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傳統的廣東喪葬習俗
古老傳統的廣東喪葬習俗
除了一些少數民族以外,我國的傳統喪葬一般是採用土葬或者火葬。大多的城市地區現在都是採用火葬的方式來告別逝去的親人,而在農村,依然十分盛行採用土葬的方式,民間認為死者應保全身體。那麼在廣東有哪一些傳統的葬禮習俗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廣東文化吧。
送終
病者為長輩,在臨終彌留之際,家中所有兒孫要守候病榻前“送終”。逝後,即在其床前燃香點燭、化紙錢,並於床頭點長明燈(以花生油或煤油作燃料),放一把黑雨傘,給死者兩手各置一飯糰,意謂讓死者安然上路到陰曹地府。
報喪
由兒子向舅父家報喪,報喪孝子要穿孝服、著草鞍,見到受報者要下跪,向對方泣訴喪者死期、死因、出殯日期後即離開,一刻不能停留。
入殮
由喪家長子拿新瓦堡率全家親屬到門前附近水溪或水塘取水(謂之向水龍王“買水”),為死者淋浴、梳洗、更換衣服。衫褲件數為3—5件,多的放棺陪葬。穿的衣服不扣鈕(有鈕也要切掉)。一些山區習俗給死者嘴裡放煎蛋,縣北境則多以硬錢幣置於口中(意為其子女是孝順的)。
死者人棺後則抬至門外空地停放(城鎮街坊和大洲、白垢部分鄉民習慣把棺材停放在屋內廳堂)。至出殯日,早晚由喪家大小人等裝飯、上香,下跪哭泣供祭。死者生前使用的床板、床凳拋到水塘或水坑浸泡。
出殯
村中不分姓氏,各戶均派人參加送葬。葬前,一般請道士做道事,為死者亡魂超度。一些有錢人家更講究,請道士“唸經”、“哺齋”1-3天。死者女家親戚前來弔唁,喪家主要成員要穿孝服、持孝棍齊出門外下跪相迎,待親戚向各人背部按一下(示意同情並勸慰節哀)才起身。出殯時,密鑼開通,道士吹牛角,其聲悽婉。抬棺上山時,喪家男女披麻戴孝持孝棍悲哭相隨送葬,沿途鳴炮、撒紙錢、穀殼,俗稱“路錢”,以作幽冥之資。其餘送葬人由主家備發給一白布條,男扎左臂,女扎額頭,送到中途,就可返回,喪家親屬要直送到墳地,待安葬下土後才能返回。參加承辦喪事的人員回主家吃頓索餐,主家兒子向他們謝孝,表示其感激之情。次日復墳、修整墳墓後再祭奠。
安靈
主家辦完安葬後,立靈堂於正屋廳堂,早晚上香,從立靈之日起,逢七日燒紙祭奠,“三七”和“五七”請道士做道事,滿七七(四十九天)再請道士做道事,把靈堂的一切搬到門外焚燒,死者生前的用具和衣物,無用的焚燒,有用的則在化靈的“火焰”中拋過,謂之“過火河”。主家大小脫孝服、更新衣,女的換紅頭繩,並備紅棗、餅食、果品,由道士將死者“靈魂”送入宗祠神位,謂之“祖憲”。至此,喪事完結。
一些年歲較高的老人去世,說是“好命”,一些送葬者,喜歡拿一隻殯葬之日所用的飯碗回家使用,據說能延年益壽。明、清時期,父母喪後,守制三年,名曰丁憂,有官職者要離任,儒生不準赴考,家門不貼紅紙對聯,不辦婚嫁喜事,衣不華麗,行不遠遊,謂之守制,又稱守孝。
解放後,舊式喪禮習俗已逐步簡化或淡化,尤其是70年代後,興起開追悼會,親友送輓聯、花圈等擺放追悼會場兩旁,會場正中懸掛死者遺像,由主持人宣讀悼詞致哀。但農村相當部分地區仍按舊俗。
古老傳統的貴州喪葬習俗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這一說法。貴州民族文化多種多樣,把這高原山地裝飾得多姿多彩。在現代文化的衝擊下,貴州依舊保留著古老傳統的習俗。那麼,貴州的喪葬習俗有哪些呢?一起來貴州文化中看看。
巖葬。巖葬的形式主要有洞葬和懸棺葬。
洞葬。是一種將屍體放入棺材後抬至村寨附近的山洞裡存放的喪葬方式,大多一穴多棺。關於洞葬的記載,見於明代《貴州圖經新志·卷九》,其曰:“鎮寧部民曰康佐苗者……有喪則舉以杵擊曰,更唱迭合,三五日方置屍穴間。”《炎微紀聞·卷四》載:“人死,以杵擊椎(碓)塘,和歌哭,椎(碓)棚者,臼也,葬之幽巖密而無識。”古苗族、古侗族、古仡佬族、古土家族都曾流行過洞葬。
懸棺葬,又叫崖葬。是一種將屍骨放入棺材之後,將棺材高置於臨河的高崖之上的喪葬方法。“唐張篙《朝野僉載》卷之二,‘五溪蠻條’說:‘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同其屍,三年而葬……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白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孝。’”“元周致中《異域志》卷下說:‘五溪蠻即侗蠻,遇父母死……臨江高山,鑿龕以葬’。”歷史上所謂的“五溪蠻”始用於漢代,指生活在今湘西、黔東、桂北一帶的少數民族。
