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土家族傳統節日+風俗活動是什麼

土家族傳統節日 風俗活動是什麼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除了漢族還有其它55個少數民族共同生活的國家,而在這些少數民族當中,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節日,那麼土家族傳統節日有哪些呢?土家族的風俗活動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少數民族的節日一起來看看吧!

  土家族傳統節日

  趕年

  土家有過趕年的習俗,即比漢族提前一天,月小臘月二十八,月大臘月二十九,吃團年飯,到臘月三十同樣除夕守歲,因此有土家過兩個年的說法。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二月初二

  土地菩薩生日,這天以酒和粑粑敬土地神,家家戶戶住屋的當頭,都有一座土地廟,也叫當坊土地,有“不怕客人來得遠,也服當坊土地管”的說法。這一天,人們對天氣晴雨十分關注,農諺有云:“土地公公曬出汗,一碗蕎子打一石;土地公公打了傘,一斗蕎子打一碗”。

  清明節

  上墳掛青,節日這天,一般的家庭,都要吃豬腦殼肉,有“清明酒醉,豬腦殼有味”的說法。

  牛王節

  四月十八日這天,傳說是牛王菩薩生日,耕牛要放假休息一日,並給牛喂好料,如黃豆等,打掃牛欄,人們還要殺雞、宰豬,祭祖先。

  端午節

  有頭、二、三端陽之分。即初五、十五、二十五,以頭端午最為隆重,這天一般都要推豆腐包粽子,接出嫁的女兒女婿回家“過端午”。所謂“有心拜年,端午不遲”,說明這個節日的重要。過端午節,各家都要採集艾蒿、菖蒲、風藤等懸於門首,用這些草藤燒水洗澡,可以去風溼,治皰瘡。因而有“艾葉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劍納千祥”的聯語。喝雄黃酒,給小孩身上抹雄黃,以及繞井宅撒雄黃也是端午節的重要民俗事項,因為雄黃有防蚊蟲蛇蠍的功能。

  六月六

  曬龍袍,也叫吃新節或嘗新節。土家人在這天將家裡的被子衣服拿出來曬。另外,這天也叫嘗新節,瓜果穀物有的開始成熟,可以吃了,叫做嘗新,要用包穀酒敬神。

  月半節

  節日時要燒紙錢,所謂月半紙,祭祖先,據說月半前後,死了的祖宗都回來,因而也有人形容月半為鬼節,所謂年小月半大。

  鶴峰土家族又把月半節當作女兒節,到了農曆七月十二、十三這兩天,父母要接出了嫁的女兒回家團聚,參加祭祀祖先的活動。也因為這天出門的女子多,到聚居區鄉鎮“趕場”,觀看遊藝活動的姑娘和年輕媳婦多,故又被稱叫作“女兒會”。一般在這天都穿戴打扮格外漂亮,青年男女,自由交往,談情說愛,為青年人的盛會,而且已不僅僅限於某一個少數民族的男女參加。

  重陽節

  有大重陽小重陽之分。大重陽十九,小重陽初九,上山拾菌子,即所謂撿重陽菌。

  洗神

  舊時土家族除信奉白虎神外,還供奉“大、二、三神”家神、,每年冬月初一殺豬宰羊,男女老少著本民族服裝參加“洗神”,擺三牲祭品,由老師即男巫、手執司刀、令牌、吹牛角招神,跳舞驅邪。然後由一班男女耍火棍用三尺長的一根竹竿,畫上紅綠顏色,打通竹節,灌上桐油,塞上布條點燃、左右盤旋,跳民族舞蹈。

德昂族的傳統節日 風俗活動是哪些

  在少數民族當中,跟漢族一樣都有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並且這些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民族的特色,那麼在德昂族當中有哪些傳統節日呢?又有哪些風俗活動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少數民族的節日一起來看看吧!

