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京劇文化詳解:京劇後四大鬚生都有誰

京劇文化詳解:京劇後四大鬚生都有誰

  在京劇文化中的四大鬚生指的就是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在京劇的前後四大鬚生中,都有馬連良的名字,所以京劇中前後四大鬚生一共有七個人。都是著名的京劇演員,那麼本期京劇文化,就重點來介紹京劇後四大鬚生都有誰。

  20世紀2、30年代,京劇老生演員餘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各自創立了獨具風格的藝術流派,被稱為“四大鬚生”。20世紀

  30年代年代末期,高慶奎因嗓疾而漸漸退出舞臺。譚富英崛起替換了高慶奎。餘叔巖和言菊朋均於20世紀40年代先後去世,楊寶森、奚嘯伯聲譽日盛,在專業和票友中影響頗大,“四大鬚生”的提法隨即有所變化,“馬、譚、楊、奚”的稱謂在民間廣泛地流行起來。即: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為了和餘、言、高、馬四大鬚生區別,譽之以“後四大鬚生”。

  前、後四大鬚生-馬連良經久不衰

  馬連良(1901——1966),字溫如,北京人,回族。幼年在“喜連成”(後改名“富連成”)學習基本功。9歲登臺。1922年與荀慧生合演《寶蓮燈》、《打漁殺家》。1927年自組“春福社”(後改名“扶風社”),解放後回國,以嗓音柔靜、韻味飽滿著稱。

  馬連良的唱腔委婉灑脫,唸白吐字清晰,富有音樂感和節奏感。馬連良的嗓音甜淨醇美,善用鼻腔共鳴,晚年又向蒼勁醇厚方面發展。對於氣口、音量甚至音色都有較高的駕馭能力,演唱從容舒展。唱腔新穎細膩,流暢華美,大段成套唱腔固然飽滿酣暢,而小段唱腔或零散唱句同樣推敲打磨,愈見精彩,決不草率從事。

  馬連良初學武生後改老生,在師法眾多前輩藝人的基礎上,他採眾家之長,卻決不停留在摹學具體演唱技藝的水平上,使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顯示出自己鮮明的特色,獨樹一幟,創制了清新柔潤、瀟灑俊逸的“馬派”。

  他雖比餘、高、言晚生十年,但“紅”的時間長,躋身“前四大鬚生”和“後四大鬚生”之列,歷久不衰。他一生主持或參與了許多劇目的整理和改編、移植工作,成功塑造了諸葛亮、喬玄、程嬰等藝術形象。晚年時還參加了現代戲的排練和演出。不幸在1966年受迫害致死。

  代表劇目有《甘露寺》《借東風》《十老安劉》《清官冊》《九更天》《四進士》《梅龍鎮》等。

  他的弟子和傳人有言少朋、周嘯天、王和霖、梁益鳴、遲金聲、張學津、馮志孝等。

  後四大鬚生-譚富英

  譚富英(1906—1977),出生於京劇世家,從小受到祖、父兩輩的藝術薰陶。幼年拜京劇名家蕭長華等為師,扮演老生。出科班後,又拜京劇名家餘叔巖為師。在演唱和武功方面均有堅實基礎,尤其擅長靠把戲。唱腔繼承了“譚(鑫培)派”和“餘(叔巖)派”的風格,併發揮自己的特長,酣暢淋漓,樸實大方,稱為“新譚派”。

  譚富英的嗓音清亮甜脆,唱腔酣暢,樸實無華,不尚花巧,講究氣勢,用氣衝、口勁足,聽來明快舒展,一瀉無餘。吐字行腔不過分雕琢,不追求花哨,用氣充實,行腔一氣呵成,聽來情緒飽滿,痛快淋漓。在表演上不事雕琢,樸實中見功力,善於扮演耿直忠厚的書生和重臣。因譚在幼年學過武生,故其在武功和身段動作上頗為靈巧、利索。

  代表劇目有《失·空·斬》(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戰太平》《定軍山》《桑園寄子》《奇冤報》《擊鼓罵曹》《洪羊洞》《搜孤救孤》《四郎探母》《桑園會》《珠簾寨》《打棍出箱》《御碑亭》《群英會》等。《群英會》中演魯肅,更使觀眾傾倒。

