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
2、元宵: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
3、寒食:節日裡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
4、清明:其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
5、端午: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
6、中秋:又稱團圓節,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
1、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
2、元宵: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
3、寒食:節日裡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
4、清明:其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
5、端午: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
6、中秋:又稱團圓節,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
日本婚禮十分講究,不惜花費重金。儘管日本社會不斷進步,國家不斷現代化,但日本人依然保留著婚禮的傳統觀念。
日本婚禮最講究門當戶對
在日本人看來,結婚不僅是男女雙方的終身大事,更是男女雙方家族的大事情,因此,人們在考慮婚姻問題時,總是十分注意男女雙方是否 門當戶對 。富貴人家的子女只有在婚配物件家庭的地位和財富與其大體相當的情況下,才會比較順利地獲得父母和家族的贊同和幫助。
日本人的結婚儀式有神前結婚式、佛前結婚式、基督教結婚式及人前結婚式等。現在較為流行的是人前結婚式和家庭結婚式。
城市的日本婚禮:人前結婚式
人前結婚式是一種新的形式,既不在神佛前,也不在家中,而是在公共場合舉行,如賓館、飯店、酒家等。新郎新娘在雙方保證人隨同下,來到結婚登記處,填寫登記表,簽字蓋章,獲取法律上的承認。隨後,新郎新娘或雙方家長提前兩三個星期發出請帖。應邀出席婚禮的人,過去主要是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親屬。近些年來,逐漸擴大到了朋友、工作單位的領導、同事。婚禮是新郎新娘向這些人表示謝意的一個難得機會,感謝他們過去的愛護、栽培和支援。
婚禮上,新郎新娘穿著華貴的禮服,手捧鮮花,向來賓表示歡迎。出席婚禮的來賓也都是身著節日盛裝,尤其是新娘的女友們更是打扮得光豔照人,使結婚典禮錦上添花。客人們依次向新郎新娘熱情致賀詞,有的還唱歌跳舞,為婚禮助興。在優美的歌聲中,新郎新娘陶醉在新婚的喜悅之中。在親朋好友的一片祝福聲中,新郎向岳母獻鮮花,新娘向婆婆獻花,雙方都是用最真摯的情感、樸實的言語感謝對方的父母親,表示永遠銘記他們撫育自己愛人的恩情。當婚禮進行到尾聲時,新郎新娘要向哺育自己成長的父母告別,這時母親抱著兒子,媽媽摟著女兒,千叮嚀,萬囑咐,熱淚流淌,情真意切。歡騰的婚禮宴會一下子變得異常寂靜,音樂聲消失了,交談聲停止了,碗筷聲聽不到了,所有來賓都在注視著這催人淚下的離別,許多人被感動得灑下淚水。婚禮結束時,新郎新娘歡送客人,向每位來賓回贈禮物,回贈的禮物大多是一套化妝品、一套茶具或一包糖果點心之類。回贈禮物後,在客人的歡呼聲、鼓掌聲和祝福聲中,進行 三三九次對酒飲 儀式,即新郎新娘用三對酒杯對飲三次酒,每杯三次飲完。飲酒結束,新郎新娘在客人簇擁之下,離開婚禮大廳,回到自己的家裡。
