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和荀子的相同點為二人都繼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張仁政,荀子主張仁義和王道。同時兩人都強調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則覆舟。
2、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點為孟子提出了性善說,而荀子提出了性惡說,孟子的性善說從性善論出發,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學說,如存心養性,反身而成,養浩然之氣。荀子的性善說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廣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陰陽等學派的思想成果,為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的無為自然觀,天行有常,部位堯存,不為桀亡。
1、孟子和荀子的相同點為二人都繼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張仁政,荀子主張仁義和王道。同時兩人都強調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則覆舟。
2、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點為孟子提出了性善說,而荀子提出了性惡說,孟子的性善說從性善論出發,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學說,如存心養性,反身而成,養浩然之氣。荀子的性善說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廣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陰陽等學派的思想成果,為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的無為自然觀,天行有常,部位堯存,不為桀亡。
1、荀子的思想主張:荀子的“性惡論”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張之一;荀子的天人論 ,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積極進步意義的思想之一;荀子的社會道德觀,隆禮重法、人而能群、分等級而治是荀子的又一重要思想主張。
2、荀子,名況,字卿,漢族,周朝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後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一、孔子:有教無類,學思結合等教育主張。
二、孟子:孟子的教育方法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導接受者學習時應有的基本態度兩方面。
1、人須受教育,近於禽獸。
2、教育內容在於明人倫。
3、倘不注重教育,則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國家隨時都可能會喪亡。
三、墨子:
1、 十分重視因材施教。
2、 特別強調言行的一致。認為學要落實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實踐觀念。
3、 持積極的教育方法,主張“強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