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古代漢服文化特點,古代漢服的變化

古代漢服文化特點,古代漢服的變化

  古代漢服文化是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輝煌的歷史,對日韓越以及東南亞等國家的服飾文化都有著深遠影響。那麼,古代漢服文化是怎麼樣的呢?又有什麼樣的特點和發展歷程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古代漢服文化特點:

  “古時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

  其制,詳見《禮記·深衣》。最要者為“續衽,鉤邊。要縫半下。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拙之及肘……袂圓以應規,曲夾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

  馬端臨《文獻通考·王禮考·君臣冠冕服》雲:“按三代時,衣服之制,其可考見者,雖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廣。玄端則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則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至於深衣,則裁製縫衽,動合禮法,故賤者可服,貴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養老,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視私,庶人服之以賓祭,蓋亦未嘗有等級也。端衣不削幅,不邪殺,不圓袂,不繼掩,不侈袂。其衡長八尺八寸,每幅長廣皆二尺二寸,四角方正,故謂之端。其裳,前三幅,後四幅,要有闢積無數,謂之唯裳。古人有“朝玄端,夕深衣”。”(參考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古代漢服的變化:

  1、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鬆,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繫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製的飾物。

  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這時出現了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

  “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襬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2、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飾標準色都是黑色。但式樣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基本沿襲戰國時期。

  3、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

  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繫於腰間。

  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稱為“褌”)。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4、魏晉南朝時期,男子的服裝有時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襬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5、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

  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漢服文化之一,曲裾漢服的穿法

  漢服是我國的傳統服飾之一,種類繁多,每種服飾的特點也各不相同,穿法自然也各有特色。今天要介紹的曲裾漢服的穿法是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到漢族文化中一起去看看吧。

  曲裾需要用繫帶、腰帶來固定,腰帶系的略微緊一點,就可很好的固定曲裾。但是,有些面料軟滑的很,隨著身體的運動,會出現衣服走樣的情況,特別是繞曲部分會鬆散。這個時候,可以在穿好曲裾未繫腰帶前,以小別針固定繞曲部分的尖頭位置,再扎腰帶以遮擋別針,就可以保證穿多久怎麼動都不會散了。

  曲裾漢服的穿法:

  1、將上衣的領子左右對齊。

  2、將右襟繫結

  3、將縫對齊身體的正中。

  4、繫結左襟。

  5、將中縫對齊身體的正中。

  6、準備好裙子。

  7、由身前向身後圍和裙子。

  8、裙子兩端在身後圍和後,一上一下相交疊。

  9、將壓在裡面的一層裙頭向外翻折一下。

  10、調節裙子的高度,繫結。

  11、衣裙穿著完畢。

  12、準備好曲裾,先穿好右邊袖子。

  13、將曲裾的內襟繞向身後,並在身後和右腋下方的繫帶相繫結。

  14、穿上左邊袖子。

  15、將右邊領子摺疊。

  16、摺疊左邊的領子。

  17、將外襟的尖角繞向身後。

  18、將外襟尖角的末端在左胯位置固定。

  19、將外襟的領子部分摺疊整齊。

  20、找到腰帶的中點位置。

  21、在腰部靠下一些位置繫腰帶,腰帶的中點位置對齊的腰的正中。

  22、將腰帶繞到身後,腰帶兩端交疊。

  23、在腰部的正中繫結一個單耳的蝴蝶結。

  24、整理領子的摺疊部分。

  25、將領子的摺疊部分掖進腰帶固定。

  26、完成。

漢服大講究,關於漢服的基本穿法

  漢服是我國的傳統服飾,流傳千年,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濃縮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一種民族精神文化的展現。今天,漢服文化要介紹的是關於漢服的基本穿法,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漢服的穿法有什麼講究。

  一、漢服領子:

  1、右衽:又叫交領。

  A、關鍵詞:是漢服最原始的特徵,也是一直由漢服誕生之初延續到明末的是漢服最明顯的標誌,缺少右衽特徵的漢服根本不能稱之為漢服。漢服右衽的穿法是漢服的核心,其他配件及穿著方式可以說都是圍繞此展開的。

  B、穿著方式:穿上漢服後交疊衣領。右衣領在上,左衣領在下,右領壓住左領使左右兩衣領形成交叉狀。到腰部將右領下角的衣帶與左腰側的衣帶系在一起打上結。之所以稱為交領是因為左右衣領交疊後成X狀(如果衣料透明的話)而衣料不透明的情況下呈y字狀。

  2、對領

  (1)關鍵詞:雖然借於其他民族因素而興起但到了宋明時期也逐漸成為主流。對領不同於右衽與圓領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沒有衣領因為它直接一條直線開到上衣的末端這樣是為了更簡捷方便。在歷史上對領女子用的時候較多。

  (2)穿著方式:穿上漢服後不用交疊衣領直接將左右衣領上的衣帶系在一起打成結。

  (3)對領分類:

  一種是最常見的直接一條直線開到上衣的末端呈II狀。至於衣帶的部位在上端中端末端皆可。一般普遍是在中端因為這樣系的穩固,

  另一種是有衣領衣領開到胸部在衣領末端繫上衣帶餘下部分自然散開呈Y字狀(如此符號衣帶處在“兩條線匯成一條線的地方”)。這種對襟類似現在韓服的衣領。這種衣領多用於褙子。

