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詞他,這裡指曹劌。
語出《曹劌論戰》,這句話總的意思是曹劌的鄉人說。《曹劌論戰》出自《左傳》,講述了在長勺之戰中,曹劌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作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文章說明了在戰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略防禦原則,只有“取信於民”,實行“敵疲我打”的正確方針,選擇反攻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勝強。
以紙題其面曰:諸葛子瑜的意思是在紙上寫了“諸葛子瑜”四個字,貼在驢子的臉上。出自《三國志吳書十九》,《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
遽:急忙,立刻。
原句翻譯:急忙在船邊上掉下劍的地方做了記號。
出自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作者以楚人刻舟求劍的故事比喻人的眼光未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也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
1、急遽,立即,匆忙。出自《刻舟求劍》。
2、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3、【譯文】楚國有一個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寶劍不小心從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在船沿上用刀刻上記號,說:“這兒是我的 ...
又譽其矛曰的其:代詞,指他的。又譽其矛曰意為又一次他誇耀自己的盾說。出自《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從前有個楚國的商人在市場上出賣自制的長 ...
以紙題其面曰的題意思是書寫,題寫。全句“以紙題其面曰”意思是:在紙上寫了“諸葛子瑜”四個字,貼在驢子的臉上。出自諸葛恪得驢。“諸葛恪得驢”是選自《三國志·吳書十九》中的一篇文章。這是一篇文言文歷史故事,說的是諸葛恪如何用他的聰明才智把父親的窘迫轉危為安的故事。 ...
奪:搶奪,爭奪
其:這個人(應該是文中手拿酒杯之人)
卮: 古代盛酒的器皿
曰: 說
整體意思:
奪過這個人的酒杯說 ...
釋義:們把一件事或者一個物件叫上一個好名字;
詞性:中性詞,可用於褒義也可用於貶義;
出處:魯迅《藤野先生》;
例句: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最後的貴族》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現在卻連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見面,還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點文化也沒有。 ...
此成語正確應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說: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語出《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利做動詞講,器就是工具的意思。就是要做好工作,先 ...
1、回也不改其樂的其釋義:他的。回也不改其樂翻譯: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
2、原句: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譯文】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