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可以這樣說,沒有宗教信仰,就沒有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最初都是由宗教文化演變而來。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無不深深打上了宗教的烙印。是宗教信仰造就了輝煌的民族文化。信仰就是相信、尊敬並仰慕。因為信仰,人們熱愛;因為熱愛,人們探究;因為探究,人們思索;因為思索,所以豐富思想,提升境界;豐富的思想,高遠的境界,自然流露出來,凝結為文化。中國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何止文化如此,人世間的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都很難成功。
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可以這樣說,沒有宗教信仰,就沒有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最初都是由宗教文化演變而來。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無不深深打上了宗教的烙印。是宗教信仰造就了輝煌的民族文化。信仰就是相信、尊敬並仰慕。因為信仰,人們熱愛;因為熱愛,人們探究;因為探究,人們思索;因為思索,所以豐富思想,提升境界;豐富的思想,高遠的境界,自然流露出來,凝結為文化。中國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何止文化如此,人世間的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都很難成功。
普米族,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多神、崇拜祖先,那麼,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是什麼呢?有什麼不同嗎?接下來,就透過普米族文化一起去做一個具體的瞭解吧。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既有祖先崇拜,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還殘存著對自然的崇拜。每逢節慶、婚嫁、生育、出行、收割等,都要請巫師(汗歸)殺牲祭獻,誦經祈禱,以便消災祛難,保佑安康。
普米族神明崇拜:普米族主夥天神創造了人類和萬物,山神給人以定居和耕種之地,灶神左右家人興衰,龍神釋風降雨,因而把吉凶禍福與神明的好惡緊緊聯絡起來,在普米族的潛意識裡和言行裡無不表現出對神明的敬畏和虔誠。
普米族祭祀神明的儀式分為“祭山神”、“祭龍神”、“祭灶神”、三種。祭祀時首先向天神祈禱、禮拜、貢獻各種祭品。
普米族祖先崇拜:普米族相信靈魂不滅,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回到祖先的發祥地或升入天堂,所以以各種方式進行祭祀活動,表明對祖先的崇敬。主要活動有:接祖(除夕)、送祖(從大年初三至十五)、清明上墳、中元節、祭房頭、祭中柱。
普米族送替神:普米族稱之為“缺青”或“缺代骨”。凡家庭不和睦,爭吵多、病多、即家運不好時,常常舉行這類祭祀活動,希望把惡神交給“替神”,讓好運歸自己。儀式一般在家中舉行,全家人參加,要用一整天的時間。
普米族兇吉兆預測:普米族一般都相信預兆,有時根據預兆行止,或採取某些防範措施。普遍相信的預兆有:夢兆,如孕婦夢見刀、槍、劍、矛、虎、豹要生男孩子,而夢見蛇、魚、蝦則要生女孩子:物兆,如喜鵲叫為報喜,烏鴉、貓頭鷹、狐狸夜間在房附近叫為報喪;人事活動兆,如上眼皮跳為凶兆,下眼皮跳為吉兆。
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係。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差異,又都是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習俗都具有獨特性,正是這種文化習俗的獨特性,才構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區分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
(1)文化是民族的,強調的是文化的個性,如故宮是中國的、白宮是美國的。
(2)文化是世界的,強調的是文化的共性,如奧運會是世界的。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強調的是文化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即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
就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係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主要表明
A.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世界文化
B.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沒有界限
C.尊重文化多樣性是承認文化多樣性的基本前提
D.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差異,又都是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