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孔子與老子的思想差異

孔子與老子的思想差異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可以概括為儒道兩家的主張不同。

  區別:

  1、儒家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社會性;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

  2、儒家以天為至高存在,凸顯歷史背景;道家以道為至高存在,展現宇宙視野。

  3、儒家期盼天人和德,從向善到擇善到至善,道家則希望與道和一。

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相同點

  孔子和老子為維護人民的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民生,他們都提出了優良的民本思想,譬如孔子的富民、平均主義思想,老子的均平思想。但是他們的思想也有共同的消極的地方,負面的影響,他們的思想最終都為後來極端專制的體制所利用,都為其奠定了思想基礎。

孔子孟子老子的道德思想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為基礎,以立人極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老子崇尚無為思想:主張順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論,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思想之一。


孔子的仁學思想的內涵現實意義

  仁是儒家傳統的道德精華,也是孔子倫理道德體系的最高原則。孔子仁愛思想內涵豐富,基本內涵包括愛人、孝悌、忠、恕、恭、寬、信、敏、惠、禮等。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孔子的仁愛思想是當今社會道德核心,待人接物的準則。   孔子仁學的理論基礎是修身,即強調人的自我修養。仁學的核心內涵是 愛人 ,即關愛他人,具有 泛 ...

孔子孟子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孔子:他提出“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孟子: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 ...

孔子之道老子之道的異同

  有形傳道和無形傳道的區別,即所謂有形,是指帶有一定主觀色彩和某一時代的普遍道德觀及價值觀,以正面的、理想化的說服、引導等方式傳達,傳道解惑。而老子的道學主張從現實的的角度出發,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循序漸進,潤物細無聲的去影響引導周圍的人,在我為人人中積累人脈資源,達到雁過無痕卻左右逢源的境界。 ...

孔子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孔子的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和主張,是透過回答:為什麼會有貧富的不同,以及富的程度的不同,這種貧富差別是否合理,這種貧富差別的存在有什麼後果,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等等,來體現的。孔子的經濟思想和主張,具體表現在幾個層面:一、孔子經濟主張的出發點:人具有追求物質財富的慾望。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創立學派的大學者、大思想家。他創立的 ...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研究孔子的主要材料是《論語》,其次是散見於《左傳》、《禮記》、《孟子》、《荀子》等書中的言行記載。孔子的辦學方針是“有教無類”,即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蠻夷,都有享受教育的權力。這就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格局,使教育普及於平民。   孔子重視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狀況哲學思想

  魏晉南北朝,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至公元589年楊堅滅陳,這為期三百六十九年的歷史階段。這個時期,是封建國家長期分裂、門閥地主階級加強統治、科學技術也有了新的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哲學上玄學與反玄學,及有神論與無神論之爭,反映了這一時代的思想上的特點。    在中國的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是十分混亂、黑暗的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