  德昂族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

  潑水節是德昂族節日中最隆重的節日,在每年的陽曆4月14日至16日舉行,節期為3天。潑水節的頭天清晨,男女老少都換上盛裝,特別是姑娘們打扮得鮮豔奪目,老人把已準備的食品和各色紙剪小幡旗、香炷、蠟條等貢品攜往莊房貢於佛堂神龕。

  然後,信徒把準備好的水龍木槽支架於小佛房內,小佛房四周擺著十餘尊小佛像,並將轉水花筒插於龍頭穴孔中。

  晌午,佛爺誦經畢,便開始舉行潑水儀式。眾民以潑水用的小竹筒盛來清泉水,依次倒入龍槽,水即順龍槽流入轉水花筒推動旋噴水器,反覆旋轉灑水洗四周小佛身。

  浴佛畢,眾民們在象腳鼓、鋩鑼聲中盡情互相潑水,表示吉祥如意。

  入雨安居節(關門節)

  “入雨安居”節(佛教詞語),每年陰曆6月15日舉行,為期2天。全寨信徒都要攜帶貢品前往佛寺賧佛,參拜佛像,聽佛爺唸經,乞求佛祖保佑寨中人平安生活、五穀豐登。16日傍晚,佛爺便將寺院大門關閉三個月。在關門節三個月內,寺院所在僧侶都要遵守佛規,即不能串寨,不喝酒等。信徒也不能、談情說愛和結婚等。

  出雨安居節(開門節)

  “出雨安居”節(佛教詞語),每年從關門節始至陰曆9月15日止,期滿三個月後,即舉行開門節儀式。但兩個節日之間佛爺經常唸經,信徒都要前往寺院聽唸經。全寨父老都要到莊房參拜佛,青年人要敲鋩鑼、象腳鼓,以求神保佑。開門節過後,僧侶即將佛寺大門開啟,便可串寨。

  燒白柴

  “燒白柴”是布朗族人的賧佛節日間在每年陽曆12月14日。是晚,在寨外廣場上搭一座5米高的白柴寶塔,點火焚之。德昂族人認為,天氣寒冷季節已到了,怕佛祖受凍,需燒白柴,給佛烤火,以驅寒冷,增加溫暖之意。

  做擺

  “做擺”是德昂族人賧佛活動之一。“做擺”日期是根據村寨是否具有財物條件來決定舉行的。日期不定,數年舉行一次,每次3—5天。由村寨頭人、家族長共同推選出“做擺”的承頭人。承頭人選出之後,便著手籌積資金,併到寺院拜賧佛,敬獻貢品等。“做擺”之意是祈一村寨和家中人平安生活、消祛災難。由佛爺念《長拉尼亞》經,以求大家有吃有穿,年年富有。

閩南七夕節的風俗 閩南七夕節有哪些傳統節日風俗

  閩南七夕節的風俗 閩南七夕節有哪些傳統節日風俗

  閩南七夕風俗:七月初七敬拜“七孃媽”

  閩南地區在七夕的時候,除了保留著與其他地區相同的乞巧等習俗外,還有其獨特的、帶著濃厚閩臺民間色彩的民俗。

  在閩南地區農村中,傳說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這“七仙女”並非一個仙女,而是七個神娘,俗稱之為“七孃媽”,因而民間把這一天稱做“七孃媽生”。這也許是七夕民間流傳在宗教氛圍濃厚的閩南地區的衍化。

  自古以來,在閩南地區勞動婦女的心目中,“七孃媽”是美麗、善良、慈愛、吉祥的化身,她不僅能給小孩子帶來撫愛、溫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長,因而,民間有七夕“拜天孫”的習俗。

  根據《泉州府志》記載:泉俗七夕“乞巧”、“陳瓜果”、“小兒拜天孫”。按照這一習俗,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頭一個“七夕”要做“新契”,意為新拜“七孃媽”為義母(閩南話稱“契母”),並於當天解去新生兒於端午節繫於手腕上的“續命縷”(用五色絲線搓成)。

  到了十六歲,當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對其長大成人、與“七孃媽”脫離關係進行洗禮。這一民俗相沿成習,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少城市家庭現已摒棄,但在農村中仍可見其遺存。

  按照傳統習俗,閩南地區七夕敬奉“七孃媽”,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在七夕這一天,家庭主婦們往往早早起來,煮粿仔,搓糖粿(在湯圓上戳一個小洞,將要出生的孩子便會有小酒窩,另有說法是這個小洞是用來裝牛郎和織女離別時的眼淚);有的還炒一些花生仁,然後碾成碎末,拌上白糖,待糖粿煮熟後,灑在上面,使糖粿吃起來更香、更Q。

  當然,不能忘記還要備辦一桌供品,泉州供祀“七孃媽”的供品,一般有糖粿、瓜果、“浥飯”、三牲、酒醴等,待中午時分,好祭拜“七孃媽”。祭拜的供桌一般擺在主人的臥室門口,因為還要連裡面的“床母”一起祭拜。