鄉村的日本婚禮:家庭結婚式
家庭結婚式多在男方家中舉行
舉行婚禮之日,新娘家要舉行 告別宴會 ,招待近親知已。當新娘離開孃家大門時,人們用掃帚將新娘的足跡 掃光 ,或在門口摔碎一隻茶碗,甚至在門前掛起白色燈籠,以表示新娘婚後生活和諧,永不返回孃家之意。當在眾親友護送之下來到新郎家門口時,新郎已同親朋好友等候在那裡。此時,新郎新娘要進行拜水神、火神和灶神的儀式:共飲一杯男女家庭混合在一起的水、雙雙跳過院內焚燒著的一堆火、到廚房手拉手地繞灶臺走三圈。這種習俗,意在婚後能得到水神、火神和灶神的保護。
婚禮儀式要持續數天,最引人人勝的節目是鬧新房。各地鬧新房的做法不盡相同。有的地方用一隻飯碗盛滿飯,讓新郎新娘當著客人的面共同食下;有的地方在新婚床旁安放模擬船和錨;有的地方在婚禮上放一張床,讓新郎新娘當眾舉行 新婚入床式 這些做法均寓意新郎新娘婚後能夠相親相愛、和睦共處。有的地方在婚禮進行中,來賓輪流拍打新娘的臀部,意在希冀新娘婚後早生貴子。
根據日本古代神話傳說,日本民族的締造者是一對神仙夫婦:伊邪那岐(izanagi)和伊邪那美(izanami),他們透過彩虹橋從天堂來到後來的人間,並創造了日本島,太陽,月亮,山脈和樹木等。下面我們來看看有關日本人的婚禮習俗。
奇特的訂婚禮
日本人訂婚要贈送奇特的禮品,每一樣禮品都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禮品用華麗的紙張包裝,包括:幹墨魚,象徵男性生殖器;海藻,用來比喻能生育的女人;一根長長的亞麻線,表示白頭偕老;一把摺扇,象徵將來財源不斷。
多姿多彩的婚禮裝束
日本新娘在婚禮上穿的白色絲綢和服原本是18世紀和19世紀日本武士結婚時新娘所穿的禮服。白色既是新生活的開始的象徵,同時也意味著原有生活的結束,因為新娘已經不再是父親的女兒,而是丈夫家的一名成員了。傳統的日本婚禮上,新娘的頭髮應該挽起來,用龜殼梳子束緊。新娘子的臉用脂粉畫得雪白,頭戴一塊白蓋頭和麵紗。在婚禮上,新娘子還要換好幾套衣服。一次是脫掉白色禮服,換上繡有吉祥圖案(像仙鶴,花朵等)的華麗禮服,顏色為金,銀,紅三色。然後還要換上另一套深色,未婚少女穿的和服,這是新娘最後一次穿這種式樣的和服了,作為她純真少女時代的結束。新郎應穿黑色絲綢和服,和服下穿斑紋摺裙(hakama)。新郎手持白色摺扇,腳穿白色便鞋。
傳統道教婚禮儀式
在傳統的日本道教儀式上人們供奉kami-存在於自然界的神靈。在舉行婚禮時,神職人員祈求神靈保佑新婚夫妻。儀式的最後一項是 共飲青酒 ,即參加婚禮的人共同分享盛在三隻扁平杯子中的米酒。這三個杯子從下往上依次騾放,新郎拿起第一個杯子,啜三口酒,然後傳給新娘,新娘也連續啜飲三口酒,再將酒杯依次傳給其他親友。然後再開始喝第二杯和第三杯酒。
寓意豐富的婚宴
在傳統的日本婚宴上,桌上的每一種食品都代表一個美好的祝願或代表幸福,富裕,或意味長壽,多子孫等。比如,魚頭和魚尾都被向上捲起,整條魚圍成一個圓圈,象徵夫妻永不分離。龍蝦在婚宴上也很常見,因為龍蝦的深紅色代表好運氣。至於餐後甜點,新娘可能會選擇用甜黏米做成的黏米圓來招待客人。
日本傳統婚禮-神前式
日本人的婚禮方式也很多,主要有神前式、基督教式、人前式、佛前式以及海外式。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選擇基督教式婚禮的人最多,大約佔婚禮總數的61.7;選擇神前式的佔33.2,而選擇佛前式的僅為0.8。
神前式就是傳統的日式婚禮,通常選擇在神社或是飯店裡的偽神社舉行;典禮中新郎著黑/白底的羽織和男物,新娘則以白無垢搭配角隱出場。神前式的好處是場地精簡,費用廉宜,再加上神社是日本原產極為普遍,不必擔心如教會式一樣有假神父念聖經混飯吃的風險。
