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處暑吃什麼食物 處暑時節北方人必備的食物
1、北京吃鴨子
北京處暑的話一般是會吃鴨子的,鴨子的做法有很多種,比如白切鴨、檸檬鴨、烤鴨、百合鴨等等,北京當地人處暑的時候一般會去店裡購買百合鴨食用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吃鴨肉的時候不能和兔肉、木耳還有打算一同食用的,對人體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24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是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核桃鴨等。北京稻香村“處暑百合鴨”選用了當季的百合、陳皮、蜂蜜、菊花等養肺生津的食材來調製老鴨,芳香可口,營養豐富。北京稻香村還為市民編撰了《24節氣食品養生手冊》,在各門店及社群進行免費發放,以更好地普及24節氣養生知識。
2、山東處暑美食豐富
一般山東在處暑這天可以吃很多美食,這些美食包括脫骨扒雞,哈爾濱紅腸,豬肉燉粉條,驢肉火燒,清蒸獅子頭,四喜丸子,麻辣小龍蝦等等,這些美食都是非常好吃的。
脫骨扒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魯菜系。此菜體形完整,油炸均勻,酥爛脫骨,香味馥郁,鮮嫩可口,風味獨特,老幼咸宜。用利刀將活雞宰殺,治淨。將雞身塗抹上一層糖色下入熱油中炸至雞身呈金黃色撈出。將炸好的雞放入鍋內,加上調料,倒上湯,上面壓上鐵箅,燒沸後改小火慢慢燜至熟。
材料:(以100只雞重約100公斤計算)白糖1.5公斤,醬油50克,食鹽黃酒各1.5公斤,香油1公斤,花椒、大料、桂皮各20克,丁香3克,茴香、肉蔻、砂仁各15克,蔥、姜少許。其中花椒、大料、桂皮、丁香、茴香、肉蔻、砂仁,均需分別磨碎碾細,裝入細布袋內紮緊,待煮燒雞胚時入鍋用。其它配料不需加工,待煮燒雞胚時與“香料袋”同時入鍋攪勻溶化。
做法:將洗淨晾乾的光雞周身均勻塗上糖色(水與糖之比為3∶1),再逐只下鍋油炸,使全身炸透,皮呈金黃色為宜,但不要炸酥,以防變形。
將油炸後的雞胚,順序排放在鍋底鐵籠子(以防燒焦)上,再將制好的“香料袋”與白糖、醬油、食鹽、黃酒、香油、蔥姜等按量入鍋,上壓鐵籠;再加適量水(雞胚稍淹沒),用旺火煮沸。然後用微火燜煮5小時左右,應隨時觀察,使肉爛骨酥,恰到好處,香味馥郁,然後起鍋。起鍋時動作要輕巧,確保雞身完整美觀,起鍋後攤涼,並刷上香油,使雞皮紅亮,雞肉香嫩脫骨。
北方處暑吃什麼 處暑當天北方人必備美食
1、鴨肉
民間歷來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北京和南京迄今還保留著這一食俗,每到處暑這一天,北京人就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而老南京人如果有空則會在家煲蘿蔔老鴨或者做紅燒鴨塊送給鄰居,這就是當地俗話說的“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鴨全身都是寶。鴨肉味甘、鹹、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用於骨蒸勞熱、小便不利、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等。烏骨鴨藥用價值更大,結核病患者可以減輕潮熱、咳嗽等症。老母鴨能補虛滋陰,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益作用。
2、涼茶
處暑煎藥茶的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製藥方,然後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
在處暑前後如果感到口乾舌燥,以性幹寒的麥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熱,還能養陰;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貝泡水飲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養肺的作用,也適合氣虛的人士。不過,處暑時節應少喝涼茶,因為此時的暑熱並不嚴重,而涼茶過度苦寒,易傷脾胃,同時也對肺和腎無益。
處暑習俗活動
1、出遊迎秋
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2、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3、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便是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1、鴨子
南京人傳統的飲食習俗是在“處暑”時節吃鴨子。鴨子,特別是南京江寧湖熟地區的麻鴨最為搶手,據悉,那裡的鴨子味甘性涼,肥瘦適宜。如果沒有空,老南京人都會去熟食店買半隻鴨子回家;有空的人都會在家燉上“蘿蔔老鴨煲”或做“紅燒鴨塊”送給鄰居,這就是俗語中說的,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2、涼茶
處暑煎藥茶的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製藥方,然後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
