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另類文化,山東四大名拳是什麼
城市另類文化,山東四大名拳是什麼
現在的人學拳的似乎越來越少了。就比如電視上的拳擊比賽,也不再是以前那種那麼傳統的拳法,慢慢的,有些拳法都在流失了。而且拳法這種傳統文化似乎也成了城市文化中的另類文化,本期山東文化,帶你瞭解山東的四大名拳。
螳螂拳:
螳螂拳產生於明末清初,相傳由明末清初王郎(山東棲霞人於七)所創。於七家道富有,酷好武術,曾投萬貫家資往少林習藝,一心報效國家。無奈清兵人關,報國無門,他憤然回到山東,組織義軍,與清廷作對。
有一次因寡不敵眾,幾乎全軍覆滅,於隻身走到嶗山腳下,匿在漁民家中,清兵追至,於七急上嶗山華嚴寺,找到以前同在少林學藝的師兄——華嚴寺的主持和尚,以求庇護,師兄出寺一看,連忙入來,令於七換上僧衣,削去頭髮,扮成和尚,並且以開水燙到他臉又紅又腫,叫他睡在禪房、蓋上被子,不得出聲。
俄頃清兵搜到,師兄說了這個是新來的僧人,患了天花病,清軍官怕被傳染,只望了於七一眼就退出來。根本認不出他,瞞過了清兵。師兄對於七說,外面風聲仍很緊,叫他索性在此當和尚,避過風頭火勢再算,於七應允。
因他是義軍首領,時有舊部下秘密找他,於七深居簡出,不輕易見客,與舊部下定暗號,凡來找他的,必須寫一個“王”字,交給守門和尚,守門和尚才允許進內。(“王”字就是“於七”兩字的重疊)後來於七索性說自己姓王,人呼之為王郎,“郎”是男子漢的稱呼,以後音誤為王郎,“王郎”名字,一直流傳至今。
螂拳的手法,主要是:勾、樓、採、掛、黏、沾、貼、靠、刁、進、崩、打十二字訣。要求:“不刁不打,一刁就打,一打幾下”的連環進攻。
螳螂拳的風格,總的來講,是快速勇猛、斬釘截鐵、勇往直前的氣勢。其特點是:正迎側擊、虛實相互、長短兼備、剛柔相濟、手腳並用,使人難以捉摸,防不勝防;用連環緊扣的手法直逼對方,使敵無喘息機會。
手法很豐富,既有大開大合的長打手,又有短小快捷的偷漏手,既有肘靠擒拿,又有地趟摔打。在套路演練方面,講究快而不亂、剛而不僵、柔而不軟。套路結構嚴謹,動作之間銜接巧妙。外功是鐵砂掌,內功是羅漢功。常練螳螂拳,可以培養人們的堅強鬥志和敏捷應變能力。
孫臏拳:
孫臏拳風格獨特,擊技性強,重實用。拳法以組合形式為主,每一手即為一個用法,三百六十手可以互相串聯,進時可以組合連擊。出拳講究擰、絞,纏螺旋勁,旋臂出拳,拳走曲線,曲中求直,攻中有防,防中寓攻。方法講究“三出而一主”,兩臂一腿併發。戰略上以“圓、角、線、點”為原則,即採用孫臏步左晃右移,走弧走圓不停,時刻保持側身對敵。
要搶佔站位角度,利我而不利於敵;一觸即發,一發就到,一點就勝;以動作迷惑對方,有真有假,有虛有實。演練中要求“內外相合,形意相通”。主要手法有蹦、彈、抓、挑、鑽、擂、拉、劈、抄、砍、截、擺、封、捅、砸。步法為蹣跚步,拔跟掀腳,蹣跚跛行。主要腿法有踢、碰、蹬、踹、踩、掛、跪、截、播。
孫臏拳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系統,蹲走跛行是其最突出的特點,出拳走曲不走直,曲中能夠求直,看似偏離,但擊中點卻是那樣準確。這種曲線出拳的理論以不招不架、轉向進取為表徵,最容易使對手產生錯覺。
孫臏拳在套路上最講究手手相連,技擊動作往往連發,很少有單擊動作,給人以輪拳滾打的感覺,孫臏拳套路數段,每段都有重疊動作,此乃“一招不成,再來一招”的打法。
四通捶:
該拳起於何時,已無據可考。清嘉慶年間,黃縣人馮立旺將此拳傳給濰縣人卞相庭。四通捶原為“撕捅拳”,取意於技法上的“撕抓捅打”。經卞氏父子的演練,特別是卞相庭之子卞佃奎的勤習揣摩,該拳得以傳播,因而“撕捅捶”又稱“卞家捶”。經過多年流傳,“撕捅捶”演化為“四通捶”,即拳理要求的“意與勢通,勢與法通,法與氣通,氣與力通”的“四通”之意。現主要在濰坊、青島、濟南等地流傳。
該拳強調功力,注重下盤功法,以靜力樁功為主,突出功靠,有靠手、靠腕、靠肘、靠肩、靠腳、靠腿、靠膝、靠胯的專門練習。拳理講究“四通”。主要方法有撕、採、揪、抓、抄、絆、拉、提、舉、挫、劐、挑、貫、砸、頂等。動作簡練古樸,勢法分明,動靜相兼,疾徐有序,剛勁有力。
