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孔子的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和主張,是透過回答:為什麼會有貧富的不同,以及富的程度的不同,這種貧富差別是否合理,這種貧富差別的存在有什麼後果,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等等,來體現的。孔子的經濟思想和主張,具體表現在幾個層面:一、孔子經濟主張的出發點:人具有追求物質財富的慾望。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創立學派的大學者、大思想家。他創立的儒家學派對中國古代有重大影響,對中國近代,直至當前仍有不可忽略的影響。儒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思想對後世影響較大的主要是以仁、禮為主要內容的倫理思想,以德治和舉賢才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思想,內容豐富的教育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是仁,而其經濟思想是他的倫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一部分。 孔子繼承了西周以來形成的觀點,認為人們都有追求物質財富的慾望。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在孔子看來,人不僅要吃要穿,以維持生活,而且要求富貴,具有求富求貴的慾望。不管什麼人都有求富的慾望,因此,可以看到人性是差不多的。人們都在追求財富,但是追求的結果是不同的。有人追求到了既富且貴,但是,更多的人追求不到富貴,而是貧且賤。因此,就出現了貧富問題。富者中也有程度的不同。孔子如何對待這些問題呢?他的經濟思想就由此展開,認為人具有追求物質財富的慾望這一判斷,就成為孔子經濟主張的出發點。二、調節人們物質利益關係的道德原則——“見利思義”。孔子認為人們的求利行為要受到道德的約束,這種約束人們求利行為的道德就是“義”。孔子在這方面的基本主張是“見利思義”。這就是說,在孔子看來,不是不能求利,而是要要考慮求利的行為,是否符合義,求利要受到義的約束,如果求利的行為不受任何約束,就會給個人、社會和統治者帶來禍害災難。 孔子所講的義、利的內容是什麼呢?“利”就是利益、好處,利與義相對而言。《禮記 中庸》:“義者,宜也”也就是合理、適宜。《孟子》:“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仁,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本質;義,人作為人所應走的路,也就是人的行為準則。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君子以義為原則,依禮而行。從上可見,義是人內在的仁的體現,也即符合仁的要求的行為,把這種行為規範化,而制定的禮儀制度,就是禮。人的行為符合了禮,也就符合仁義,從而產生利。 對於取得富貴的方式,孔子沒有系統的講述。但是,有兩種方式,他是認可的,一個是“學而優則仕”;另一個是經商致富。三、調節人們物質利益關係的政策主張——惠民、富民。孔子雖然強呼叫義來約束人們的求利行為,但他同時認為,用“義”來規範人們的行為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所以,在提倡調節人們物質利益關係的道德原則——“見利思義”的同時,又提出調節人們物質利益的政策主張——惠民、富民。這種主張主要是使民能夠透過正常的活動求得一定的“利”,與此同時,限制統治者對民的過度征斂,以使民能保留一定的財富,以適當滿足其慾望。 孔子關於惠民、富民的政策主張,可以歸納為兩條:一是使民增加收入,二是使民減少開支。具體主張可以認為是:對百姓的求利放寬政策,主張“惠而不費”:有利於富民的財政政策:節用,“斂從其薄”和“使民以時”的賦稅政策四、孔子的經濟思想還有“不患寡而患不均”。

韓非子的經濟思想

  韓非子的經濟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歸正:一、韓非的歷史觀和社會觀。韓非認為人類社會是不斷變化的,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他把人類社會的歷史分為上古、中古、近古、今世四個階段。“當今之世”與過去相比,有什麼變化呢?韓非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到戰國,最大的變化就是從“民不爭”,發展到“民爭”。他說:“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當今之世”是一個“爭”的社會、“爭於氣力”的社會。“當今之世”的爭,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要爭?韓非是用人口和財富的關係來解釋的。他說:“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養足,人民少而財有餘,故民不爭。”而當今則不同,“今人五子不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末死而有二十五孫。最以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故民爭”。韓非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講人口過剩的學者。他認為人口多,財物寡,是社會動亂的原因。他認為人的數量越來越增長,而生活資料的生產愈來愈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事力勞而供養薄”,不是說勞動強度增大了,而是人均獲取的生活物資比上古時期少了。韓非從人口和財富的關係來分析人類社會的變化,也就是從人們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尋找社會變化的原因,而沒有從“天”、“聖人”、道德等方面去尋找原因,這在兩千多年前也是一種新的探索,是一個進步。韓非認為在這個“爭於氣力“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是“好利惡害”、“喜利畏罪”、“挾自為心”的。上自君主,下至庶民百姓都是一樣的,為了利,人們互相爭奪,互相利用;為別人服務,為別人效勞,也是出於“自為心”,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在此情況下,人與人的關係是利害關係,君臣、父子、夫婦,都是互相利用,互相計算的。二、韓非的經濟政策主張。韓非認為“當今爭於氣力”,所以要解決兼併諸候實現統一,就要加強“氣力”。韓非的經濟政策主張都是為了增強自己的“氣力”,增強國家的實力。韓非也講耕戰,就是商鞅講的農戰。韓非的耕戰論是商鞅農戰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韓非認為“富國以農,距敵恃卒”,即耕戰可以使國家富強。韓非對發展農業是有信心的,他繼承了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產,增加收入,主要在於人的努力,“人多,皆人為也”。對實現“人多”的具體措施,他提出:第一,要撐握好天時。第二,要勤勞。第三,要懂得農業,畜牧業的生產知識。第四,運用先進的生產、運輸工具,提高勞動生產率。 韓非認為推行耕戰必須勱行法治,“顯耕戰之士”。在韓非看來,國勢強弱不在於土地和人口的多少,而在於是否勱行法治,是否賞罰分明。實行法治,“使民以力得富,以事致貴,以過受罪,以功緻賞”,使從事耕戰的人得到富貴,受到尊顯,這樣才能搞好耕戰,富國強兵,這是“帝王之政”。為了激勱人們“急作”,發展農業,韓非反對用向富人徵的稅來資助貧者。 韓非還認為耕戰政策所以收效不夠大,就是因為耕戰以外的其他行業“無耕之勞而有富之實,無戰之危而有貴尊”。他列舉了無益於耕戰的五種人,“學者”,“言談者”、“帶劍者”、“患御者”、“商工之民”,稱這五種人為“五蠹 ”,他說:“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養耿介之士,則海內雖有破亡之國,削滅之朝,變勿怪矣!”

