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安康民間娛樂

安康民間娛樂

  陝北民歌

  陝北地區的民間歌唱形式,分傳統民歌、新民歌(包括革命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種類有:勞動歌曲,如打夯歌、號子;山歌,主要是信天游,亦稱順天遊;小調、秧歌;風俗歌,如酒麴、祭祀歌、巫歌叫唱等。民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語言生動,旋律流暢悠揚,節奏自由,表達了黃土高原人民的情感與願望。內容多反映男女青年之間的愛情及反對統治者的壓迫,如人們熟知的《蘭花花》、《攬工調》、《走西口》、《趕牲靈》等;文字多以7、9、10字為基礎採取分節形式。如“你在腦畔我在溝,探不上拉話招一招手”,“白羊肚子手巾包沙糖,哥哥你人窮好心腸”、“白格生生臉臉太陽曬,巧個溜溜手手挖苦菜”、“青天黃天老藍天、老天殺人不長眼”、“巧口口說來毛眼眼照,滿口口白牙你對哥哥笑”、“哥哥你參軍鬧革命,乾妹子家裡把你等”、“前溝裡下雨後溝裡晴,革命到底你記定”、“雪花打牆冰蓋房,白軍的狗命不久長”。民歌創作產生在群眾中,手法上常用月份、數字來抒情、敘事,如《十杯酒》、《十對花》、《十二月花》、《十月懷胎》、《十二英雄》、《五鏽》、《十寫》、《十盞燈》、《十八把扇子》等。

  信天游

  信天游最能代表陝北民歌的風韻。其節奏自由,純樸大方,高亢悠長。句式結構非常特別,一般每節兩句,兩句一韻,下一節可換韻,亦可不換。短歌可能只有一節,長的可接連數十節乃至成百上千節。藝術手法上多用比興,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曲調優美,琅琅上口。信天游的動人音調激發了許多詩人、作家、音樂家的靈感,創作出一批蜚聲藝苑的佳作,被譽為藝術的母親,如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賀敬之的《回延安》等就是用信天游格式創作的。信天游的名段如羊肚子手巾喲三道道藍,咱們見面那個容易拉話話難、上河裡的鴨子下河的鵝,一對對毛眼眼望哥哥、羊羔羔跌下前腦畔,哪個女人不想自己的漢、山丹丹花兒背窪窪開,你有這個心思慢慢價來,你媽媽打你不成材,露水地裡穿紅鞋等均通俗自然,膾炙人口,傳唱了一代又一代。

  信天游是陝北人對生命的祭歌,是對愛情的頌歌,它恆久的生命力來自廣袤的黃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與愛。

  秦腔藝術

  秦腔流行於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源於陝甘一帶的民間曲調和宋金元的鐃鼓雜劇,形成於明代萬曆年間,已有五百多年曆史。陝甘一帶古為秦地,故稱秦腔或西秦腔,俗稱“亂彈”、“桄桄子”。因用木梆子擊節,又名梆子腔。曾受崑腔、弋腔、青陽腔的影響,音韻嚴謹,有二百餘種曲牌,二十四類板式,二十八種角色,二千七百多本劇目。是河南梆子、河北梆子、蒲劇、晉劇等幾十個有較大影響劇種的母體。秦腔既有西北原野那種“天蒼蒼野茫茫”的渾厚深沉,悲壯高昂、慷慨激越的風格,又有纏綿悱惻、細膩柔和、輕快活潑的特點,是我國最具地域特色的古老劇種。

白城民間娛樂活動

  狩獵

  東溝狩獵場是經國家林業部批准的全國第一個草原溼地狩獵區,總面積達5萬多公頃,區內有人造林4000公頃,有野生動物13科36種,佔全省野生動物的44.4$Cts%,可供遊人狩獵的有13種。狩獵區按水禽、獸類、草原鳥劃分9個狩獵場,狩獵季節主要在春、秋冬三季。

  騎馬

  白城市內草原遼闊,有草原面積106.5萬公頃,草質優良,水草豐美,是聞名全國的天然牧場之一。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遊人可持弓躍馬,縱情馳騁。

安康民間習俗

  安康民間習俗,融傳統文化與民族特色,盡得南北之風,以楚蜀為主。明清之際,湖廣移民填川陝,同安康本地民間風俗相融,兼眾家之長沿襲至今。每逢佳節時令,民間以杜火、跑旱船、舞龍、踩高蹺、皮影戲、唱花鼓等傳統活動相慶賀,尤以每年五月端午節“中國安康漢江龍舟節”為盛。


維吾爾族民間的傳統歌舞娛樂

  麥西來甫是維吾爾族民間流星的一種傳統歌舞娛樂形式,以舞為主,配以歌唱節奏明快,熱情奔放。按形式和內容大致分,有習俗舞、執具舞、模擬舞和勞動舞等。習俗舞流星最廣,其中包括“青苗舞”、“米麗斯”、“賽乃姆”等曲目。青苗舞多在春季舉行,現有一家農民在碗中種上小麥,待青苗長出後,主人挨戶邀請男女老少來家中聚會、玩 ...

安康七夕活動都有哪些 七夕的民間故事有什麼

  中國的節日有著很多深層的寓意,特別是一些傳統的節日不僅有著多種多樣的習俗,而且寓意也有很多種,並且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慶祝方式,我們也可以透過各地的習俗來領略當地獨有的魅力。那麼像安康七夕活動有哪些?七夕的民間故事有什麼?   安康七夕活動有哪些   乞巧、做魁星會   舊時平川地區的姑娘們在七月 ...

中秋節習俗---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 ...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從亡者停止呼吸時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它們依次為:   燒“落氣紙”:即死者直系親屬,在已經確認死者亡故之際,便置一瓦盆於靈床前,在盆中焚燒冥鈔或紙錢,意為讓亡魂“持幣上路”。   淨身:由死者直系親屬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給死者擦淨軀體,通常以“三袱子”為限,即抹拭時將布帕浸水 ...

驚蟄的民間習俗--24節氣之驚蟄

  每年驚蟄這天,在廣東和香港,民間習俗有祭白虎及打小人的儀式。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 ...

重陽節民間傳說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日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婓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蝸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鶪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唐代的《 ...

地上沒有天上求:古代民間的祈雨活動

  祈雨,又叫求雨,是圍繞著農業生產、祈禳豐收的巫術活動。同其他巫術一樣,祈雨巫術曾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歷史中。從日本的原始部落到北美印第安人,從澳洲的土著到俄羅斯的先民,都有過專門的祈雨法師來控制雨水的降落。即使到了近代,一些已進入現代社會的民族中,這種巫術活動仍然存在。   祈雨,早在中國西漢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