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數》是2012年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彼得·J.賓利。本書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充實了一個個單調乏味而且冰冷的數字符號。
作者用清新明晰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數字的神秘本質和它們在建築、機械製造、計算機技術、商業貿易、生物學、音樂、哲學、宗教、美術等等學科中的角色地位:它是幾乎所有科學藝術法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同時,作者還以清晰的思路為我們勾勒出了人們認識數字、運用數字來認知世界、改造自然、改善生活、創造歷史的程序,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充實了一個個單調乏味而且冰冷的數字符號:原來,每個數字背後都藏著數不完的小秘密等著我們去發掘。
萬物皆數是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的一種唯心主義觀點。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是萬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質是由某種數量關係決定的,萬物按照一定的數量比例而構成和諧的秩序。
最早把萬物皆數的概念提到突出地位的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很重視數學,企圖用數來解釋一切。宣稱數是宇宙萬物的本原,研究數學的目的並不在於使用而是為了探索自然的奧秘。他們從五個蘋果、五個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這個數。這在今天看來很平常的事,但在當時的哲學和實用數學界,這算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實用數學方面,它使得算術成為可能。在哲學方面,這個發現促使人們相信數是構成實物世界的基礎。
萬物皆空—指的是世間萬物都有它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明明白白放在那裡,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來干擾,所以是萬物皆空。推及世間萬物,我們人類給它們的名稱、看法、觀點、價值觀、期望,也都是不存在的,世間萬物本身,世間萬物的本來面目,都是空的。
這個萬物也可以指的是人們對事物某一方面的理解、片面理解,一種妄想,所以,都是不符合實際的,所以是空的。指的是我們的各種想法,其實都是有片面的成分在,某種想法,或者某個觀點都是一時一地一人的觀點。
總體上說,萬物皆空,唯心所致,指的就是其實什麼都明明白白放在那兒,本來就不用有什麼煩惱來思考結果是什麼。同樣說明,世間各種想法都是人心的妄想,如果建立在這種妄想上,最後一切都是落空。
世間萬物皆迴圈往復的意思是:世間萬物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迴圈。世界是按照極其漫長的時間週期,週而復始地永恆迴圈,這個週期因為過於漫長而實際上無法預測,但又不是完全確定的,在這個永恆迴圈的過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每個人以及一生中的每個細節,都已經並且將要無數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樣子重現,絕不會有絲毫改 ...
譯文:萬物我都具備了。
出自孟子《孟子·盡心上》。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子居),戰國時期鄒城(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
萬物皆有靈的下一句是相依緣相伴。
“萬物皆有靈,相依緣相伴。”是一副對聯。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
萬物皆可萌是什麼意思
萬物皆可萌,即“世間萬物皆可萌”。
此處的萌可做兩種解釋:
1、萬物皆可萌化、娘化;
2、萬物皆可萌到人。 ...
一次,儀山禪師洗澡。 水太熱了點,儀山讓弟子打來冷水,倒進澡盆。聽師傅說,水的溫度已經剛好,看見桶裡還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隨手倒掉了。正在澡盆裡的師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語重心長地說:“世界的的任何東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貴是賤,都各有各的用處,不要隨便就浪費了。你剛才隨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澆 ...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章。下一句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意思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芻狗是用草紮成的狗,古代專用於祭祀之中,祭祀完畢,就把它扔掉或燒掉。比喻輕賤無用的東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對萬物,聖人對百姓都因不經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長自消,自生自滅。天 ...
關於天、地、人的一切事物的產生、執行、創造都是由“機”而發、由“機”達成。
出自《莊子·外篇·至樂第十八》,其中“機”是萬物生演變化過程中某種不變的東西。學術界對這個“機”字有多種解釋,但不論其為何意,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道家已認為萬物的生減變化過程含有某種不滅的因素。由此表明,戰國時期道家已在探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