新人在雙方親友的陪同下,在神社前殿的拜堂前舉行婚禮,神官先為新人念禱文,接著交換戒指,然後兩位女巫會交替使用 三三九度 杯向新人敬酒,新娘手持紅色淺酒杯先喝一小口後,再換新郎喝,新娘再喝下最後一口,這種儀式就是 三三九度 交杯酒,新人互動連喝三杯,象徵這段姻緣乃合天、地、人之好,九度交杯,有著白頭偕老、長長久久的意思。神前式顧名思義就是在神的面前宣誓相守終生,並且得到神的祝福。舉行的地點在神社,新娘穿著純白的和服,儀式由神社的神官主持,由神官為兩人唸完祝詞之後,兩人在大、中、小三個杯子中注入酒,行完三三九度之禮後,兩人就可互換戒指。
舉行完結婚儀式之後,接下來便是 披露宴 的進行。由司儀宣佈開始,首先是媒人致詞,接下來由男女雙方親友致詞之後就切蛋糕,然後是大家一起舉杯乾杯之後,婚宴就正式展開了,當然之後會穿插許多餘興節目,過程大致和臺灣的婚宴大同小異。
日式結婚禮儀習俗
日本人認為婚姻是人生的一大重大轉折,所以對於結婚問題極為慎重其事。在日本婚禮大多是與宗教儀式相結合的,如按照日本的傳統,年輕人從見面認識、締結婚約、送彩禮到披露婚宴都有許多規矩,如果掌握不好往往會受到批評、議論。所以準備結婚的日本人,特別是女性,一般都會在婚前去婚前學習班學習披露宴時的必要禮儀,婚禮時的禮節、程式,以及婚後的許多禮節。
日本人認為婚姻是人生的一大重大轉折,所以對於結婚問題極為慎重其事。在日本婚禮大多是與宗教儀式相結合的,如按照日本的傳統,年輕人從見面認識、締結婚約、送彩禮到披露婚宴都有許多規矩,如果掌握不好往往會受到批評、議論。所以準備結婚的日本人,特別是女性,一般都會在婚前去婚前學習班學習披露宴時的必要禮儀,婚禮時的禮節、程式,以及婚後的許多禮節。
日本人的婚禮因各地方的習俗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各地的彩禮也有所不同。現在日本有很多百貨公司有賣以配置好的五品、七品、九品包裝彩禮,日本傳統的包裝彩禮是七品,有白扇、白麻線、海帶、鰹魚乾、壽留米、柳樽、彩禮錢。在日本人們認為金品比婚約來的有效力,因此日本人大多將金品當成約定的信物,如有違信則可依據金品進行後續的問題處理。
在彩禮金方面,日本人很忌諱送80萬,因為他們認為八十萬是個不吉利的數字。男方送禮時必須將女方家庭的所有成員名稱都寫上去,儘管釋已去世的人也要,一個都不能漏掉,否則將會引起大風波。在如今的日本,彩禮和婚約儀式的費用多是由兩家評分,給介紹人的禮金則是在婚禮儀式結束後贈送,在舉行婚約儀式時一般是指贈送介紹人車錢和酒菜錢。
參加婚禮披露宴的日本人一般都得向新人贈送祝儀金。祝儀金為5000~50000日元不等。它們必須裝在飾有金銀繩的祝儀袋裡。金銀繩講究五根金、五根銀,然後擰在一起編織成蛾的樣子。披露宴席間,大多要請新郎新娘的長輩、上司、領導或知名人士講話,這時大家都得放下碗筷,認真傾聽。新郎新娘在宴會開始前得到大門口迎接所有的客人,這時忌諱來賓與新郎、新娘長時間交談。日本人認為白色是最純潔的顏色,所以新娘剛出場時一般都穿白色的婚紗裙,頭戴白紗,頭扎白花。在披露宴過程中,新娘要換兩三次服裝,除第一次的是白色的以外,其他幾次均根據新娘的喜好決定。
結婚後,日本的新婚夫婦要去介紹人家致謝,表示感謝的同時,還要送上新婚旅行時給介紹人買的禮品。在婚後一個月內,新婚夫婦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向外髮結婚通知書。如果新婚夫婦婚後有自己的新居,就應在新居舉辦聚餐會,招待為婚禮幫過忙的人們,同時還要帶上小禮品,逐一訪問周圍的鄰居,以求得日後的關照。如果與夫家住在一起,新娘得跟著婆婆和丈夫一起去拜訪鄰居。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青年男女選擇了不同形式的結婚儀式,不僅舉辦了許多別開生面的婚禮儀式,也越來越與眾不同。這也許是因為現在日本人的結婚年齡較以往高,結婚的新人參加過許多親友的婚禮後便希望將自己的婚禮弄得更為有聲有色,畢生難忘的原因吧!
