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四川傈僳族節日文化

四川傈僳族節日文化

  傈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新米節、澡塘會、過年節等。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傈僳族最隆重的節日是“拉歌”節,每年農曆正月初五起舉行三天。到時各地選定場址,塔起臺棚,附近村寨的人們都聚集到這裡,跳三絃、蘆笙或木瓜瓜切舞;舉行火槍和弩箭射擊比賽;還有連花甲老人也參加的對歌活動。

傈僳族的節日:傈僳族火把節文化

  在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火把節是傈僳族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在火把節這一天當地人民聚在一起透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等活動來預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想更瞭解傈僳族的火把節嗎?那就關注本期的傈僳族文化吧。

  火把節是德宏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傈僳族過火把節別有一番情趣,節日這天,寨子裡熱熱鬧鬧,人們喜笑顏開穿上節日盛裝,全家團圓,殺豬宰羊,談天說地,論古道今,美美地喝著水酒,唱歌跳舞,人人講團結、家家戶戶互相祝福。

  這天,待到倦鳥歸林、夕陽銜山時,人們點起火把從屋裡到屋外,從院內到院外燻燒災蟲。火把左右擺動,上下舞動。老年人邊舞動火把邊唸叨:“燒死跳蚤、燒死老鼠、燒死魔鬼、燒死一切害人蟲!……”然後,老人又拿著火把去照果樹,念道:“開花吧!結果吧!讓人們收穫吧!”眾人同呼:“開花吧!結果吧!花果滿山,糧食滿倉!”入夜,火塘通明,人們歡歡樂樂跳起蘆笙舞、三絃舞。親親熱熱手拉手舉行跳戛、唱民間敘事長詩《火把節調》。這個調子也稱“半年生產調”,其內容是總結半年生產經驗的。這時春播夏收的作物,如蕎子、洋芋等等已成熟收進了家。人們唱豐收鼓幹勁,翩翩起舞,通宵達旦。

  傈僳族火把節的傳說。

  很古很古的時候,雲南維西地區有三多:石頭多,樹多,野獸多。還有三少:人少,地少,糧食少。在這裡住的人主要靠打獵捕魚為生。另外也種一些火燒地,在亂草棵子裡點起一把火,燒出一片空地,不耕也不鋤,用梭鏢撥弄撥弄就下種。種玉米,也種麻,就是不會開水田,種水稻。後來他們怎麼又開水田、種水稻了呢?這有一段故事:

  有一年天大早,太陽象一團大火,把山上石頭都烤紅了,天熱得連野獸都躲在巖洞裡不出來,打獵也打不著;種下的玉米剛長到齊腰那麼高,就全枯死了。人民餓得前胸貼後胸,家家戶戶都牽著餓得精瘦的小豬到森林裡去找野菜;因為小豬知道野菜當中哪種有毒哪種沒有毒,只要它能拱吃的,人就能吃。就這樣,大鬼主還一個勁兒地要糧、要獸皮和各種各樣的東西。人民生活苦得象黃連稈上的蟲兒,嚼不完的苦渣,喝不完的苦水。村村祭天祭地,哭喊著祈雨,盼天神救星。就在這時候,蜀漢的承相諸葛亮帶著四川兵馬,翻山越嶺沿著瀾滄江來到了雲南維西。

  老輩人傳說:諸葛亮的兵象天兵天將,個個都穿著鐵背心,就象穿山甲一樣;刀砍不進,箭射不透。兵多得象螞蟻搬家,馬多得象樹葉上的紅蜘蛛;密密麻麻,一層又一層。他們剛一下山,可把當地的人嚇壞了,藏沒處藏,躲沒處躲,有的整村整村地往深山裡逃。當時逃到貢山那邊去的大多數是藏族,沒逃去的大多是納西族和傈僳族。

  諸葛亮和大鬼主在斕滄江邊上打了一次大仗。大鬼主的兵躲在荊棘棵子灌木叢裡向外放毒弩箭,諸葛亮的兵拉了個大包圍圈,往荊棘棵子灌木叢裡放火箭,箭頭上點上火,把亂樹棵子全引著了。大鬼主的兵往外一跑,諸葛亮的兵馬奮勇衝殺,這一下,大鬼主可吃了敗仗,他的兵死的死傷的傷。最後大鬼主跪在村寨外面的路口上投降了。

