回走十三四里遠,可是他們都沒有怨言。龐氏就算被逐出家門也會吃苦掙錢孝敬婆婆。我也很自責,別人想盡辦法孝順自己的家人,現在的我卻還不知道該怎樣孝順家人。自從看完這個故事後,我就知道了不應該在家裡發脾氣,讓家人失望,應該為家人著想,懂得孝心。有一天放學回家,我看見一個老人幫孫子揹著一個書包,說:“快回去做作業!”那個孩子不理睬,在旁邊放鞭炮,老人皺著眉,嘆了口氣。看到這,我覺得那個孩子即使很想玩,也要先把學習搞定,他也不能不理老人,讓老人失望。如果你能帶給家人快樂,讓他們生活幸福,也相當於是盡了自己的孝心。

  5、“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最基本的做人原則。一個人如果不孝順,他更不會熱愛自然,熱愛祖國,也成就不了什麼大事業。所以,只要你懂得孝,就會有回報。

二十四孝裡的種種荒唐孝順事

  二十四孝中“戲綵娛親”

  孝是儒家學說中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歷史變遷,孝的內容也隨之刪減或是添增,這些完全出於當時社會制度需要。如今,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每每也談起孝順之事。我以為。孝,乃孝敬之意,尤其是對長輩要孝敬為先。至於順,那當然是順從的意思了。我覺得,任何事情強調到極致,不免就會出現偏頗。我曾去過一些民間陵園,除了肅穆、靜謐之外,給我留下印象的是複製的《二十四孝圖》。人們在知識文化普遍提高的今天,有必要將“二十四孝”作為我們今天行孝的藍本嗎?  二十四孝究竟出於何時,我們無從考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二十四孝圖》是一部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起到了“用訓童蒙”效應。在宗法禮儀森嚴的封建社會,其最終目的是維護延續數千年的禮教。其中的糟粕部分,是顯而易見的。在新文化運動興起之時,這種帶有強烈封建禮教色彩的二十四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抨擊。魯迅曾在《二十四孝圖》一文中說道:不過年幼無知,只用了私見來解釋“孝順”的做法,以為無非是“聽話”,“從命”,以及長大之後,給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飯罷了。自從得了這一本孝子的教科書以後,才知道並不然。“現在想起來,實在很覺得傻氣。這是因為現在已經知道了這些老玩意,本來誰也不實行。”並說,“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老萊子即是一例”。縱觀《二十四孝圖》我們不難看出,不少是胡編瞎說,以神的感應,來訓導做人。還有不少的孝行,缺乏可信度。其中的百里負米、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親嘗湯藥、行佣供母、滌親溺器等,在我們當今的生活,或許還有借鑑之處。特別是“賣身葬父”成了黃梅戲《天仙配》的創作原型。在此我們不妨看看這二十四孝中的愚昧、缺乏人性的孝行。“戲綵娛親”,為了逗樂於父母,年過七十的老萊子假裝摔倒在地,學稚童哭泣逗二老笑。我想當今之人,有誰七十歲還能如此這般?“埋兒奉母”,說的是漢代郭巨,家境十分貧寒,為了三歲的孫子,老母經常把飯讓給孫子吃。於是郭巨動起活埋兒子的念頭。他的理由是“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這種為了母親而喪失人性的舉止,此孝還能提倡嗎?“聞雷泣墓”,魏晉的王裒,母親在世時,懼怕驚雷。母親去世後,一遇雷雨季節,王裒直奔墓地,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俱”,並繞墓千回。給我的感覺,有點作秀之嫌。“嘗糞憂心”,說的是南齊人庾黔婁,得知父親重病歸家,在郎中的囑咐下,嘗父親的糞便,以知病情。並,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生老病死,這是自然法則,人為地改變,是不可行的。更令人怪異的是“乳姑不怠”,唐人崔山南的曾祖母,牙齒脫落,難以進食,崔南山的祖母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婆婆。崔南山的曾祖母臨終前,要求下輩以祖母唐夫人為楷模,來延續這一“家族傳統”。這既荒唐愚昧,又違反常理的事,當代人是根本無法效仿的。舊時的孝儀,需要我們去蕪存精,剔其糟粕,吸其精華,全盤接受舊時的孝道,這不能不說是對新時代的道德觀的傷害。尊敬長輩,孝敬老人,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如今在孝敬老人的基礎上,我們更提倡尊老愛幼。這種美德是互動的,這是孝的基本含意,兩者缺一,就不算完美的美德。順,過去被人理解為順從,聽命。一味強調了順,容易走向極端。我主張和順一說,和是順的前提,順是和的行事方式。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這才是真正的順。


古代著名“”的傳五世

  中國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則“孝傳五世”的故事。故事是說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縣,有個姓陳、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親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雙親,溫順孝敬,從來不讓父母心中有憂慮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則衣不解帶,日夜陪床服侍,親自做湯熬藥。二老逝去後,陳侃悲痛欲絕,真正做到了“事生盡力,事死盡思”的聖人垂訓 ...

》裡有哪些故事

  1、《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   2、《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於西漢經學家劉向 ...

有哪些

  孝感動天、戲綵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齧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佣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郭居業撰。   《二十 ...

是哪24

  孝感動天、戲綵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齧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佣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 ...

圖讀書筆記

  1、魯迅所有的文章裡面,我最喜歡的是《二十四孝圖》。其實,《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們的故事,原本該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們給它披綾掛彩,塗脂抹粉,將感人的真實塗抹成了讓人反感的矯情。就如同一個女子,任憑她再怎麼美麗,若是臉上抹了過於厚重的脂粉,也唯有讓人反胃而已。   2、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對《郭 ...

圖主要內容

  1、主要故事內容:總共24個故事組成,分別為:忠孝雙全、望雲思親、上書救父、綵衣養親、哭竹生筍、打虎救父、鹿乳奉親、籠負母歸、棄官奉親、蘆衣順母、賣身葬父、親嘗湯藥、臥冰求鯉、聞雷泣墓、百里負米、挨杖傷老、跪父留母、孝感繼母、勸姑孝祖、孝感動天、兄弟爭孝、齧指痛心、老萊娛親、郭巨埋兒。   2、《二十四孝 ...

魯迅的圖和山海經來歷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 , 雜錄《莊》 、 《列》 、 《離騷》 、 《周書》 、 《晉乘》以成者。《二十四孝圖》:是現代著名作家魯迅所寫,出自魯迅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