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夫英雄者出自誰之口

夫英雄者出自誰之口

  出自曹操之口。原句: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出自:陳壽《三國志:武帝紀》,釋義:凡是成為英雄的人,都有偉大的志向,胸中蘊藏著精良計謀,他們都是具有能夠容下宇宙的胸懷,吞吐天地的志氣的人。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文章本無成妙手偶得之出自誰之口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出自南宋陸游的《文章》。其意思是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藝高超的人在偶然間所得到的。陸游,字務觀,號放翁,漢族。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

稱讚曹植的才高八斗是出自誰之口

  才高八斗用來形容人的文才高。“八斗”是南朝詩人謝靈運稱頌三國魏詩人曹植時用的比喻。他說:“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後來人們便用“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高超。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自

  這句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出自:《題偶》,原詩節選如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釋義為:寫詩做文章都是千古之事,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裡知道。上句“千古事”是指留傳久遠,關係重大,就如三國時代曹丕所說的“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說對於文章,作者本人的理 ...

桂樹焉知泰山出自何人

  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原文: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淵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譯文:有位客人問陳季方:令尊太丘長有哪些功勳和品德,因而在天下享有崇高的聲 ...

“放下佛經,立地殺人”竟是出自魯迅

  佛教中有句話說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重視的是人的內心和道德,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但著名文學家魯迅卻寫道“放下佛經,立地殺人”,這是為什麼呢?本期宗教資訊為你揭曉。   清水安三1891年出生於日本滋賀縣,中學時皈依基督教。1917年,清水安三進入中國傳教,並從事貧民啟蒙 ...

天地萬物逆旅也的意思

  1、天地,天地是萬物的客舍,“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諺語,意思是天地是萬物短暫寄居的客舍,光陰是百代匆匆而去的過客,形容人一生的時光極其短促。   2、出處,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

白馬非馬出自

  1、白馬非馬是中國古代的邏輯學家公孫龍(約公元前320—前250年)提出的一個著名的邏輯問題,出自《公孫龍子·白馬論》。   2、在他看來,“白馬”與“馬”這兩個概念不同,因此它們之間毫無聯絡,從而推斷出:“白馬”不是“馬”。他認為“白馬”這個概念是既名“色”又名“形”的,而“馬”這個概念只是名“形”,故 ...

受人託忠人出自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是出自明末馮夢龍纂輯白話短篇小說集《警世通言》卷三十四,這句話的意思是接受了別人的委託,就要忠於別人委託的事情。   該書完成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其題材或來自民間傳說,或來自民間宗教寶卷和小說。故事描述的時代包括宋、元、明三代。《警世通言》與作者稍前完成的《喻世明言》、以及稍後完成 ...

防民甚於防川是提出的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是左丘明提出的。出自《國語·周語》。《國語·周語》是《國語》中的一篇,作者是左丘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主要記敘了兩週時期周王室的歷史大事。   左丘明。魯國之附庸小邾國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關於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