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金、專案重點轉向農村。重點完善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貧困地區農村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高農村教職工工資待遇,為貧困學生髮放生活補貼;
2、吸引優良師資流動動到農村,一方面不改變編制和待遇吸引城市教師流向農村支教,並把支教情況和教師晉升相結合;寧一方面透過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
3、去除教育功利性,強化教育公益性。教育本身的目的應該是為國家的發展、民族振興培養人才,為提高國民整體素質提供智力支撐和服務保障;
4、延展義務教育,提高義務教育覆蓋面。
1、資金、專案重點轉向農村。重點完善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貧困地區農村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高農村教職工工資待遇,為貧困學生髮放生活補貼;
2、吸引優良師資流動動到農村,一方面不改變編制和待遇吸引城市教師流向農村支教,並把支教情況和教師晉升相結合;寧一方面透過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
3、去除教育功利性,強化教育公益性。教育本身的目的應該是為國家的發展、民族振興培養人才,為提高國民整體素質提供智力支撐和服務保障;
4、延展義務教育,提高義務教育覆蓋面。
1、提質量,促進均衡發展要把提升質量作為根本,更加註重教育的內涵發展。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2、縮差距,城鄉、區域間發展不均衡上升為義務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進均衡發展,就要大力加強對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發展的支援。形成城鄉同標準、一體化發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財政支援力度,完善對口支援制度,促進老少邊窮地區義務教育發展。
3、重配置,合理配置資源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根本措實行區域內教師和校長交流制度,加強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育資訊化建設,搭建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
4、建機制,要打破校際和城鄉之間的分割,形成城鄉和地區義務教育共同發展機制。認真總結一些地方探索的學區管理、集團化辦學、農村九年一貫制、示範性高中和重點高中招生指標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經驗,創新教育管理執行機制。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可持續發展涉及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生態和可持續社會三方面的協調統一,要求人類在發展中講究經濟效率、關注生態和諧和追求社會公平。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