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爾邦節風俗習慣+古爾邦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古爾邦節風俗習慣 古爾邦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古爾邦節風俗習慣 古爾邦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過節前,家家戶戶都把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忙著精製節日糕點。節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參加會禮。
新疆的維吾爾族在古爾邦節時,無論是城市或農村的廣場上都要舉行盛大的麥西來甫歌舞集會。廣場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繽紛的傘棚、布棚、布賬、夾板房內,鋪設著各式各樣的木桌、 板車、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備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
在新疆的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節日期間還舉行叼羊、賽馬、摔跤等比賽活動。古爾邦節還有開齋節會禮,世界各地的穆斯林身著盛裝,用美香,會聚於當地最大的清真寺或寬廣的郊野,舉行盛大的會禮儀式和慶祝活動。
維吾爾族風俗習慣
中國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將古爾邦節音譯為“庫爾班節”.古爾邦節的時間在伊斯蘭曆十二月十日。過節前,牧區農區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把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忙著精製節日糕點。節日清晨,穆斯林沐浴薰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參加會禮。無論城市農村,都要在廣場上舉行盛大的麥西來甫歌舞集會。而廣場四周則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繽紛的傘棚、布棚、布帳、夾板房內鋪設著各式各樣的木桌、板車、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備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點。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茲別克等民族在節日期間還舉行叼羊、賽馬、摔跤等比賽活動。
節日的早晨,維吾爾人沐浴全身(大淨),然後盛裝到清真寺參加聚禮。聚禮之後,人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於是宰牛宰羊宰駱駝還是宰馬,由各家經濟實力決定。通常人們把獻祭的牲畜宰好,大塊連骨肉燉到鍋裡後,男子們才開始互相串門。拜賀節日。婦女們則留在家裡擺上節日食品,燒茶備水,準備迎接客人。
節日第一天,先給發生過喪葬和家難的鄉親拜節,表示慰問;其是給夫妻雙方的長輩拜節;再次,給鄰居和長者拜節。在禮節性拜節活動中,除了給夫妻雙方老人拜節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節活動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開進行。之後,才是同輩親朋好友之間的拜節。大家除了互相道賀,彼此問候之外,還要共餐痛飲,吹拉彈唱一起娛樂。維吾爾民間拜節是維吾爾人增強社會聯絡,嚴守禮尚往來這一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族風俗習慣
寧夏山區的回族穆斯林將古爾邦節稱為“大爾德”.雲南、貴州等地的回族穆斯林則將古爾邦節稱為“小爾德”.都在開齋節過後第七十天舉行。節日屬於穆斯林朝覲功課的儀式範圍。
回族為什麼要宰牲過古爾邦節呢
中國回族穆斯林的古爾邦節,就是根據這一宗教傳說,長期發展演變而來的傳統民族宗教節日,其內涵已有多重複合內容,與單純宗教節日有了很大區別,而且主要內容已不再是宗教內容。中國回族穆斯林不論信教與不信教,都按照各地不同的民間習慣歡度古爾邦節。規模不管大小,均以村、鄉、鎮、巷為單位進行,有的地方按傳統習慣過三天,有的地方只過一天。
