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佛國緬甸人文風俗面面觀(圖)

佛國緬甸人文風俗面面觀(圖)

  緬甸,位於亞洲中南半島的西部,是我國的友好鄰邦。緬甸面積為67.6581萬平方公里。人口5300萬人。它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緬族人約佔65%,其次為克倫族、撣族等少數民族。緬甸人大多數信奉的佛教。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464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髮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

  信奉佛教的緬甸人,自古以來就十分崇拜榕樹。在他們心目中,榕樹是非常神聖的,榕樹就是佛塔。他們還有崇拜烏鴉之俗,並視其為“神鳥”,對其倍加愛護。在街頭,烏鴉昂首闊步,車輛、行人從不觸犯她,都自覺地為之讓路。

  緬甸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有個“男右女左”的習俗。據說這表示“右為大,左為小”、“右為貴,左為賤”的意思。因為他們一般便後都不願意使用手紙,他們的習慣是用水罐裝水,用左手來沖洗。所以他們特別忌諱左手遞送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骯髒,右手才是潔淨的。用左手遞送物品是不禮貌的。

  緬甸男人一般不願在樓下走動,尤其是樓上有女人時,因為他們認為男子是絕不能低過女子的。

  “籠基”“特敏”“"打赤腳”緬甸人不論男女都穿長裙,男人穿的叫“籠基”,女人穿的叫“特敏”。長裙比身體寬一二倍,不繫任何腰帶,男裙只在正面用結子束住,女裙在側面束住。男人的裙子多用白色薄紗製成,上衣比較短,往往蓋不住裙子的上端。近代緬甸婦女也穿短袖上衣的,但不普遍。

  外國人初到緬甸,往往對緬甸的一種現象感到困惑:緬甸的婦女、小孩,甚至有個別年輕男子,都在臉兩邊塗上一片黃粉。這種黃粉實際上是緬甸人就地取材自制的一種物美價廉的天然防曬美容霜,緬甸人稱之為“特納卡”,其學名叫做“黃香楝粉”。在緬甸,無論貧富,幾乎家家都有一個像碗那麼大小的石磨,這就是用來製做“特納卡”的。早上起來,洗漱完後,人們先朝小石磨上倒幾滴清水,接著把晾乾的黃香楝樹幹置於石磨上面不停地研磨。磨出來的黃色漿汁,就會流入小磨盤邊上小槽內。然後,有的人是用小刷子把“特納卡”刷在臉上,有的則是用手直接在兩邊臉頰上均勻地抹上一片。在一般的情況下,未婚的少女喜歡將“特納卡”塗滿前額和鼻樑,結過婚的婦女則只塗臉的上半部,寡婦只塗臉的一半,老年婦女則隨心所欲,可塗可不塗。

  緬甸南部的那加族更有一種令人稱奇的習俗,就是少女剃光頭,男子留長髮。在這個地區,少女結婚前必須剃光頭,成婚後才留長髮,而男子則留長髮,並且喜歡在腦後梳一條大長辮子,再把辮子挽成髻盤起來,在本地誰的辮子長誰的威信就高。

  緬甸的緬族人則以紋身為美。男子紋身較為普遍,一般從十幾歲就在背、腹、腿外紋以花草鳥獸;有些女子也喜歡在身上刺花作裝飾。緬甸人偏愛刺東亞蘭花,人們視其為美好和吉祥的象徵,並喻其為國花。他們喜愛孔雀。人們視其為美好和幸福的象徵。

  緬甸中部勃瑙族婦女的審美觀很奇特。她們都以脖長為美的標誌。為了讓脖子變長,他們從五歲開始便在頸部套上一圈圈類似脖套的寬為1釐米的黃銅環。銅環越多脖子越長表示越富有越美麗。在她們的手臂和腳、腿上也都愛戴這種飾物。

  緬甸人認為鞋是最骯髒的齷齪的物品。所以,凡神聖的地方都不能穿鞋進入,否則就會玷汙聖地,受到報應。他們忌諱星期日剪指甲,認為這天剪會失盜;忌星期一剪,認為在這天剪會經常忘事;忌星期三、四、五剪,認為在這些天剪不吉利,會招來禍端;所以緬甸人只能在星期二、星期六兩天內剪指甲了。