如果受邀參加婚禮,請準備好禮金。禮金的金額,請避開與4、9有關的數(因為4和9的發音與死和苦相近),禮金的金額根據親屬關係和地方不同,一般來說給兄弟姊妹、堂、表兄弟為5萬日元,夫婦一起出席為10萬日元。在婚禮等喜慶場合,忌說去、歸、返、離、破、薄、冷、淺、滅及重複、再次、破損、斷絕等不吉和凶兆的語言。在喜宴結束時,還必須送到場貴賓每人一份回禮,選擇回禮也是門大學問,最好是家用品,價格約在三千到一萬日圓(約一千到三千三百臺幣)之間。
提到彩禮錢,現在多在五十萬、七十萬、一百萬左右。日本人忌諱送80萬,認為80是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數位,不吉利。送彩禮錢時,要把女方家全體成員的人名都寫上去。已去世的人的名字也不能漏掉,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風波。近年來不少家庭用舉行婚約式的形式取代彩禮金,在飯店租個大廳,在結婚儀式上由男方將結婚戒指贈送給女方。在如今的日本,彩禮和婚約儀式的費用一般由兩家平攤。給介紹人的禮金一般在結婚儀式結束後贈送。而在舉行婚約儀式時一般只贈送介紹人車費和酒菜錢。
在舉行神前結婚儀式時,由神女獻上的三三九度杯內的神酒必須喝得乾乾淨淨,否則不吉利。在日本人看來,結婚不僅是男女間性生活的開始,同時也是參加社會生為,為繁衍後代盡義務。蛾便是這種義務的象徵。舉行神前結婚儀式時使用的長把酒壺上畫著雌蛾,短把酒壺上畫著雄蛾。舉行儀式的時候,由新郎持短把酒壺給長把酒壺添酒,即示意雄蛾給雌蛾注酒,新娘則持代表雌蛾的長把酒壺,把酒注入酒杯中,兩神社神女交替使用酒杯,為新郎、新娘敬酒,這酒就是三三九度杯。
日本傳統婚禮
多在神社舉行,通常只有新婚夫婦和雙方親戚出席(如果不是新郎新娘的親人,就不可以參加,除非有特權,或是新娘新郎指定的人才可以參加。),在傳統樂音的搭配之下,由神官領著新人到神殿前舉行結婚祈願儀式,整個儀式約要一個多小時,氣氛莊嚴隆重,為保守的家長們所喜愛。
傳統日本新娘要穿名為 白無垢 的純白和式大禮服,日本人認為白色是神的顏色,象徵純潔無瑕,日本新娘在婚禮上穿的白色絲綢和服原本是18世紀和19世紀日本武士結婚時新娘所穿的禮服。白色既是新生活的開始的象徵,同時也意味著原有生活的結束,因為新娘已經不再是父親的女兒,而是丈夫家的一名成員了。
傳統的日本婚禮上,新娘的頭髮應該挽起來,用龜殼梳子束緊。傳統日本新娘要戴一頂稱為 角隱 的帽子蓋住髮髻,取其 蓋住稜角 之意,因為婚前脾氣可能有稜有角,婚後則必須收斂起來,做個溫順的賢妻良母。新娘子的臉用脂粉畫得雪白,頭戴一塊白蓋頭和麵紗。在婚禮上,新娘子還要換好幾套衣服。一次是脫掉白色禮服,換上繡有吉祥圖案(像仙鶴,花朵等)的華麗禮服,顏色為金,銀,紅三色。然後還要換上另一套深色,未婚少女穿的和服,這是新娘最後一次穿這種式樣的和服了,作為她純真少女時代的結束。觀禮的女性來賓則絕對不能穿白服,以免搶去新娘的風采。新郎應穿黑色絲綢和服,和服下穿斑紋摺裙。新郎手持白色摺扇,腳穿白色便鞋。賓客都要穿黑色的衣服,男士則要穿黑西裝配白領帶。
婚 嫁
