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入伏後養生小常識+入伏後飲食的養生注意事項

入伏後養生小常識 入伏後飲食的養生注意事項

  導語:養生的作用有許多,如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改善心態等功效。每個季節的養生方法是不一樣的,最近小編有些朋友想來了解一下,入伏後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入伏後飲食的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入伏後養生小常識

  1、少吃生冷,注意養氣

  三伏天天氣炎熱,中醫認為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升散,容易傷津耗氣,所以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

  有的人常在酷熱的三伏天裡喝冷飲解渴,雖然當時過癮,但其實一方面耗傷陽氣,影響脾胃功能,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血管的急劇收縮,阻礙了血液迴圈,其實並不利於體內散熱。

  2、切忌過度運動,注意養心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易損傷心氣,心氣不足會導致情志的變化,如精神萎靡、打不起精神。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身體排出大量汗液,會造成一些礦物質的流失,如鉀、鈣、鈉等,這樣就容易引起疲倦乏力、萎靡不振,甚至心慌氣短、噁心嘔吐等中暑症狀。

  所以,三伏天養生應避免過度運動、大汗淋漓,要保持身心愉悅、心情暢達。

  3、適當堅持戶外運動,注意養陽

  中醫講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太陽是自然界中陽氣的源泉,夏天陽氣不斷增長,正是我們人體補充陽氣扶助正氣的好機會,應該適當地曬太陽,使氣機通暢,促進機體陽氣的積存和壯大,為秋冬天防病治病打下基礎。

  入伏後飲食的養生注意事項

  1、多吃生薑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三伏天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三伏天喝點薑茶,生薑,大棗,紅糖或冰糖適量,泡水就行。薑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有人可能要問,夏天本來那麼熱,再喝薑茶豈不更熱,有個小技巧給大家分享一下:姜不要去皮,就不會過熱了。因為中醫講生薑為寒包火,姜皮寒,姜本身溫熱,如果不去皮,本身不會出現燥熱的情況的。

  2、多吃冬瓜

  冬瓜排溼效果非常好,冬瓜皮更甚,冬瓜皮本身就是一味排溼利尿的中藥。冬瓜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維生素等成分,營養價值非常豐富,能夠極好的補充身體需要。伏天也是冬瓜成熟的季節。此時冬瓜中的碳水化合物既能補充身體水分,又可以有效清熱解暑,健體消腫。而在排除身體溼氣方面,冬瓜中富含的鉀離子能夠不斷的幫助身體進行排溼,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3、多吃帶心蓮子

  蓮子中含大量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並且還有天門冬素和蜜三糖。而蓮子心含有蓮心鹼、異蓮心鹼等多種生物鹼,味道極苦,有清熱瀉火之功能,還有顯著的強心作用,能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入伏後多吃蓮子可清暑祛火,化溼祛痰。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降壓,對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效果非常好。

  4、多吃紅豆

  實際上就是中藥赤小豆。紅豆中含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中醫講,赤小豆性平、味甘、無毒,有滋補強壯,除溼健脾的功效。將紅豆煮成粥之後,紅豆的營養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對人體的滋補也更加有效。紅豆薏米粥現在炒作的很火,確實祛溼健脾養胃和胃效果很不錯,但是注意,最好還是用炒薏米,因為生薏米本事祛溼化濁作用弱於炒薏米太多。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時節六大養生原則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時節六大養生原則

  1、睡眠保證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立夏以後氣候變化比較顯著,應晚睡早起,以順應陰陽變化。此時的早起並非指“起得比雞還早”,7點起床就可以;晚睡也並非指熬夜到凌晨,古代的晚睡在23點左右。同時,立夏後人們應養成午睡的習慣。午睡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反而會讓人感覺沒有精神。

  2、飲食清淡

  立夏過後,溫度會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飲食塬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雞肉、豆製品、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塬則,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將綠豆、荷葉、蓮子、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併煮粥,並擱涼後食用,也可起到健胃、驅暑的功效。平時多吃蔬菜、水果以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3、切勿貪涼

