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漢族結婚風俗

漢族結婚風俗

  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孃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鮑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青島結婚風俗:訂婚小六樣肉得一刀切

   結婚是大事,但兩人的感情是不能單純用金錢來衡量的,錢可多可少,可是,訂婚、結婚的風俗還是要尊重女方所在地的。俗話說“入鄉隨俗”,那麼青島都有哪些訂婚、結婚規矩?記者採訪了擔任過多次婚慶“總管”的宋先生、剛剛做完伴郎的張先生以及今年踏入婚姻殿堂的幾對新人,請他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今青島的婚慶風俗。

  訂婚小六樣,肉得一刀切

  就訂婚流程來看,訂婚的日子現在一般是由雙方的家長協商決定的。訂婚當天,新郎要帶的聘禮有訂婚戒指等首飾、禮金、兩條紅腰帶、兩個紅包袱、衣服至少兩套(要有棉襖,俗話說婆婆的襖傳到老)、小六樣,女方家要給男方準備一雙新鞋(叫丈人鞋)。

  禮金:也叫訂婚錢或彩禮錢,這個數字在7年前的時候是10001元,即萬里挑一,現在是水漲船高了。不過,這個金額是依據經濟條件而定的。

  小六樣:6斤肉、6條魚、6瓶酒、6盒點心、6盒糖、6扎粉絲……在青島的訂婚場上圖吉利,這小六樣也是有講究的,比如,六斤肉必須是一刀切的;六瓶酒不能全是紅酒,一般是“4白2紅”,即4瓶白酒、2瓶紅酒(條件好的也可以全部送白酒);六紮粉絲要用紅線紮起來,寓意長長遠遠之意,六條魚可以選擇黃花魚或者加吉魚。

  首飾:給女方的首飾是不能少的 ,一般有項鍊、戒指、耳環、手鐲等需要是成套的,最好事前由新娘選好。

  訂婚:這一天,新娘家要招待,找一位第三者來主持。一般在中午以前新郎和父母帶著聘禮要到達女方家,聊天過後,新郎就要給女方父母敬茶、改口,叫“爸媽”了,這時家長會把準備好了的“改口費”分別送給新郎、新娘,每個紅包的數目要雙數,錢數一般在200元以上。然後兩家人湊在一起,定下結婚日子。酒席:新娘家事前應該定下酒席,請男方家吃飯。男方在離開時,女方應該將男方送來的小六樣(肉除外),返一半回去。還要給男方回一定的禮金,也叫回禮,意指給新郎的行頭錢,即買西裝、鞋的錢。

  結婚喜字要從路口往家貼

  一般來說,結婚頭一天新郎新娘兩人是不見面的,結婚當天新郎要在中午11點之前把新娘接到新房或酒店。

  新郎出發前:新郎家要準備6盤東西:蘋果、橘子、花生、大棗 、點心、煙(一般是兩盤乾果,水果、糖、點心等自由組合,煙不擺盤,除非其他東西沒準備齊),用粉紅紙墊在盤底。出發前,由伴郎給新郎穿衣打領帶,由母親整理,然後新郎經父母許可後出發。出發後:家中馬上將喜字等貼好。安排好迎接孃家人、接喜盆、下寬心麵人員。喜字分鏡喜、窗喜、床喜、路喜等,貼路喜要從路口往家裡倒著貼,一直貼回家,古力蓋、消防栓等用粉紅紙貼上,貼喜字規矩是“迎頭見喜”,即新郎新娘一路上走過來迎頭的前方牆面要貼喜字。

  新娘出發前:準備好帶走的東西:兩個盆,盆中放棗、花生、桂圓、栗子、紅筷子、寬心面(2扎,用紅線扎一起,越寬越好)六樣物品,盆用紅包袱(訂婚時送過去的)包好。

  “堵門”:新郎、伴郎攜帶紅包、結婚證、手捧花、胸花等到達新娘家,新娘的夥伴都堵在門口刁難要紅包,這叫“堵門”。開門後,新郎經過新娘父母許可後,可去突破第2道“防線”:新娘背朝門坐在臥室的床上,臥室門由女伴堵著,接受完刁難,塞上紅包後,就要進去找新娘的鞋,找到鞋後,新郎新娘一起在床上吃“滾蛋餃”,一般盛6個,吃4個留下2個,留個想頭,表示還回來。