老子的經濟思想

  老子的經濟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歸正:一、老子的無為與無慾。《老子》把“道”看做宇宙的本源,提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法自然”,就是說“道”以其內在的原因存在和執行,不靠外力的推動。把“道法自然”的觀點運用於人類社會,運用於人的行為,就是“無為”。《老子》認為,當時的世道是很壞的,原因是統治者違背了“無為”的原則,強作妄為,這是“有為”的結果。 《老子》認為人世間的壞事是“有為”造成的,解決的辦法就是“無為”,“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但是,“無為”並非無所為,只是以順乎自然的態度來行事,謹慎行事,反對強作妄為。《老子》中也講“為”,“為而不恃”,“為而不爭”,這種思想用在治理國家上,他主張“治大國若烹小鮮”。在《老子》的思想體系中,“無為”是和無慾緊密聯絡在的。這是說如果諸侯王能夠保有無為的“道”,萬物就會自然而然地生長變化,在生長變化中,貪慾產生了,這就是需要抑制它,抑制了它,就會不起貪慾。不起貪慾,而又歸於安靜,天下自然就走上正路。我們可以看出,在《老子》看來,貪慾是在“無為”中自化出來的,貪慾是自然而然地產生的。但是對貪慾不能放任,要“鎮之以無名之樸”,抑制它,使之不欲,才能使天下走上正路。 “無為”要和不欲結合起來,才能使“天下將自正”。 貪慾是如何產生的?在《老子》看來,社會上的壞事都是由於生產出精美的物品引起的,這是由於精美的物品引起了人們的慾望,從而引起了人們幹壞事的衝動。不僅如此,精美的物品還會損傷人的身體。如何解決貪慾?在《老子》看來,只有譭棄了物質文明,社會才能安定。不僅如此,精神文明也要譭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學無憂”,棄絕了文化道德,人們才能得利,才能孝慈,才能免於憂患。 為此《老子》提出了“無慾”。《老子》說:“聖欲不欲”,聖子的慾望就是不欲。所謂無慾,首先就不能奢侈,所以要“去奢”、“去泰”,當然也不是取消人的一切慾望,人的生存慾望還是要滿足的。 《老子》不僅要人們無慾,還要人們無知。《老子》提出:“絕聖棄智”,“絕學無憂。”《老子》之所以主張無知,是因為《老子》認為人們“智多”會難於治理,防礙實行無為。為了實行無為,使人們無慾,需要人們無知,需要“將以愚之”,實行愚民政策。二、老子的理想社會。在《老子》看來,實行無為,使老百姓無知、無慾,就可以把社會治理好。“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這種“自化”、“自正”、“自富”、“自樸”、而又“無不治”的社會是什麼樣的社會呢?這就是《老子》中提出的“小國寡民”的現想社會。這個理想社會就是:“小國寡民。使用什佰之器而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用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商鞅的經濟思想

  商鞅的經濟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歸正:一、商鞅和商君學派的歷史觀、名利論。商鞅和商君學派認為人類歷史是發展的、變化的,並認為人類歷史經歷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政治、經濟都有不同的特點。第一個階段是“昊英之世”,以伐木殺獸,人民少而木獸多。第二個階段“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 ...

墨子的經濟思想

  墨子的經濟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歸正:一、墨子的義利觀。墨子和儒家不同,公開言“利”。孔子“罕言利”,孟子說“何必曰利”。墨子公開言“利”,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利”。他認為對言論思想的是非,應根據三條標準來判斷,稱之為“三表”。第一表“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第二表“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第三表“廢( ...

荀子的經濟思想

  荀子的經濟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歸正:一、荀子的明分論。在戰國後期政治經濟學術思想背景下,形成的荀子的經濟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這時,封建經濟已有了幾百年的歷史,獲得了很大的發展,顯示了自己的優越性,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建立已是大勢所趨。但是這一社會所包含的某些矛盾也日益暴露出來。擺在地主 ...

孔子思想主張有哪些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範等。孔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後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論語·學而》)似乎周禮是千秋不變的規範。晉國鑄了刑鼎,他尖銳地反對,說:“晉其 ...

孔子愛民思想的句子

  1、《禮記·哀公問》記載孔子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朱熹在《儀禮經傳通解》做注道:“人為國本,是以為政之道,愛人為大。”愛人為大就是愛民為大,人為國本就是民為國本。孔子認為國家政府的行政應以愛人民為首要目標。   2、《禮記·禮運》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國家大治的時候,天下是百姓所公有的。 ...

孔子思想今天還有什麼現實意義

  孔子的思想對中國及世界的影響是深遠的,而且隨著中國經濟、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加大,孔子的思想也會隨著加大,特別是中庸的思想。   其中,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 ...

孔子思想主張介紹

  1、孔子是儒家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2、“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   3、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