  對大多數人特別是關節患者來說,夏季應該避免貪涼,不用或是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在工作場合中,應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儘量不用空調或是適當調高溫度。最好常備一件長袖衣,隨外界環境隨時加減衣服。

  4、心情很重要

  養生專家提醒說,立夏以後,天氣轉熱,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出現心神不寧。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格外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過激之處,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

  5、預防空調病

  立夏節氣,人們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特別是有些年輕人每次運動回來就急忙背對著空調或風扇,美其名“給身體降溫”,殊不知此時寒邪之風恰恰透過風池穴等穴位進入身體內部。夏季,最好不用或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人體最適宜的空調溫度應該在24℃至27℃,夜間空調不應低於24℃。如果空調開得過大,室內溫度過低,易患”空調病”,出現感冒、咳嗽、發燒、精神不振等症狀。因此辦公一族最好常備一件長袖衣,隨外界環境隨時增減衣服。

  6、冷凍食物要少吃

  立夏之後氣溫正高,很多人吃大量冷凍瓜果、冰淇淋等,雖能享一時的涼爽,卻不知道這樣不僅脾胃受損,心臟也跟著受累。夏季貪涼易致體內寒溼加重、臉上生暗瘡。有的人臉色總是蒼白或青淤,就是因為體溫偏低造成氣血停滯、流通不暢,傳統醫學稱之為“寒溼”重。臉上長痘和斑,是脾胃陽氣不足,不能迅速代謝體內垃圾,造成不良垃圾存於體內,並且隨著經脈巡行到面部而生。腰痠背痛、手腳冰涼、經常痛經、白帶異常,也多半是體內陽氣匱乏造成。

初伏飲食養生小知識 入伏的養生注意事項

  初伏飲食養生小知識

  1、多食用能夠清熱去火的食物

  清熱去火是暑天裡必不可少的,像綠豆、蓮子、絲瓜、冬瓜、西瓜、西紅柿等食材都具有解暑的功效,脾胃虛或體質弱的人群則可以選擇薏米、扁豆等可健脾胃的食材。

  2、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初伏時期氣溫高,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也比較快,體能消耗量增大,因此需要透過補充大量營養物質來保持體能。富含蛋白質的食品主要有肉類、蛋類、海鮮、豆製品,並且需要注意葷素的合理搭配,避免攝入過多脂肪。

  3、多食用苦味的食物

  苦味食物具有清熱祛溼、增進食慾等功效,可避免中暑,因此需要適量食用苦瓜、苦麥菜等苦味食物。

  4、多食用補氣養陰的食物

  初伏天比較容易耗氣損陰,因此需要注意補水,多食用蓮藕、百合、山藥、銀耳、蜂蜜等補氣養陰的食物。

  初伏飲食推薦

  餃子、鈍、火腿、雞肉、羊肉等。

  我國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而南方則有:“頭伏館鈍二伏茶”、“頭伏火腿二伏雞”、“頭伏吃雞二伏鴨”的說法。除此之外,在我國的有些城市有頭伏吃羊肉喝羊湯的習俗,在我國彭城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在我國徐州頭伏還過“伏羊節”。

  總之,頭伏是夏天的開始,進入夏天后人的體能消耗較多,吃以上這些熱量較高的食物,易於人體發汗,可以將冬天人體積攢的溼毒排出,同時這些偏鹹的食物還可以為身體補充電解質。

  初伏其它養生小常識

  1、切忌過度運動,注意養心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易損傷心氣,心氣不足會導致情志的變化,如精神萎靡、打不起精神。從營養學角度來說,身體排出大量汗液,會造成一些礦物質的流失,如鉀、鈣、鈉等,這樣就容易引起疲倦乏力、萎靡不振,甚至心慌氣短、噁心嘔吐等中暑症狀。所以三伏天養生應避免過度運動、大汗淋漓,要保持身心愉悅、心情暢達。

