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夏至的內涵意思是什麼+夏至表示什麼意思

夏至三庚入伏是什麼意思 夏至三庚入伏是怎麼回事

  夏至三庚入伏是什麼意思

  三庚是中國農曆中劃定三伏天開始的標準“夏至三庚便入伏”。指的是從夏至日開始算起,數到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第一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出現時,為初伏第一天,第4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第一天。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確切地說,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數10天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為止,這10天就是初伏,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往後數10天到第五個庚日前一天為止,這10天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立秋後的第二個庚日之間的這10天為末 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伏,是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之意。從夏至開始,小暑和大暑之間的日子,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人們常用“熱在三伏”這句話來形容盛夏的氣候特點。這種說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關於三伏天時間的計算: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

  21世紀新演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數年31單數年36、Y年、[ ]取整、MOD取餘)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於7時減1小於8時加9(2096年例外減1),比如2006年GR = (31 - [6/4]) MOD 10 =30 MOD 10=0 ,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2019年GR=(36-[19/4]) MOD 10=32 MOD 10=2,初伏7月12。

  相關入伏資料:

  透過對1900——2050年入伏和中伏天數的統計,由此看出:

  1、入伏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間;

  2、中伏20天的可能性較大,會出現連續幾年都是中伏20天的情況;

  3、中伏10天的可能性較小,中伏10天的情況至少過2年出現一次,不會連續幾年出現;

  4、入伏在7月16日之前的,中伏都是20天;

  5、入伏在7月20日之後的,中伏都是10天;

  6、入伏在7月17日的,中伏多數是20天,極少數是10天;

  7、入伏為7月18日的,中伏半數是20天,半數是10天;

  8、入伏在7月19日的,中伏多數是10天,極少數是20天。

  9、1997年的出伏日應該在8月26日而不是8月16日,最晚出現在8月28日(1911年)。

夏至的第三個庚日是什麼意思 夏至三庚是入伏嗎

  夏至的第三個庚日是什麼意思 夏至三庚是入伏嗎

  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來記載時間。所謂的“第三個庚日”就是時間遇上的第三個帶“庚”字的時間,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一般來說,有著“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也就是說,到第四個“庚日”的時候就是初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三伏主要為初伏、中伏和末伏。

  三伏的日期主要是從夏至過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第三個庚日到第四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

  那麼可以知道的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的到來,意味著三伏天的開始,就進入了小暑時節。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表示天氣開始炎熱,但沒有到達最熱的時候。

  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是大暑,小暑之後就是大暑。這裡也表示了,當夏至日第三個庚日的來臨,天氣就會逐漸炎熱起來,慢慢就會到達第四個庚日,也就會迎接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

  三伏為什麼要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一段時間,暑氣連天,萬物避伏,其節氣一般在小暑之後、處暑之前,涉及小暑、大暑、立秋三個節令,故稱“三伏”。伏日是暑氣最重的日子,短則為三十日,長則為四十日。

  夏至時,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雖然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極至,但地面積溫並未達到最高,北半球積溫仍處於不斷累積加高階段,故夏至並不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時段,故夏至並不算伏日。那麼伏日為什麼是從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算起呢?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個原因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就進入了小暑節令;庚為天干之一,天干共十,兩個庚日之間相隔為十日,也就是說夏季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三個庚日之間相隔為二十日;而每個節令之間的相隔時間為十五日,即一月兩個節令,半月為一個節令,這樣,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實際就已進入小暑節令最少五天及以上了。這就說明,小暑節令並不都在伏日,伏日包括小暑節令的一部分而止於處暑之前。這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小暑不全伏,大暑正當伏,立秋暑氣猛如虎,伏日止處暑。”處暑就是暑氣已停止的意思。

  第二個原因是與用庚日有關的問題。庚者,更也,天道有所更替也。伏日在夏秋之間,是一年之中期,或謂之“長夏”時節,五行屬土。夏五行屬火,其性旺盛;秋五行屬金,其性斂收;而夏秋轉換之間則五行屬土,其性中和。故伏日處於五行多變之時,是事物由盛轉衰的節點,故用庚日,以示天道變化。天道變化,鬼神應之,況於人乎?

