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墨子的經濟思想

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的異同

  儒家和墨家是兩個著名的學派,儒家創始人孔子被世人稱之為“萬世師表”,繼孔子之後墨子創立墨家學派,並使之與儒家對立。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常考的兩個流派的人物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著作

  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這本著作中,其中有很多話都是孔子教育的思想觀點,如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古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溫故知新”,但這本書並非孔子本人書寫,而是由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記錄下來。

  記錄墨翟言論、思想和實踐和墨家各方面成就的資料主要是《墨子》,這本書基本上是其弟子和後學所作。近代人們才開始研究和重視,墨家的精神才得到人們的倡導。

  二、教育目的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這條培育人才的路線,可簡概括為“學而優則仕”(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

  “兼相愛,交相利”的社會理想決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培養實現這一類人,這就是“兼士”或“賢士”。

  三、教育物件

  孔子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廣泛吸收學生。他說“自行束xiu以上,吾未嘗無悔焉”(只要有人帶著十條肉乾來找我,我沒有說不給他進行教誨的)。

  墨子的教育物件主要是“農與工肆之人”,面向天下,在民間廣泛招生,招生辦法靈活多樣。

  四、教育內容

  孔子在私學中的教育內容《論語》所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謂“文”,主要是西周傳統的《詩》《書》《禮》《樂》《易》《春秋》;“行”指品行;“忠”指忠誠;“信”指信實,後三者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

  墨子出於培養兼士的需要,教育內容歸納為以下幾類:(一)政治和道德教育;(二)科學和技術教育;(三)文史教育;(四)培養思維能力。

  五、教學方法

  孔子的方法包括以下: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啟發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因材施教、溫故知新、好學與實事求是等。

  墨家的教育方法與儒家大有不同,包括:主動、創造、實踐、量力。

  總之孔子和墨子作為當時社會的顯學流派。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在當今也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學習的意義。

墨子的思想在當今社會有何現實意義何在

  1、墨子的“兼愛、非攻”思想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2、墨子(約公元前四七九年~前三八一年),生於春秋戰國時的魯國附屬國小邾國(在今山東滕州境內),是中國先秦墨家學派創始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著有《墨子》一書傳世。其所創立的墨家學說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學並稱“顯學”。

  3、與會學者們認為,墨子所提出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強本節用”等觀點,比較全面地體現和闡釋了人與人、國與國、國家與人民、生產與消費等方面的和諧思想,在中國的“和合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今天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文化淵源之一。

  4、中國墨子學會顧問、來自美國愛丁堡大學的李紹昆教授認為,儒學、墨學相通互補是中國文化的主體結構,墨學和儒學都追求社會的和諧,希望建立起沒有戰爭,沒有爭奪,不爾虞我詐而是互助友愛的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王贊源教授說,考察墨子思想,其“兼愛”倫理創造地轉化自愛自利為相愛相利。“兼愛”的互利性,互助性,對等性以及愛人若已的方式,使人與人和睦相處、共存共榮、良性互動。其“非攻”思想是以實力做後盾的和平主義,可以維護一個和平的環境,只有和平的環境的才能建設一個和諧社會。王贊源教授認為,墨子的思想有其正確性和可能性,只要力行實踐,可以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

  5、與會學者認為,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與政治、文化的多元化的矛盾日益紛繁,能源危機、生態惡化、環境汙染、社會失序、人們的精神失守、道德失範、價值失衡,人類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和發展問題。研究墨子思想,借鑑其學說的精華,對於人類正確認識自身,認識外界,維護世界和平,建設和諧社會,保護人類共有的地球家園,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墨子的經濟思想