  2、少吃生冷食物,注意養氣

  三伏天天氣炎熱,中醫認為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升散,容易傷津耗氣,所以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有的人常在酷熱的三伏天裡喝冷飲解渴,雖然當時過癮,但其實一方面耗傷陽氣,影響脾胃功能,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血管的急劇收縮,阻礙了血液迴圈,並不利於體內散熱。

  3、適當堅持戶外運動,注意養陽

  中醫講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太陽是自然界中陽氣的源泉,夏天陽氣不斷增長,正是我們人體補充陽氣扶助正氣的好機會,應該適當地曬太陽,使氣機通暢,促進機體陽氣的積存和壯大,為秋冬天防病治病打下基礎。


立秋養生常識 立秋節氣養生起居飲食知識

  立秋養生小常識立秋節氣養生起居飲食知識   起居調養:早總早起,防寒保暖。   立秋時節,人們可以感覺到秋高氣爽,此時人體陽消陰長,為此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以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避免陽氣收斂過多。秋季適當早起,還可以減少血栓的形成,對預防腦血栓等疾病有一定的意義。   立秋過後,晝 ...

春季飲食養生常識

  1、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春天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反覆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極易下降,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此時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成熱量,提供身體基本所需。此外,春季應注重調養脾胃,而米飯同菜中的大魚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能很好地保護腸胃。   2、即 ...

飲食養生常識

  1、有西紅柿的披薩或漢堡。這是因為西紅柿的酸性成分,可能誘發逆流食道炎以及腸胃不適。飲酒過後,本來人體腸道的消化功能就會自動減弱。如果這時再弄點西紅柿,會加重腸胃不適的症狀。   2、橙汁。和西紅柿一樣的道理,橙子也是含有大量酸性物質的水果,會給原本就脆弱的消化器官帶來二次負擔。如果酒後非常想吃水果,香蕉 ...

冬季飲食養生常識

  1、多吃禦寒食物:腰膝痠軟、氣血兩虧者大多畏寒,適當選用具有禦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可改善這一狀況。多吃禦寒食物可以起到暖和全身組織、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   2、增加產熱營養素:由於冬季氣候嚴寒,機體天天為適應外界嚴寒環境,消耗能量相應增多,因而要增加產熱營養素(蛋白質、脂 ...

夏季飲食養生常識

  1、夏季飲食以清淡為主   夏季飲食以清淡、苦寒、豐富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佳,不要食用黏膩食品,阻礙胃腸消化,勿過飽過飢。夏季酷暑炎熱、高溫溼重,吃苦味的食物,就能清洩暑熱,便可以健脾,增進食慾。夏季汗多易傷陰,食酸性食物能斂汗。   2、夏季飲食調配方面要注意   細糧與粗糧要搭配吃,稀與幹要適當安排。 ...

冬季飲食養生常識,讓手腳不再冷冰冰!

  每年的冬天都是窩在被窩追韓劇的時候,妹子們在冬天最討厭的無疑就是那幾天。本來就冰冷的天氣,身體又是不適,手腳更是冰涼,簡直是雪上加霜又下起了冰雹,冬天的妹子們一定不要為了風度失了溫度。   那麼,本期冬季飲食文化告訴你養生小常識,讓手腳不再冷冰冰!   1、多吃禦寒食物:腰膝痠軟、氣血兩虧者大多畏寒,適當 ...

四季養生常識之春季飲食養生常識

  春季是一年四季的開始,春季更是萬物復甦、大地回暖的時刻,正因為離開了冬天的寒冷來到了多變又美好的春季,所以身體上的不適往往會造成很多的疾病,春季可是一個養生的好季節,一定要把握住了。   那麼,本期一起了解春季飲食養生小常識。   中醫有句古話,“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早上起床後喝杯白開水或淡鹽水,可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