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客家結婚風俗賞,看客家人的婚禮流程

客家結婚風俗賞,看客家人的婚禮流程

  所有女生從小時候起就已經思考過無數次自己將來嫁人的場景,公主王子般的愛情令人羨慕不已,民間的愛情故事又是令人渴望擁有的。不過婚禮還是需要按照傳統的來。你知道客家人的結婚流程是什麼樣的嗎?那麼,本期民族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客家結婚風俗。

  1、說親

  男孩長大成人,父母便託人作媒,尋訪適當人家未婚女。媒者向女方父母說明男方家庭、男子年齡、品貌等。如女方父母同意,便進一步相親,謂之“探人家”;如不同意,則婉辭謝絕。所謂“探人家”就是女方父母邀請幾位至親內戚前往男方觀看郎貌,瞭解家遷,男設宴款待並贈送禮品。過去女兒本人不去。

  經同意,女方將女兒出生年、月、日、時,俗稱“時辰八字”寫在紅帖上送往男家,謂“送庚”。男家將“庚帖”放在祖牌位前,三天內諸事順遂,則進一步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認為“合”,婚姻就算定了。有的女方家中同樣辦理。所以舊時男女青年終身大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上算命先生來決定,有的還受門第條件的限制,因此,“先結婚後戀愛”者居多,同床異夢者也不少。

  2、送定(札定)

  說親合適後,女方提出條件,聘金若干,豬、酒、雞、魚若干,桔餅、糖果若干,農村要加上米、豆、粉、面若干;男方則提出要嫁妝若干,由媒人在男女雙方間調和講定。農村往往用書面形式,稱“寫婚約”或“寫合婚字”,正面寫“文字厥祥”,底面寫“天作之合”,由雙方家長及媒人親房簽字畫押,各執一份。

  寫字時要由男方備辦盛宴。在城關則由男方送桔餅、糖果並布料、鞋襪、戒指或手錶等到女家,女家回送帽鞋衣服給男方。有的還由男家請一二桌“訂婚酒”。從此,女子便是男家的人了。送定以後,逢年過節,男方要送禮物給女方,直到結婚為止。

  3、報日子和送聘金

  男方擇定“鬥床”和接親的日期後,告知女方,叫“報日子”,一般要在結婚一個月以前,同時男方將聘金送給女方。客家人對聘金的尾數喜歡用“九”,圖其諧音“久”的吉利。女方在男方鬥床的時候,要送柚子和木炭到男家,含有平生貴子和暖新房之意,俗稱“探子探孫”。男方要做許多大肉圓送給女方分贈親朋好友,以示結緣。

  4、盤嫁妝

  嫁妝豐厚儉樸相差很大。舊時一般人家嫁女的妝奩有五色衫褲、梳妝檯、腳桶、尿桶、門簾席、木箱或皮箱等,富貴人家則加綾羅綢緞、被褥毛毯、金銀手飾等,招搖過市,極盡炫耀。送嫁妝的人叫“青娘”,由男方給予紅包。嫁妝送到後,男家宴請親朋“看嫁妝”。盤嫁妝的時間在日間,具體日期各地不同,城關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鄉間多在新娘出嫁的第二天。

  客家女兒出嫁時父母必鄭重其事地把一些諧音吉利的蔬菜,如芹菜、大蒜、香蔥、韭菜等等,逐樣用紅繩或紅布條捆紮,作為陪嫁,以表示對女兒女婿的美好祝願。更有趣的是客家還有用“長命草”為陪嫁的習俗。長命草為一株野草,用紅繩紮好,陪嫁到夫家,掛在洞房床頭竹籃裡,第二天栽於菜園中,以示紮根。

  5、接親與送親

  接親也稱迎親,舊時多在日間進行,現多在深夜。男方在午間要備豬頭、雞公、魚及香燭、喜炮聲中到女方家中接親。“我是花轎抬到夫家的!”這是舊時婦女一輩子都值得驕傲的。俗話說:“破扇子扇扇也有風,破轎子坐坐也威風。”同去接親的人要雙數。女方家中看到接親人員前來要將大門關住,待接親者連放三次鞭炮以後,接過蠟燭火種,才開門恭迎。

