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錦字元與女書極相似
一些單獨字元組合成為獨立的女書文字。 李慶福供圖
日前,湖南江華髮現疑似瑤文的訊息不脛而走,有專家認為在當地考察發現的奇怪字元就是瑤族文字。為此,本報小編專門採訪了有關專家和收藏“瑤文”錦被的村民,探尋“瑤文”的前世今生,並請有關專家對疑似“瑤族文字”做出解讀。
瑤錦字元與女書極相似
一些單獨字元組合成為獨立的女書文字。 李慶福供圖
日前,湖南江華髮現疑似瑤文的訊息不脛而走,有專家認為在當地考察發現的奇怪字元就是瑤族文字。為此,本報小編專門採訪了有關專家和收藏“瑤文”錦被的村民,探尋“瑤文”的前世今生,並請有關專家對疑似“瑤族文字”做出解讀。
秦始皇統一文字
提起秦始皇統一文字,幾乎所有的論著、教科書,無不給予高度讚許,很少有人說過它有什麼缺點。在評價時,幾乎毫無例外地強調六國文字異形的問題,還常常舉出7個奇形怪狀的“馬”字為例,似乎沒有秦始皇統一文字,中國就會分化成為七種全然不同的文字,其後果難以設想。戰國文字異形果真嚴重到這等地步嗎? 倘若我們深入思索一下,就會發現許多疑點。
首先,戰國時代是社會大變動、大發展的時期,生產力迅速提高,農業、手工業、商業大發展,社會制度大變革,科學文化進入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為什麼唯獨文字在開倒車呢? 其次,戰國時代人們流動性大,交往頻繁。縱橫家更是出入各國,到處上書,卻從來沒有一條史料提到,有誰不認識對方的書信,還得請人當翻譯的事。這說明當時的文字並沒有成為交流思想的障礙。
那麼戰國文字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不妨作一下具體分析。從現有豐富的出土戰國文字資料看,像“馬”那樣七國寫法完全不同的字,可以說連 5 例也找不出來。東漢人許慎作的《說文解字》中,收羅了六國與秦寫法不同字,稱之為“古文”,總共400 個多一些,只佔總字數不到5 %,也就是說95 %以上的字,七國是一致的。這 400 多個古文中,有兩種寫法的有36個,有三種寫法的只有6個。沒有一個字有 6 種寫法的。在這些古文中,有不少字只是比小篆增減幾筆或變動一下偏旁位置,有些字只是偏旁不同,而這些不同的偏旁大多讀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含義相同或相近,稍作分析,也是不難讀懂的,真正差距很大,難以辯認是是極少數。
倘若全面分析戰國文字,就會發現它的主流是好的,應該充分肯定。主要表現在:
1 ,它使漢字進一步朝形聲化方向發展,新的形聲字大量出現。反映手工業發展的絲部的增加了一百來個,比西周春秋絲部字多了五倍。反映郡縣城邑發展的邑部字增加了一百幾十個,比西周春秋邑部字多了七倍多。
2 ,戰國時代掌握文字的人日益增多,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文字簡化步伐大大加快,出現了大批簡化字,如美麗的麗,此時已簡化了,山嶽的嶽已由繁體簡化為嶽。
3 ,文字向小篆、錄書方向發展。不僅秦國文字演變為小篆、隸書,六國也在向小篆演變,魏、楚等國均出現了接近隸書的字型。
4 ,三晉、楚等國出現了多種標點符號,表述分句、分段之意。
5 ,出現了許多具有觀賞性的藝術體,附加鳥、蛇龍形紋飾,或部分筆劃變成蝌蚪、蚊腳形,再鑲上金銀,分外耀眼,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再看一下秦是怎樣作文字統一工作的。說起來很簡單,它只是下一道命令:“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即將六國中與秦文字不同的寫法廢除掉。顯然,這是出於惟我獨尊的考慮,而不是一次文字的改革。因此,評價必須一分為二:1、積極作用是廢除了與秦文不合的異體字,有利於文字的規範,方便了文字間的交流。2、存在許多缺陷,如沒有吸收六國的積極因素,特別是沒有規範並推廣標點符號,致使標點問題拖延到近現代,才得以解決。更沒有吸收六國合理的簡化字,致使已簡化為麗、嶽、法等字,仍寫作繁體。本來秦存在小篆、隸書兩種字型,兩者相比,隸書更方便書寫,然而它卻偏偏採用小篆作為統一模式。
發人深省的是,文字的發展不以統治者的意志為轉移,在實踐中,隸書顯示出更強大的生命力,很快取代了小篆,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字型。這證明,秦用小篆作為統一文字的做法,是不成功的。
還應指出,秦統治者下的命令,連他們自己在實際執行時,也是打折扣的,即以代表中央意旨的嶧山刻石、秦權而言,其中“攸”“也”等字的寫法,就與規定的小篆完全不同,更別說原來的六國了。
關於小篆的範本:李斯《倉頡篇》,趙高《爰歷篇》,胡毋敬《博學篇》,其價值除了主要為推行小篆提供範本外,還能起到啟蒙讀物的作用。其缺陷則與上面提到的缺陷大致相同。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有三大方言: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和川黔滇方言。三個方言中差異較大,尤以川黔滇方言為最突出,與其它兩個方言難以通話。在1170個根詞中川黔滇方言與湘西方言相同者僅為32.7%,與黔東方言相同者佔40%。在各個方言中又有若干次方言和更多的土語,仍以川黔滇方言分支最多,共包容7個次方言。
蒙自苗族語言屬川黔滇方言,其中主要分為川黔滇次方言和滇東北次方言。絕大部分操川黔滇次方言,其中又有若干土語分支,但基本可相互通話。部分操滇東北次方言者,同前者難以通話。兩個次方言間不僅有語音語調之區別,語法運用亦有區別。一九五七年國家組織許多專家創作一套拉丁字母的苗文方案,經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批准正式推行,但蒙自沒有推廣使用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