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南陽民間歌曲

南陽民間歌曲

  

  山歌小調

  南陽民間歌曲有數千年的積蘊,又分佈在寬約110公里,長約150公里的十三個縣(市),有山歌、號子、田歌、小調、燈歌、兒歌、以及風俗歌、叫賣調等,品種繁多,風格多樣,各異,其區劃自然呈現出紛雜多變的局面。南陽民歌伴隨著民間歌舞,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演變發展著。民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伴侶,婀娜多姿,繁榮昌盛。每逢佳日,於是“齊僮唱分列趙女;坐面歌兮起鄭舞”、“春日司牧,迎春於東郊,社民管絃前導,官民皆簪彩花,兒女鮮衣,競觀土牛,老農察形色以佔牧,元宵沿戶張燈為樂“。不虧”歌舞之鄉“之美稱。

喜聞樂見的錫伯族民間歌曲

  音樂是一個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們的一種精神文化。而民間歌曲是錫伯族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中其瞭解錫伯族的生活變遷,這種民間歌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錫伯族文化吧!

  錫伯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保留和繼承了許多優秀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音樂文化,其中錫伯族民間歌曲是錫伯族文化中民間傳統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數量有限,但在內容上卻深刻地反映了錫伯族西遷200餘年來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重要的傳承與研究價值。錫伯族民間歌曲可大致分為田野歌、生活習俗歌、兒歌和敘事歌四類:

  田野歌

  也被稱為“街頭歌”,錫伯語稱“塔拉依舞春”。這是錫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間歌曲,而且又為廣大錫伯族群眾認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間歌曲。它詠唱的物件包羅永珍,從天、地到日、月,從人類到禽獸。這類歌曲無固定的歌詞,多在節假日親朋聚會或田間勞動時由男女即興編詞對唱。它的特點在其曲調發展手法、曲式結構和歌詞格律等諸方面。它幾乎全部是由兩個不對稱的樂句構成,下句後半部的下方嚴格五度(或四度)模仿;兩樂句終止均由其結音下方二度或三度上行級進至結音而終止,終止式的五度模仿尤其嚴格。

  生活習俗歌

  這類歌曲的曲式結構較田野歌稍大,有部分四樂句的單樂段形式出現。主要是反映錫伯族喪葬、婚姻、勞動、遊樂、禮節、信仰等方面的風俗。如喪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說親歌》、《哭嫁歌》、《勸嫁歌》;勞動方面有《四季歌》;遊樂方面有《刁羊歌》;禮節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林媽麼歌》等。在婚娶習俗歌曲中一般都有固定的歌詞。

  兒歌

  此類歌曲曲調簡明,多是教育兒童努力學習、學唱字母、射箭口訣等內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優良傳統的體現。正是這種傳統才促使這個西遷時只有3000餘人的民族,雖然與其他民族雜居了漫長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和傳統藝術。

  敘事歌

  敘事歌多是記述錫伯族1764年西遷來新疆的歷史事件的歌曲。這與錫伯族人所擔負的特殊歷史使命及由此構成的特定生活內容有極大關係。一般旋律極精練,比較完整的有五部:《喀什戈爾之歌》、《拉西賢圖》、《葉欽娜》、《海蘭格格》、和《三國之歌》。

  《喀什戈爾之歌》是記述了伊犁四營部分官兵於19世紀20年代奉命赴南疆平定英、俄唆使的張格爾之亂的歷史過程;《拉西賢圖》全詩近千行,生活氣息非常濃厚,口語化的特點增強了民間音樂的色彩;《葉欽娜》是一部古老的反映錫伯族漁獵生活的敘事歌,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海蘭格格》是一部對情人的追戀歌,也稱為悼戀歌。“格格”是舊時錫伯族對少女的美稱,也可作為丈夫對妻子的暱稱;《三國歌》是根據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三國演義”編唱的,已流傳有百餘年曆史,是漢錫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雖然現存的錫伯族民間歌曲為數並不多,但其調式卻十分複雜。四聲、五聲、六聲、七聲等不下二十餘種,其中不乏有罕見的特殊調式。錫伯族民間歌曲的伴奏樂器有“樂布林”、“葦笛”、“墨克納”、三絃、四胡以及失傳多年後又重獲新生的鴛鴦琴等。

  察布查爾縣是我國錫伯族文化和民俗風情保留最為完整的地區。但當地的錫伯族文化也面臨消亡的危險。為儲存發展錫伯族文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而已經啟動的百首錫伯族民間歌曲錄製工作就是其中之一。

  您可能還喜歡:

  獨具民族特色的白族掐新娘文化

  極具民族特色的白族青姑娘節

  哈尼族圖騰預示著什麼,你知道嗎?

  哈尼族的文化代表哈尼族文字

民間歌曲,土族的精神財富

  音樂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食糧,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音樂,而有的人在聽音樂時不僅他在聽後會感到舒心,並且在聽歌曲的時候也會隨著歌曲波動而有情緒起伏。讓人覺得這一天的疲憊就這麼消失了。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土族文化吧!