  客人來訪時,進寨要下馬,入屋須光腳,走路須重行,否則會被看作賊。所帶的東西要放在指定的地方,掛刀時要刀口向外,向內會被認為是刺客。

  緬甸人的生活很有特色, 由於信佛教的緣故,緬甸人歷來非常尊敬僧侶,黃色的袈裟是人們心目中莊嚴、崇高、聖潔、不可侵犯的象徵。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髮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緬甸佛家人可以食肉,這與其它佛教國不同的,但佛家人是不可殺生的。

  緬甸人大多數信奉的佛教,佛教中有“過午不食”的教規。所以緬甸人習慣於一日兩餐。

安徽的人文風俗之———節日風俗

  農曆

  又稱陰曆、夏曆或古歷。相傳中國的歷法始創於夏朝,《尚書·大傳》稱“夏以十三月為正”,即每年定l2個月,至第13個月時轉為新一年的正月,至漢代時統一使用這種曆法,因而稱之為“夏曆”。夏曆極為重視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與農業、作物生產與生長的關係,故其別稱為“農曆”。夏曆主要是對照月亮(太陰)繞地球環行所形成的月圓月晦的規則而劃定一年的月份和閏期,所以又稱“陰曆”。農曆月大30天,月小29天,閏月根據該月的大小而定(或30天或29天)。民國開始通用公曆為新的歷法,因此夏曆又被人們稱之為舊曆、古歷等。

  過大年

  農曆節日以年節最為隆重。過年的時段,大概要從吃“臘八粥”算起。皖西俗語稱“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事辦”,已到臘月年關,圍繞過年的準備工作就要開始了;至正月十五“鬧元宵”才告一段落。其中年末最後一天(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日)叫“大年三十”(除夕), 新年第一天叫“大年初一”(春節)是年節的中心點,是民眾心中十分看重的時光。

  民間有順口溜描述準備年事的過程為: “十七八,掃邋遢;十八九,買菸酒;二十三,洗碗盤;二十四,吃魚刺;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年貨齊; 二十八,殺雞鴨;二十九,樣樣有;三十晚,吃年飯。”

  送灶與接祖

  臘月二十三為送灶日,舊時民家的鍋臺牆壁上要書寫“九天東廚司命灶君神位”,兩旁貼有“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送灶即供送灶王爺(灶神)上天“過年”,祭灶用供品除雞、魚、肉三牲與酒飯外, 另加一道糖稀為尚,俗呼為“灶糖”。說是要用糖稀粘住灶神的嘴,好讓它“上天”後少說壞話,多說甜美之言。共和國成立後,灶神之說已不足信,少數農戶僅儲存祭灶儀式而已。

  臘月二十四要接“祖宗”回家過年。舊時民家在廳堂的正面牆邊設祭臺,屆時供放“天地君親師”牌位及家主的列祖列宗牌位(以名人和三四代以內的祖先為主),或書寫列代(三、五、七代不等)祖先的譜系名號,燒香禮敬“祖先”回家過年。20世紀60~80年代中,樹牌位祭祖的習俗已破除,後農村有所復舊。

  除 夕

  又叫年關,此為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舊俗外出謀事的人都要趕在除夕之夜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民家要於太陽落山前在大門上貼上春聯、門神,門頭上方懸掛大紅燈籠,張燈結綵,以示吉慶。日常手工匠人的賒欠工錢與農業、商事賬目往來均有在年底結賬的習慣,但上門要債結賬者,講究在民家貼春聯前結算完畢,否則就必須等到年節過後再提債務。所以,舊時窮困無力還清債務的人多在除夕日出門“躲債主”,等扛過這“一關”後,等黑夜時再回家過年。至共和國成立後,農村仍存年關結算賬務的習俗。

  除夕日,民家要到祖墳地燒香祭拜,叫“辭歲”;有遠離祖籍鄉關路遙者也必於家門外遙望祖墳地祭拜,以表懷鄉之念。

  除夕夜,全家團聚吃年飯,又稱吃年宴、年席等,酒菜豐盛,鳴放煙花炮竹烘托熱鬧氣氛。家長還包紅紙包即“壓歲錢”給小孩以供新年裡自主使用。熱鬧歡樂吃用豐足,最符合兒童們的心意,故俗語有“大人望插田,小孩望過年”的說法流傳。