  老百姓聽說諸葛亮打敗了大鬼主可高興了,敲著木鼓,吹著木葉,跳著舞,唱著調子,從森林裡湧出來迎接。各村各寨的頭人帶了幾個獵人去見諸葛亮。他們沒帶長刀,也沒帶毒弩箭,只帶去了一些賡香、熊膽,另外還帶去幾張獸皮,也有老輩人說,還帶去了一些野蜂蜜和黃蠟。

  諸葛亮親自到寨門口來迎接。頭人們來的時候,還有點提心吊膽,惶恐不安,可一見到諸葛亮那種和藹可親的樣子,就不再害怕了。諸葛亮擺上酒給大家喝,擺上煮羊腿給大家吃,還給大家蒸了大顫大甄熱氣騰騰的大米飯,大家夥兒吃得可香啦。這裡的人民是很難吃到大米飯的,一沒有種籽,二沒有種水稻的田地,也不耕種,要想吃大米飯只有拿獸皮到麗江,或者到劍川去換;山高路險,野獸又多,沒有幾家人去換的;所以大多數人一輩子也很難吃到一點大米飯。

  諸葛亮瞭解到這個情況,就和頭人商量,決定派人回四川調兵往這兒運稻穀,同時又派出很多漢兵教大家開闢水稻田。開闢水稻田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先要放火燒掉山上亂木、亂草棵子;趕跑野獸,然後再動手搬掉石頭。石頭太多,大塊的搬不動,小塊的搬不完。從那時起,這兒就流傳下來這麼兩句諺語:獵取香樟就別怕跑斷了腿,開闢水田就別怕砸斷了腿。

四川皮影 巴蜀文化的奇葩

  皮影戲,是用獸皮雕鏤成人物的平面偶像,以燈光映於帷幕上表演故事的影戲,集民間美術、音樂、舞蹈、說唱為一體。中國皮影戲有北影和南影之分:北影以河北灤州為代表,南影則以四川皮影為首。

  四川皮影的產生,最早可追溯到乾隆晚期。清代中期的四川學者、戲曲理論家、詩人李調元(公元1734年—1803年)的《影燈戲》詩云:“翻覆全憑兩手分,無端鉦息又鉦聞,分明奪地爭城戰,大勝連年坐食軍。”生動地反映了乾隆晚期綿州農村皮影戲班演出的情景。四川皮影的創作題材十分廣泛,有名人軼事、文學故事、戲曲唱術、宗教神話、民俗風情、民間傳說和社會生活等,是民間手工藝和民間文藝的完美結合。

  四川皮影有川北皮影與成都皮影兩大類別,在工藝製作上都是在經過硝制、刮薄、壓平、晾乾處理後的黃牛皮上起稿,而後經雕刻、繪染、定膠、打蠟出光、用線串聯等步驟製作而成。但在造型上,由於地理環境及民俗和欣賞習慣的差異,兩者各具自己的藝術特色。

  成都皮影戲是四川皮影戲最具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型別,主要是配合川劇的演唱。清朝中期,陝西人來川經商,陝西皮影也隨之傳入了四川。1851年到1853年,有一部分熱愛川劇藝術和對皮影有研究興趣的畫家,配合當時成都有名的皮影雕刻家仲傑子和劉燈影,合作刻制了一套地道的四川皮影。他們借鑑了民間木版年畫(主要是綿竹木版年畫)中門神的誇張、變形的造型手法和民間壁畫、廟畫對比強烈、鮮豔明快的用色規律,也吸取了樸實、雅拙、裝飾性強烈的蜀錦、蜀繡、民間剪紙和印染中諸如水、雲、龍、鳳、花、鳥、蟲、草等各類紋飾,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四川皮影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

  成都皮影全身共分14個關節,頭部可插進脖頸上用細鐵絲纏繞的皮圈內,其餘關節用細麻繩連結。一個穿戴整齊的影人分3段:帽、頭(統稱“梢子”)、衣履(稱為“把子”)。成都皮影的關節和分段比北方皮影多,比例勻稱,改用軟須軟發,操縱起來伸縮自如,宛轉隨意。