  譚派名家有高寶賢、殷寶忠、孫嶽、譚元壽、李崇善等。

  後四大鬚生-楊寶森

  楊寶森(1909—1958)出生於京劇世家,祖父、伯父均為著名京劇花旦,父演武生。幼年便練就毯子功,後習武生。10歲登臺演戲,16歲倒嗓後,專心研習餘叔巖的表演藝術。他的嗓音寬厚有餘而高昂不足,根據這一特點加以變化,唱工清醇雅正,韻味樸實濃厚,做工穩健老練,稱為“楊派”。楊寶森1949年後任天津市京劇團團長。老生楊派成熟於50年代,其主要成就在於具有鮮明特色的唱腔與演唱風格,是楊寶森由譚(鑫培)腔入,自餘(叔巖)腔出,充分地揚長避短進行藝術創造的成果。

  楊寶森的唱腔、唱法,純以韻味取勝,他的嗓子寬厚而低沉,音色不夠明快,音域也不廣,不宜於大起大落。行腔抑揚婉轉,卓然成派。激昂高亢的唱腔,師從餘叔巖的他卻避開餘派的立音、腦後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擻音和顫音,又利用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鳴而使發聲深沉渾厚,行腔與吐字力求穩重蒼勁,不浮不飄,如寫字之筆筆送到。[2]

  代表劇目有《碰碑》《清官冊》《伍子胥》《失空斬》《鼎盛春秋》《擊鼓罵曹》《斷臂說書》《珠簾寨》《定軍山》《陽平關》《朱痕記》《搜孤救孤》《四郎探母》等。

  楊派名家有程正泰、馬長禮、汪正華、李鳴盛、梁慶雲、朱雲鵬、於魁智、楊乃彭、張克等。

  後四大鬚生-奚嘯伯

  奚嘯伯(1910—1977)自幼愛好京劇,青年時常出入北京票房,學譚派,唱老生。曾得到京劇名老生言菊朋的賞識,即拜言菊朋為師,青年時代為京劇票友,後又潛心鑽研譚派演唱藝術,得到言菊朋傳授《擊鼓罵曹》等戲。21歲正式登臺演出,後到上海為梅蘭芳配戲,回京後與張君秋等同臺演出。他雖未受科班的嚴格訓練,但經過刻苦自學,認真實踐,博採眾長,融會貫通,終於成名。奚嘯伯曾任北京市京劇四團團長,1957年任石家莊地區京劇團副團長。

  奚嘯伯講究唱唸的音韻。吐字是遒而不濁,行腔是新而不俗,戲路是大而不伏,作風是勁而不火,集諸子百家大成而樹一幟。奚派的風格重點是“唱”,他用畢生心血積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則,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錯骨不離骨”、“唱胡琴、讓胡琴”等等,可以說他的唱是法度嚴謹、系統規則的一套學問。

  代表劇目有《范進中舉》《哭靈牌》《白帝城》《二堂舍子》、《蘇武牧羊》《失·空·斬》《調寇》《李陵碑》《十道本》《四郎探母》等,尤以《烏龍院》更負盛名。

  奚派名家有歐陽中石、張建國、張軍強、趙建忠、李伯培、楊志剛、趙淑華等。

酒文化禮儀詳解:紅酒杯的種類都有哪些

  在我國,酒文化也是一種很傳統的禮儀。在一定的場合使用不一樣的酒文化禮儀,那也是一種禮貌的表現。我們在宴客的時候,常常都是以喝紅酒為主,那麼喝酒的講究就有很多了,比如紅酒杯就有多種的分類,你知道都有哪些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型別主要有三種:波爾多酒杯、勃根地酒杯和全用途的酒杯。波爾多酒杯比較高,杯口較勃根地酒杯窄,以保留杯內波爾多紅酒的香味。容量從12到18盎斯。

  這兩種由葡萄產區命名的杯子的確可以說是為了適合不同產區的葡萄品種而量身定做的——波爾多杯更適合用於品嚐波爾多產區的葡萄酒,無論是濃郁厚重的CabernetSauvignon還是單寧柔順、酸度較低的Merlot,都能很好地表現;而勃艮第杯則在品嚐勃艮第產區的酸度較高的黑皮諾葡萄(PinotNoir)時更出色。