  女方要備辦酒宴款待接親者,謂之“無塊席”,婿郎、陪客稍微動筷,不多吃。出嫁姑娘洗澡後,由媒人和喜娘為之梳妝打扮。女方送客的人也要雙數,一般有新人伯娓和新娘的兄弟及其他親友。出門時,女方父母應迴避。

  到男家後,若入門時候未到,新娘先要在門外等待。入門時,鼓炮相迎,男方父母亦應迴避,到拜堂時相見,以避免“相撞”,造成日後不和。跨進大門檻時,由廚子宰殺一隻公雞,叫“攔門雞”。一些鄉間習俗在門檻下放一把斧頭,新娘踏著米篩進入新房。

  一些一些地區的客家人在迎親中有“拖青”之俗,即花轎車後面有個人拖著一條寓為百子千孫的榕樹枝。當花轎在路上遇上別家的的花轎時,便按俗規互相調換樹枝,雙方回祝多子多孫,俗稱“換青”。然後各自拖回家中,把榕樹枝拋到自家屋瓦背上,借榕樹多子之意,有些地方則互換紅花。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結婚風俗,收藏了!

  前段幾天撒貝南與女朋友李白結婚的事情可以說是刷滿了整個網路,平常以為是個沒什麼名氣的明星,可卻在關鍵時刻收到了很多人的祝福,在北京這個地方結婚也是有著很多風俗的哦!

  那麼,本期北京文化盤點最全的老北京結婚風俗。

  按照傳統的方式北京地區人士說親時,要先託媒人往女家問名,將男女生年屬相相合,只要雙方生肖並無相沖,即可合婚。婚約確定後,男家便要擇吉日,帶備紅柬(婚書)舉行訂婚禮,男家要給女家送上衣物,首飾,洋酒及果餅等禮物,叫“過禮”,但這只是“小定禮”。

  婚期前一個月,得送“大定禮”,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鵝,樣樣俱全。至吉日臨近,男家還要給女家送上“催妝”禮,計有豬羊肉,乾麵,年糕等。女家在男家“催妝”後,便要立即將嫁妝送往男家,以裝設新房。

  新娘到達男家進門前,新郎會手持弓箭,於新娘腳下虛晃三下,藉以驅除邪妖,之後新娘跨過火盆,方可進門。然後,新郎新娘雙雙拜天地,入新房“坐帳”,並一起吃“子孫餑餑”(餃子)及長壽麵,並飲交杯酒等。婚後第三天,新姑爺陪伴新媳婦回門,叩拜岳父母。

  北京結婚習俗之聘禮

  男女雙方家長說媒、相親、訂婚後男方送彩禮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為妻。聘禮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徵意義的物品。“聘”是婚禮前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環節。

  北京結婚習俗之陪嫁

  女方收到男方送來的聘禮後,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將孃家陪送的嫁妝送往男家。中等人家陪嫁一般為24抬、32抬,有的人家陪嫁有相應還禮之意,原則上以男方聘禮增一倍還禮。(嫁個女兒也不容易啊!不過現在一般都是男方準備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傢俱電器,這個比較實用)

  北京結婚習俗之娶親

  吉期一到,喜轎執事上門,孃家忙著打發上轎,夫家忙著迎娶進門,排場大又隆重,禮數也多,算給雙方的家境來了一場大展示。“娶親太太”扮演著重要角色,隨喜轎執事上門迎親,引導行禮。她主持婚禮儀式,另有儐相指導新郎新娘完成婚禮禮節。

  北京結婚習俗之洞房坐帳

  新人拜過天地後,上炕抓蓋頭,夫婦才算正式見了面。拜堂後要“鬧新房”。新婚夫婦進行同吃子孫餑餑、喝交杯酒、撒床、上頭等儀式。其中貫穿著祝願新人稱心如意,家道發達興旺的主題。

  北京結婚習俗之回門

  洞房花燭夜後,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親三代,並拜見父母等長輩,定名分,認大小。婚禮舉行後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孃家與父兄親友行回見禮。這就是所謂“回門”,也叫“回酒”。一般是一大早孃家便派人趕著馬車來接新婦,新婦臨行前,向公婆叩頭,然後與新郎坐馬車到孃家會親。

  到孃家後,新婚夫婦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親牌位行禮,然後給女方父母及長輩們行叩首禮。見完禮後,便擺開宴席,請新婚夫婦喝酒。飯後,新郎獨自回家,新娘則要到晚上才能回來。到了此時,一場富有戲劇色彩的婚禮才告閉幕。雖然現在這年代已經很少有媒人拉紅線也沒有人信什麼八字之合了,但是精簡了的傳統還是被流傳了下來!

