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具有無錫地方特色的歷相成故居

具有無錫地方特色的歷相成故居

  或許你聽過歷相成故居,但你知道薛福成是誰嗎?其實歷相成故居又名薛福成故居,薛福成是清末政論家,先為曾國藩幕僚,後隨李鴻章辦外交,1889年出任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他主張變法改良,著作有《庸在全集十種》。歷相成故居現已經過修復,成為展示無錫文化的一個重要平臺。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號庸庵,無錫北鄉寺頭人。從小勤奮苦讀,尤好經世實學,立志投身中國的改革事業。光緒五年(1879)所著《籌洋芻議》一書,便是他維新變法思想的代表作。自光緒十年(1884)起,歷任浙江寧紹臺道、湖南按察使(未到任)、欽差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大臣等職。一生勤於筆耕,文屬桐城一派,有《庸庵全集十種》等著作刊行於世。

  這座大宅院是薛福成親自籌劃、由其長子薛南溟具體營建的,落成於1894年。按清朝規定,二品以上官員的住宅廳堂,面闊不得超過五間,進深不得超過九架。薛福成的官銜為正三品、特賞二品頂戴,可“欽使第”的廳堂面闊均為九間,遠遠超過規定。為免遭政治禍患,他採用對剖雙排柱的做法,將九間廳相對分成三個三間廳,從而既不違制,又有氣派。

  歷相成故居,宅第佈局原有左、中、右三條軸線。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六進。

  第一進是門廳,面闊9間,進深6架。明間為“六扇式”大門。大門外有高大的“八”字形照壁一座,正中鑲嵌磚刻“鴻禧”二字;大門內原有“七星門”一座,門額之上懸鏤花金邊、藍底金字“欽使第”豎匾一方。

  第二進至第四進,依次為轎廳、正廳和房廳,面闊均為9間,進深7至10架不等。各進的中間3間為主廳,東西各3間為旁廳。主、旁廳之間的庭柱及石鼓墩全部對剖,留有上下貫通之“伸縮縫”,屋頂蓋瓦與木椽間置木板,板上鋪麻絲拌灰泥,可防雨水滲漏,又利於隔熱保溫。各進廳堂之前有天井,天井內除通道外,原均置有小花園。廳堂畫棟雕樑,長窗也刻飾戲文。正廳“務本堂”內,大梁及脊檁兩端飾有山霧雲紋,雕刻精細,為清代江南住宅建築中所罕見。四進廳堂兩側,各有備弄一條,貫通前後;風火山牆迭起,很為壯觀。

  第五、第六進,均是面闊11間的二層樓房,兩樓有廂樓連線,配以“回”字形走廊,使前樓、後樓、樓上、樓下都能轉通,故稱為“轉盤樓”。這種樓,是江南特有的清式建築,在無錫的轉盤樓建築之中,薛氏之樓雖年代較早,但規模最大,且走廊欄杆系車制,雜有西式風格。

  中軸線的東側,隔開一第備弄,便是左軸線。前後有兩組建築:前面一組為戲臺和花廳等,戲臺與花廳之間有水池、假山和花木,兩邊有環廊相通。戲臺小巧玲瓏,至今儲存完好,是無錫市區現存9個古戲之一,也是無錫市現存唯一完整的家庭戲臺。花廳後面有一組建築叫倉廳,是薛家收租貯谷之處,原有廒倉10餘間,帳房數間,曬場一片。

  中軸線四側是右軸線,有偏廳和雜屋數十間,原為管家、保姆之類人員生活、居住的地方。現大部分已作了改建。在轉盤樓的北面,原是一個較大的後花園,一直連到前西溪。後花園的西北角,還有一幢8開間二層樓房,名叫“藏書樓”。宅第規模宏大,重簷複閣,迴廊曲折,佈局合理,雕刻精細,絢麗多姿,不但有清末時代特下,而且具有無錫地方特色,故有重要的歷史紀念價值和建築藝術研究價值。

  2000年起,無錫市政府斥巨資全面修復故居。2003年1月1月,主體建築群、東花園、後花園修復開放。

具有泉州地方特色:泉州刻紙

  說到泉州不得不提的就是泉州文化了,泉州也算是個歷史古城了,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閩南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海峽兩岸交流的特別城市。泉州刻紙極具地方特色,下面一起來領略下吧。

  最早刻制的是漢族民間紅箋、福符,家家戶戶將刻紙貼在門楣或春聯上端,迎風飄展,以增節日喜氣。也有一些刻紙用於其品裝飾主要是在節慶時,後來更多的刻紙是與泉州花燈相結合,成為花燈藝術重要的造型手段。近代,泉州刻紙運用更為廣泛,如,花邊、陶瓷器、刺繡、紙劍等。