樹葬。即置屍於樹上的葬俗。在古代貴州一些地方使用過這種葬俗,如今黎平縣境內古時的居民。
火葬。古代侗族有過將屍體進行火化之後再埋葬的行為,使用火葬是在死者屬非正常死亡的情況下,以求除兇辟邪、使死者的靈魂得以順利昇天而使用的。當地古時居民認為非正常死亡者只有進行火化才能順利昇天,才能使死者的靈魂在陰間找到歸宿、驅除凶神惡煞以求人間安寧。當地侗族的火葬是著眼於靈魂福祉的喪葬選擇,並在屍體火化後,仍然要用棺木盛好骨灰,按照比正常死亡但多一道辟邪超度的程式進行安葬。這一葬俗在今天侗族地區中仍然流行。
古老而傳統的西安喪葬習俗
“十里風俗九不同”,特別是喪葬文化,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而西安的喪葬習俗更是講究,那麼你有了解西安的喪葬習俗麼?瞭解西安喪葬習俗的具體內涵嗎?本期西安文化就帶你來了解一下西安的喪葬文化。
當地風俗,凡人去世後要過七期,每期七天,據說是為死者超度的。
喪葬禮儀習俗-燒七
從死者卒日算起,喪家每隔七天就要舉行一次燒紙祭奠,共有7次,俗謂“燒七”。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較重要,親朋也要送來些紙、燭。此中還有一個“回煞”(又名“回殃”)儀式。舊俗以為人死後其魂魄猶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陰魂要回家一次,具有時間由道士推算。屆時,喪家把香燭酒食擺好,在地上鋪一層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檢驗死者回來的足跡。
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貼紙錢一張,立在門口臺階上或插於死者落氣之屋的房簷下,據說陰魂見此就會進屋。用土罐裝一煮熟了的雞蛋置於房屋角,以此賄賂殃神(俗稱雞腳神),讓死者鬼魂在家裡多待一會兒。這時,一家老少躲得遠遠的,待規定的時間過去之後,先將一串爆竹丟進屋內,爆完才可以進家。滿百日和週年時,還要燒紙祭奠。在人死後的半年或一年時,再給死者做一次道場。
陝西燒七、百日祭、週年祭
死者葬後,孝子在家設靈位,守孝三年,按陰陽先生寫出的“期單”進行祭祀活動。“期單”貼在靈堂前,喪家必須照單行事,不得稍有疏忽。“期單”上要寫明“燒七“、“回殃”、“百期”等日子。
“燒七”就是從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稱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計49天。民間傳說人有三魂七魄,死後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盡,七滿魄盡,所以要過“七期”和三週年。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死者從去世之後,在49天內,每隔七天閻王要審問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稱“過七災”。在燒七時,喪家要在大門口掛白紙燈籠,表示家有重孝。頭七在家設靈牌,焚香明燭,供獻酒餚祭奠,下餘六七都到墳地化紙錢。
一般以一、三、五等單七祭札較隆重,親友皆至,孝子要哭靈;二、四、六等雙七,親友不來。孝子只燒紙、不哭靈,稱為“空七”。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這兩個“七”日,親友都要到墳上燒紙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場。“末七”又稱“盡七”,喪家大都要誦經禮懺,親友也要送冥幣、香、紙、大蜡、金銀鬥等祭奠。“燒七”若與夏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謂之“衝七”或“犯七”,認為亡魂“逢七有災,衝七有難”。
您也許還喜歡:
古老傳統的貴州喪葬習俗
雲南喪葬習俗,你瞭解多少?