  除夕“守歲”也是一種普遍習俗。一般是忙過年事、吃過年宴後,老年人喜歡聚集在一起烤火、談心、說故事或請來鼓書藝人演說通宵評書;年輕人約聚下棋、打撲克、搓麻將以作娛樂;80年代後,城鄉大人、小孩大都喜歡全家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

  春節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 古稱為元旦、元日。家人早起,每開啟一道門戶都要燃放一掛鞭炮,開大門則放長鞭,叫“出天方”,或叫“出行”,朝拜四方,以討開門大吉的福兆。出行後即吃年飯,喝屠蘇酒,吃雞叫做“處處是機會”。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幹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正是這種情景。

  初一日,同村人都在早飯後相互串門“拜年”。主人對上門拜年者一律待如賓客;敬菸、上茶,請吃瓜果、糕點,並祝福吉慶語言。初一至十五,乃至整個正月,各家均安排先後到親戚、師長、朋友家拜年,而且是講究早到為尚,俗稱“拜年拜到十八九,又無肉來又無酒”。遲拜即有不尊之嫌。

  人日

  正月初七為人的生日,俗稱為過小年。此日忌外出,也不許在別人家留宿,叫“七不出,八不歸。”人日傍晚要在雞舍門前焚香鳴炮驅豺狼與狐狸;又有燒爆葉(鮮冬青樹葉)的習俗,燒起來噼叭作響,稱為“一爆財,二爆喜,三爆老鼠不吃我家稻和米。”有的地方還有燒麻樁、戳地蠶等習俗,驅除害蟲,祈求年豐。

  元宵節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叫上元節、燈節。從初一到十五,各地都有玩燈、鬧花燈的習俗,舞龍、舞獅、高蹺、綵船與地方戲小唱等,走村串戶進行演唱拜會,鑼鼓、鞭炮不斷,熱鬧非凡。至元宵日花燈上演到高潮。各家各戶則要把年節所剩魚肉、糕點燴煮豐盛,全家大吃一頓,俗稱“元宵元宵,魚肉都銷。”此日一過,舉凡年節所供奉的祖先牌位與花燈樂器均要收起珍藏,標誌著過年到此告一段落,要提醒人們“過了正月半,各人找事幹”了。共和國成立後,城鎮職工春節放假3天;至90年代後連同雙休日計7天長假,大都用來探親會友、朋友集會之用,休閒娛樂或旅遊觀光,別有一番風趣。

  描寫燈節盛況的詞作首推南宋辛棄疾的《元夕》著名:“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幹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光闌珊處。”北宋開封府附近有一州官名叫陳登,最忌諱百姓說他的名號,就連諧音“燈”字也不準手下人說出;時逢元宵燈節手下人請示他準放花燈煙火的事情,他大筆一揮題下告示說:“本州依例,准予元宵節放火三天。”百姓譁然相傳,這叫做“只准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留下了千古笑柄。

  立春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以“立春”日為新年到來的標誌,俗稱“新春大如年”。民家要在大門頭上張貼紅幅“迎春大吉”、“迎春接福”等吉慶詞語。屆時燃放鞭炮以迎接立春時分的來臨。封建時代州府郡縣長官例定到城門東郊舉行“鞭春牛”儀式(也叫“鞭春禮”),並象徵性犁耕一圈土地為示範。民家習慣在此日牽出剛成熟的牛犢去教習犁耕,並著手籌備春耕生產。

  由於農曆閏年為一個整月(30天或29天)的規則,日期推移,即出現正月與臘月各有立春日的現象(如2001年正月十二日與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稱“擔挑春”,主喜慶;有的年份如2002年無立春節氣,則稱“黑春年”,“無春年”,舊俗認為這是“寡婦年”,不利於年輕人結婚辦喜事。共和國成立後已無人信奉此俗。