四通捶徒手套路包括八大功靠和輔助功靠共26路,群仗勢33路,八步捶36路,鐵地耕牛9路,地八門34路。
文聖拳:
文聖拳亦稱五步架、杜家拳、神拳、長壽拳。據傳為趙匡胤後代,將趙匡胤所習的老洪拳和文功靜坐法相結合,發展演變為文聖拳。“文”字取意於文功靜坐之法,“聖”字顯其拳理高深。清乾隆年間,山東冠縣楊四海將文聖拳傳嘉祥縣的杜宏信。後杜宏信返回家鄉廣授文聖拳技藝,杜去世後,為紀念他,將文聖拳稱為“杜家拳”。
文聖拳動作穩健,無竄崩跳躍,五步之距就可練拳,人們又稱之為“五步架”。清朝末年,文聖拳中反清復明的有志之士聚會時,總是先燒香敬神,繼之習拳練武,燃香習武漸成規矩,文聖拳由此被稱為“神拳”,又因為文聖拳門中長壽來人甚多,有“八十出功,九十步松”的說法,故人們又叫“長壽拳”。
文聖拳以古代陰陽無形變化的原理為拳藝指南,有文功和武功兩部分組成,文功即靜功,武功即動功。文功主要是調息,入靜,養氣,練意,為功法拳法之根本,方式有靜坐、側臥、仰臥、站立等式。武功,主要是練形求法,動作中將講究陰陽變化,剛柔含展,伸筋拔骨,以意引氣,以氣催力,氣到力到,意氣力結合,方法上講究粘、沾、連、擠、推、託、靠、鑽等。
文聖拳歷史久遠相傳在唐宋年間,分別有李世民,趙匡胤之後隱名在山中修時所創,明未清初傳為神拳,清朝時期代表人為河北官縣楊四海,楊四海傳山東嘉祥杜洪信,叫文聖功,後人稱杜家拳82年國家楊武術挖掘中,被濟寧汶上縣宋莊村宋傳平大師更名文聖拳。
【結束語】拳法雖然值得去學習和研究,也希望我們一代一代能夠傳承,但是先人留下的拳法只是讓我們學會用在有用的地方,而不是動用武力喔。
雞肉的另類做法,美味的邢臺道口燒雞
燒雞對於人體有神奇的保健功效,燒雞的配方都由幾十種中藥配製而成,四五天可以保持肉質鮮美。邢臺臺道口燒雞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了,燒雞色澤淺紅而帶嫩黃,肉質軟爛,味美鮮香,本期飲食文化帶你來看看邢臺道口燒雞的做法。
道口燒雞是漢族傳統名菜之一,由河南省安陽市滑縣道口鎮“義興張”世家燒雞店所制,是我國著名的特產。道口燒雞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齊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用多種名貴中藥,輔之陳年老湯,其成品燒雞色澤鮮豔,形如元寶,口銜瑞蚨。極具食療和保健功能。創業於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開始製作不得法,生意並不興隆,後從清宮御膳房的御廚那裡求得製作燒雞秘方,做出的雞十分香美。道口燒雞的製作技藝歷代相傳,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1981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特優產品。豫北滑縣道口鎮,素有“燒雞之鄉”的稱號。“義興張”的道口燒雞,像金華火腿、高郵鴨蛋、北京烤鴨一樣,在全國食品中獨佔鰲頭,並且譽滿神州,名揚海外。
人們喜愛道口燒雞,是因為它香味濃郁、酥香軟爛、鹹淡適口、熟爛離骨、肥而不膩。且新鮮出鍋的燒雞形如元寶,色澤金黃尤為喜人。這些特點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就拿香味濃郁這一點來說,道口燒雞需要用陳皮、肉桂、豆蔻、白芷、丁香、草果、砂仁和良姜八味佐料,缺一不可。酥香軟爛是道口最受人歡迎的原因之一,光是煮雞這一道程式,就需要花上3至5個小時,再加上火候的調整,製作技術要求很高。
做好的燒雞不需刀切,用手輕輕一抖,骨和雞肉自動分離。不用說是飢腸轆轆之時,就是酒足飯飽之後,它也會令人饞涎欲滴。道口燒雞具有五味佳、酥香軟爛、鹹淡適口、肥而不膩的特點。食用不需要刀切,用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離,無論涼熱、食之均餘香滿口。
做法