在處暑前後如果感到口乾舌燥,以性幹寒的麥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熱,還能養陰;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貝泡水飲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養肺的作用,也適合氣虛的人士。不過,處暑時節應少喝涼茶,因為此時的暑熱並不嚴重,而涼茶過度苦寒,易傷脾胃,同時也對肺和腎無益。
3、酸梅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溫州市區街頭專門有賣酸梅湯的茶攤,故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製作酸梅湯很簡單,在夜間用開水沖泡曬乾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涼後,裝進木製有蓋的冰桶中,使其溫度降低。喝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微鹹,口感甚佳。
烏梅中的有機酸含量非常豐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勞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所以處暑節氣喝酸梅湯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讓肌肉和血管組織恢復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時,喝酸梅湯還能幫助體內酸鹼值達到平衡。
北方處暑吃鴨子、涼茶、酸梅湯。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鬥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為150°;於每年公曆8月22-24日交節。“處”是終止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酷暑結束,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由於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會感到悶熱,天氣由炎熱向悶熱轉變,真正涼 ...
處暑寓意暑去秋來,這時候明顯的感覺到天氣轉涼,即使是陽光照在身上也不會感覺特別的曬特別的熱,每年到了這段時間的時候,都是十分適合滋補身體的。為一家人準備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在晚上的時候一同吃飯,都是十分美好的一件事情。
處暑北方人吃烤鴨 鴨湯
鴨子,肉質鮮嫩,入口爽滑。處暑前後,天氣轉涼,晝夜溫差較 ...
二十四節氣在我國的農事活動上發揮著重大的意義,每個節氣除了有自身特定的時間段外,還有屬於自己的的借其特徵。而人們根據這些節氣特徵,總結出了不少農諺,同時也根據前人的經驗,整理出了一些關於特定節氣的某些傳統風俗和養生指南以及氣候變化特點。這就是古人的智慧。
處暑三候
在我的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都有 ...
到了處暑節氣後,夏天的暑熱依然有殘留,而且,此時不僅有暑伏還有秋燥,讓人覺得十分的難受,處暑吃什麼?
蓮藕
處暑這一節氣的到來,說明暑去秋來,然而大家還要面臨秋老虎的高溫天氣,此時防秋燥就非常重要了。蓮藕味甘多液,生吃清脆爽口,有很好的生津解渴、防秋燥的作用,非常適合在處暑時節食用。並且鮮藕含有豐 ...
處暑即出暑的意思,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進入了處暑節氣,也就預示著炎熱的暑熱天氣結束。這個時節的天氣特點為白天天氣仍較炎熱,也就是民間所說的“秋老虎”;但是,到了一早一晚,涼風習習,讓人感覺特別愜意。
而處暑前後,因為氣候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而且空氣還變得越來越乾燥,所以此時我們一定要多吃一些“防秋 ...
處暑後多吃蔬菜可以補水、防秋燥,但每個時令的蔬菜不一樣,那麼處暑吃什麼蔬菜呢?
南瓜
南瓜經過一個夏季的沉澱,其中部分水分揮發,而糖分與澱粉逐漸積聚,入秋後的南瓜吃起來口感更香甜軟糯。老南瓜價格親民,營養卻一點也不差,其中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礦物質等元素,因此人們常說的“秋吃南瓜,遠勝良藥”並不 ...
處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處暑節氣風俗食物有哪些
1、酸梅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溫州市區街頭專門有賣酸梅湯的茶攤,故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製作酸梅湯很簡單,在夜間用開水沖泡曬乾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涼後,裝進木製有蓋的冰桶中,使其溫度降低。喝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微鹹,口感甚佳。
烏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