建國前,男婚女嫁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至於男女本人沒有自主權,自由戀愛被視為“大逆不道”。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經過通媒、定親、送婚帖、賀喜、迎親、住日子等過程。 通媒 男到十五六歲甚至十二三歲,即由父母央媒求親,也有在兒童年齡即定婚的,俗稱“娃娃親”。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親,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條件高,習稱“攀親”。雙方父母在對彼方年貌、人品及家庭財產情況探聽了解後,認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允婚時必男家先允,女方後允,互相允婚後即委託媒人換“小啟”(俗稱換小字),載明屬相年庚及生辰日月。雙方央人(多為算命先生)“合八字,無沖剋和不中意處方可成親。再另擇吉日交換正式婚約,稱“大啟”。也有到男家親自看的,叫“相親”,若相不中,則不吃男家飯告辭。男女通婚年齡以女大為貴,俗說“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五,賽老母”。
定親 多稱“傳柬”或“換帖”。男家寫好柬帖(即定婚書)附彩禮送女家,女家回帖,作為定親的依據。換柬後,親友鄰居送物送錢祝賀,男家備酒席答謝媒人和親友。
送婚帖 又叫“送年命帖”。男女到結婚年齡(一般女在十八歲以上,男小則十二三歲、大則二十幾歲),男方根據女方的命相,請人擇定吉期(俗稱“選日子”、“看日子”),並將吉期通知女方,女方若同意,便選擇吉日良辰,正式向女方送婚帖。帖上寫明迎親日期、新婦冠帶、坐帳、開面、梳妝、上下轎的方向及禁忌等事宜。女方家中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置辦被褥、衣物、首飾、傢俱等陪嫁,做婚嫁準備。
賀喜 婚前,男方.的親友鄰居都備禮品祝賀。稱“賀喜”。向待嫁的女子送喜禮,稱作“填箱”或“添箱”。男方在結婚前一天備席慶賀。
迎親 俗稱“辦喜事”。迎親的前一日,女方即將嫁妝送至男家。男方帖喜聯、掛喜幛、鋪炕、填枕頭做好迎娶準備。晚上,新郎給近處的親友長輩“行禮”。迎親這天,按既定時辰,男方排列儀仗,吹鼓手奏樂,用轎(較貧者用車)到女家迎娶。娶親有“大娶”與“小娶”之分。一乘轎為小娶,即備花轎一乘將新娘抬來,謂之“不迎親”;大娶用兩乘轎,新郎乘官轎到女家迎親,另一花轎為新娘所備,去時由幼童乘坐,俗稱“壓轎童子”;轎內還要放一隻大紅公雞,回時女方壓回一隻母雞。不論大娶或小娶,其習俗大致相同。嫁女開臉、上頭後便開始少吃少喝、坐炕待嫁的“禁閉”生活。男方到女家迎親必須帶紅襖、紅氈、紅頭巾等。