1、選料:須用生長半年以上、兩年之內的嫩雛雞和肥母雞,重量在1~1.25千克的健康無病之雞,病、死、殘之雞一律不用。
2、宰剖:將活雞宰殺,放淨血,趁雞體末涼時即入58~60℃的熱水中浸燙,煺淨雞毛,技術熟練者每分鐘可煺淨1只雞。然後洗淨雞體斬去雞爪,在雞頸上方割口以切斷食管、氣管,在雞臂部開7~8釐米口子,取出內臟,割去肛門,拉出氣管、食管沖洗乾淨。
3、整型:先用利刃將雞肋骨、椎骨中間處切斷、按折,選一段高粱稈,放雞腹內,撐開雞身;再在雞下腹脯尖處割一小圓洞,將雞腿交叉插入洞內;兩翅交叉插入腔內,使整雞成兩頭尖的半圓形,洗淨後懸掛,晾乾表皮水分。
4、油炸:把晾好的白條雞均勻地塗上蜂蜜水(水和蜂蜜的比例為6:4),然後入150~160℃的熱油鍋內翻炸約半分鐘,炸至柿紅色即可。
5、滷煮:將雞按大小順序擺於鍋內,加上煮雞老湯,對入鹽水,放入藥料袋,上用竹箅壓住雞身,使湯浸到最上層雞身的一半,先用大火將湯煮沸,加入約12克硝,改小火燜煮約3~5小時(時間依季節、雞齡而定),即可出鍋。
6、撈雞:撈雞時先備好專用工具,手、眼配合好,一隻手用叉子夾住雞頸,另一隻手用雙筷端住雞腹內秫秸,迅速離鍋放好,以保持雞型完整。
【結束語】道口燒雞歷史悠久,風味獨特,馳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地方特產食品,每年來此地品嚐燒雞的人數不勝數。
山東美食文化,山東當地小吃大全
山東是中國的文明發祥地之一,它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山東是歷史名城,除了自然風光和人文文化、還有飲食文化,在山東眾多的歷史文化中,飲食文化也佔有一席之地,下面的山東文化為您帶來山東當地的有名小吃,想要去山東旅行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
清油盤絲餅
清油盤絲餅之所以叫“清油”,是相對葷油而言,用花生油來煎烙的。“盤絲”才是此餅的造型特色。它是以抻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精細麵食品。製作時把面抻至極細,細如銀絲,達千餘根,再盤成圓餅形,放油中半煎半烙使之變熟。然後,提起中間把餅拉散,散放盤中,撒上青紅絲、白糖即成。盤絲餅外焦裡嫩,金絲均勻,味甜爽口,是宴席上的佳品點心。特點:外焦裡嫩、金絲均勻,味甜爽口,條細均勻,絲不併、不斷、不亂。
糖醋煎餅
糖醋煎餅主要原料為小米。由於放入的香料不同,味道各異,有花生、栗子、菠蘿、香蕉、薄荷、玫瑰等不同味道特點,薄而酥脆,香甜不膩,色澤金黃,品種多樣,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始於清朝,傳於民國,盛於當今,是享譽中外的歷史名吃,悠悠三百春秋,經過十幾代扒雞藝人艱辛的經營發展,至今由地方名產成為獨樹一幟的中華名吃,在色、香、味、形、質、養和包裝諸方面更臻完美盛名天下。
草包包子
草包包子為山東省濟南市的漢族名吃,始創於20世紀30年代。因創始人張文漢先生憨厚淳樸的綽號“草包”而得名。精緻皮薄味美多汁,迄今已開發出以豬肉灌湯包為首的十餘種風味。生意出奇的好。一籠才六塊經濟又實惠。
油旋
濟南名吃油旋,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透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油旋。濟南人吃油旋多是趁熱吃,再配一碗雞絲餛飩,可謂物美價廉,妙不可言
烏魚蛋
烏魚蛋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餚,屬於魯菜系。由雌墨魚的纏卵腺加工製成的,加工時,將鮮墨魚的纏卵腺割下來,用明礬和食鹽混合液醃製,使之脫水並使蛋白質凝固即為成品。
黃家烤肉
黃家烤肉是濟南傳統風味名吃,以鮮香味濃,皮酥肉嫩,肥而不膩,聞名於省內外。
鍋塌蒲菜
1、“鍋塌”技法為濟南廚師所首創,早在明代就有記載。“鍋塌”即是先煎後塌,將味汁收入菜中。質品色黃質嫩,味鮮醇厚。
