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葬是壯族的一種喪葬方式。
巖葬,就是人死之後,不埋入士,而是斂屍入棺,在懸崖峭壁土鑿孔插樁置放棺木;或是在懸崖上鑿洞,納棺其中;或就岩石的裂隙和天然巖洞,將棺木抬進去,凌空懸置。
廣西西部地區石山聳立,巖洞遍佈,所以,當地壯族多選在下臨江河的懸崖峭壁上的天然巖洞入葬逝者。巖葬棺木多為圓木,剖開為二,然後挖空而成,也有用六塊木板鑲成長方體的。壯族巖葬的起止年代大約在東漢時期,直到民國年期還在部分壯族地區流行,大部分的壯族巖葬主要是明、清時期的。
古代壯族為什麼要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棺木懸於峭壁上的巖洞中呢? 這是由壯族經濟生活與宗教信仰所決定的。考古資料證明,在遠古時期,由於生產力低,壯族先民多是居住在巖洞裡,在他們的思想意識中,人死之後仍與活著的人一樣進行生產與生活,同樣要衣、食、住、行。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巖葬就和人類居住的巖洞聯絡在一起了。
人死後,第一次葬是將遺體安放在木製的棺材裡,“躺”著埋在土裡,堆成長形墳,叫“長墓”,也叫“新墓”,表示人還“睡”著,並沒有“死”;也表示人的靈魂還沒有到“陰府”,還是“新鬼”,沒有投胎轉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給他設靈位,祭祖時他是沒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靈位設祭。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年之後,也就是腐屍“化淨”之後,將“淨骨”撿出,安放在陶罐(壯話叫做“金罐”,也叫“金鐘”)中,選取“墳山寶地”重葬,堆成圓形墳,叫“圓墓”,也叫“祖墓”。顧名思義,“祖墓”的死者是應該有後代的(含旁系親屬),故年輕人死後一般不作二次葬。解放前,按習俗不滿36歲的人(還有帶身孕死[壯語叫“溼身死”]的婦女)是不進行二次葬的。但在解放後,人們思想解放了,沒那麼迷信了,成年人(16歲以上)及“溼身死”婦女也行二次葬了。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較隨便,地頭田邊、茅山荒坡均可,並不講究“風水”,不過還是要請“地理師(風水先生)”來定“墳向”,定下葬時辰,除了葬禮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卻非常從簡。但在舊社會,或追溯到民國以前,有個別“富貴”的人,為顯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異常堂皇,仿照帝皇的做法,不再做二次葬,民間稱之為“大葬”。不過,在民眾觀念中,對此種葬式大都嗤之以鼻,並不看重;甚至對一些荒蕪的“長墓”譏之為“無主”或“無後”,有時還以此來咒罵自己厭惡的人“以後死了埋長墓”,意為未成年即死(早死)。
二次葬的墓地則很講究“風水”,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墓地,寧可把“金壇”(撿骨後安放淨骨的陶罐)寄葬在臨時選定的地點,一般尋找向陽、乾爽的土坡劈崖,挖個可以容得“金壇”的拱門形的洞穴,“金壇”安放好之後,通常敞開著,過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塊封住的。對這種寄葬,清明掃墓也很簡單,砍去雜草,燒幾柱香即可。但寄葬時間不能太長,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當然也有因經濟問題或其他原因而長年寄葬的。
二次葬墓地的“風水”通常由“地理師”來尋找,或自己尋得後由“地理師”來確認。人們普遍認為,墓地的“風水”會給子孫後代帶來好運,否則就要倒運。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應該靠山臨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臨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莊一樣。上林李姓巨族(據族譜記載,宗傳三十餘代,現今人口二十餘萬人)祖傳的族譜上有個故事,足以說明人們對墓地風水的看重。故事原文是:
