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三伏天怎麼算
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 三伏天怎麼算
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 三伏天怎麼算
夏至不是入伏,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才是入伏的時間。
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後季節變化開始進入秋季。
三伏天分為頭伏(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夏至日開始的第三個庚日(夏至那天不算)為初伏的第一天,初伏是十天。
中伏:初伏後的十天,也就是初伏的下一個庚日(因為天干為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一個迴圈都是十天),中伏的天數不定,這個由末伏的開始時間決定
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開始,為末伏的第一天。末伏為10天。末伏結束的時間在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前後。古人的命名和計算還是很貼切的。
三伏天的開始與結束都是由庚日決定的,因此,從夏至開始到立秋之間如果有4個庚日,則中伏十天。如果有5個庚日,中伏為20天。三伏天的長短與閏月無關。
伏天計算
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
冬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節。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夏至吃入伏面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吃麵是一種風俗,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在古代,一到夏至人們都會舉行祭祀儀式,祈禱來年風調雨順。而此時恰逢民間新麥方出,人們就會用麵食敬神。因為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而從現代的營養學角度出發,夏至前後正值新麵粉上市,新鮮麵粉中的營養成分較高。
因此,人們在夏至時節多吃麵,一個是慶祝豐收,另一方面也能夠從新麵粉做成的麵條中攝取到最營養的成分。
夏至吃“入伏面”好處多
夏至雖然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也代表“三伏天”即將到來。因此,夏至以後最好要改變飲食,以易消化、清熱下火的食物為飲食主體,麵條就成了許多家庭的第一選擇。因此,夏至面也稱為“入伏面”。到了夏至,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要吃麵條,比如山東人要吃“過水麵”,也就是麵條煮好後要過一遍涼水再吃。夏至北方吃打滷麵、炸醬麵,南方吃的面就多了,如肉絲麵、陽春麵、幹湯麵、三鮮面、麻油拌麵等。
小麥味甘、性涼,入心、脾、腎經。《本草拾遺》記載,小麥面可以“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不少人還喜歡在夏天吃一碗熱面促發汗,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溼氣和暑氣。另外,夏季容易受涼,鼻塞、頭痛等症狀時時有,煮一碗熱面,加一點蔥白或胡椒,趁熱吃,有一定的發汗驅寒作用。
夏至吃麵,配菜要豐
麵條屬於穀類食物,主要能提供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及B族維生素等,但是營養尚不全面,因此煮麵時不妨多加一些配菜。
比如炒幾個雞蛋,再加一點黃瓜絲,胡蘿蔔絲,一點鹹菜,把面煮好後過涼水,放到碗裡,加入上述配料,最後淋上搗好的蒜泥,一碗三色入伏面就做好了,不僅顏色鮮豔,營養也更加全面。
入伏是從夏至開始嗎 三伏的第一天是不是夏至
入伏是從夏至開始嗎 三伏的第一天是不是夏至
入伏不是從夏至開始,三伏的第一天也不是夏至,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才是入伏的時間。
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後季節變化開始進入秋季。
三伏天分為頭伏(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夏至日開始的第三個庚日(夏至那天不算)為初伏的第一天,初伏是十天。
中伏:初伏後的十天,也就是初伏的下一個庚日(因為天干為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一個迴圈都是十天),中伏的天數不定,這個由末伏的開始時間決定
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開始,為末伏的第一天。末伏為10天。末伏結束的時間在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前後。古人的命名和計算還是很貼切的。
三伏天的開始與結束都是由庚日決定的,因此,從夏至開始到立秋之間如果有4個庚日,則中伏十天。如果有5個庚日,中伏為20天。三伏天的長短與閏月無關。
伏天計算
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
冬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節。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入伏後吃什麼好
餃子
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習俗。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入伏這天吃餃子,是希望能平安度過夏季,祝願祈福之意。
雞
民諺雲:“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南昌“頭伏吃雞二伏鴨”,湖南與江西比鄰,頭伏也是吃雞。相對來說,江西、湖南人三伏天養生吃雞倒是很有幾分科學根據。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在燉雞時可適量加入生薑,生薑性溫,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的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去溼強身的作用。這樣一來,可做到發散體內蘊寒,防止秋髮寒病。
蘿蔔
“頭伏蘿蔔二伏菜”,從傳統意義上講,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儲存的大白菜和大蘿蔔,所以種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蘿蔔就顯得很重要。所謂的頭伏蘿蔔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後,第一個10天稱為頭伏,這個季節就要種蘿蔔了,第二個10天稱為二伏,這時就要種白菜了。
火腿
杭州人“頭伏火腿二伏雞”。中醫認為,火腿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為最佳。夏天人們往往食慾不振,營養不足。火腿營養豐富,食之不膩,能增進食慾,和冬瓜燒湯,既有營養,又防暑祛病。
羊肉