  因為舌頭的不同部位對味道的敏感度是不同的——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後對苦味最敏感、而舌頭內側、外側則分別對酸、鹹敏感,酒杯的設計就是基於這樣的人體構造,酒液包裹舌頭的順序的差別可以平衡水果甜味和單寧的酸,讓口感更順滑。而無論波爾多杯還是勃艮第杯,又有若干細緻的分類,感興趣的話可以拉出Riedel單子來研究。

  Riedel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酒杯專業製造廠。公元1756年,Riedel家族在奧地利創立了他的第一座工廠,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每年,Riedel生產100萬支以上人工吹制的水晶杯以及300萬支以上機器吹制的水晶杯。全部產品暢銷世界各地,可以說有喝葡萄酒的地方,就有Riedel玻璃杯。

  對酒杯的功能的研究,世上無人比得上Riedel,它為每一款酒研究並設計專用的杯子,形狀大小都有根有據。Riedel已是全世界最富盛名的專業酒杯領導品牌。不管是優雅精緻的造型、清亮透明的外觀、細緻靈巧的杯腳與杯座、以及纖薄的外壁,都令品味人士競相追逐。

佛教文化詳解:佛教二十諸天有哪些

  佛教文化,紛繁複雜,而豐富多彩,深入瞭解,會發現無盡的樂趣。

  二十諸天,就是一個富有神話色彩的佛教用語。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佛教二十諸天有哪些。

  在佛教中,有二十天神,也叫“二十諸天”,是佛教著名的護法天神,本來是古印度神話中的二十位天神,司職罰惡護善,後來納入佛教神祗系統中,成為護持佛法的神。

  “諸天”的意思是“眾多天”、“許多天”。“天”是梵文Deva的意譯,音譯為“提婆”。是佛教五趣(地獄、餓鬼、人、天)之一;六道(地獄、餓鬼、阿修羅、人、天)之一;十界(又稱“六凡四聖”,即地獄、餓鬼、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之一。

  “諸天”是諸位尊天的簡稱,也是神的異名。唐朝藏《金光明經疏》說:“外國呼神名為天。”二十諸天的出身和職能如下:

  第一位:大梵天王,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創造之神。

  傳說他原來有五個腦袋,後被溼婆毀去一個,剩下四個頭各面向一方,四隻手分別持經典、蓮花、匙子、念珠或缽,通常坐在蓮花座上,坐騎是一隻天鵝或七隻鵝拉的一輛車。在佛教中,大梵天作了釋迦牟尼的護法神,位於“諸天”之首。漢化佛教中的大梵天形象通常為一中年中國帝王像,侍立於釋佛身邊,常持白拂子,或持蓮花。

  第二位:帝釋天,音譯為“釋迦提醒因陀羅”意為“能天帝”。

  他居住在六慾天第二重須彌山頂中央——帝釋天中央的善見城裡。在中國寺院裡,帝釋天的形象常被塑為男作女相的少年帝王像。

  第三位:多聞天王,為四大天王之一。中國神魔小說中的託塔李天王就是由他演化而成的。

  第四位:持國天王,音譯為:“提頭賴吒”,四大天王之一。

  第五位:增長天王,音譯“毗琉璃”,四大天王之一。

  第六位:廣目天王,音譯“毗留博叉”,也是四大天王之一。

  第七位:密跡金剛。即“夜叉王”,哼哈二將就是他演化成的。

  第八位:大自在天,音譯“摩醯首羅”,即溼婆。

  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另二位是大梵天和毗溼奴。他是毀滅之神、甘行之神和舞蹈之神。

  在佛教中他成了護法神,住色界十七天之頂,是三千磊千世界之主。漢化佛教中,他的形象常為五個頭、三隻眼、四隻手,手中分別持三股叉、神螺、水罐和鼓,有的為手持拂子、鈴、杵、矩尺。面作菩薩相,著菩薩裝,坐像還要騎著白牛。還有的為二臂、十八臂。較少見的還有三面像,正面天王形,左面天女形,右面夜叉形。

