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拈花微笑典出於《五燈會元》卷一。據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
迦葉尊者,通常稱大迦葉,一名飲光,是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釋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長者。釋迦牟尼對眾說法時拈花不語,五百弟子都默然,獨有迦葉微笑。於是佛祖把衣缽交付給迦葉,囑他等待未來彌勒佛下世降生,再把衣缽交付給彌勒。衣是袈裟,缽是食具,衣缽代表佛教的法統。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於《五燈會元》卷一。據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
迦葉尊者,通常稱大迦葉,一名飲光,是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釋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長者。釋迦牟尼對眾說法時拈花不語,五百弟子都默然,獨有迦葉微笑。於是佛祖把衣缽交付給迦葉,囑他等待未來彌勒佛下世降生,再把衣缽交付給彌勒。衣是袈裟,缽是食具,衣缽代表佛教的法統。
1、拈花一笑的典故是表示大徹大悟的意思。再多的煩惱,如果你能夠大徹大悟,這些煩惱也會瞬間煙消雲散。
2、詳細解釋:即使有萬千煩惱,只要看見你手夾住花時的微笑也都會忘記煩惱。:人要知足常樂,積極向上,縱然有再多的煩惱,也要暫時放在一邊,抓住眼前的快樂;心不要太大,簡簡單單的生活反而更加逍遙。
釋迦牟尼所傳示的,正是一中無言的心態--一種至為安詳,靜謐,調和,美好的心態,這是不能用內用任何語言和行為來打破的。這種心態純淨無染,無慾無貪,坦然自得,樂觀自信,無拘無束,不著形跡,不可動搖,與世長存--即所謂“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萬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葉與佛祖在靈山會上心心相印,僅只拈話微笑而已,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而釋迦牟尼最後對迦葉所囑咐的話,也正好是對這種心態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