  三伏第一天吃什麼最好

  1、餛飩

  在南方部分地區,如上海等初伏要吃餛飩,其實對於南方人來說zhi,餛飩和餃子幾乎是一種食物。上海人人有“初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

  2、餃子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入伏的時候,剛好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麵,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餃子。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3、湯麵

  入伏的第一天,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習俗,南方如上海是吃餛飩,廣州是吃湯麵。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所以吃起來會產生較強的飽腹感。

夏至已至是什麼意思 用一句話描寫夏至的特點

  夏至已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當太陽達到黃經90°時,夏至已至,暫別清涼。“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之名由此而來。

  用一句話描寫夏至的特點

  1、夏天的味道,多少人在這光芒的時刻染上永恆,滾燙的空氣,指間的微涼,思念如潑墨,泛起層層渲染,而今的彼此,隔著時光看彼岸,對岸夏天裡的青春正一天一天地成熟,你微笑的臉龐,我淺唱著婉詞,生如夏花般綻放,空氣中的絮語,那一抹純白的似水柔情,詮釋著七月流火最美的紀念。

  2、雨後空氣清新,仰望天空,雲朵們又開始了玩耍,時而變成鯊魚,想一口把我們吃了;時而又變成小船,在空中航行;時而又變成氣球,在空中飄來蕩去;時而也會變成小孩,在空中奔跑,他們的高興勁感動了整個天,天越變越藍,這時我似乎聽到了雲朵們的歡笑聲。

  3、深夜裡,靜悄悄的,調皮的星星哥哥月亮姐姐偷偷地跑出來玩耍。星星像一枚枚天燈,美麗極了。星星是恬靜的,是安詳的,像天空的眼睛。星星彷彿和我捉迷藏,東藏西躲,弄的我眼花繚亂。月亮像一個大玉盤,又像一塊圓餅乾。

  4、夏,是一個多麼爽氣的名字呀!夏小夥把桃花畫的粉中帶紫,把梨花擦的晶瑩剔透,把荷花抹的銀光閃閃,讓人看了心曠神怡!

  5、黃昏十分,垂柳輕柔地揮著手,送別了戀戀不捨的夕陽,天空做好了夢的綠色襁褓,等待著第一顆星星的誕生,最後一抹晚霞也在西方的天空中悄然隱去,暖風來回地在每一個人的耳畔喃喃低語,宣佈著夜的來臨。人們也在這個時候出來透透氣,深藍的天空,又彷彿有幾顆星在閃爍。

  夏至節氣氣候特點

  1、對流天氣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詩人徐書信在《暑雨》一詩中,也對夏日雷雨天氣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薰風暑坐檯,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2、暴雨天氣

  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溼,冷、暖空氣團在這裡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

  4、高溫天氣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夏至過後,雖然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嗎

  不是的,夏至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最熱的應該在三伏天內。

  主要的原因是大氣層的作用。大氣層有很強的保溫作用。如果沒有大氣層,夏至以後,北半球日照時間逐日縮短,接收熱量一天比一天少,散失的熱量一天比一天多,溫度就會逐日下降。但是,由於大氣層的保溫作用,一天中,總的日照時間大於黑天時間,也就是說總的接收熱量時間,大於散失熱量的時間,所以,在大氣層的保溫作用下,溫度還會繼續上升。


夏至三庚數頭伏的意思 夏至三庚數頭伏怎麼算

  夏至三庚數頭伏的意思 夏至三庚數頭伏怎麼算   夏至三庚數頭伏是指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數頭伏,即為入伏。   庚日的日期是有變化的,並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入伏日期總是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間。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 ...

夏至三庚是什麼意思

  夏至三庚是什麼意思   夏至三庚數頭伏”。據天文專家表示,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面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蓄積,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   夏至三庚數頭伏是我國農曆中,計算三伏天的方法之一,指的是從夏至日開始算起,第三個庚 ...

夏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的到來代表著什麼

  夏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的到來代表著什麼   夏至的“至”是“極”的意思,即夏至時北半球白晝達極長。代表著炎熱的夏天來臨。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迴歸線自西向東穿過我國雲南、廣西、廣東、臺灣四省區,這四省區是我國境域內太陽在天空位置最當中的地區,日影最短、白天 ...

夏至寓意代表什麼意思 夏至有什麼象徵寓意

  夏至寓意代表什麼意思   寓意炎熱的夏天來臨。夏至為五月中。夏為大,至為極,萬物到此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接近極地處是白夜,一年中最有詩意的一天。   夏至是最炎熱的時候嗎?   不是,最熱在三伏天。   三伏天為什麼熱?   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 ...

夏至的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節氣的至含義是什麼

  夏至的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節氣的至含義是什麼   夏至的至釋義:1.到。2.至於。3.極;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 ...

夏至三更便入伏是什麼意思 夏至三庚入伏怎麼推算

  夏至三更便入伏是什麼意思   “夏至三庚數頭伏”。據天文專家表示,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面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蓄積,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   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   夏至三庚數頭伏是我國農曆中,計算三伏天的方法之一,指的是從夏至日開始 ...

夏至三候是什麼意思 夏至三候分別是什麼

  夏至三候是什麼意思 夏至三候分別是什麼   夏至三侯分別是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含義解釋:   鹿角解:古人認為,麋與鹿雖屬同科,但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   蟬始鳴: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