  第九位:散脂大將,又譯作散脂修摩。

  意為“密神”,又名“夜叉大將”、“藥叉大將”。是北方毗沙門天王的八大將之一。統領二十八部眾,巡行世間,賞罰善惡。塑像多為金剛武將模樣。一些寺廟將他與密跡金剛塑在一起,密跡白麵善相,散脂金面怒相,故人們常將他們這一組搭檔當作了哼哈二將。

  第十位:大辯才天,音譯“薩羅薩伐底”。

  又稱辯才天、大辯才功德天,為主智慧福德之天神。因其善辯得名,又因其能發美音善歌詠,稱為妙音天或美音天。《天日經》說他是男性;《最勝王經》和《不空索經》則說是女性。佛寺中的造像常將之作女菩薩相,菩薩衣著,有八臂,旁六臂分執火輪、劍、弓、箭、斧、索等。中兩臂合十。腳下有獅、虎、狐、豹等野獸。


滿族文化八旗旗主的權利哪些

  八旗制度層次分明,各旗管理有序。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旗內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是皇帝親兵。下五旗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八旗旗主的權利羅列如下。一起來了解滿族文化。   其一、八旗之間分別獨立,不相統屬。努爾哈赤從創立八旗制度開始,就把所有的部眾,包括後來歸附和俘獲的人 ...

飲食雪裡紅的營養價值哪些

  健康是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健康的人未察覺自己的健康,只有病人才懂得健康。所以現在的人已經開始注重健康問題了,尤其是生活中的一些飲食健康。那麼雪裡紅的營養價值都有哪些呢?本期飲食文化帶你來看看。   雪裡紅的營養價值高。雪裡紅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變種,將芥葉連莖醃製,便是雪裡紅(又稱雪裡翁)。葉子深裂, ...

去火的茶哪些,你喜歡的嗎

  冬天比夏天更容易上火,稍微不注意就會上火。可能有的生活習慣比較好的人說:我不上火,因為我飲食習慣好。的確,有一個好的飲食習慣很重要,那麼飲食習慣配上好的去火茶呢?本期飲茶文化將為你介紹去火的茶都有哪些。   三花茶   操作:金銀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加入沸水泡茶飲用。   適用:清熱解毒,治 ...

名家文化曲藝元雜劇四大愛情劇是哪些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有提到戲曲大全中的元雜劇。在他們的代表作品中有提到《西廂記》,在元雜劇中還有三部與《西廂記》並稱為元雜劇四大愛情的戲曲,有句話說的好,情也動人,情也傷人。那麼在這裡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於這四大愛情戲曲中到底是個怎麼麼樣的內容。   《牆頭馬上》:牆頭馬上中國古代經典喜劇漫畫本。《牆頭 ...

名家文化曲藝元雜劇四大悲劇是哪四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有提到戲曲大全中的元雜劇的的四大愛情,在這篇中我們來說說元雜劇中的四大悲劇戲曲有一篇拍成了電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就是由陳凱歌導演拍攝的《趙氏孤兒》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於這四大悲劇戲曲的內容吧。   《竇娥冤》   山陰書生竇天章因無力償還蔡婆的高利貸,把七歲的女兒竇娥送給蔡婆 ...

地域文化福建四大平原分別是哪些

  大家都知道在城市文化中福建這邊都是以丘陵地勢,屬於華東地區處於是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不像北方平原地帶地勢坦蕩、沃野千里,但也有例外在福建有著四大平原之稱的大家知道是哪裡嗎?下面現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泉州平原   泉州市又稱鯉城、刺桐城、溫陵,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東經117°25′-119°0 ...

飲茶文化飲茶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茶葉是華廈民族的傳統,現如今已經傳承了上千年的歷史文化。現如今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其它地方的傳統文化中都一定有著茶葉的蹤影,不過中國的飲茶步驟也算是一種獨特文化。   那麼,本期飲茶文化一起了解飲茶的步驟。   可能感興趣》》飲茶方式的演變   1、溫杯和淨手   將茶杯洗淨,用開水稍微燙過。此為溫杯。就是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