合肥結婚的風俗文化,你瞭解嗎?

  中國是禮儀之邦,結婚又是人一輩子的大事,所以在我國的各個地方,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都非常重視婚姻嫁娶。長期以來,每個地方都形成當地特色的婚俗。在合肥,也有特別的結婚習俗,體現了豐富的合肥文化內涵,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合肥的傳統婚俗,突顯合肥地域文化的特色,匯南北婚俗之精髓,又不失個性。如在成婚那天,合肥的新娘進洞房前,要與新郎交換鞋穿,雙方穿著對方的鞋,共入洞房,表示夫妻同行和諧(鞋),白頭到老。

  花轎將至男家時,以三聲炮通報,男家也放鞭炮迎接。臨門,先由兩位長嫂各持一火把迅速繞轎一週,並唱道:“老嫂燎轎,天神知道;火把一照,邪氣跑掉。”以此,除去沿途所沾邪氣,這叫“燎轎”。然後,新郎在轎前長揖三次,恭請新娘下轎。接著,“全福人”開啟轎簾,由大姑小姑扶新娘下轎,並說:“要想發,大姑拉;要想有,小姑扭。”此時,大門緊閉,必須由新娘上前喊道:“娘!開門。”這叫“改口”。婆婆在門內問:“來家是否聽話?”“一切都聽婆婆吩咐。”有問必答,直到滿意後才開門讓進。合肥有些地方,故意把喜轎攔在門外,叫也不開,謂之“憋性子”。

  新娘下轎時,有一位“全福人”手拿米鬥或簸箕,裝上米穀和豆子,往轎裡和地上拋撒。近代,改用金銀紙屑。新娘下轎後,腳仍不能沾地,由幾塊紅氈或布袋鋪在路面,交替向前延伸,新娘一一踩過,謂“傳袋”,旁邊有人喊“一代傳一代,十代傳十代……”一直喊到萬代才罷。

  合肥過去有給新娘挑蓋頭的習俗,就是在客人中選一能唱者,用秤桿挑蓋頭,邊挑邊唱:“小小秤桿圓溜溜,出在魯班山裡頭。張班砍來李班修,一路明星照到頭。拿到長街做買賣,人家請俺挑蓋頭。我把蓋頭挑起來,娘婆二家都發財……”唱完挑起蓋頭就走,後由東家用香菸、糖果等物換回。氣氛十分歡樂。

  鬧房,有文鬧和武鬧,文鬧是新人對詩、對唱、互相考問。武鬧,有的出於善意,只是語言動作粗了些;有的則過於庸俗,甚至野蠻,如把新娘按倒在床上,脫鞋脫襪,扒衣服,語言帶挑逗性,甚至不堪入耳。無論文鬧或武鬧,家人一般不予阻攔,稱“鬧發鬧發,越鬧越發”。透過鬧房增加歡樂喜慶氣氛,同時儘快克服男女生疏感,打破僵持局面,促進感情融洽。

  鬧房至半夜,吹鼓手吹起喇叭,大放鞭炮“送房”,親友告辭。伴娘送來酒菜與成雙碗筷,新人喝“交杯酒”,舊時稱“合巹”,是指新郎新娘在洞房內共飲合歡酒的意思,古時合巹是指破匏為二,合之則成一器。匏就是匏瓜,俗稱葫蘆。匏瓜分為二,象徵夫婦原為二體,以線連柄,又合二為一,因為匏“苦不可食”,用其盛酒,象徵同甘共苦,成琴瑟之合,合而生育,共建美好生活。後來改為喝交杯酒,所用器皿,由匏改用酒杯。所謂交杯,即新郎、新娘各執一杯,先喝一口,然後換杯互飲。現在為手臂交叉,互飲對方杯中酒。

