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共慶彝族祭祖節

共慶彝族祭祖節

  

  開幕儀式上的文藝表演現場。

  

  彝族演員們在表演節目。

  

  歌手曲比阿烏為群眾演唱歌曲。

  

  開幕儀式現場。

  2月29日,2012中華彝族祭祖節暨 美食大理、品味巍山 第二屆中國大理巍山小吃節在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開幕。當地數萬各族群眾與中外來賓歡聚一堂,共慶佳節。

  新華社記者 陳海寧攝

  (責任編輯:周丹)

“中國名小吃之鄉”大理巍山將舉辦彝族祭祖節暨小吃節

  

  人民網昆明2月16日電 2月25日至3月1日,雲南大理巍山將舉辦 2012年中華彝族祭祖節暨“美食大理·品味巍山”第二屆中國大理巍山小吃節。活動期間,遊客們不僅可以親身感受濃郁的南詔文化和彝族文化,還可以品嚐到巍山傳承上千年的扒肉餌絲、過江餌絲等地方特色,大飽口福。

  巍山有著“魅力巍山,小吃天堂”的美譽,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名小吃之鄉”。據介紹,在舉行中華彝族祭祖節的同時,巍山還將舉辦“美食大理·品味巍山”第二屆中國大理巍山小吃節。不僅可以品嚐到巍山傳承數千年的扒肉餌絲、過江餌絲、“一根面”、青豆小糕、涼粉等獨具地方特色的小吃,還有蜜餞、鹹菜、牛乾巴等老字號食品在茶餘飯後點綴餐點。不僅如此,小吃節還將組織燒烤一條街活動,大理州十二縣市最具特色的燒烤將集中展示。此次活動期間,大理巍山還將舉行人工栽培最高茶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申報活動。

  說到彝族祭祖,還有一段歷史。在公元714年,南詔第三代王盛邏皮奏請唐皇李隆基並得到恩准,在巍寶山建土主廟為祖父細奴邏塑金身供奉。自此,誕生了彝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獨特信仰崇拜——土主信仰崇拜。每年,彝族同胞都要在巍寶山土主廟殺豬宰羊,載歌載舞以傳統的祭祀方式祭祀先祖,1200多年從未間斷。2007年3月26日(農曆二月初八),巍寶山南詔土主廟舉辦了盛大的南詔十三代王銅像開光祭祖活動。專家一致確定把巍寶山南詔土主廟定為中華彝族尋根祭祖聖地,並將每年農曆二月初一至十五定為祭祖節,確定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為主祭日。今年的祭祖活動將於2月29日(農曆二月初八)在巍寶山舉行。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和古都。“南詔古都、彝族故里、道教聖地、鳥道雄關、紅河之源、和諧回村”,是大理巍山極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點的六張名片。

灣人慶“中元節”家家祭祖

  在臺灣,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是鬼神來到人間受人祭拜、享受牲禮的月份。每年農曆7月1日(今年指陽曆7月25日)是“開鬼門”的日子,位於基隆的“老大公廟”都會舉行祭祀典禮。農曆7月15日萬鬼回到地府這一天叫“中元節”,幾乎家家祭祀、萬眾禮拜。

  “中元”之名最早起於北魏,當時又稱“鬼節”或“盂蘭盆會”。“盂蘭盆”來自梵語,指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上的蝙蝠。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佛家弟子需要誦經,佈施食物給孤魂野鬼,正好同“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如今,融合了佛教、道教信仰的中元節在臺灣已成為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

  農曆6月剛開始,臺灣各大賣場就已沉浸在“慶贊中元”的氣氛中,香紙、金箔隨處可見。中元節當天,家家戶戶準備豐盛的酒肉祭拜祖先。各地都舉辦傳統的普度活動,其中“老大公廟”的中元祭最具特色。傳言農曆7月1日鬼門開的時候,萬鬼都從那裡來到人間,所以廟裡頭一天中午就點起萬盞燈火,為鬼魂照明指路,並在農曆7月1日凌晨舉行典禮。信眾們搶著上香膜拜,將鬼節點綴得壯麗無比。