是日,新娘早起梳妝打扮,蒙上頭紅,吹鼓手高奏喜樂,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辭岳父母,例行“謝親”等禮,然後新郎先上轎,新娘由自家親人用椅子抬入轎內,俗稱“發轎”、“升轎”,賓客坐車隨行。新娘升轎離家時必灑淚而泣,以示依戀。路上,大紅紗燈開道,笙簫嗩吶齊奏,車馬轎伕前簇後擁,轎面四閉,新娘不得與外界接觸,若路人相遇,即躲避讓道。來到男家村頭和門首,鞭炮齊鳴,並按規定的時辰和方向落轎。即有人點燃草束繞新娘所乘彩轎一週,稱之“燎轎”,傳說可以驅除邪氣與不祥。在鼓樂及鞭炮聲中,由娶女婆和陪女扶駕新娘進入大門,腳踏紅氈(曰倒氈),至院內擺設的香案前,與新郎並立,行拜天地之禮,禮畢,新娘入洞房。有的地方入洞房時,男家長輩則在院子裡撒大棗、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縫在被角內或裝入枕頭內),亦取諧音“早得貴子,並男女花著生”之意。洞房花燭高照,新郎揭去新娘的矇頭紅,同吃“寬心面”、共飲“交杯酒”,並例行填枕等儀式,新娘開始“坐帳”,亦稱“坐床”,多為一天。是日,不論輩份大小,好事者大鬧洞房,直至深夜。新婚夫婦睡下後,有青年男女窗下“聽房”(聽悄悄話)的舊俗。新婚日,男家張燈結綵,帖紅喜聯,殺豬宰羊,盛宴款待親友。境內還有搶娶的風俗。即同時同村若有多家娶親者,則認為誰搶在前頭誰家吉祥。故迎娶的時辰多在黎明之前。
住日子、會親家 婚後第三天,新娘回孃家住兩日,曰“住對日”,或女家下帖接閨女請女婿。,新郎、新娘雙方同去岳家,此謂“回門”或“認親”(俗說“接三天”)。女家設宴款待女婿,俗稱“請女婿”。接三天回來,新娘拜見公婆及近族長輩,並祭告於祖祠或去祖塋祭奠,然後下廚房做飯。至第六日,男家復設宴“會親家”,同時宴請至親好友。聊城一帶除3天回門外,孃家人還要接6天、9天、12天等;同時還有“住對月”的風俗,即新婚後一個月,孃家人把新娘接回去住幾天,然後送回婆家。這種風俗至今存在。至此,整個婚禮程式結束。如此繁縟禮節,貧寒人家難以講究,極貧者則由老人陪同新娘持一小包袱至男家即為完婚。
建國前,境內男女早婚現象較為普遍。富裕之家多有十幾歲甚至八九歲即成婚娶妻者,女子的結婚年齡多在十四五歲到十七八歲之間,有的“童養媳”十二三歲即被迫“圓房”成婚。另外,男子可以一夫多妻,除“正配”以外,其他均稱為“妾”。未婚青年男女死後,也有的經人撮合將屍骨並葬一處,配成“冥婚”,亦稱“結鬼親”,或叫“陰親”。貧困者無力娶妻,亦有入贅於女家成婚者,俗稱“倒插門”,或“招養老女婿”。還有搶婚(多為寡婦再嫁)、近親結婚等陋俗,建國後均被革除。
嫁女忌諱較多,如做嫁衣忌用寡婦及兒女不全者,寡婦不當送女婆,姑姑不迎娶新娘,姨、嫂不送娶,俗雲:“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著腚”。
建國後,人民政府大力提倡自由戀愛和喜事新辦,繁縟禮節多被革除。城鄉自由戀愛者增多,但多數仍需媒人說合。雙方認為合適,即安排見面,若互相有意,雙方交換手絹或鋼筆之類,此謂“換手絹”或曰“小見面”,然後約定訂婚日期和儀式。訂婚日,男方攜帶重金、重禮送至女家,女家設宴待客,即為“定婚”。女方同意後,擇日到男家,稱“認家”,男家長輩給“見面禮”。多有趁此照定婚像者,個別仍有換帖者。到了國家規定年齡,男女同到政府登記領取結婚證。多數認為不舉行婚禮不謂結婚,故多另行婚禮。婚禮較之過去大為簡便,一般由婆家用車輛接新娘,也有孃家送來者。新婚之日,男家張燈結綵,燃放鞭炮,盛宴賓朋。鬧房之俗依然。城鎮青年視舉行集體婚禮或旅遊結婚為時髦,簡便文明,愈來愈興。但是,門當戶對的舊觀念還根深蒂固,仍有戀愛不自由、索要彩禮、變相買賣婚姻、包辦婚姻及早婚等現象。