  飲過交杯酒,伴娘和“全福人”等告辭,新婚夫婦鋪被就寢。

  有的地方在新人就寢之後,有人躲在窗沿下偷聽新婚夫婦竊竊私語。合肥民間有“三聽”,即“婆母聽”、“姑嫂聽”、“親友聽”。“婆母聽”有的是“聽病變”,以防房事發生意外;有的是“聽人品”,從言語察看新娘的品行。“姑嫂聽”主要是從新娘的言語中看以後是否好處;“親友聽”大都是惡作劇,找些笑料。有些新人早有準備,整夜沒有聲響。

  婚後第三日,新娘回孃家省親稱為“歸寧”,俗稱“回門”。夫婦同往,稱為“雙回門”。孃家以酒宴招待。回門的意義不僅在於女兒探望父母和其它孃家人,同時因女兒嫁夫,人生鉅變,遇到諸多新的問題,又難以對外人啟齒,只好利用這個機會當面請教母親。對新郎來說,拜門認親熟悉岳父家庭和親屬關係,以便增進往來。父母透過接送、過禮、進餐,表達心理祝願,規勸女兒、女婿。回門一般是當日返回。肥西高劉一帶,一個月後孃家來人接回女兒,住滿一個整月,稱為“住對月”,俗語有“三天回門六天接,一個月回去住對月”。


山西結婚風俗你瞭解多少?

  女兒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習俗,人稱“媳婦哭,孃家富”。明清以來,山西各地完整的六禮已經不復存在,婚禮也是從簡。本期小編就要帶你去山西文化了解山西的結婚風俗。   議婚,又稱“議親”,是商議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階段,舊時包括“求婚”、“過帖”、“相親”等幾道程式,到準備定婚為止。在這一過程中,往 ...

陝西婚俗陝西傳統結婚風俗

  陝西結婚風俗你瞭解嗎?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古老的歷史文化在這座城市深深紮根。世世代代的傳承也讓西安保留了很多不同於其他城市的風俗習慣。本期就跟小編一起去陝西文化了解陝西傳統結婚風俗。   食湯圓:新郎在結婚出發前,要與父母兄弟及閨中女友一起吃湯圓,表示離別,母親喂女兒湯圓,新娘哭。   討喜:新郎與女方家人 ...

甘肅結婚風俗你瞭解多少?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婚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傳統文化的精粹。在甘肅文化中,我們可以看到甘肅傳統婚禮中一系列的繁文縟節,說明甘肅的婚禮習俗依然保留了舊的傳統和禮儀。下面就讓我們趕緊去了解看看吧。   歷史上的甘肅,是一個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互動影響的地區,在重視傳統婚禮程式的同時,也深深打 ...

最新202x新娘家人婚禮致辭大全 女兒結婚父親說些什麼祝福語

  1、 伸出愛的手,接往盈盈的祝福,讓幸福綻放燦爛的花朵,迎向你們未來的日子。   2、 今日是你這一生最美麗最幸福的時候,祝你們新婚幸福!白頭偕老!生活甜甜蜜蜜!   3、 婚姻是神所設立的,美滿的婚姻是神所賜恩的;願我們的神將天上所有的福,地裡所藏的福,都賜給你們和你們的家庭!   4、 甜甜的喜糖比不 ...

貴州結婚風俗 貴州婚禮流程

  結婚是人生中的大喜事,備受人們的重視。結婚要遵循傳統的婚嫁習俗,而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習俗。這是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古代時交流不多,所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那貴州有哪些結婚風俗呢?貴州婚禮流程是怎麼樣的?一起來了解一下。   貴州結婚風俗   1.合婚   在貴州地區,男方和女方結婚之前,有一個八字合婚的習俗。媒 ...

杭州婚禮有哪些習俗 杭州有哪些結婚風俗

  導讀:杭州的婚禮也有很多的講究,無論是時間,還是地點都顯得特別的重要。那麼,杭州婚禮有哪些習俗呢?杭州有哪些結婚風俗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杭州結婚風俗盤點,希望可以給到各位新人幫助。   杭州婚禮習俗   一說媒,浙江民間婚禮,基本上沿襲南宋婚禮的習俗遺風。舊時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極濃,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請媒婆 ...

漢族結婚風俗

  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孃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