節前的穆斯林通常都要打掃室內外衛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打掃得乾乾淨淨,東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戶戶節前都要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孩子們換上節日服裝,歡樂地奔跳。然後沐浴,淨身,燃香,換上整潔的衣服赴清真寺參加會禮。
回族穆斯林中流傳著一句俗語,叫“當不了月回回,總得當個年回回。”意思是,無論多忙,一年一度的會禮和慶祝活動要參加。即使你不懂回族的風俗習慣,那麼,你也得隨俗。
古爾邦節的會禮和開齋節一樣,非常隆重。大家歡聚一堂,由阿訇帶領全體穆斯林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個大的鄉鎮舉行,可謂人山人海,多而不亂。聚禮中,大家回憶這一年當中做過哪些錯事,犯過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講“瓦爾茲”,即教義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後大家互道“撒拉姆”問好。
會禮結束後,舉行的一個隆重的典禮這就是宰牛、羊、駱駝獻牲。一般經濟條件較好的人家,每人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峰駱駝。宰牲時不允許宰不滿兩歲的小羊羔和不滿三歲的小牛犢、駱駝,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選體壯健美的牲靈。所宰的肉一般分為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饋送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捨。
宰牲典禮完成後,家家戶戶開始熱鬧起來,老人們一邊煮肉,一邊給孩子吩咐:吃完肉,骨頭不能扔給狗嚼,要用黃土覆蓋。這在古爾邦節是一種講究。肉煮熟後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燴成菜。而後訪親問友,饋贈油香、菜,相互登門賀節。有的還要請阿訇到家唸經,吃油香,同時,還要去遊墳,緬懷先人。
穆斯林慶賀節日的形式多種多樣,各地互有異同。有些地方除了參加聚禮和訪親問友外,還組織各種文娛體育活動。新疆地區的回民在古爾邦節無論男女都喜歡組織各種遊藝活動,歡天喜地,格外熱鬧。新疆農村一般還舉行叼羊、對唱等活動,對唱時,觸景生情,即興創作,特別愛唱《花兒與少年》等民歌。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回族青年,在節日裡也唱“花兒”.
各地伊斯蘭教協會在古爾邦節都要舉行招待會,邀請穆斯林知名人士、阿訇等人參加。中國政府還明文規定,古爾邦節給穆斯林放假一天,予以特殊照顧。政府的各級領導人還和穆斯林群眾一起參加節日慶祝活動,暢敘情誼,祝賀穆斯林節日幸福、快樂,增進民族團結,給穆斯林的傳統節日增添了新的內容,賦予了新的意義。
羊肉煮好了。客廳的地毯上早已擺好了各色各樣的食品,主人們和親友一邊喝茶,一邊吃著饊子和蜜棗,耐心地等著羊肉上桌。維吾爾人的屋子裡溫暖如春,鐵爐子的熱氣裹著煮羊肉的香味飄散在屋子的每一個角落。
在等待的閒暇裡,主人拿出熱瓦甫、手鼓和卡龍琴,即興演奏古典音樂--木卡姆,唱維吾爾族傳統歌曲。維吾爾人生來就是舞蹈家,個個都是歌唱家,渾厚的歌聲帶著濃郁的風情繚繞在小巷上空,引得鴿子斂起翅膀屋頂踱步,傾聽優美的歌聲。
女人們也是閒不住的,她們會邀上三兩女伴,一起走過古老的街巷去走親訪友,一起談論往事、丈夫和孩子。
古爾邦節風俗習慣 古爾邦節的習俗
古爾邦節風俗習慣 古爾邦節的習俗
節日拂曉人們起床沐浴,燃香。然後衣冠嚴整地到清真寺去參加會禮,去時還在沿途誦經贊主。穆斯林們齊集清真寺後,由阿匐或教長率領步入禮拜大殿,會禮時面向聖地麥加方向鞠躬、叩拜,阿匐宣講“瓦爾茲”(教義),最後,大家相互拜會道薩拉姆。
進行宰牲儀式,凡家境好一點的都要宰一隻羊,有的還宰牛或駱駝。所宰牲畜必須頭角端正、體竅完整、健壯,沒有任何缺陷。經挑選的宰牲若是幼畜,羊羔一般須滿二歲,牛犢、駱駝羔一般須滿三歲。宰牲時其主人必須在場,並由阿訇念“清真言”。所宰之肉分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送親友鄰居,招待客人;一份濟貧施捨。
宰牲典禮結束後,開始訪親問友,饋贈油香,主人按照傳統禮節,擺出宴席,同食牛羊肉、糕點和瓜果等。
唱誦讚詞:念“太克比熱”(至大詞)
從“阿拉法日”伊歷12月9日的晨禮後開始,到12月13日的晡禮後為止,在每番主命拜後念大讚詞三遍:
譯音:安拉乎艾克拜爾, 安拉乎艾克拜爾,倆一倆海,應爛拉乎,萬拉乎艾克拜爾, 安拉乎艾克拜爾,我林倆黑了哈木都。真主至大!真主至大!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至大!真主至大!萬贊歸主!!!
