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分佈於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圍的綠洲是維吾爾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爾綠洲、和田綠洲以及阿克蘇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為集中。天山東端的吐魯番盆地,同時是維吾爾族較為聚集的區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薩爾、奇台一帶,有少數的維吾爾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縣和河南省繩池縣,也有少量維吾爾族分佈。
代表食品:饢、手抓飯、烤包子。信仰:伊斯蘭教。人口:987萬人。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分佈於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圍的綠洲是維吾爾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爾綠洲、和田綠洲以及阿克蘇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為集中。天山東端的吐魯番盆地,同時是維吾爾族較為聚集的區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薩爾、奇台一帶,有少數的維吾爾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縣和河南省繩池縣,也有少量維吾爾族分佈。
代表食品:饢、手抓飯、烤包子。信仰:伊斯蘭教。人口:987萬人。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如: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節日,都要敬佛。開門節時有寺廟的村寨要進行"格聽祭"(慶祝豐收,喜嘗新米之意),要從傣歷12月13日開始準備,有舂新米、煮新飯、做年糕等活動,並要選出兩塊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專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開祭,要由本寨裡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語稱格聽),內裝年糕,由眾人抬著小竹房到寺廟朝拜。
燒白柴這天,各家要殺雞備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還要製作各式糯米糕點,用芭蕉葉包好,蒸熟並隨身攜帶相互贈送,相互品嚐各家的風味,新婚夫妻要帶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頭人和長輩家中告拜。 中華民俗節慶網
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一般選在春季,屆時要殺豬、殺雞,由祭司畫紙龍,眾人叩拜,然後一起飲酒野餐,醉酒後相互打罵,發洩平時相互之間的不滿。此間不許別人勸阻,直到雙方鬥得精疲力盡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僳僳族男女戀愛暗號多又多
傈僳族青年男女以前為了躲避別人的干擾,有時戀愛幽會非常秘密,他們會用琵 琶、口弦以及吹樹葉、撒樹葉、系草疙瘩等式來作為暗號聯絡,確定幽會的時間、地點,進行秘密接觸。
傈僳族主要聚居於滇西、滇西北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兩岸的河谷山坡地帶。過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顏色不同,又分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
傈僳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聯絡感情的方式大多借助於傳統的唱歌對調方式。在傈僳族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一個好嗓子,休想找個好媳婦。”可見,唱歌對調在青年男女婚戀生活中多麼重要。青年男女透過逢年過節、 參加婚禮、慶賀豐收、社會集會、生意往來以及串姑娘等活動,認識了對方,併產生了愛慕之心,就可以尋找機會與對方對歌。
古老的求愛方式
傈僳族的求愛方式還有很多種。比如“江沙埋情人”就是傈僳族男女求愛最古老的方式之一。“盍什”節來臨,福貢一帶的傈僳族青年紛紛來到寬闊的怒江沙灘上,用口弦、琵琶 、“地裡突”(竹笛子)等樂器伴奏起舞,交流 感情。三五成群,無拘無束,尋求配偶。
