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句當如何解釋

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句當如何解釋

  1、錢穆先生在其《論語新解》中將這句話解釋為:我平日所講的道,都可用一個頭緒來貫串著;

  2、楊伯峻先生在其《論語譯註》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觀念;

  3、南懷瑾先生在其《論語別裁》中就這句話解釋為:這一以貫之的是什麼呢?如果說是錢,把它貫串起來還可以,這‘道’又不是錢,怎麼一以貫之呢?“南先生還無不感慨地說,孔子的這句話乃是“千古以來一個大問題、一個大疑案”;

  4、傅佩榮先生在其《解讀論語》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的人生觀是由一箇中心思想貫穿起來的;

  5、李澤厚先生在其《論語今讀》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的思想學說是貫通一致的;

  6、劉兆英先生在其《論語新釋》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講的一切可用‘一’來貫穿和概括;

  7、曾仕強先生在講解《易經的奧秘》時說:對於“吾道一以貫之”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孔子說,我的思想可以用一種態度來貫穿它,或者可以解釋為,我的思想是貫通而統一的。

吾道一以貫之的貫是什麼意思

  1、吾道一以貫之的貫意思是貫穿。整句的意思是: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

  2、原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譯文:

  孔子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曾子說:“我明白了。”孔子就出了。曾子的師兄弟來問:“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訴他們:“我們的老師所講的道,講忠恕之道而已。從這裡開始學,學到圓滿的境界,就是道。”

  4、出處:《論語·里仁篇》——春秋戰國·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

吾道一以貫之是什麼意思

  1、意思是: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

  2、原文: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譯文:孔子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曾子說:“我明白了。”孔子就出了。曾子的師兄弟來問:“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訴他們:“我們的老師所講的道,講忠恕之道而已。從這裡開始學,學到圓滿的境界,就是道。”

  4、出處:《論語·里仁篇》——春秋戰國·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


參乎一以貫之

  曾參啊,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   出自《論語》。   原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 ...

如何理解孔子與點也這

  這句話出自《侍坐》。意思為,孔子說:“我與曾點的觀點一樣啊。”   點:指曾點,人名,孔子的學生。   夫子幾乎是情不自禁喟然嘆曰:吾與點也。孔子為什麼獨獨“與點”呢?   對於這個問題,歷來是有爭議的。概括起來說,大致有以下五種代表性說法:   ①孔子與曾點者,以點之言為太平社會之縮影也。   ②全文突 ...

孔子的名言要10解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譯文:學了,然後按一定時間去溫習它們,不也愉快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譯文: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愉快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巧言令色,鮮矣仁。譯文: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 ...

日三省身全意思

  1、“吾日三省吾身”全句意思是:每天我都會多次都反省自己,替別人出主意是不是忠誠?與朋友的交往是不是誠實?老師傳授的知識複習了。   嗎?   2、全句為“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出處:《論語·學而》。 ...

論語孟子名言各10解釋

  《論語》: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說,幾 ...

老子對孔子說的三話是什麼

  據《史記》記載,孔子在魯國做官的時候,曾經到過周王室,當面向老子問禮。臨別時,老子送給他三句話,孔子始終銘記,並受用一生。   第一句:“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聰明深刻的人有死亡的危險,因為他喜歡議論別人。所謂禍從口出,說的哪怕都是真話,也會得罪別人,儘量少議論為好,所以孔子也常告誡弟子要“敏 ...

之人的解釋

  道就是道理、事理、方向的意思。得道之人就是指懂得所有道理,大徹大悟,具有大智慧的人。或者說某個領域修行達到非凡的境界,有很高本領的人。得道的人不需要藉助任何外界的事物,也一樣活得很充實。他不僅能與自己為伴,也能與萬物為伴;他外在看上去是孤獨的,而內在實是與萬物同一體;他沒有任何慾望,從不努力奮鬥;他從不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