  接親:吃完水餃後,新郎新娘一起出來,新人拜見父母,給父母吃喜糖,敬茶。女方離開時要有送親的人,女方的舅舅、哥等提著兩個包袱。這時候的規矩是不能倒手、不能放,一直上車,新娘出門不能回頭、不能說話,不到新郎家不能說話。接親要安排雙數車隊,副駕駛上都要坐一個平輩的人押車,一般是新郎的弟兄。

  新人進門:新人進門後,新郎進門跟父母彙報,並介紹一下送親的女方家人。女長輩接包袱,注意用和送包袱的人相反的手接,途中不能倒手。其中一人把栗子、棗、花生、桂圓、蓮子等灑床上、褥子底下,另一人下寬心面。接下來,新人拜見父母並敬茶,然後進入臥室,坐到床上吃寬心面,在家人合影過後,就可以前往酒店了。以上這些內容是指青島一般家庭的情況,在一些細節上、順序上不同區市規矩也不同。

海南儋州人與眾不同的結婚風俗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方不同,人趣各異,風俗也就多樣。儋州人審勢處事大處與其它地方無異,但細節自成一格,也便成就了儋州獨特的風土人情。在我看來,儋人的眼裡人生有三大喜事:男婚女嫁、金榜題名和升堂入室。這與咱老祖宗概括的有出入。這出入,就讓儋州的婚嫁很有些與眾不同的味道。

  這不同,在一開始時便有體現。過去儋州男女的婚配起始於兩種原因:一是父母包辦、媒妁之約,這與其它無異;二是野遊對歌、自由戀愛,這就極具儋州特色——趁集日歌墟,搶個“手信”,夜裡相約以歌傳情,若鸞心遂鳳意,再行媒妁,便成良緣。

  成婚之前,無論自由戀愛抑或是父母之命,須有送聘禮之舉。就算是兩人情意相悅私訂了終身,那男方也還得請個掛名媒人,帶上三五個親友,拎雞,扛酒,挑著一擔的包子,還得有人抱了一捆甘蔗,不知是否有生活甜美的寓意,沿海的漁民,那還要提著一條上好的紅魚乾,也不知是否帶著紅火有餘的祝願。一行中得有一人是男方認為有福氣的人,如是人財興旺最好,但起碼也是家裡人丁興旺的——可別以有多子多福觀念斥之,這乃千年遺風,指不定還可申請非物質文化保護專案。

  女方那天定是把叔伯姑姨都請來了。未行婚之前,不是醜媳婦總要見公婆,而是呆女婿也要有翁婿會。主談判手自是未來的丈母孃,老泰山雖有一言定乾坤的權力,但正面一般都不大表明態度,有如牌局上的“大鬼”,輕易不肯使出。談判焦點通常放在聘禮的多少上,早年不出個三五千似乎難以搞定,許多鴛鴦就是因聘禮吹燈撥蠟,那年月的三五千可是個天文數字。但事情就是這樣的陰差陽錯,在現在緊一緊可以拿得出三五千的時候,這倒不是硬性指標了——許多人家聘禮可多可少可有可無,多了給你置辦多些嫁妝,少了你倆以後自己努力吧。談定聘禮,便訂吉日;定了佳期,如還有送酒席的習俗,那便要商定那天男方要送女方十桌酒還是八桌酒的豬肉酒水等,一切才算辦妥。

  到了大喜之日,發柬採購磨刀霍霍向豬羊之事且按下不表。婚事必有婚聯。父母必是請來村裡識書善對的,大院門上是酒聯,正堂屋前是喜聯,神灶之上還有聯。喜事必有喜樂。父母定要請來三村五寨裡最有名的排子鼓隊。何謂“排子鼓隊”?一鼓一鑼一鐃兩嗩吶組成的樂隊。排子鼓隊早早便來到村裡,在剁肉洗菜熬了一夜正昏昏欲睡的的人們中坐下,鼓捶在鼓沿邊一刮,樂曲便砰然響起。奏是喜慶樂曲:索多咪索多,索多咪索多,索多咪索多拉索拉多咪來咪多……。嗩吶宏亮,鼓點歡快,鑼聲鏗鏘,鐃響激昂,快四拍的節奏和喧鬧的曲調直把大鍋裡騰騰的油汽吹上屋頂去,清晨裡靜靜的小村便活潑潑地醒了。

