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委內瑞拉最具有特色的節日是黑人的宗教節日。居住在西部的黑人盛行過聖貝內狄克特節。聖貝內狄克是黑人的聖人,故又稱“聖黑人祭”。
每年10月1日至12月25日,信徒們便舉著聖像周遊各個村落。先是遊行,最後舉行村祭,典祭時所有階層的人們都可以參加。在農村,有“牡牛與蠟燭”的儀式,即由戴著牡牛面具的人在村裡來回的跑,面具的耳朵上還裝有燈。花車遊行到灰色的星期三“沙丁魚的埋葬”祭典時宣告結束。在祭典中有“亞魔”登場,驚嚇人群而中斷儀式。
在委內瑞拉最具有特色的節日是黑人的宗教節日。居住在西部的黑人盛行過聖貝內狄克特節。聖貝內狄克是黑人的聖人,故又稱“聖黑人祭”。
每年10月1日至12月25日,信徒們便舉著聖像周遊各個村落。先是遊行,最後舉行村祭,典祭時所有階層的人們都可以參加。在農村,有“牡牛與蠟燭”的儀式,即由戴著牡牛面具的人在村裡來回的跑,面具的耳朵上還裝有燈。花車遊行到灰色的星期三“沙丁魚的埋葬”祭典時宣告結束。在祭典中有“亞魔”登場,驚嚇人群而中斷儀式。
聖誕樹聖誕節(Christmas Day)這個名稱是“基督愷撒”的縮寫。中國除大陸地區外基本翻譯為“耶誕節”,是比較準確的翻譯。基督徒慶祝其信仰的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聖誕節”聖誕節的慶祝與基督教同時產生,被推測始於西元1世紀。很長時間以來聖誕節的日期都是沒有確定的,因為耶穌確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爭議的,除了《新約》以外,沒有任何記載提到過耶穌;《新約》不知道日期,當然就沒有人知道確切日期了。在西元后的頭三百年間,耶穌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慶祝的。西元3世紀以前的作家們想把聖誕日定在春分日上下。直到西元3世紀中期,基督教在羅馬合法化以後,西元354年羅馬主教指定儒略曆12月25日為耶穌誕生日。現在的聖誕節日期跟西元紀年的創制是密不可分的。 西元紀年創制於西元5世紀,後來聖誕節這一天就按格里高利曆法,即西元紀年的“公曆”來確定了,而日曆按著假定日期把時間分為公元前(耶穌基督誕生前)和公元后(A. D. 是拉丁文縮寫,意思是“有了我們主--耶穌的年代”)。後來,雖然普遍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西方教會,包括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新教,確定的聖誕日是公曆的12月25日。東正教會確定的聖誕日是公曆1月7日(實際上是叫“主顯日”),這與東正教沒有接受格里高利曆改革和接受修正後的儒略曆有關,因此把聖誕節在1900年到2099年的這一段時間內將延遲到1月7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也是東正教區,但聖誕節日期上遵循西歐習慣為12月25日,但復活節則遵從習慣。而最古老的基督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確定的是公曆1月6日,同時亞美尼亞教會更關注主顯節,而不是聖誕節。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世界上的非基督徒只是把聖誕節當作一個世俗的文化節日看待。
聖誕節教會開始並無聖誕節,約在耶穌昇天後百餘年內才有。據說:第一個聖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聖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聖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於聖經未明記耶穌生於何時,故各地聖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恆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為聖誕節。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這個詞的含義是指“基督的彌撒(Christ's mass)”,即為“基督的
聖誕節的佈景一次聚餐”。這個儀式源自《新約》的“最後的晚餐”。而“基督的彌撒(Christ's mass)”這個詞是希臘語和拉丁語的拼湊,因為Christ來自希臘語Χριστός,意思本來只是指猶太人的“受膏者”,引申為救世主;而mass來自拉丁語missa,本意為散會(dismissal),引申為基督教會感恩聚會。所以有時又縮寫為“Xmas”。這可能是因為 X 類似於希臘字母 Χ(Chi);Χ 是“基督”的希臘語 Χριστόςì(Christos)中的首個字母。為了尊重其它信仰的人士,以淡化聖誕節的宗教色彩。荷蘭語名稱類似英語,稱作Kerstroeten。聖誕節西班牙語稱為Navidad(或Pascuas),葡萄牙語稱為Festas,波蘭語稱為Narodzenie,法語稱為Noel,義大利語稱為Natale,加泰羅尼亞語稱為Nadal,意思是“誕生”,更清晰地反映聖誕節的意思。與此相對,德語稱為Weihnachten,意思為“神聖的夜晚”。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臺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誌著新春的來臨。 無論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時,寒山寺中就會傳出這口巨鐘的洪響,民間稱為"分夜鍾"。這口鐘,已成為蘇州城鄉方圓數十里人民生活的時間資訊。寒山寺鐘聲還出現在詩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現在,每年除夕,蘇州寒山寺仍遵循萬古不變的古老習俗,擊鐘以分歲。姑蘇城鄉,到了守歲的最後一刻,會從廣播中傳出宏亮的寒山寺鐘聲,報導一年的開始。千家萬戶,聽到鐘聲,爆竹齊鳴,使古老的寒山寺鐘聲成為了一種時代的象徵。
北京的除夕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儀式一開始,整個北京城便淹沒在一片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人們還在自己家院子裡,鋪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歲",取長命百歲的意義。除夕通宵燈火齊明,人們辭歲守歲。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各家的餃子也下鍋了,人們盡情的娛樂。
除夕在臺灣不叫除夕,而叫“過年日”。午後,在廳堂神龕前上供牲體。到了晚上,閤家焚香叩拜,然後對長者辭歲。接著是“圍爐”,也就是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圍坐一桌,桌上擺滿菜餚,桌下放置火盆。“圍爐”為除夕帶來高潮,遠在他鄉的遊子,除非萬不得已,再遠再忙也要趕回家團圓。年夜飯後,便高燃蠟炬來守歲,兒媳婦為長輩們添富壽,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長輩得富壽越長,這是表示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