  泉州刻紙以精細秀麗,線條流暢、富有濃厚的漢族民族風格、閩南風韻而著稱,內容大多表現吉祥、喜慶、祥和的花鳥走獸,人物博古等,如《月季花蝶》、《飛花》、《梅鵲報春》、《麟鳳呈祥》、《龍馬浮圖》、《圓鶴朝壽》、《雙龍戲珠》、《白頭牡丹》等。

  著名藝人李堯寶,經過長期艱苦摸索,在繼承漢族傳統工藝基礎上,大膽創新,對泉州刻紙藝術發展有較大影響,他的作品造型優美、工整、清新、鮮明、深得人們喜愛,多次被選送出國展覽。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堯寶刻紙集》,收集其作品65幅。後起之秀有吳祖贊等人。

  泉州刻紙最終演變成獨立的藝術形式,是與李堯寶的七、八十年來辛勤勞動創造分不開的。他從勞動實踐中繼承並發展了漢族民間藝術的優良傳統,創造性地把刻紙藝術廣泛應用到工藝美術上去,進一步提高了刻紙的藝術水平。他的刻紙圖案還被廣泛應用於生活中,如戲劇服裝、刺繡、傢俱、木雕等,美化著人們的生活。

  此外,李堯寶還成功的將刻紙技藝應用到瀕臨失傳的無骨料絲花燈上,創造出立體的刻紙藝術。李堯寶刻紙曾受到國家政要和藝術界的高度評價,他的作品還多次在海內外展出,特別在臺灣地區、東南華僑聚居地深受歡迎。極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 立夏8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 立夏8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立夏飯

  立夏飯也叫“燒夏夏飯”。舊時漢族兒童立夏日燒的飯,流行於湘江杭州地區。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

  民間認為兒童吃後,可防中暑,立夏飯里加有雷筍、豌豆、蠶豆、莧菜等佐料,含有“五穀豐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飯,還有一年到頭身體健康的寓意。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立夏蛋

  漢族風俗。每逢立夏,人們都要吃煮雞蛋或鹹鴨蛋,認為立夏吃雞蛋能強健身體。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立夏前一天,家裡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紹酒,內灑些許細鹽,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

  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立夏果

  立夏果又稱立夏粿,是一種節日食俗。在立夏節吃的一種粿子和湯圓,不過是用米蒸熟後搓爛和成小糰子,然後用豆芽,豆乾,蝦皮,豌豆之類的東西煮成“羹”,名叫“立夏羹”,又名“立夏粿”,閤家共食。俗諺:“吃了立夏粿”,不怕大雨如注(敢於冒雨幹活)。

  在立夏節吃的一種粿子和湯圓,不過是用米蒸熟後搓爛和成小糰子,然後用豆芽豆乾蝦皮豌豆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煮成“羹”,名叫“立夏羹”,又名“立夏粿”,閤家共食。俗諺:“吃了立夏粿”,不怕大雨如注(敢於冒雨幹活)。傳說立夏這天早吃“立夏粿”羹是補頭、中午吃是補腰、晚上吃則會補腳。可以消病除災,避免疰夏。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烏米飯

  烏米飯原為中國民間節日食品,唐代即有。江蘇和安徽一帶每逢農曆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已成習俗。

  農曆四月初八,是中國傳統的烏飯節。民間傳說是因為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為了吃到飯,想辦法用南燭葉搗汁染米,煮成烏飯送去,餓鬼們不敢吃那烏飯。母親才終於得以飽腹,老百姓年年吃烏飯,紀念目連這位孝子。《本草新編》記載:南燭葉為杜鵑花科植物烏飯樹的葉。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光餅

  福建閩東地區立夏以吃“光餅”(麵粉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為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後製成菜餚,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周寧縣純池鎮一些鄉村吃“立夏糊”,主要有兩類,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鍋熬糊湯,湯中內容極其豐富,有肉、小筍、野菜、雞鴨下水、豆腐,等等,鄰里互邀喝糊湯。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七家粥

  光餅與浙東農村立夏吃“七家粥”風俗有點相似。“七家粥”與“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嘗新的另一種形式,七家粥是彙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紅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七家茶則是各家帶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葉,混合後烹煮或泡成一大壺茶,再由大家歡聚一堂共飲。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七家茶

  杭州 舊俗,立夏日烹新茶餽親戚鄰居,稱七家茶。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諸色細果,餽送親戚比鄰,謂之七家茶。富室競侈,果皆雕刻,飾以金箔,而香湯名目,若茉莉、林禽、薔薇、桂蕊、丁檀、蘇杏,盛以 哥 汝 瓷甌,僅供一啜而已。”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攤粞