古爾邦節是什麼節日
古爾邦節(意譯為宰牲節),又稱“大節”,是伊斯蘭教重要節日之一。在伊斯蘭曆每年的12月10日,麥加朝聖過後。據古蘭經記載,即先知伊卜拉欣直到晚年也沒有兒子。他祈求真主安拉賜給他一個兒子。不久,伊卜拉欣果然有了兒子, 他衷心感謝真主的恩賜,精心撫養幼子。十幾年後的一天夜裡,伊卜拉欣作了一個夢,夢見真主安拉命令他把心愛的兒子宰掉獻祭以考驗他的誠心。伊卜拉欣惟命是從毫無遲疑,他懂事的兒子也毫無懼色並鼓勵父親宰己獻祭。於是,伊卜拉欣作著宰子的準備。伊卜拉欣把刀磨得閃閃發光,非常鋒利。當伊斯瑪儀側臥後,他把刀架在兒子的喉頭上。這時他傷心痛哭,淚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兒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個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點皮。伊斯瑪儀說:“我的父啊,你把我翻個身,讓我匍匐而臥,這樣你就下決心吧,順從真主的命令。” 伊卜拉欣聽了兒子的勸言,把他翻了個身,然後解下刀子使勁宰時,真主讓伊卜拉欣刀下留人,派天仙吉卜熱依勒背來一隻黑頭羝羊作為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這時伊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頭一宰,羊便倒了。當伊斯蘭教創立後,穆斯林們承認伊卜拉欣並尊為聖祖,每年的這一天,便形成了宰牲獻祭的習俗沿襲至今,成為所有信伊斯蘭教(安拉)的人們的傳統節日之一。(《阿拉伯語詞典》)
回族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一般在“開齋節”過後的第七十天(即回曆的12月10日)舉行,是信牽伊斯蘭教的回族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回族也把“古爾邦節”叫作“忠孝節”。
節日的早晨,人們都穿戴整齊到清真寺參加會禮,由阿訇帶領,面向聖地麥加方向鞠躬叩拜。阿旬宣講有關經文,大家互道“色倆目”。節日裡除了參加會禮和炸油香等外,還要宰牛和宰羊等,製作精美的食品。大家還可走親訪友和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節日的歡樂氣氛很是濃厚。
維吾爾族古爾邦節
“庫爾班節”是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又稱“古爾邦節”,就是“宰牲節”。
維吾爾族對“庫爾班節”非常重視,節口期間都要宰羊獻牲;成年男子要洗大淨,並去清真寺內會禮;人們穿戴一新,互相登門拜賀,互相饋贈禮品;製作炸油香、炸傲子等節日的美味佳看;節日期問,從清晨至黃昏,各大禮拜寺的拱門頂上,隕吶聲、手鼓聲響聲不絕。三日之內,城鎮和鄉村分別舉行歌舞、賽馬等娛樂活動,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端午節的習俗活動
導語:在我國,端午節是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起源到現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所以一直流傳著很豐富的風俗習慣。那麼,大家知道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是什麼?端午節的習俗活動有哪些?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一、賽龍舟
端午節的來歷,有好幾種說法,我們最熟悉的一種,就是紀念屈原。傳說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跳進汨羅江後,當地的老百姓聞訊後,大家就馬上划船過來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沒發現屈原的屍體。那天恰逢下雨,湖上的小船就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邊。當其他人知道這件事情後,也都冒雨前來,爭相划船到洞庭湖上來。為了寄託大家對屈原的哀思,此後就逐漸發展為龍舟競賽。
二、吃粽子
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傳說,和賽龍舟一樣,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屈原於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後,被水中蛟龍所困,人們哀憫同情屈原,每到這一天的時候,就將五色絲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驅趕蛟龍。後來,粽子便成了最受人們歡迎的端午節食品。
三、懸掛鍾馗像
在江淮地區,每到端午節,都有家家懸掛鍾馗像的習俗,用以鎮宅驅邪。
四、掛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
在端午節期間,民間還有在門口掛艾草、菖蒲、榕枝的習俗。艾草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草藥,針灸裡的灸法,就是以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把它插在門口,也可以使身體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視為百陽之氣,插在門口上,可以避邪;門口掛榕枝的寓意是使身體矯健,百病不生。還有的地方是掛石榴、胡蒜、山丹,都是寄託人們對平安、健康的美好願望。