  在雕刻和裝飾圖案上,成都皮影仿照川劇,同時也吸收和採用了“蜀錦”和”蜀繡”上面的花紋,採用透雕技術,線條優美,衣衫精緻,色彩悅目。在臉譜造型上,成都皮影前額突出成弧形,下巴曲圓,臉部顯得比較豐滿,同北方皮影有很大差別。刻制皮影花錢費時,雕刻一個皮影約需3至4天,一個皮影班子至少有七八百件皮影,一個技術嫻熟的雕刻藝人需要七八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方能完成。

  皮影戲中的人物分為不同的行當,同一行當中又有許多類別。生,分為文、武生,頭部為陰刻空臉,以空代色、通天鼻樑、平唇細目,抿口小嘴。旦,主要分為老旦、中年旦、刀馬旦、青衣等,其中青衣又稱為“小”,在雕刻上與生角非常相似。淨,屬於花臉一類,在雕刻時藉助線條和“敷彩”相結合的處理手法,前額突出,鉤鼻,眉眼長且大,斜插入鬢,臉部有紅、綠、黑等多種顏色。末,專指老生,在影戲中也稱為“髯”。造型為陽刻鏤空,最主要的特點表現在鬍鬚上,青年、中年一般3髯或5髯,老年為5髯或長髯。醜,男醜一般為花生,女丑為花旦。醜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眼睛上,一般在眼睛周圍加畫圓圈,或鼻子上翹、麻臉等,頭帽也較其他行類有差別,看起來詼諧輕佻。神怪,有閻王、小鬼、判官之類角色。

  皮影是傀儡劇,演出時操縱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一般以3根竹竿分別安置在影人頸部和雙手上,影人的活動主要靠手的動作來表現,所以手竿操縱最為關鍵。成都皮影尺碼較大,操縱竿有時不只限於3根,影戲的武打場面操縱很不容易,馬上步下、長槍短打都要有招有式,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演出效果。


十二生肖 中國最大的節日文化符號

  如何透過節日符號和儀式來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包括學術界在探討的一個問題。我認為,其中一個比較具體的、也許是一個可操作性的問題,就是春節的象徵符號的問題。傳統節日是非物質遺產中最具象徵性的,而春節又是傳統節日中最大的,因此,可以說,探討研究春節的象徵符號這個問題,很有意義。   現在春節節日 ...

四川傈僳族飲酒

  傈僳族無論男女都特別喜歡飲酒。水酒的製作和飲法也很富特色。每年糧食收穫時,家家就開始釀酒。原料有玉米、高粱和稗子等,以稗子酒為最好。釀好後,先放一鐵鍋於火塘之上,把事先兌好的溫水倒入鍋中攪拌,片刻後主人先嚐,認為酒味和溫度可以時,即舀出過濾裝進精製的小酒杯,捧給客人品嚐。吃完一鍋後,過濾剩的酒糟可再如此兌 ...

四川傈僳族宗教信仰

  過去傈僳族主要信奉多神,崇拜自然,相信萬物有靈,也還有圖騰崇拜的殘餘。有專門的宗教職業者“尼帕”、“左帕”,從事祭鬼、卜卦等宗教活動。在這些宗教活動中,往往宰殺大量牲口,耗費糧食錢財,影響生產。十九世紀中,西方傳教士相繼進入傈僳族地區,傳入基督教和天主教。 ...

四川傈僳族婚俗

  男女青年舉行婚禮時,男女雙方都要設宴置辦酒席。在女方到男方家門口時,男方還要在門口擺一桌酒席,請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禮之後,新郎、新娘要互換碗筷,表示今後要互敬互愛。 ...

四川傈僳族文藝

  傈僳族有自已的語言,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創世紀》、《我們的祖先》等神話、傳說,是研究傈僳族遠古歷史的寶貴資料,也是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其詩歌比較講究韻律節奏和整齊仗。在一些雙關語的詩句中,常巧妙地包含 ...

傈僳族節日

  迪慶傈僳族的傳統民族節日有“闊時”節和“阿尼闊時節”。“闊時”意力過大年,一般均在農曆十二月初起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的櫻桃花盛開季節,具體時間各地有異。迪慶縣城機關單位公曆12月21日至23日過“闊時”節。“阿尼闊時”意為牛的節日,時間每年農曆二月初八。此外有六月火把節、八月中秋節、十月“收穫”節等。這些節日 ...

有關節日文化的名人名言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