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孔子孟子老子的道德思想

孔子孟子老子的道德思想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為基礎,以立人極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老子崇尚無為思想:主張順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論,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思想之一。

孔子孟子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孔子:他提出“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孟子: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

  老子: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是“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說,把宇宙看成一個自然產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孟子的道德思想是什麼

  “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仁是一個古老的政治思想範疇。《說文》解釋仁字:“仁親也。從人二。”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的含義也不斷有所衍變。孔子論仁,則給予了更多的充實和發揮。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種意義上運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學說的理論上還不夠完整而嚴謹。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對於孔子仁的思想的發展,特別表現在孟子以性善論為基礎,提出由此而生仁義禮智四德,其中心點是為仁。還進一步論述仁義禮智四者的關係,第二,在關於仁的倫理思想的基礎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學說。孟子以仁作為施政的出發點,要求統治者“施仁政於民(《梁惠王》上),還具體地提出了在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具體的仁政措施。


孔子孟子老子都活了多大歲數

  孔子虛歲73週歲72,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到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孟子享年83週歲,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 ...

孔子孟子老子三者關係

  據史書記載,老子與孔子是同一個時代的,而孟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間。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孔子,名丘,字仲尼,約生活於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間。他是中華文化思 ...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異同

  相同點:   都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仁政”,荀子也主張施政用“仁義”;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孟子認為“民貴君輕”,荀子提出“君舟民水”。不同點:在人性論方面的認識不同,孔子認為“性相近”;孟子主張“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惡論” ...

孔子老子思想差異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可以概括為儒道兩家的主張不同。   區別:   1、儒家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社會性;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   2、儒家以天為至高存在,凸顯歷史背景;道家以道為至高存在,展現宇宙視野。   3、儒家期盼天人和德,從向善到擇善到至善,道 ...

老子道德經中不爭的思想如何理解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在《道德經》裡有句話∶“戰勝,以喪禮處之。”這裡指的是在戰場上,意思是,打了勝仗,就用喪禮來處理。為什麼?因為你勝了,就意味著對方的不幸,故應用喪禮對待之。所以,以“道”的原則處事是非常具有人文關懷的,並不是不要勝利,而是並不把勝利看成至高無上的。那麼引伸到日常現實中,我們就 ...

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較

  一、孔子:有教無類,學思結合等教育主張。   二、孟子:孟子的教育方法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導接受者學習時應有的基本態度兩方面。   1、人須受教育,近於禽獸。   2、教育內容在於明人倫。   3、倘不注重教育,則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國家隨時都可能會喪亡。   三、墨子:   1、 十分重視因材 ...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有何異同

  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同點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們的人性論各異,孔子的人性論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論是性善論、荀子的人性論則是性惡論.。   孔子 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在人人道德自覺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孔子注重政治與人事,對鬼神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孟子繼承併發揮了孔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