《千子萬孫史略》
傳說五百年前,有個風水先生,寄宿於吾太始祖諱景晟公的家居住,其人之名乃是江西黃勝東也。此人有博通古今之學,尤屬風水特長,終日遊山玩水,到處命山為名,所謂金雞展翅,丹鳳朝陽,白鶴飲水,九龍戲珠,每一山都因其形而得其名。……景晟公官任鳳化(今上林)知縣,娶妻黃氏。黃氏為人寬達,四海來客,視同一家。前述黃勝東先生遊旅鳳化,客居景晟公家,黃氏待之如親兄弟,黃先生感動得世所罕見,因而有心送一風水寶地與她。送地之前,特再三試黃氏之心:一說,先生每天出遊,返家時將帶滿汙泥的雙腳浸入水缸滌洗,黃氏不但不惱,反而慰問先生,並毫無怨言地清洗水缸,再充滿水,次次如此;二說,先生每逢雨天必出遊,並向黃氏取傘,返家時,黃氏總在門口等其歸來,在門口,先生就當黃氏之面,故意將雨傘在門框上碰破,黃氏非但不怪,還為先生頂風冒雨而讚賞有嘉,如此不知損壞了幾多雨傘;三說,有一次,先生要去邀約故人,因而借景晟公官衣一用,黃氏慷慨與之並多予銀兩,先生酒宴之後,將所剩豬肉以官衣包回,弄得官衣齷齪不堪,黃氏亦不怪之;……先生既受黃氏之招待,於是送給黃氏一墳地坐落於天堂山之嶺西燕雲徐村背,並稱,所謂天堂山三臺落脈,土角流金螞蟻窩地也,此吉地有三種葬法:一曰九代狀元,二曰代代富足,三曰千子萬孫。景晟公願以九代狀元而葬,而黃氏則因景晟之前五代、代代獨子,因而阻止道:九代狀元雖貴但不長而衰,而千子萬孫世代綿長,蕃而不絕。先生滿口稱讚黃氏之見勝於鬚眉,正是福人葬福地,結果黃氏百年之後而葬之,先生親自主持葬事,後來應驗,於是留下千子萬孫《澄江巨族》之傳說……
二次葬,先是撿骨(也叫“撿金”),一般是一次葬三年後。所以定三年,一是等遺體腐化乾淨,二是按“五服”應“斬哀三年”。撿骨也要選好時辰,“五服”內的直系親人都到場,先燒香祭拜,然後掘土、開棺,開棺時用蓬布或雨傘遮陽,見骨時親屬痛哭流涕,之後才圍成一圈,逐一將遺骨取出,揩淨,如果遺骨潮溼,還要用炭火烘乾。最後按從腳到頭的順序安放到“金壇”中,取“坐”著的姿勢,表示他自然從容地坐著,面對人間和他的子孫,祭拜時就像與後人親密無間地“見面”一樣,蓋好罐蓋。下葬又另選時辰,在墓地事先挖好一個容得“金壇”的圓筒形井穴,到時辰才將“金壇”放進去,“井穴”上嚴蓋一塊圓形石板,再堆土成墓。然後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二次葬禮儀結束。
二次葬後,一至三年之間,還要“探金”一至兩次。所謂“探金”,就是掘開墳土,開啟石板,探看“金壇”裡的遺骨好不好:乾爽的、金黃色的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壇”寄葬,再找“風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壞的(遺骨雖不泡水但很潮溼、顏色灰白),可暫時復土留墳,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轉好或轉壞以決定該墓地的取捨。“探金”也由“地理師”定時辰和主持,前後均要祭拜,但儀式都較簡單。“定葬”後,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遷動了。
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南霞鄉下洋村坑源底自然村,隱藏著一處神秘巖棺葬,初冬時節,筆者帶著疑問,特意前往下探訪,尋找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遺蹟。
巖葬,就是人死之後,不埋入土,而是殮屍入棺,在懸崖峭壁上鑿孔插樁置放棺木;或是在懸崖上鑿洞,納棺其中;或將棺木抬進去岩石的裂隙和天然巖洞,凌空懸置。
從下洋通往坑源底的途中有二處懸崖峭壁,上百米高的山岩下襬放著棺木和金罐,四周雜草叢生。鑿巖為穴置棺以葬,或許是當時的一種喪葬方式。這些棺中的死者是誰?為什麼要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棺木懸於峭壁上的巖洞中呢?