“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眾所周知,羊肉是發汗的食物,是冬日裡再好不過的美食,徐州人卻迎難而上,在一年中最熱的伏天吃加了紅油辣椒的羊肉。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當地人認為此法能“以熱治熱、發汗排毒”。“伏羊節”是徐州的傳統節日。於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開始,在之後的一個月裡,徐州百姓集聚在各個酒店、飯莊、羊肉館、燒烤攤,吃羊肉,喝羊肉湯,故曰吃伏羊。
餛飩
在南方部分地區,如上海等頭伏要吃餛飩,其實對於南方人來說,餛飩和餃子幾乎是一種食物。上海人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比起水餃,餛飩個小皮薄,煮熟後有透明感,另煮餛飩費時短,煮水餃過程則需多次加涼水,方保證熟透。另外還有一點,水餃重蘸料,餛飩重湯料,在廣東地區尤其突出,雞湯、肉骨頭湯是湯底的首選。
吃麵
伏日吃麵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記載:“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則記載:“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麵、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有止洩等作用。
2021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怎麼數
2021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
不是,入伏是在夏至的第三個庚日。民諺 “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曆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這裡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頭的那一天。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怎麼數?
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3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開始變短夜開始變長,熱的中間潛伏著寒冷的因素,當初起名“伏”是很科學的。
2021什麼時候入伏?
2021年7月11日入伏。
三伏天具體時間表: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夏至節氣的氣候特點:
(1)對流天氣。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詩人徐書信“在暑雨”一詩中,也對夏日雷雨天氣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薰風暑坐檯,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2)暴雨天氣。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溼,冷、暖空氣團在這裡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黴,人體也覺得不舒服,一些蚊蟲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衛生,儘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
(4)高溫桑拿。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過了夏至,雖然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從1951年-2006年的資料來看,北方許多城市的歷史極值都出現在夏至後。
2021小暑是入伏的頭一天嗎 小暑是三伏天開始嗎
2021小暑是入伏的頭一天嗎
不是。小暑在每年公曆7月6至7或8日到來,而三伏天的開始以夏至第三個庚日為準。所以小暑不是入伏。不過,一般在入伏是在小暑期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小 ...
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
夏至不是入伏的開始。
夏至這一天並不是入伏,夏至一般是在6月22日左右,這一天,天氣開始漸漸變熱,還伴隨著雷雨天氣。
入伏一般吃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就開始入伏了。這裡面的庚日一般是指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頭的那一天。
入伏意思是進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 ...
202x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怎麼數
導語:很多人把夏至所謂三伏天的開始,但實際上是這樣嗎?你覺得2022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顯然不是的。入伏的標準是“夏至三庚日”,也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到來,所以夏至不是入伏。那麼,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怎麼數呢?一起來了解。
2022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
不是,入伏是在夏至的第三個庚日。民諺 “夏至 ...
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
夏至不是入伏的開始,但是它是判斷入伏的標誌,民間俗語說“夏至三庚入伏”,意思是夏至來臨的第三個庚日就開始入伏了。入伏指的是三伏天,這段時間是夏天最熱的時候,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不過因庚日日期變化,每年入伏時間各不相同。
夏至是不是就入伏了
很多人認為夏至到了就開始入伏了,其實並非如此,不過夏至和 ...
2021入伏從哪一天開始 7月11開始進入三伏天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天氣的變化。比如說四季更迭,氣候轉變等等。從熱轉涼、從寒轉暖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但太高或太低的溫度都會讓我們的身體產生不適感。三伏天來自於夏季,是全年中氣候最悶熱,溫度最高的時間。
今年三伏時間表
2021年三伏天從7月11日開始,8月19日結束,歷時40天。
初伏:202 ...
小暑是入伏的開始嗎 小暑是不是入伏的第一天
小暑是入伏的開始嗎
小暑不是入伏的開始。民諺 “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曆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這裡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頭的那一天。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 ...
三伏天從哪天開始2021 三伏天從哪天開始算起
三伏天從哪天開始2021 三伏天從哪天開始算起
2021年三伏天從7月11日開始,2021年8月19日結束,歷時40天。具體時間表如下: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