  3、圓領

  (1)關鍵詞:前兩者多用於常服圓領多用於禮服。雖然不同衣領沒什麼性別區分但圓領還是男子用到多些。

  (2)穿著方式:穿上漢服後也是右部分在上左部分在下右部分覆蓋住左部分到肩部將右領處的衣帶與左肩上的衣帶系在一起打成結。

  注1:衣帶等於現在的扣子衣帶主要是固定上衣,裙帶主要是固定裙裳。

  二、漢服袖子 

  1、廣袖:廣袖就是我們看到漢服上很大的袖子。呈半弧形有收袖口。與和服的正方形袖子還是有區別的。是漢服最原始的袖子之一漢代時收袖口部分較袖子整體是多出來的一部分顏色也與袖子整體部分不一樣一般是和衣緣一個顏色但到了後來這種突出來的收袖口逐漸隱蔽只容手伸出來下面卻是縫合在一起的這樣是為了少往袖裡灌風像漢服那麼大的袖子如果整個袖子都是開的不知會有多冷!

  不過在魏晉南北朝時代由於受思想文化的影響為顯出飄逸灑脫的本性整個袖子都是開口的。但在現代可以定為冬天時穿的漢服有收袖口夏天則可以整個袖子都為開口。

  2、箭袖:又叫胡袖,是從胡服來的。基本上是很窄的袖子和現代差不多。為何叫箭袖?因為形狀如箭上端較寬一些下端較窄些。

  3、坎袖:坎袖就是沒有袖子部分。一般情況下對領的上衣坎袖時較多。右衽與圓領的上衣很少有不帶袖子的.

  三、漢服衣緣

  1、關鍵詞:衣緣就是衣的邊。衣緣是漢服的重要標誌之分更是區分漢服和服的重要的特徵。雖然和服也有衣緣但沒有顏色而漢服衣緣是和衣服主體顏色不一樣的另一種顏色。

  2、衣緣分類(按性別):

  (1)男子的衣緣主要是單一的一種顏色。所取的顏色應為像棕黑、青、灰這樣凝重紮實的深色調,少用些亮色、花色、淺色。

  (2)20女子的衣緣上可綴有各種圖案如刺繡等等。如果是單一顏色的話則多取些鮮豔的顏色。

  四、漢服罩衫

  1、關鍵詞:如果漢服按從表到裡分的話可以分為罩衫既披在漢服的外面類似風衣披風的功能之類。常服所穿的正式部分。內衫其實就是襯衣。內衫的樣式和外邊穿的上衣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白色多為右衽領(現在睡衣不也吸取了右衽風格嗎?就是因為這樣感覺舒適對領雖然舒適可暴露太大圓領則像制服一樣很不舒服)而罩衫一般不繫掛只是胳膊套上袖子披在身上即可。

  2、罩衫分類:

  (1)廣袖的罩衫

  (2)無袖的罩衫只是披掛在身上

  (3)拖地的長罩衫

  (4)只到達膝蓋稍微短些的罩衫


良資料良主演的電視劇良的電影良上過的綜藝節目

  鍾漢良,香港影視歌舞四棲明星。1995年以一首OREA在樂壇一炮而紅,有歌壇“小太陽”之稱,蟬聯臺灣十大偶像。迄今發行OREA、奇蹟、視覺動物等十餘張專輯,2011年起舉辦Sparty巡迴演唱會,門票15分鐘售罄,連續兩屆榮獲中歌榜最佳舞臺演繹獎。影視方面,實力偶像兼具,上海王、內線、火線追兇、來不及說我 ...

回族的文化特點你瞭解嗎?

  回族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葩,它不似其他民族以某地群居,他們分佈全國各地。但是他們卻都擁有著相同的回族文化。不過組成回族文化的特點卻是多種多樣,由於地域性的差別,導致回族與各民族的交流更加豐富。下面就介紹回族文化特點都有什麼。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 ...

儒家禮典制的文化總和文化簡介

  漢服是我國儒家禮典服制的文化總和,自從三皇五帝延續至今(清代被迫中斷),透過連綿不斷的繼承完善著自己,漢服文化是一個非常成熟並自成體系的千年文化。將誒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漢服的介紹吧。   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中華天朝重衣冠禮儀。《周易·繫辭下》曰“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

文化知識

  1、漢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禮典服制的文化總和,貫穿西周到明朝的儒家書史體系《禮記》、《後漢書·輿服下》、《晉書·輿服》、《宋書·禮五》、《南齊書·輿服》、《魏書·禮志四之四第十三》、《隋書·禮儀七》、《舊唐書·輿服》、《新唐書·車服》、《宋史·輿服》、《明史·輿服》,透過祭服、朝服、公服、常服以及配飾體現出來 ...

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

  漢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漢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禮典服制的文化總和,貫穿西周到明朝的儒家書史體系。透過祭服、朝服、公服、常服以及配飾體現出來。漢服文化從三皇五帝延續至今(清代被迫中斷),透過連綿不斷的繼承完善著自己,漢服文化是一個非常成熟並自成體系的千年文化。在當代,漢服文化正在透過漢服運動這一民間文化運動形式 ...

為什麼日本的和服文化得到了較好的延續而文化卻沒有得到好的發揚

  漢族是有自己的民族服裝的,即漢服。又稱漢裝、華服。據考證,漢服是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日本的和服深受漢服影響,在唐朝的鼎盛時期,甚至在集市上很容易見到外國使者,,當時尤其是日本,派遣大使來到中國學習漢文化,其中漢服就被學了過去。在清朝的時候推行剃髮易服,滿足的髮型和服裝得到了大力推行,所以今天的 ...

傳統特點之一是什麼

  交領、右衽,不用釦子,而用繩帶繫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型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