  立夏日,以金花菜或棗子豬油和粞灼成之粉,謂“攤粞”,立夏食之,防病驅災。

  記錄清代上海風俗的《滬城歲時衢歌》中講:“立夏日,剪野菜,有所謂‘草子頭’者。磨米作粞,入草子頭煎之,味甚脆香,名‘攤粞’。”文中講的“草子頭”就是現代講的“草頭”,也就是苜蓿的嫩葉,“粞”就是用稻米碾磨成的米粉,而“攤”在方言中指把柔軟或糊狀的食物鋪成片狀進行煎烤,現在上海人把麵粉或米粉調成黏糊狀再放入鍋中煎熟或烤熟成餅講做“煎餅”,而舊滬語中就講做“攤餅”;明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講:“各家用黍面棗糕,以油煎;或以面和稀,攤為煎餅,名曰‘薰蟲’。”這個“攤”就是均勻分攤成薄片狀的意思。草頭在今日仍是上海人喜歡吃的蔬菜,不過大多是清炒為“酒香草頭”,或用來作葷菜的鋪墊,如“草頭圈子”等,上海人早已忘記,咱們的祖先有在立夏日吃“草頭攤粞”的習俗。不過,古人認為好吃的食品,並不見得也受今人的歡迎。


故居在什麼地方

  1、馬相伯故居坐落於泗涇鎮,於2003年開放。故居自成一體,為江南風格私家住宅,給人以平實無華,簡樸淡雅的感覺。廳堂內兩側掛滿了濃縮馬相伯生平經歷和卓越貢獻的文字及相關圖片,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馬相伯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2、馬相伯,字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原籍江蘇丹陽,1840年生於江蘇丹徒,中國著名 ...

故居在什麼地方

  1、馬相伯故居坐落於泗涇鎮,於2003年開放。故居自成一體,為江南風格私家住宅,給人以平實無華,簡樸淡雅的感覺。廳堂內兩側掛滿了濃縮馬相伯生平經歷和卓越貢獻的文字及相關圖片,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馬相伯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2、馬相伯,字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原籍江蘇丹陽,1840年生於江蘇丹徒,中國著名 ...

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二人臺戲曲音樂特色

  對於每一種戲劇來說,都有其特有的特色,無論是表現在音樂還是語言,亦或是服裝,都有其特點讓人們記住。下面,要介紹的是關於二人臺文化,二人臺的戲曲音樂特色。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1、音樂   二人臺的音樂是以當地山曲民歌“社火玩藝”中的的秧歌小調和道情戲中的部分樂曲基礎,又吸收了內蒙民間小曲 ...

客家地方特色:客家鼓文

  在家鄉,每當農閒時節,在晚飯後,一盞溫馨的馬燈亮起,把個曬穀場照得雪白,一位盲人正襟危坐於中央,四周圍著黑壓壓的人群,一雙雙眼睛緊盯著盲人手中的漁鼓,企盼著早點開唱。等差不多時間,盲人“咳咳”地清清嗓子,人群中立即出現一陣興奮的躁動,隨即全場寂靜下來。只聽得“砰扎扎,砰扎砰扎砰”一陣漁鼓響起,人們的心也似 ...

上海地方特色曲藝—獨腳戲

  獨腳戲亦稱“滑稽”,是上海富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曲藝形式,發祥於上海,分佈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特別是上海市黃浦區的老城廂一帶,形成了一個高達千百萬人口的滬語語系曲藝文化圈。   獨腳戲誕生於本世紀20年代末期,其源頭是一種賣梨膏糖的說唱形式,是藝人為了兜售自制的梨膏糖而演唱一些滑稽的段子,也有即興的“賣口 ...

為什麼要把洋陽曆

  洋歷,國際通用的公曆,又稱公元、西元、西曆。   洋歷是明朝後期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傳進中國。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決定採用國際通行的公曆,時間從1912年1月1日正式使用。“洋歷”因為是外來歷法,故早期被人們稱為“洋歷”,後被人們改稱為陽曆、公曆。現今人們所稱的陽曆,並不是中國古代的陽曆。中國古代的 ...

南京的地方特色小吃有哪些

  南京的十大特色小吃分別是:   1、 小籠包 。   2、煮乾絲 。   3、 牛肉鍋貼。   4、鴨血粉絲。   5、如意回滷幹。   6、什錦豆腐澇。   7、狀元豆。   8、鹽水鴨。   9、蒸餃 。   10、糕團小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