2、蒲菜為濟南名產。它是香蒲的嫩根部,色白質細,脆嫩味美。《濟南快覽》載:“大明湖之蒲菜,其形似菱,其味似筍,遍植湖中,為北方數省植物菜類之珍品”。蒲菜鍋塌,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濟南遊客無不爭先品嚐。
孟家扒蹄
孟家扒蹄是山東濟南市的當地名吃,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前期。起源於濟南市五龍潭公園西南側的“文升園”,與匯泉樓齊名。文升園的招牌菜是就是孟家扒蹄也叫“罐兒蹄”。
油煎鍋貼
鍋貼是一種漢族小吃,起源於山東濟南,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豬肉餡為常品,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餃子形狀,但天津鍋貼類似褡褳火燒。
另類的餡料鍋貼,美味的韭菜盒子的做法
韭菜盒子是北方以及西北地區較為有名的一個小吃,不過這個小吃同樣也是閩南地區與臺灣較為有名的風味小吃,如此美味的餡料鍋貼你想學習怎麼做嗎?
那麼,本期來看看廈門小吃韭菜盒子的做法。
還想了解》》吃韭菜的好處
主料:韭菜150克、雞蛋2個、蝦皮20克、麵粉200克。
輔料:香油1湯勺、鹽1茶勺 ...
你知道嗎,中國四大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本期民族文化,看看中國的四大文化遺產。
明清檔案
明清檔案分為內閣大庫檔案、軍機處 ...
另類“鳳凰男”,劉強東的創業故事
京東商城,是當下許多人會選擇的電商品牌。
而京東老闆劉強東的創業之路,更是被稱為“鳳凰男”的逆襲。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另類“鳳凰男”,劉強東的創業故事。
劉強東,40歲,今年5月他一手創立的京東商城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他以71億美元的淨資產攀升至《2014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十位,與馬雲 ...
山東半島文化,你瞭解多少?
山東半島是中國三大半島之一,山東半島是藍色經濟區的一個致力於經濟、科技、社會和開放的全新體系。山東半島在山東佔了很大的面積,它也為山東的經濟帶來了很好的發展和創新。那麼,對於山東半島文化您瞭解多少,下面的山東文化為你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山東半島(Shandong Bandao或Shan- ...
巨蟹和射手的另類愛情故事
我叫jan。
他是我的初中同學,射手座的,我是巨蟹。都說射手和巨蟹是不完美的,當初也沒有在意,更沒有留心。
他總是感到非常奇怪,因為我對他初中時期的點點滴滴都記憶猶新,可是明明我在初中時對他本沒有什麼想法,雖然,我承認巨蟹座有時候是非常濫情的。
他那時粗糙得像塊岩石,就是喜歡玩,放學就和一大堆 ...
時尚:12星座女郎鮮為人知的另類興奮點(組圖)
每個女人都可能透過不同的途徑體驗到激情高潮的刺激,而不僅僅是嘿咻一種方式,比方說利用美酒、長跑、玫瑰花香,或者甚至是一個月的朝夕相處都可能讓女人達到和激情時刻一樣的高潮效果。
白羊座女郎的另類興奮點(點選圖片進入下一頁)
白羊座星女郎鮮為人知的另類興奮點
白羊座的星女郎,不管做任 ...
金牛座女郎鮮為人知的另類興奮點(圖)
裸睡作為一種健康的時尚在年輕人當中逐漸風行起來,觸覺體驗敏感的金牛座星女郎不僅因為拋開睡衣的束縛會讓身體得到更充分的休息,而且還能直接感受肌膚相親的溫柔。和他睡在一起時肌膚的感覺,讓牛牛感到很溫暖,很踏實。更重要的是,赤裸相對時雙方彷彿化為沒有任何隔閡的親密愛人,這足以讓追求安定的金牛座星女郎感到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