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業是指使用運輸工具將貨物或者旅客送達目的地,使其空間位置得到轉移的業務活動。包括陸路運輸服務、水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和管道運輸服務。
運輸業結構是國民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運輸是發展國民經濟的基礎,在社會擴大再生產過程中處於紐帶地位,因此,在建設上要超前,在運輸能力上要保有後備,以便發揮運輸業的先行作用。建立合理的運輸業結構,是以提高經濟效益和滿足社會需要為目標,既要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優勢,又要保持各種運輸方式的平衡銜接和按比例協調發展。
交通運輸業是指使用運輸工具將貨物或者旅客送達目的地,使其空間位置得到轉移的業務活動。包括陸路運輸服務、水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和管道運輸服務。
運輸業結構是國民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運輸是發展國民經濟的基礎,在社會擴大再生產過程中處於紐帶地位,因此,在建設上要超前,在運輸能力上要保有後備,以便發揮運輸業的先行作用。建立合理的運輸業結構,是以提高經濟效益和滿足社會需要為目標,既要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優勢,又要保持各種運輸方式的平衡銜接和按比例協調發展。
1、交通運輸業是指使用運輸工具將貨物或者旅客送達目的地,使其空間位置得到轉移的業務活動。包括陸路運輸服務、水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和管道運輸服務。
2、鐵路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同時又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雖然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在總量上尚處於短缺狀態,路網結構對國土的覆蓋性尚有較大的差距,但在各種運輸方式組成的交通運輸體系中,鐵路運輸始終處於骨幹地位,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援作用。1997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6.43萬公里,其中國家鐵路營業里程為5.76萬公里,地方鐵路營業里程0.67萬公里。除西藏之外,各省、市、自治區都為鐵路所聯通,形成了以“九縱十橫”為主體的、較為完整的全國鐵路網路系統。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路運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公路里程、公路運輸量和民用汽車保有量均大幅度增長。1997年,全國公路通車裡程達122.64萬公里,較1978年增長1.38倍。公路網已覆蓋全國所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而且全國97%的鄉鎮通了公路。以國道為主幹線,以省道、縣鄉道路為支線的全國公路網已初步形成。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為公路運輸發揮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基礎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交通運輸業屬於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國家統計局1985年對三次產業的劃分作了專門的規定:第一產業是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第二產業是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是除上述各業以外的其它產業,交通運輸業不產生新產品,但產生新價值,比如運送A地特產到B地,因為是A地特產,所以價格便宜,但是B地沒有這樣東西,物以稀為貴,價格也就提高,因此運輸業對產品來說產生了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