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什麼又稱神的教會

什麼又稱神的教會

  呼喊派又名“神的教會”,自稱“地方召會”、“地方教會”、“主的恢復”,是美籍華人李常受於1962年在美國創立,是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檔案明確的邪教組織。

  傳播活動:

  呼喊派主要在夜間活動,信徒白天散開,晚上秘密聚會。信徒主要學習《話在肉身中顯現》等教義理論,並互相散佈對社會不滿、對人類失望、厭惡等言論,密謀改朝換代。呼喊派早期在農村活動,目前已開始向城市滲透,並在大學生中發展培養生力軍和接班人。

正月初五又稱“破五” 送窮神迎財神

  在中國人的傳統春節中,大年初五,又被叫作“破五節”。在年俗中,初五要接財神、送窮神,把五窮趕走,還要拿起掃帚把垃圾清掃出門,寄託了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1、“破五”

  舊時,中國民間過春節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飯、婦女不能用針縫紉等。過了初五,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稱為“破五”。習慣上,過了“破五節”,五行八作方才正式開張從業,如有鋪面變化、櫃檯增減之舉,一般多在初六定奪。

  2、接財神

  我國民間傳說,正月初五這天為“財神生日”,我國南方在這天祭財神。按照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就關張了,而到了正月初五這天,家家又都重新開張了。大家聞雞鳴即起,放鞭炮,在招幌上掛紅布,共喝財神酒。祭品中必須有一條大鯉魚,“鯉”為“利”的諧音,故稱該魚為“元寶魚”。

  3、送窮

  初五迎財神,也要送窮神,現在仍有很多地方時興趕“五窮”的風俗,“五窮”是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五種窮神(鬼)。“送窮”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清早響著爆竹把垃圾倒出門外,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其寓意就是祭送窮神。

  此外,舊時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這天,中國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寓意免除讒言之禍。

  4、掃房子

  正月初五有掃房子的習俗,就是給家裡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因為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掃地也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到了正月初五就可以把家裡的垃圾掃出門外了。

  5、吃餃子

  在北方很多地區,大年初五這一天,離不開一項亙古不變的民俗,那就是吃餃子,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剁餡料的時候,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如果說在年三十除夕吃餃子更多是代表團圓的話,那麼初五吃餃子可就別有一番寓意了:破五吃餃子俗稱為“捏小人嘴”,民間傳說這樣可免除小人讒言之禍。

小年又稱"祭灶節" 供獻甜品討好灶王爺

  祭灶王爺

  明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傳統的“祭灶節”,在古代其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南京民俗專家王湧堅說,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源於兩千多年前,祭拜灶王爺,祈求他上天跟玉皇大帝彙報時多說些好話,以求新年全家平安。如今儀式和祭品早已不如當年繁複豐盛了,但人們這天要回家吃團圓飯。“祭灶節”又被叫作“小年”,它是春節的序曲。

  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他端坐在百姓家裡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的生活起居、善惡行徑,待到每年臘月二十三,便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至灶王之手。因此,灶王被稱為“人間司命主,天上耳目神”,每年臘月二十三,舉行祭灶的儀式,稱為“祭灶節”。為了讓灶王多說好話,民間在這一天要舉行祭灶和送灶的儀式。祭灶所用的供品各不同,但突出甜和粘,如麥芽糖、棗、柿餅、糯米餅、棗糕等。據說是讓灶王爺吃了嘴甜,也有說是粘住他的嘴,叫他上天不好說壞話。

  祭灶的風俗由來已久。在古代社會,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會祭灶,但日子卻不同,反映了古代社會嚴重的階級差別。王湧堅說,官家臘月二十三祭灶,而平民百姓只可以臘月二十四祭灶。所以有“祀灶有軍三、民四之別”,這裡的軍家是指功臣的後裔,故有“只許軍家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謠。

  祭灶歷代相沿成習,不過其寓意逐漸發生了改變。民國人潘宗鼎在《金陵歲時記》中寫道:“灶糖,惟吾鄉始有,其式如元寶。以芝麻和糖,焙焦之為金,以麥芽糖揉之為銀,供祀灶神,祝家富也。”可見,如今的祭灶節更多注入了祈福的寓意。

  如今,城市人家裡都沒有了灶臺,以煤氣灶取代,祭灶儀式簡化成了貼一張灶王爺的新畫像,擺放一些供品。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這天很多家庭習慣吃頓團圓飯。一番儀式後,算是送走“灶神”了,便輪到祭拜祖宗。過了祭灶節,人們正式進入忙年狀態,正如民謠所唱:“二十三,辭灶天;二十四,拉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全都有;三十下黑兒滿街走。”


端午岳母節 女婿送蛋習俗延續至今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國民間,每到端午節女婿們都要給岳母送節禮,俗稱“送端陽”,端午節又被稱為“岳母節”。   俗話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不過,女婿們還是得小心翼翼。端午節這天女婿們都要孝敬岳母,據《通城縣誌》記載:“五月五日親故以角黍、醃蛋相饋遺。”給岳母“送端陽”節禮以表達感激之意,其中鹹 ...

中伏還叫什麼 三伏天的中伏什麼

  中伏還叫什麼 三伏天的中伏又稱什麼   中伏又叫二伏,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三伏的第二伏。也稱二伏。通常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唐 皎然《五言奉和陸使君長源水堂納涼》:“六月正中伏,水軒氣常悽。”   宋 惠洪 《夏日 ...

端午節什麼節是為了紀念誰的 端午節是什麼節日

  端午節又稱什麼節是為了紀念誰的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傳說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 ...

端午節為什麼天中節 端午節也叫天中節的由來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天中節 端午節也叫天中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稱天中節,這是因為端午節恰在夏至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太陽在天空的位置,是一年裡最當中的時候,因此端午節又叫天中節。   端午節又稱浴蘭節   古人非常重視五月五日的洗浴,據梁宗鑲《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蘭是一種香草,生 ...

七夕節什麼節 七夕節還叫什麼名字

  七夕節又稱什麼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重陽節什麼節日 重陽節的別稱

  重陽節又稱什麼節日 重陽節的別稱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女兒節、登高節、祭祖節、茱萸節、九九重陽、曬秋節、老人節等。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民間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1、重九節   因為古老的《易經》中 ...

端午節什麼節(全部) 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端午節又稱什麼節(全部) 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等。   粽子節:自古以來,吃貨從來不會缺席,提到端午就想到粽子,因此也就有了這個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