  花朝

  二月十五為花朝日,也有的定二月初二“龍抬頭”或二月十二為花朝。說是此日為百花生日,清代蔡雲《吳歙》詩稱“百花生日是良辰,未抵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青年喜於此日相約遊春撲蝶,舊俗認為此為天然吉日,最宜舉辦婚姻喜慶大事,民謠稱“童養媳婦不要焦,不在臘八就在花朝”。農村仍存借花朝吉日辦婚嫁的習俗。

  清明

  清明掃墓為傳統習俗,俗稱“做清明”。舊時同姓聚族而居,劃定專門的祖墳山,屆時要集中全族男丁抬著全豬全羊等祭品去祖墳前祭拜;稱為“做大清明。”外出遠居經年不回故鄉者,於此節日也要抽出時間專程回來祭祖。今俗仍存簡化的掃墓習俗。

  上巳日

  古人定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曹魏時固定三月三日為上巳。俗稱為鬼節,民間要磨米麵做“打鬼粑”,下“纏腳面”食用。年輕人喜歡在此日出郊外踏青、放風箏,以效法王羲之蘭亭集友“曲水流觴”的盛事。

  端午節

  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叫蒲節、端陽節。民俗尚掛菖蒲、艾禾於門上驅邪,午宴喝雄黃酒除毒。北周宗懍《荊楚歲寸記》稱“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相傳詩人屈原於此日投淚羅江死難,當時楚國的百姓曾競相劃長條木船去打撈屈原,又投下糯米點心飯糰以餵魚蝦而不讓它去傷害屈原的身體。後即傳下端午節包粽子與划龍舟競賽的習俗。

  六月六

  古稱天貺節,又稱曝書節。舊時文人學子喜歡在此日搬動書稿至陽光下曝曬以防黴爛。 也有人家在此日曝曬戲水,給小孩洗澡擦身,說是可以預防天熱生痱子。現今已不多見此俗。

  七 夕

  相傳七月七日夜為天上牛郎織女星渡鵲橋相會之日。有人稱這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民間少女於此夕月下學穿針做針線活,稱為“乞巧”。唐代杜牧《七夕》詩稱:“銀燭秋火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此時天高氣爽,夜觀滿天星斗,卻是別有景緻。

  七月半

  俗稱“月半”,又名中元節。舊時民家要備辦紙錢冥物,在門外野地燒化給家神野鬼受用,有錢人家還延請僧道來家做“孟蘭會”,唸經畫符以超度亡靈。共和國成立後破除迷信,行此俗者已不多見。

  中秋

  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仲秋、八月節、團圓節等。民間有家人團聚,飲酒、賞月、吃月餅的傳統風尚。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五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

  中秋又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說。戰國時《歸藏》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唐李商隱詩稱:“雲母屏風獨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相傳嫦娥偷藥昇天後變成了蟾蜍,故月宮就有了“蟾宮”的別稱;又稱月宮生桂樹,天帝命吳剛伐桂成仙等等,有一系列傳說故事。中秋吃月餅賞月,則是流傳至今的一大習俗。

  重陽

  古人以奇數為陽,九為個位陽數之極而成為陽的總代表,故九月九日為重陽日。民俗尚登高望遠、插茱萸、飲菊花酒等傳統。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民間過重陽節要做黑餈粑吃,稱為“穿虎皮襖”,表示秋天將盡,天氣變冷了,俗語稱“過了重陽無時節,不是雨就是雪。”旨在提醒人們要注意冬冷保養。

  1989年,國務院規定重陽節為中國的“敬老節”。城鎮各組織、團體、單位要購買補品、水果上門慰問老職工,或組織離退休老人旅遊觀光,形成敬老、愛老的風尚。

  臘月與臘八

  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傳存臘祭、吃臘八粥等民間風俗。臘本作“蠟”,《禮記》稱“天子大蜡八,伊耆氏(神農)始為蠟。”古文蠟與“獵”通假。蜡祭意即“獵禽獸以歲終祭先祖。” 《風俗通》釋臘祭名稱為“夏稱嘉幹,殷稱清祀,周稱蠟,漢改曰臘。”此即為臘月的由來。

