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為: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2、出處:晚清李伯元所著小說《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凡所屬官吏,有仍蹈故轍,以及有意逢迎,希圖嘗試者,一經察覺,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3、翻譯:凡所屬官吏,仍然有重蹈覆轍的,以及有意歡迎,很少考慮嘗試的人,一經調查發現,白簡無情,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
4、近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曾數次引用此句:分別是1962年印度軍隊對中印邊境的侵犯,和1978年越南軍隊對中越邊境的侵犯。因此被視作中國準備開戰的訊號。
1、勿謂言之不預也釋義: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2、該成語較早的用例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除“勿謂言之不預也”的表述外,還有在“謂”字後插入賓語或省略末尾“也”字(即“勿謂言之不預”)等的用法。
1、勿謂言之不預也意為: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2、出處:①太平天國·李秀成《再致上海各領事書》。②晚清李伯元所著小說《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
3、近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曾數次引用此句。1967年7月3日新華社發表“就蘇聯駐華商務代表處人員在我國非法進行竊取情報的活動 我國外交部向蘇聯提出強烈抗議”,文章結尾處用“勿謂言之不預也”。另外使用兩次,分別是1962年印度軍隊對中印邊境的侵犯和1978年越南軍隊對中越邊境的侵犯。
這句話沒有下一句。
釋義: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出處:出自晚清李伯元的小說《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
原文:“今本署院力祛積弊,冀挽澆風,豁免辦差,永除供億。凡所屬官吏,有仍蹈故轍,以及有意逢迎,希圖嘗試者,一經察覺,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云云。”
背景:《官場現形記》 ...
1、意為: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2、出處:晚清李伯元所著小說《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凡所屬官吏,有仍蹈故轍,以及有意逢迎,希圖嘗試者,一經察覺,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3、翻譯:凡所屬官吏,仍然有重蹈覆轍的,以及有意歡迎,很少考慮嘗試的人,一經調查發現,白簡無情 ...
勿謂言之而不預的意思是: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出自於處:晚清李伯元所著小說《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凡所屬官吏,有仍蹈故轍,以及有意逢迎,希圖嘗試者,一經察覺,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翻譯:凡所屬官吏,仍然有重蹈覆轍的,以及有意歡迎,很少考慮嘗試的人,一經調查發現 ...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的意思是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形容語言沒有修飾,就不能流傳很遠。語出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冬十月,子展相鄭伯如晉,拜陳之功。子西復伐陳,陳及鄭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 ...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道釋義:傳統。
2、出處 :《師說》作者:韓愈 。
3、《師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篇議論文。文章闡說從師求學的道理,諷刺恥於相師的世態,教育了青年,起到轉變風氣的作用。
4、文中列舉正反面的事例層層對比,反覆論證,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 ...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漢語詞彙,意思是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
2、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譯文:孔子說:“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 ...
翻譯為:聖賢高人處事應當以無為為要領,教化人民應當以不言為準則。
出處:老子的《道德經》裡“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在現實中的應用: 事情的發展都是客觀因素聚合而成,不能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