  墨子的經濟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歸正:一、墨子的義利觀。墨子和儒家不同,公開言“利”。孔子“罕言利”,孟子說“何必曰利”。墨子公開言“利”,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利”。他認為對言論思想的是非,應根據三條標準來判斷,稱之為“三表”。第一表“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第二表“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第三表“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認為要取得這樣的“利”——“國家百姓人民之利”,需要實行“兼相愛交相利”。墨子認為社會治理不好,發生亂,是由於人們不相愛引起的。因此不相愛,君臣、父子、兄弟之間都是“虧人自利”,就發生了亂。墨子認為應該按照“兼相愛交相利”的原則來處理各種關係,這樣就會“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之身若其身,誰賊!”墨子所說的“兼相愛交相利”的內容是:尊重人的地位和人身不受侵犯,尊重對方的財產年有權,不侵犯對方的財產年有權。墨子認為這種愛和利是相互的,“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從父,不愛無益之子”,愛也是有條件的,即以“利”為條件,我愛你,是為了你愛我;我利你,是為了你利我。如不能利我,就不能愛你、利你。 墨子所說的“義”,也就是“兼相愛交相利”,符合“兼相愛交相利”的就是“義”,違背“兼相愛交相利”的就是不義。這些都是侵犯人身,侵犯私有財產。他認為還有比以上罪行嚴重幾千萬倍的,這就是諸侯之間的侵凌攻伐兼併,更為不義。 二、墨子的“生財”思想,主張“其生財密,其用之節”,就是強本節用的思想。墨子講“力”,講“強”。“力”指幹活幹事情,主要指生產勞動;“強”即努力,提高勞動強度。墨子非常重視生產勞動,把生產勞動看成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墨子認為人與動物不同是因為人要從事生產活動。墨子認為“賤人不強從事,即財用不足”,這是說財用的足與不足,取決於勞動者的勞動,這也就是認為財富是勞動者的生產勞動創造的。 墨子重視生產勞動,也同情勞動者,關心勞動人民的疾苦。“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他主張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工,也不反對剝削制度,所以他認為君子“強聽治”,賤人才“強從事”,賤人才從事體力勞動。孔子認為君子不必親自耕種,只要學好統治人民的本領,好禮,好義、好信,自然有人“襁負其子而至”,從事耕種。墨子也是如此。孟子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其實,墨子的思想也與之差不多。墨子說:“自貴且智者為政乎愚且賤者財治,自愚且賤者為政乎貴有智者則亂。” 儒家講天命,墨子強調個人的努力,強調“力”,強調“強”。墨子認為不論國家、個人,要想富都要靠勞動,即“強從事”。他認為“國之富也,從事故富也”,兩個人“強必富,不強必貧”這種思想比起天命論來當然是進步的。墨子還認為人們生產勞動,創造財富,也是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的基礎。


韓非經濟思想

  韓非子的經濟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歸正:一、韓非的歷史觀和社會觀。韓非認為人類社會是不斷變化的,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他把人類社會的歷史分為上古、中古、近古、今世四個階段。“當今之世”與過去相比,有什麼變化呢?韓非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到戰國,最大的變化就是從“民不爭”,發展到“民爭”。他說:“上古競 ...

經濟思想

  荀子的經濟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歸正:一、荀子的明分論。在戰國後期政治經濟學術思想背景下,形成的荀子的經濟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這時,封建經濟已有了幾百年的歷史,獲得了很大的發展,顯示了自己的優越性,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建立已是大勢所趨。但是這一社會所包含的某些矛盾也日益暴露出來。擺在地主 ...

的教育思想

  墨子,名翟,戰國初期人。早年曾“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自立為墨家學派。墨家學派紀律嚴明,是一種宗教團體式的特殊私學。墨子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因而很重視環境和教育的作用。他的社會教育主張是“上說王公大人,次說匹夫徒步之士”。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兼士”,併力圖把缺乏兼愛精神的“ ...

簡述非攻思想的特點

  “非攻”是墨子理論中極其重要的部分,他代表墨子的思想理念,思想精華,以及對待人事的態度。非攻,其含義是,不要去攻打別人。墨子很早就看出了戰爭的殘酷性,他認為戰爭是令很多家庭支離破碎的,戰爭中會有很多犧牲品,比如老弱婦孺,她們失去依靠,最終苦苦熬過一生。“非攻”是墨學的重要範疇,是墨子軍事思想的集中體現,同 ...

的主要思想謙愛非攻

  兼,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   兼愛,像愛自己一樣愛別人。言論行動都以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為準繩。   非攻,就是制止攻伐的戰爭。   墨子,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 ...

商鞅韓非思想的相似之處是

  相似之處是反對奴隸主貴族世襲特權。   墨子:墨家學派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 ...

的主要思想

  墨子的主要思想有:   1、兼愛非攻。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2、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上下一心,實行義政,尚賢包括選舉賢者為官吏,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墨子思想中,國君必須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