  臺灣人之所以敬畏鬼神,與臺灣的移民史分不開。幾百年前,人們歷盡千辛萬苦從大陸來到臺灣後,生活十分艱苦,除信奉鬼神外沒有太多別的精神慰藉。因此,先民在臺灣安頓後首先要建廟。現在309個臺灣鄉鎮少說也有上萬棟廟宇,臺灣也因此號稱“萬廟之島”。

  然而幾百年來,這種對鬼神的敬畏逐漸發展成了一種遍及全島的迷信風氣。尤其是近年來,臺灣社會的迷信現象呈現出了擴大的趨勢。根據雅虎的網路民調(參加者以30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86%的人相信有鬼神存在。每年農曆七月,病人都不願開刀、住院,避免與鬼為伴,更沒人願意這時買房搬家。

  臺灣社會迷信現象的盛行,固然有其歷史原因,但也與當前臺灣社會的風氣有關。如今在臺灣,從政治人物到主流媒體,對風水等迷信行為趨之若鶩,民眾自然會深受影響,加上近幾年臺灣經濟低迷,競爭壓力增大,人們不得不尋求精神寄託以緩解壓力,從而導致迷信擴大,很多社會問題也隨之而來。這些年,為避開“鬼月”就醫而導致病情惡化的病人比比皆是,利用民眾迷信心理行騙的案件更是層出不窮。因此,部分臺灣人已經開始反思社會的迷信風潮。今年鬼月期間,臺中市的婚紗業者便推出了五折優惠,意在鼓勵民眾破除鬼月忌婚嫁的迷信風俗。


大昭寺前女子盛裝祈禱,藏地“七夕

  在古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古代女子地位是底下的,隨著人們思想的改變,女性權利逐漸被提高了。到後來也有了一些有關女性的節日。藏族的吉祥天母節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女性節”,本期宗教資訊帶你來看看。   25日西藏迎來了傳統的“吉祥天母節”,又稱“仙女節”。當天一早,玉珍挽著自己的姐妹,身著盛裝來到 ...

祭祖

  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們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 ...

傳統節日彝族插花的由來和傳說

  插花節是頗具特色的彝族傳統節日,以雲南省大姚縣曇華山區的節慶活動尤為隆重盛大,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當地彝族群眾把從山中採回馬櫻花等鮮花,插在房門、農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們身著節日盛裝在曇華山中歡聚一起唱歌跳舞,舉行祭花活動,並且互相插戴馬纓花,表示美好祝願,祈禱人壽年豐。   節日這一天,人們身著盛裝, ...

雲南彝族“花臉” 越花越幸福

     “花臉節”是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彝族獨有的傳統節日,因遠古先民用鍋煙把臉部抹黑、驅魔除害而得名。“花臉節”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為普者黑一帶最著名的節日。經過發展,“花臉節”已經成為當代彝族青年借抹花臉之機選擇意中人的狂歡活動。節日期間,先由畢摩(彝族祭祀師)率領全村群眾舉行祭山神活動,然後,家家殺 ...

畲族——祭祖

  祭祖節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祭祖活動。畲族村寨建有宗祠、支祠或祖寨。內供畲族祖先的祖牌,有的還塑有藍姓和雷姓始祖的塑像,祠內擺有龍頭杖、香亭、香案、香爐等。祭祖開始,先放神銃三響,鞭炮連聲,鑼鼓喧天,祭案上擺供茶酒三牲。凡本族祠後裔當年 結婚者,生有男孩子者,家有老翁做壽者,均要送“兩日製”龍燭一合, ...

鴻山泰伯祭祖

  殷商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為讓位於弟季歷,偕弟仲雍由陝西來到無錫,開創了吳文化。泰伯卒後,葬於鴻山南麓。泰伯墓始建於東漢年間(154年),後歷代都有修建。為了緬懷這位淡泊權位、開拓江南的吳國始祖,每逢清明節前後附近百姓和泰伯後裔便會自發祭祀泰伯,由此形成一年一度的泰伯廟會,參加人數達幾十萬。 ...

彝族

  彌渡縣多祜村的彝族同胞,每年農曆正月都要選定一個吉祥的日子,為羊過節,多祜彝族人把這個日子稱為“羊節”。   哪一天過羊節,要以一年裡羊只發展得多的那家牧民請年老的畢摩(彝族歷史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測定日子後確定。顯然,羊只發展得多的這一戶牧民也就成了這一年過羊節的“首領”。   羊節這一天,寨子裡的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