五、戴長命縷,保佑安康
端午節的另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戴長命縷,也稱續命縷、續命絲、長壽線、延年縷等。長命縷一般用五種顏色的線搓成彩色線繩,或者做出各種形狀的小飾品,在端午節的那一天,掛在小孩子的手腕、腳腕,或者脖子上,據說可以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六、戴香包,防病健身
香包,又稱香囊、香袋、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也有用碎布做成的,裡面可以裝上各種香料,比如一些中草藥,還有茶葉、荷花等等,然後佩戴於胸前,香味撲鼻,還可以防病健身。因為戴香包老少皆宜,深受人們喜愛,現在的香包做得越來越精緻,已經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工藝品。
七、飲雄黃酒,防毒避邪
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也與屈原有關。傳說屈原投江以後,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就紛紛往江裡拋入粽子。有一位老醫生,將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過了不久,水面上果然浮起一條蛟龍。人們於是就把蛟龍拖到岸邊,抽筋剝皮,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脖子和手腕上,然後用雄黃酒塗抹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希望孩子們能夠免受蟲、蛇的傷害。
八、採百藥,防禦疾病
採百藥,也叫“採百草”。農曆五月,正是天氣炎熱,疾病多發的季節,很多毒蛇害蟲都開始繁殖活躍起來,很容易給人帶來傷害。於是,為了抵禦疾病,康健身體,人們在端午到來之時,就開始遍尋百草,採集藥材,然後將這些藥材用於飲食、沐浴、燻煙,或者當作門飾,以防禦各種疾病。
滿族的風俗習慣 滿族有哪些習俗活動
滿族的風俗習慣 滿族有哪些習俗活動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
回族風俗習慣 回族有哪些習俗活動
回族風俗習慣 回族有哪些習俗活動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回族在元代開始進入雲南,全省有回族人口55.9萬餘人,佔中國回族人口的6.31%。分佈廣泛,各市縣都有回族居住。主要聚居在交通沿線的城鎮和附 ...
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八月十五中秋節習俗盤點
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八月十五中秋節習俗盤點
1、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2、吃月餅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 ...
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活動
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活動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
苗族的風俗習慣 苗族有什麼民俗活動
苗族的風俗習慣 苗族有什麼民俗活動
苗族的風俗習慣包括生產習俗、生活習俗、時令習俗、婚姻習俗、生育習俗、喪葬習俗等內容。苗族的風俗習慣實際上是以物質文化為載體的、依附於物質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的體現為物化的文化,有的體現為非物化的文化現象。
一、生產習俗
農業種植業是境內苗族為提供物質生活 ...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有哪些文化習俗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有哪些文化習俗
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佈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土家族自稱是“白虎之後”,以白虎為祖神,每家的神龕上常年供奉著一隻木雕的白虎,時時處處不忘敬奉。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等,菜餚以酸辣為主。在服飾方面,土家人尚儉樸,喜寬鬆,傳統衣料多 ...
元宵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元宵節有什麼習俗
在春節期間,有很多的習俗活動,例如貼春聯、回孃家、迎財神等。每年到了春節,家家戶戶都歡聚一堂,其樂融融。春節過後的第一個節日是元宵節,元宵節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那麼,元宵節有什麼習俗呢?
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湯圓使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習俗活動了,又漫長的歷史發展程序。在宋朝的時候民間較為流行的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