哈爾濱為什麼叫東方小巴黎呢?
具有潑辣詼諧特色的長沙話
骨灰變“鑽石” 瑞士新技術將改變傳統喪葬習俗
據瑞士國際廣播電臺12日報道,瑞士格勞賓登州一家公司發明了一種能將骨灰製成像鑽石一樣閃亮的人工合成晶體的新技術。這一發明將改變傳統的喪葬習俗,人們可佩戴這些人工晶體與逝者永遠相伴。
據介紹,這種特殊的人工合成晶體是將骨灰淨化後在高溫、高壓環境中加工形成,即在1500攝氏度高溫和5萬帕高壓的狀態下,骨灰 ...
古老傳統的成都葬禮習俗
人的生命總是在不斷的迴圈,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隨著人們的科學的發展,人們對於死亡已經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而在古代對於死亡的畏懼和對與死者的尊重,對於殯葬人們格外的重視,在成都文化裡殯葬習俗古老特別。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在古代,中國民間傳統對待父母祖先的去世,都有一套比較莊重和規範的禮儀秩序,以示對逝 ...
洛陽喪葬習俗及傳統禮儀
如今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老齡化時代,大多數的老人都能活到八九十歲,大多數晚輩也都是希望長輩能夠健康得度過晚年,無論是多久的時光都會遇到結束的時候。本期小編帶你去洛陽文化了解一下洛陽喪葬習俗。
浴屍更衣:這是老人斷氣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浴屍是為死者擦洗、梳髮、整容,目的是讓死者整潔地走。早在周代即已成俗, ...
初終薩喪葬習俗
中國的喪禮富有濃重的倫理色彩、人情味,宗教信仰觀念也糅含在喪俗中。葬禮中基本信念是“不死其親”,表現在行動上就是“事死如事生”。因此,一個人去世隨之而來的是系列喪葬禮儀,成為一次特殊的離別,要裝點行程、話別餞行、依依不捨地惜別,於是就要裝礆、裝點行程等。
我國民間習俗認為,凡人享年五十歲以上的老或病而 ...
贛縣客家喪葬習俗
客家人的喪葬觀念基本上繼承了中原漢民的傳統,如相信靈魂不死,重視福、壽、孝、喪禮講究排場,特別重視風水等。相信靈魂不死的觀念。繁縟的葬俗首先來源於靈魂不死的觀念,古人認為人活著是靈魂依附於肉體,而死後靈魂與肉體就分開,靈魂是能夠獨立於肉體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因此把靈魂當作神秘的物件加以信奉。舊時人們對 ...
維吾爾族人的喪葬習俗
維吾爾民間的喪葬儀式,雖說都按照伊蘭教的教規進行,但因各地教派的不同,歷史文化淵源的影響的相異,所處地理環境的區別等因素,在大同之中有許多小異呈現出形形色色的特點。
□驅鬼避邪
在維吾爾民間,當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奪去生命的病人處在彌留之際時,其親屬就請來一位阿訇到家裡唸經驅鬼避邪,同時,由阿訇用小木 ...
佤族的喪葬習俗
佤族人死後,實行獨木棺土葬。過去佤族認為人死是由於已死去的家裡人把他(她)的靈魂叫走了, 他的靈魂永遠離開了他的肉體。在病垂危的時候,要殺豬、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認為病人的靈魂已 去,要給其準備後事。人死後,拿幾塊半開放入死者口中,無半開可放茶葉、鹽塊或糖塊代替。換上壽 衣,用棉線將死者的雙腳拇指拴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