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15歲時被稱為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滿15週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結婚年齡,出自《禮記內則》。《禮記》是我國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經之一,為孔子弟子及後來學者所記。
及笄之年介紹:笄: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及笄之年在古代絕對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年份,到了及笄之年女子就可以成婚,可以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節日,從這年生日開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適宜的婚嫁年齡了。
及笄之年。意思是指女子滿了15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出自《禮記-內則》。
古代年齡稱謂:
1、襁褓:不滿週歲。
2、孩提:兩至三歲。
3、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4、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5、黃口:十歲以下。
6、幼學:十歲。
7、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8、豆蔻年華:女好十三歲。
9、志學:十五歲。
10、及笄:女好十五歲。
11、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好十六歲。
12、弱冠:二十歲。
13、桃李年華:女好二十歲。
14、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15、而立:三十歲。
16、不惑:四十歲。
17、天命:五十歲。
18、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19、古稀:七十歲。
20、耄耋:八十、九十歲。
21、期頤:百歲之人。
女子滿15歲在古代稱為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滿15週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年齡,出自《禮記內則》。《禮記》是我國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經之一,為孔子弟子及後來學者所記。
及笄之年介紹:笄: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及笄之年在古代絕對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年份,到了及笄之年女子就可以成婚,可以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節日,從這年生日開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適宜的婚嫁年齡了。
垂髫:3、4歲至8、9的兒童,束髮:指15歲,弱冠:指20歲,而立:指30歲,不惑:指40歲,知命(半百):指50歲,花甲(耳順):指60歲,古稀:指70歲,耄耋:指80-90歲,期頤:百歲。 ...
曹衝六歲的時候,當時孫權想要稱巨象有多重,問了許多人,都不能想到辦法。衝曰:“置象於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複稱他物,則象重可知也”太祖悅,即施行焉。短文意在稱讚曹衝幼時過人的智慧。年齡不在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 ...
每個人對晚婚的定義和標準都不同,我的顧客說:晚婚真可怕。但也有朋友想要晚婚的,因為可以好好玩一玩,享受單身樂趣。
規則:心中默唸問題,如:“我會晚婚嗎?”或“我在幾歲時才有結婚的機會?”等,以直覺選出一張牌。
答案就在下面,選好之後再看哦~
選好了麼?讓我們趕緊來看看吧!
1、 ...
農曆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武威習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臘八粥。臘八日夜晚,也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除夕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 ...
近讀《東坡志林》,屢為東坡的奇情逸志所歎服。他隨手記下來的幾十個字,最多百十來字,都富有高情,瀟灑無以名狀。蘇東坡高徒黃山谷談到《志林》的由來,雲:“往嘗於東坡見手澤二囊……手澤袋蓋二十餘,皆平生作字。”蘇東坡偶有所感,輒隨手記下來,就像如今的寫微博,寫完就發表在私人的微博上。這些內容,從朝廷政治到地方民 ...
客家人的歲時習俗大致上包括全國性的傳統歲序節俗,地方性神明和雜神的崇拜。透過這些民間習俗,可以探索到客家民系文體的一些來源。
主要歲時節日:
1.春節:春節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入年界到除夕為準備階段;年初一到年初五為過年階段;年初六到元宵節為餘興階段。較特別的活動有送年,打彈煤,蒸歲飯,食年酒 ...
正月
初一是新年,凌晨開大門,放鞭炮後,要焚香燒錢,祭拜四方,接著給長輩拜年;早餐叫"利市",意為新的一年開始,百事大吉大利,先喝茶,廳堂的桌上擺一桌盒,內裝有各色乾果、糕點、糖 果,其中板慄、柿餅(或柿幹)是不能少的(慄、柿與利市諧音),邊喝茶,邊吃慄、柿等果點,接下來吃"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