凡結婚者,男方親友街坊多有道喜者。至親厚友賀禮較厚,一般多送喜幛。喜幛一般有布料,亦有絲綢、毛料、被面、毛毯等,也有送工藝裝飾品者,講究實用的則送炊具、茶具等生活用品。街坊一般關係者多“湊份子”相賀(多為現金),每份多少不等。現金用紅紙包好,俗稱“紅包”。主家下帖宴請送禮者。近年,喜宴之風愈來愈盛,規格也越來越高。女方在出嫁之前,親友多送些衣料、時裝等物品,以示祝賀,也有相助之意。
寡婦改嫁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擁護和支援,已成為順理之俗。老年人再婚,除個別家庭有子女和親友的干涉外,多數人贊成,已被社會輿論接受。
回族青年男女結婚,除登記領取結婚證外,舉行婚禮仍沿襲舊俗。結婚時請阿訇證婚,念“伊扎布”(證婚詞):“你們是自願結合,成為夫妻,祝你們婚姻美滿,孝敬父母,敬老愛幼,和睦親鄰,互敬互愛,白頭到老”。問新娘;“有沒有意見?”新娘回答:“達丹”,意為“同意你的意見”。新郎回答:“蓋不裡楷爾丹”。意貝曠我承領新娘的意願”。阿訇隨將桌上的糖果撒向觀眾(俗名“搶喜果”),以示吉利。當晚由女方家嫂將新娘接回孃家,次日傍晚送回,方可同居。
建國後,回族男女婚姻,均以“婚姻法”為準繩。回、漢通婚,男女雙方互相尊重風俗習慣,任何人不得干涉和岐視。婚後子女從漢、從回,均有政策規定。
喪 葬
建國前,境內喪葬禮儀極其繁瑣鋪張,而且封建迷信色彩濃重。均為木棺土葬,尤以柏木棺、楊木壽為最榮耀。兒女侄孫均戴孝,兒子百日不理髮,兒女服孝期3年,侄孫輩1年,房門帖白條,3年內不帖春聯。一般要經過守靈、報喪、入殮、殯葬、圓墳、祭祀等主要程式。
長輩一般到遲暮之年,晚輩多為其做壽衣、打棺材、修墓穴準備後事。富裕人家的壽衣、棺材用料考究,貧寒之家則難以講究,極貧者僅用蘆蓆或草苫一卷土埋了事。
殮衣、含殮 死者將氣絕時,家人急速給死者穿壽衣。男用棉袍馬褂,頭帽足靴;女用手帕、大襖、裙子。壽衣全用布條繫上,取“帶子”即後繼有人之意。殮衣後,移屍於堂前靈床之上仰臥,口中放銅錢或玉石l枚,稱“含殮”。同時,請人幫助治喪。先請“總理”1名,統管喪事,並由“總理”指定“內、外櫃”各1人,分別負責內務和接待禮儀,然後由“總理”差人給親友送訃貼報喪,搭設靈棚,開啟墓池。
停靈 亦稱守靈,又稱“小殮”。屍身停於靈床之上仰臥,身下鋪草紙,蓋白布單子,謂之“鋪金蓋銀”。也有的面蓋火紙,身覆棉被,頭枕三角式枕頭,叫作“雞鳴枕”,雙足用苘麻系絆。靈前擺一小桌,放麵條1碗,稱“倒頭面”。桌上置長明燈,燃香,擺供,供死者牌位。靈床兩側,穀草鋪地,子女眷屬男右女左,跪於草上,稱為“守靈”。
攉湯 亦稱“送湯”。停靈期間,要到土地、廟祭奠。侍候喪局者託供晶於前,孝子提湯罐其後(多為米湯或麵條湯),家眷相隨至土地廟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