傳說:巖葬者死於數百年前屠村事件
下洋村村委會主任曹秀煖,今年59歲,他家就在坑源底。據曹秀煖介紹,坑源底的歷史比下洋還要早,全村都是沙縣開縣始祖曹朋的後裔。他說,南宋末年坑源底已發展到70多戶,300多人,但不知何故與下府(現在閩南一帶)土匪結下深仇,兩年間土匪把全村人屠殺,只有曹文盛一人逃出來。相傳有一次土匪進村時,坑源底曹氏族人曾躲藏到現在坑源底水庫上方的石洞裡。石洞深三四米,寬十多米,洞口築有五六十公分高的擋牆。但是不幸被土匪發現,被全部斬盡殺絕。曹文盛逃出來後,到延平府寄居,娶妻曾氏,生子曹軒。曹軒長大後又回遷坑源底居住,歷經八九百年發展,現在坑源底村人口530多人。
關於屠村事件,下洋村還流傳著另一種版本。帶領我們去探察巖葬的老人說,相傳曹氏族人是被紅頭賊屠村時殺害的,當時只逃出曹文盛兄妹,其他人全部遇害。後來兄妹成婚,繁衍後代,曹氏後人稱他們曹公曹母。據此推測,屠村行為也可能是元朝末年紅巾軍所為。沙縣一帶民間就流傳著關於紅巾賊的故事。據《三明市志》“大事記”,元末紅巾軍領袖陳友諒派部將鄧克明入閩,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鄧克明軍攻佔沙縣。
屠村究竟是何人所為?這兩種說法,甚至更多說法,在村裡流傳,可是卻沒有找到任何文字記載,真相撲朔迷離。
兩處山崖300多副巖棺
當時被殺死的村民達300多人,葬在“人墳巖”。人墳巖有兩處,相距一兩百米,山岩高聳,竹木森森。一處有棺材200多副,一處數十副,兩處還有近十個金罐零散擺放。
在葬200多人的那處,1990年,南霞——尤溪管前鎮公路開始建設時,發現了一具男性木乃伊,曹秀煖等人曾反覆去看了多次。木乃伊衣服早已爛了,赤裸的屍身儲存完好,人首四肢俱全,見不出屠戮的痕跡。有人把木乃伊扶起來,還能成坐式。1991年木乃伊被人盜走。如今,公路從岩石上方經過,開公路時被泥土堆沒剩下的30多副棺木依次靠近山岩排放著,還有十幾二十副棺木被藤蔓纏繞遮掩。另一處現在還可見到10多副棺,零零散散擺放著,有一副棺木腐爛,能見到人骨,也有的棺木被老鼠咬齧穿洞。還有一副與其他的不同,是用厚杉木板釘的方形棺材,據說這副棺是後來葬在那裡的,棺記憶體放的可能是夭折之人。棺木上“福”“壽”等文字依稀可見。
從現存的巖棺來看,最高的離地面20餘米,最低的離地面也有3米多。巖棺位置那麼高,棺木和屍骨又那麼重,古人是如何將這麼笨重的東西置放到崖壁上去的?委實令人費解。
下洋巖棺群——待解之謎
巖棺葬,曾是我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喪葬方式,武夷山、龍虎山、重慶石柱縣等都曾發現過巖棺。2006年,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泰寧金湖上清溪景區龍風峽附近山谷距地面20米高的巖穴中發現一個船棺,為當地名貴的楠木所制,船棺和屍骨都已風乾,儲存完好,但早已被鑿開過。古棺內沒有發現隨葬品。
這一古巖棺的發現,印證了《泰寧縣誌》的記載。據宋人洪邁《夷堅志》,泰寧縣東7.5公里處,有“仙棺石”,巖間有棺木。仙棺石位於朱口鎮音山村西側,高約150米,形似筍,稱“筍石”。其處峭絕,人莫能上。
泰寧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古越先民繁衍生息,巖棺安葬作為古越族人的習俗,在今天還可以找到異化衍變後的影子。有關古巖棺的遺址,當地民間傳說中還有四五處之多,而且大多集中在上清溪到石輞、李家巖到帳幹一帶丹霞巖穴中。泰寧縣大龍鄉張地村公路沿線,有一處巖壁下藏有大量的棺木。張地村有個習俗,人一出生就準備棺材,全部放在巖壁下,說是“取天地精華,延福長壽”。