  土族音樂屬於風俗性歌曲,土族民間音樂多用五聲音階或六聲音階,並用四度五度音做為調式骨架音。節奏大都使用3拍子,也有少量的2拍子。宴席曲、花兒常運用八度音程的跳進使旋律剛健、激越。

  土族的民間歌曲可分為:

  宴席曲

  按內容可分為讚歌和問答歌兩類。讚歌,內容多為讚頌對方,常作為問答歌的引子。一般由兩個樂句組成,節拍自由,旋律起伏較大。進行中常出現下滑6~8度的音程,是旋法上的特點之一。問答歌內容廣泛,從天文地理、生產知識到宗教信仰等,富有知識性。其曲調鏗鏘有力、曲尾收束乾脆而不拖沓。流傳在互助一帶的宴席曲,多用土語演唱;流傳在民和縣官亭地區的用漢語演唱。

  婚禮曲

  土族傳統的儀式歌曲,也稱喜曲,貫穿於婚禮的始終。如婚禮開始唱《納信妥諾》(“納信”指男方派去迎親的人),依次唱問答歌《唐德格瑪》,取笑納信的詼諧歌《納信斯果》,儀式歌《依姐》,以及告別親人的《興馬老》,送親唱的《拉隆老》,答謝媒人的《西買其瓦日哇》,賓主互相敬酒的《的尕迭》,婚禮結束時唱《黑姐》等,內容風趣詼諧,曲調規整,節拍清晰分明。

  歌舞曲

  土語稱“安召”。凡喜慶佳節或婚禮宴席中,人們圍成圓圈,旋轉歌舞,曲調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節奏多為3拍子。領唱的樂句簡短,合唱的樂句較長,往往帶有延長音的襯句。內容多為慶豐收,祈求人畜興旺等。主要曲目有:《興馬老》、《嫂老老》、《召引召》、《拉莫沿召》等。其音樂特點是常從主音下方四度為起點五聲音階式上行級進到最高音,形成高、低相距八度的旋律。

  敘事曲

  土族的每首長詩都有專門的曲調,大多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音域在一個八度以內。旋律進行平穩,具有朗誦性。曲目有《拉仁布與且門索》、《格薩爾》、《祁家延西》等。

  兒歌曲

  常以寓言的形式進行敘述,內容富有哲理性。曲調抒情優美。曲目有《布柔由》、《登登馬秀》、《阿且什戈瑪》等。

  花兒

  土族將花兒及土語演唱的情歌皆稱“哈達過道”,每年農曆六月六日的廟會上,比賽花兒成為土族民間傳統的盛事,歌手一般都運用真假聲相結合的唱法。曲令有:“好花兒”、“紅花兒姐”、“楊柳兒姐”、“九月的菊花兒”、“尕連手”、“梁樑上浪來”等。曲調多由上下兩個樂句組成,並用下滑音來結束每個樂句,這是土族花兒突出的特點之一。

  您可能還喜歡:

  佤族祭祀活動中的鏢牛活動文化

  別具一格的東鄉族建築

  東鄉族古老的傳統習俗,吃平夥

  佤族祈求平安的傳統習俗:摸你黑


中秋節習俗---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 ...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從亡者停止呼吸時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它們依次為:   燒“落氣紙”:即死者直系親屬,在已經確認死者亡故之際,便置一瓦盆於靈床前,在盆中焚燒冥鈔或紙錢,意為讓亡魂“持幣上路”。   淨身:由死者直系親屬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給死者擦淨軀體,通常以“三袱子”為限,即抹拭時將布帕浸水 ...

驚蟄的民間習俗--24節氣之驚蟄

  每年驚蟄這天,在廣東和香港,民間習俗有祭白虎及打小人的儀式。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 ...

平安夜的歌曲有哪些

  說到聖誕歌曲,大概沒有哪一首能比這首更“有名”更廣為人知的了。網上甚至專門有一個silentnight.web 開啟既可以聽到聖誕歌曲 還可以帶去最真誠的祝福)。   這首歌是奧地利的一個小地方的小鄉村教會的神父Joseph Mohr在1816年寫的歌詞,曲作者Franz Gruber是當地的一位默默無聞 ...

歌曲《春分》

  基本資訊   《春分》是歌手筠子在《春分·立秋·冬至》的一首歌。   發行時間: 2000-10-01 語種: 中文 唱片公司: 京文音像公司。   《春分》   演唱者:筠子   作曲:朴樹   作詞:高曉松   專輯:《春分·立秋·冬至》   歌詞   誰聽見海里面四季怎樣變遷   誰又能掀起那頁詩篇 ...

父親節節日祝福歌曲

  父親對我說   作詞:劉世新 作曲:雷遠生   父親對我說為農民唱首歌.   他們的四季好辛勞,在土裡刨生活.   住的是泥巴房啊,種的是汗珠落.   求得是風調雨順,收的是苦中樂.   春夏秋冬有三百六十五個.   只要太陽一升起,他們就緊跟著.   春夏秋冬有三百六十五個.   只要太陽一升起,他們就 ...

重陽節民間傳說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日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婓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蝸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鶪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唐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