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是墨子理論中極其重要的部分,他代表墨子的思想理念,思想精華,以及對待人事的態度。非攻,其含義是,不要去攻打別人。墨子很早就看出了戰爭的殘酷性,他認為戰爭是令很多家庭支離破碎的,戰爭中會有很多犧牲品,比如老弱婦孺,她們失去依靠,最終苦苦熬過一生。“非攻”是墨學的重要範疇,是墨子軍事思想的集中體現,同時也包含著豐富的政治、哲學、科學、文化、倫理思想。
墨子非攻的主旨在於說明攻打它國是一種不義之舉,其明確反對攻伐掠奪它國的不義之戰,並且指出那些贊成攻打它國的言論也是極為荒謬的。墨子認為其所處的戰國時代進行的戰爭均屬於掠奪性的非正義戰爭,而歷史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是在這樣的攻戰中消亡殆盡的,只有極少數的國家可以倖存。因此,墨子反對以非正義戰爭的方式征服天下。
墨子的非攻,就是要反對非正義的戰爭,其大致可以歸納以下4點。
1、戰爭的殘酷性。
戰爭是殺人的機器,戰爭之中,婦幼老弱一概難於倖免。
2、戰爭的掠奪性。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不是為了權力,就是為了財物,它的掠奪性是顯而易見的。發動戰爭的統治者,首先進攻的是他本國的人民,因為要備戰,必須榨取更多的錢財,用以招兵買馬,置備武器。
3、戰爭的欺騙性。
攻伐無罪之國的人,往往冠以美名,竭力掩蓋其侵奪的真相,發動戰爭,剝奪百姓的財產,犧牲百姓的生命。綜上所述,戰爭對人民是沒有什麼利益可言的。但是,墨子並不反對一切戰爭,他反對攻伐無罪之國,主張誅滅無道之君。
4、戰爭的根源。
墨子斷言,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動亂的根源是不相愛。由此墨子提出兼相愛,交相利的偉大主張。兼愛和非攻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攻戰是不相愛最集中,最典型、也是最強烈的表現。
兼,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
兼愛,像愛自己一樣愛別人。言論行動都以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為準繩。
非攻,就是制止攻伐的戰爭。
墨子,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 ...
墨子的經濟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歸正:一、墨子的義利觀。墨子和儒家不同,公開言“利”。孔子“罕言利”,孟子說“何必曰利”。墨子公開言“利”,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利”。他認為對言論思想的是非,應根據三條標準來判斷,稱之為“三表”。第一表“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第二表“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第三表“廢( ...
墨子,名翟,戰國初期人。早年曾“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自立為墨家學派。墨家學派紀律嚴明,是一種宗教團體式的特殊私學。墨子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因而很重視環境和教育的作用。他的社會教育主張是“上說王公大人,次說匹夫徒步之士”。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兼士”,併力圖把缺乏兼愛精神的“ ...
墨子的主要思想有:
1、兼愛非攻。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2、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上下一心,實行義政,尚賢包括選舉賢者為官吏,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墨子思想中,國君必須選 ...
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重視環境和教育對於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名的“素絲說”,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以素絲和染絲為喻,形象地說明環境、教育對人性形成的重要性。所以,他強調“染不可不慎也”。從“兼相愛,交相利”的社會理想觸發,墨子主張以“兼士”作為教育的培養目標,透過他們去實現賢 ...
墨子的尚同思想是高度的集權主義,實施自上而下的控制與有效管理。它要求一切統一於上級,從組織系統的領導關係到思想意識,都要絕對地統一於上級,服從於上級,絕對不許反其道而行之。墨子認為的上下級關係要貫徹最高層意志的組織系統與組織原則,用這樣的組織關係,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絕對領導與有效的逐級管理。人的行為受思想意 ...
1、兼愛非攻。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2、天志明鬼。宣揚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點。墨子認為天之有志——兼愛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