一旦心靈相通或者平時就已相識,願結為伴侶,男青年便在沙灘上挖一坑,約上要好的幾個同性夥伴,將意中人抬到沙坑裡,用細沙埋在身上。之後,夥伴們迅速離去,男青年馬上將沙土刨開,也就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別看姑娘們平時溫柔嫻靜,而這時卻潑辣大方,往往七八個人統一行動,用偷襲的辦法又將男青年連拉帶推地埋入沙坑,任憑男青年體魄強壯,也難逃這一情場鬧劇。
“江沙埋情人”還包括射弩,男青年常以高超的射弩技術贏得姑娘的愛情。射弩場上,人們圍成了半圓,爭相觀看愛情之箭的精彩表演。只見姑娘頭頂一個盛滿大米的木碗,米上放一隻雞蛋作靶子。男青年站在四五米外,不慌不忙,弩箭搭弦,瞄準發射。“嗖”的一聲,頃刻,雞蛋破裂,蛋汁飛濺。頓時,場上爆發出一片掌聲。在這驚險的動作之中,一是顯示男青年的射弩功夫,二是考驗姑娘對男青年的誠意。
當然,有的男青年射弩沒有把握,寧願射不中雞蛋,也不願傷了心愛的人,只不過讓人說不夠勇敢強悍罷了,這並不影響他們結為伴侶。 射弩完畢,取鬧的青年人便捧來竹筒酒(也稱同心酒)讓對對情人喝乾,以定終身。人們邊喝、邊唱、邊舞,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
吹樹葉是呼喚情侶或通知對方自己有事不能前往,傈僳語叫“師前木”。在參加婚禮的宴席上把雙筷子交叉起來或倒置擱在碗上,筷子頭表示幽會的方向。在公眾場合則打暗號說今晚要到某村某寨赴約,其實就是通知情侶到哪裡去幽會。
這些暗號都是以前的一些傳統做法,現在隨著男女交往的開放,已經不多了,但偶爾也有這樣古老的暗號出現。
“俄勒”:綴滿愛的頭飾
聚居在福貢、貢山一帶的白、黑傈僳族,年輕姑娘喜歡用綴有小白貝的紅線系辮,已婚婦女則多喜歡頭戴珠帽“俄勒”。“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貝 、小銅珠編織而成的。
具體制作方法是:先選十幾個直徑約兩釐米的白色海貝片,把它們鑽出小孔,用線平穿成一個能套住後腦的圓套。海貝圈上半部分的貝片下面繫上一個小銅珠,然後再將小銅珠橫穿成串。這樣便構成了一個以腦後海貝串、額前銅珠串為上下兩邊,以紅白兩色珊瑚、料珠串為中心的簾式、半月形珠帽,戴在頭上正好能將頭顱和兩側耳鬢罩住。
傈僳族女人們戴上“俄勒”,頭頂上的片片海貝如同銀月高懸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眾星捧月。最下端的銅珠,嵌在前額,金光閃閃,給人一種華美、尊貴的感覺。
關於“俄勒”,傈僳族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遠古時代,有一年天氣大旱,河水乾涸,莊稼枯焦,飢餓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有一對傈僳族男女青年受米斯神的指點,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了家。男的攆山打獵,女的管理家務,兩人逐漸產生了愛慕之情。儘管兩人勤勞耕作,但生活仍十分艱苦。男青年所穿簡陋的獸皮衣服,已無法蔽體、禦寒。姑娘看在眼裡,疼在心頭。於是決心要給小夥子織做一套舒適合體的衣服。她歷盡艱辛,終於找到了蕁麻,之後便不停地撕麻、煮麻、漂洗、捻線,不知經過多少日日夜夜,終於織成一件橫紋麻布長衫。
看到心愛的姑娘為了自己不辭辛勞,而陣陣山風襲來,她被吹散的髮絲不時擋住視線,刺得她眼睛常常流下淚水的情景。小夥子暗想,能不能製作一頂帽子,攏住姑娘的烏髮呢?一個明月高懸的夜晚,他望著天空,幻想著如果能用月亮一樣潔白、光潤的東西做成一頂帽子,把姑娘打扮得象月下的青山,該多好!
於是,他踏遍千山萬水,終於如願以償地在唐古拉山腳下找到海貝,用姑娘搓出的麻線,把磨好的海貝片和白色、紅色的樹果子穿成串,做出了一頂美觀大方的“俄勒”。一個豐收的中秋之夜,小夥子捧出“俄勒”,伴著月光,戴在姑娘的頭上。姑娘取出長衫,披在小夥子的身上。二人情深意綿,終於結成終身伴侶,生兒育女、繁衍子孫。
從此,談情說愛的傈僳族小夥子就必定要做一頂“俄勒”,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做為定情之物。姑娘也要親自織做一件長衫,回贈自己的意中人。這種習俗世代相襲,一直流傳至今。
“嚼煙”與“貼面酒”
傈僳族男女都有嚼煙與飲酒的習俗。客人來了,要敬送菸絲;男女尋求伴侶要丟菸絲盒為信物。可見菸絲在傈僳族人生活中的位置。
嚼煙時,先將菸絲放入口中,然後放點由檳榔根、李子樹皮,慄樹葉一起熬成的黑色膠狀物質和熟石灰慢慢咀嚼。不久,口唇就象抹了椰子紅。如今,一些女性認為,嚼煙有失大雅,戒菸逐漸成了她們的自覺行為。
“貼面酒”,也叫雙杯酒和同心酒,是傈僳族男女社交場面的一種嬉戲趣鬧的方式。他們常把自己釀的濃度高的酒藏與家中,留作款待客人。至於宴會歌舞較大的場合,則往往飲臨時釀製的水酒,以免喝醉。傈僳族飲酒時所的盛器,較原始的是竹筒,現在有時用陶瓷器皿。
飲酒時,主人取一竹筒酒,與客人臉貼臉地一同喝光,不得有酒溢流滴地,否則就要從頭來過。飲“貼面酒”是絕對不避男女之嫌的,夫妻同宴,丈夫與其她女子貼面而飲,妻子也與其他男子來個“雙杯盡”,這都是正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