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0年前後,墨子約29歲時,楚國準備攻打宋國,請著名工匠魯班製造攻城的雲梯等器械。墨子正在家鄉講學,聽到訊息後非常著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釐帶領三百名精壯弟子,幫助宋國守城;一面親自出馬勸阻楚王攻打宋國。
1、《墨子·公輸》是春秋戰國時期墨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所作的一篇文言文。記述了墨子出使楚國,用智慧說服楚國大夫公輸盤和楚王放棄意欲侵略宋國的企圖。文章主要通過出色地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勇敢和反對攻伐的精神,同時暴露了公輸盤和楚王的陰險狡詐,是墨子“非攻”主張生動又具體的體現。從寫作特點來看,本文透過曲折生動的故事,圍繞矛盾衝突來闡明道理,凸顯人物性格。本文采取類推的說理方法,加之排比、比喻,使文章生動活潑,邏輯性強,具有說服力。
2、墨子,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頒獎詞:
他,兼愛人民,不分等級上下;他,行俠仗義,不為個人名利得失;他,熱愛和平,否定國家戰爭;他,大倡節儉,最早構建節約型社會;因為有他,孔子的仁愛顯得狹隘而小氣;因為有他,中國出現了最早的俠士;因為有他,人們開始思考戰爭存在的意義;因為有他,資源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他是我們熟悉的,也是我們不熟悉的,因為他離我們那麼遙遠,遙遠至幾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他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先墨子。
1、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
詞句註釋:而,錶轉折,卻。
譯文:損失不足的而爭奪有餘的,指犧牲百姓的生命去爭奪土地。
2、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
詞句註釋:仁:對人親善,友愛。知而不爭:知道這道理卻不對楚王進行勸諫。
譯文:宋國沒有罪卻攻打它,不能說是明智的。知道這道 ...
先會見公輸班稟告他,攻宋是大不易不符合道義,會失去民心的公輸班表示他沒有反對,推說出主要是王要攻宋;把墨子的意思代給陛下會見楚王后再次表明宋不可攻,並指出楚王缺少的不是地盤,應該在人民生活上民生上面多下功夫勵精圖治;攻宋和人民的民心是向背的,就算楚人去參加攻宋可是人心不齊也不能取得勝利;透過自己和楚國大臣 ...
方法如下:
墨子先設下圈套,誘使公輸盤說出“吾義固不殺人”這句話。接著,墨子就抓住公輸盤這句話來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輕描淡寫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將幫助楚國攻打宋國的公輸盤置於理虧的境地;接著,墨子用“不可謂智”“不可謂仁”“不可謂忠”“不可謂強”“不可謂知類”,從各個角度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 ...
1、輸攻墨守:解釋:輸:公輸班,即戰國時期有名木匠“魯班”;墨:墨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比喻攻守雙方力量相仿,各顯神通。
2、百舍重繭: 成語典故:公輸盤為楚設機。將以攻宋,墨子聞之,百舍重繭,往見公輸盤.。
3、九攻九距: 成語典故: 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4、何罪之有: 成 ...
墨子對秦王說:有這樣一個人,自己有華麗的車子不坐,而去偷鄰居的破車;自己有絲綢衣服不穿,而去偷鄰居的粗布衣服;自己有好飯好菜不吃,而去偷鄰居的粗劣食物。接著問:此為何若人?誘使楚王說出:必為有竊疾矣,這正是墨子要楚王說出的話。墨子隨即一連用了頗有誇張意味的三個對比,極言楚國的物產豐富和宋國的物產貧乏,從而 ...
墨子並未能真正說服公輸盤放棄攻宋,他只是透過類比指出公輸盤的不義,讓公輸盤理屈。無話可說的公輸盤並沒有停止攻宋的意思,他把攻宋的責任推給了楚王。見了楚王之後,他先給楚王講了一個有“竊疾”的人的故事,這個人自己有很多好的東西,偏偏要去偷人家破破爛爛的東西,接著拿這個有竊疾的人和楚王相比,楚國有很多好的東西, ...
《墨子》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纂而成。
作品簡介:
《墨子》是闡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現存53篇,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辯或墨經,著重闡述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