而沙縣坑源底一帶並無巖葬的傳統,都是墓穴而葬。或許是當時土匪屠村,死的人太多,一時無法挖穴埋葬,人們就把死者抬到巖下襬放著。這樣一擺就擺了數百年,時間一寸一寸流逝,真相一絲一絲模糊,神秘一點一點增加。
神秘的下洋巖棺群等待專家為人們解開謎團。
鄂倫春族喪葬舊俗。成年男子死後,經沐浴,裝殮於樺樹皮製的棺材內,懸於枝幹茂密的大紅松樹,風葬一年。第二年,死者週年時取下屍骨,用其生前三寶(獵馬、獵犬、獵刀)殉葬。獵刀與遺骨放置一起,獵犬用槍擊斃,獵馬四蹄綁緊在幾棵大樹上,由“撒滿”喃神後,用利斧猛劈馬頭致死,然後將三寶與死者屍骨一同埋葬。參加葬禮者喝酒 ...
語意:原本是客家風水先生一句自我解嘲之語,認為遷葬的次數越多越好。借喻好事多磨,並告諭人們事情總是朝著良性方向發展的。
客家人篤信風水,贛南客家風水文化尤其著稱。如果說世界風水在中國,那麼中國風水在贛州。風水術,又稱堪輿術,是一種從古代沿襲至今擇吉避兇的術數。
客家風水祖師楊筠松,民間多稱之為楊救 ...
一、客家民系祖先崇拜的深層表達
二次葬在客家區域內廣為盛行,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二次葬是客家民系祖先崇拜在葬俗上最為實在的深層表達。祖先崇拜源自對先人懷念,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進入封建禮制社會之後,祖先崇拜的形式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而客家民間的祖先崇拜形式上更為多樣,“除了常見的祖先崇拜和祖 ...
壯家的春節習俗,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獅、舞雞、舞春牛,情濃而意深。
待農曆臘月二十三“送灶”一過,壯家便處處洋溢著喜迎新春的氣氛:掃房梁,製作肉粽、餈粑、米花糖、糯米餅等新年食品。晚間,村前寨後傳來陣陣清脆的敲餅聲,噴噴油香瀰漫著壯村小巷。
除夕這天,壯家戶戶貼春聯、放鞭炮,閤家歡聚,喜慶團圓。大 ...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分佈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區,廣西、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壯族有語言,通用漢語。屬漢藏語系壯傣語支。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
一些少數民族把死亡喪葬作為喜事看待,與婚嫁紅紅火火的喜事相對,稱喪事為 白喜事 ,藉以掩飾失去親人的心理哀痛,也反映出少數民族對人生死亡的客觀規律的無奈認可。許多民族存在的 娛屍 習俗,正是這一心理狀態的具體表現。
明初,滇西傣族 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則婦人祝於屍前,請親戚鄰里各持酒物於喪家,聚少年百 ...
壯族習俗:拋繡球
繡球
拋繡球一般在歌圩節期舉行。繡球為圓形,布面,繡有花鳥,內裝木棉花或豆、米之類農作物,四角綴以彩色布帶,供手握拋擲。玩時,男女分成兩對,雙方人數相等。男女雙方相距一定距離,各列一方,每方有一 乜同 即領隊,在中間樹一高竿,作為拋球的高度標準。
拋球時首先由女方領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