  閩南七夕風俗:吃糖粿

  做法

  1.材料很簡單,只要適量的糯米,白糖,花生,黑芝麻。

  2.糯米粉倒入一盆內,加適量的開水,用筷子攪拌均勻。

  3.待不那麼燙了,用手和成糯米糰。

  4.抓一塊糯米糰搓成長條,掰一小塊揉成圓子,用食指在小圓子的中間按一下,成一個小洞。

  5.取一煮鍋燒開水,然後把糖裸胚子倒入,只要一會兒就燒開了,見糖裸胚子浮起來了,用漏勺撈起。

  6.少許花生用乾鍋小火炒,見顏色變黃就熟了。

  7.盛入一裝有白糖的大碗中,用力晃動幾個,讓糖裸入味就可。

  8.這是做好的花生碎,加入黑芝麻拌和。

  9.吃時沾一下花生碎加黑芝麻。

  閩南七夕的傳說

  關於七夕的傳說,閩南還有其精彩的說法。按照閩南地區的傳說,當年天帝盛怒於七仙女與董永成婚,以銀河為界,將這一對恩愛夫妻隔開,後允其每隔七天相會一次,並命喜鵲把天帝這一命令傳達給他倆,沒想到喜鵲不知是急了呢,還是嘴鈍舌笨,竟把七天一相會誤報為每年七月七日一相會,至今,閩南地區還保留著“客鳥(喜鵲)報錯喜”的俗諺。

  不過,雖然喜鵲報錯喜,讓訊息誤傳了,但傳出去的是天帝的命令,就必須將錯就錯,不能再改,於是天帝罰喜鵲每年“七夕”為牛郎織女搭橋,幫助他們相見。

  據說,七月初七這一天,人間見不到喜鵲的影子,就是因為它們都搭橋去了;七夕過後,喜鵲頭部皆禿頂,那是因為牛郎牽牛過鵲橋時,牛蹄子蹂踏所致。因而在祭祀完“七孃媽”之後,人們會包一包糯米扔到屋頂上,以犒勞喜鵲們為牛郎織女搭橋之辛苦。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蒙古族的民族文化介紹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白節、成吉思汗紀念節、那達慕大會、敖包節、麥德爾節、馬奶節等。蒙古族人過各種節日的時候都會穿上傳統的民族服裝,戴上各種裝飾品,或載歌載舞,或比賽騎馬、射箭、摔跤,還會製作各種美食,如手把肉、烤全羊、包餃子、烙餅,還有奶幹、乳酪、奶豆腐等各種奶製品。   蒙古族年 ...

哈尼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哈尼族民族有哪些文化特色

  哈尼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哈尼族的傳統節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谷、姑娘節、敬老節、裡瑪主節、捉螞蚱節、吃新米節。   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節叫“庫扎扎”,時間為夏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六月年也是個歡樂的節日,紅河地區稱“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後,節期三至六天。節日裡, ...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藝術

  鄂倫春族是我國東北部地區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因為他們是狩獵民族,因此很多方面都顯示了狩獵民族的特點,那麼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習俗和我們到底有什麼不同?小編在網上找了不少有關鄂倫春族的相關資料,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不多,只有春節、氏族的莫昆大會和宗教 ...

傳統節日風俗

  1、清明節:既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恰逢陽春三月,民間有踏青郊遊、祭祖掃墓的習慣。   2、元宵節:正月十五是元宵,又叫燈節,是春節慶祝活動的一個延續。元宵之夜掛彩燈、放煙花、猜燈謎、吃元宵是家鄉世代相傳的習俗。   3、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民間有登 ...

傳統節日風俗

  1、清明節:既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恰逢陽春三月,民間有踏青郊遊、祭祖掃墓的習慣。   2、元宵節:正月十五是元宵,又叫燈節,是春節慶祝活動的一個延續。元宵之夜掛彩燈、放煙花、猜燈謎、吃元宵是家鄉世代相傳的習俗。   3、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民間有登 ...

土家族節日風俗

  土家族節日習俗:過年、趕年、過月半。   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將祖先祭祀日稱為“過年”。 但時間,因姓氏、宗支、地域而異。過族年,要在祠堂裡舉行祭祖儀式,先祭土王,再祭本族祖先。祠堂裡,整日鞭炮不斷,鐵銃轟鳴,號角聲聲。祭祀畢,遊鄉串寨,走親訪友,對歌宴客,長達三、五日之久。   土家族的春節,比漢族提前 ...

土家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土家族傳統節日有趕年、二月初二、清明節、牛王節、端午節、六月六、月半節、重陽節和洗神。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   傳統節日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於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