  “臘八”又為佛教節日。相傳釋迦牟尼於此日在菩提樹下靜坐成佛,故稱佛成道日。 《夢梁錄》載:“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由僧眾分散施捨給山廟周圍村莊的“施主”享用。 後來,民間仿效熬煮糯米、香菇、紅棗、板栗、蓮子、紅豆等八珍稀飯食用,去寒和胃,成為冬日食用的保養風俗。

九寨溝人文風俗

   九寨溝享有“童話世界的美譽”,其獨特的人文風俗也成為九寨溝自然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九寨溝人的衣食往行、婚喪嫁娶和生產方式等,還保持著濃郁而古樸的藏族傳統:精美的服飾,剽悍的腰刀,香醇的青稞酒、酥油茶,潔白的哈達,歡快的踢踏舞,穩健的二牛抬槓,是對生活的熾愛;遍地的馬尼堆,高聳的喇嘛塔,迴圈不息的轉經輪,是對宗教的虔誠。

  九寨溝的民風民俗又不完全同於西藏,由於這裡正處於從藏區到漢區,從牧區到農區的過渡地帶,因此具有厚重的邊緣文化色彩。在九寨溝周圍,藏羌回漢各民族和睦相處,互相促進,共同繁榮:草地上英俊的騎手,清真寺膜拜的回民,岷江畔大禹的傳人,咂酒與鍋莊,雕樓與羌笛,一起譜寫了一首悠揚的民族融合之歌。


衡山有趣的八大怪及人文風俗

  衡山又名南嶽,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嶽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清人魏源《衡嶽吟》中說:“恆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嶽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讚美。   衡山名僧史趣 石頭和尚佛 ...

印度女人的奇異風俗

  印度,女人沒金鼻釘不出門。印度政府近日計劃發行“紙金”,也就是讓老百姓認購銀行裡儲備的黃金。雖然購買“紙金”並不意味著能將實物黃金拿到手,但印度人還是趨之若騖,充分體現了他們對黃金的喜愛和信賴。   在印度,女性出門不帶首飾會被認為是沒有禮貌的表現。在各種材質的首飾中,印度人最青睞黃金首飾。印度人膚色普遍 ...

大連人文風俗

  大連市地處遼東半島南端,古往今來,東北諸民族的活動,多涉及此地。自燕秦到唐初,漢族、東胡族(鮮卑、氐)、扶余族(高句麗)迭相爭長,持續近千年。自五代後梁到清初,又延續近千年。其間,遼代渤海漢戶、東丹國人、熟女真,元代南宋新附軍及西夏戰俘,都先後有部分徙居本區。   各族人民互相雜居,促進了民族團結和文化技 ...

九寨溝的人文風俗

  人文風俗:九寨溝從地域上看,處於藏漢羌回等多民族文化的交匯區,因而九寨溝的藏族文化也帶上了其率民族文融合影響的印記。以溝內的藏寨建築為例,與西部藏區居民明顯不同的是,在藏式村寨及宅院佈局的基礎上,普遍使用了漢式的披項、垂花柱、柱角花、翹屋角、圓洞門等處理。此外,普遍置白石於女兒牆轉角處或門楣、窗楣上,與茂 ...

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的“冥婚”風俗()

  看著上面的這張照片,不知你會有何感受?請你仔細的看一看那個女人的手臂,對,她的右手是不存在的;再看一看她的臉,你會發現她的眼睛其實只是在呆滯的向上看;我們再往下方看一看,你又會發現,他們其實是沒有雙腳的,並且處於一種被某種物體支撐下的懸空狀態。好了,我們還是暫時與恐怖小別一下吧!不錯!上面的這張令人毛骨悚 ...

... 作有《子會》無論從徽宗 ... 推向民間,成為茶風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宋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 ...

南京立夏風俗:嘗三鮮、稱人()

     焦海洋 繪   從“立夏”到立秋前一天為夏季,這是天文學上四季劃分的標準。水中的三鮮是螺螄、河蝦、鰣魚;地裡出產的三鮮分別是莧菜、蠶豆、豌豆糕或烏米飯;樹頭上長的三鮮是櫻桃、青梅、香椿頭。   從“立夏”到立秋前一天為夏季,這是天文學上四季劃分的標準。但是,氣象上的夏季要推遲25天左右,它是以氣候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