  不久前看到有的排子鼓隊添了二胡手風琴——我覺得這很有畫蛇添足之虞,二胡在鄉民們手裡只能拉出沉鬱的聲音,手風琴有些不土不洋假洋鬼子,與大喜日子裡的古樸民俗相配,很有些著唐裝系領帶的彆扭。

  太陽爬上樹梢後,新郎官新娘子的兄弟姐妹們都聚到男方女方的家裡去。過去非得要清一色的裝束,現在卻是誰都把自己最靚的衣衫抖出來,不是要與新郎新娘爭俏,而是要把本村的形象亮出去;過去新郎新娘要撐把雨傘以在著裝統一的同伴中表明身份,現在時興了系領帶著婚紗佩戴胸花,直直把嫂子嬸孃們的眼睛饞得紅了;過去路近的步行路遠的坐拖拉機,現在除非同村否則定會租輛計程車再加上輛中巴,雖沒有幹部子女的威風八面也要一路黃塵娘子笑……

  寫到這我便有些惆悵了。在“過去”和“現在”的對比中,我很想讓心情快樂起來,但是,在新舊更替的欣喜間,一種失落感漸上心頭。

  過去姑嬸挑著搪瓷盆盆裡裝著手帕毛氈大大小小的鞋子,那是新嫂子送給婆家弟妹的禮品,一份新人的新情意,現在塞在中巴車裡就少了一路晃晃悠悠的喜氣;

  過去一行俊男靚女打打鬧鬧鞭炮炸得一路紅紙屑,歡樂也灑了一路,現在雖一車的喧鬧但路人只聽得一串的炸響未來得及綻開祝福的笑容便撲上來滿臉的黃塵;

  過去……

  很讓我懷念的是過去接親的對歌。現在的年輕人能現場對歌的不多了,現在的老人們要在大門前攔著要新郎對歌也沒幾人響應了。過去,一聽到村外的鞭炮響,大姨三姑大嫂二姐就來了勁了,搬出來幾張方桌攔在在大門前,擺上了酒碗糖果,定要新郎對上歌才能進門迎娶。善唱的新郎就當這是表現能耐的機會,大步向前,張口便唱,誠懇感謝親恩,表白和睦恩愛誓言,唱得滿堂的喝采;口訥的新郎便視對歌為攔路虎了,早先安排了好友當“槍手”,可在滿院“監考員”的睽睽眾目之下,新郎還是被揪出來,滿臉的脹紅,兩頰的溼汗,雙手把熨得平直的褲子擦得皺皺巴巴。記得有一好友娶的儋州姑娘,在對歌中求得以唐詩對山歌,自恃文科科班,不曾想死背的詩詞哪敵得過出口成章的姑嫂姐妹,被駁得如同劉三姐面前的酸秀才,所幸搜盡枯腸,竟記起一少時的“兩句半”,脫口說唱了:“牛死不知牛眼翻,以為牛睛打眼神”,準確地表述了自己的尷尬,換了全場同情的大笑。

  接親的對歌,難免有些惡作劇了。我記著它,既是因為記住了那大喜大樂中的尷尬,更是因為記住了那機靈反應中的睿智。但是,我還記住了在門外嬉嬉鬧鬧時門裡的“哭嫁”。那可也是儋州婚俗的絕版經典,現在的年輕人不會也不肯抹一把清淚毀那新上的粉妝。而過去,滿心的歡喜呢,卻要哭哭啼啼,要說是裝的,怕外人說自己嫁了新郎忘了娘,但卻哭得是淚眼婆娑哽哽噎噎,即便是子怡鞏莉也沒有的演技;要說不是裝的,哭便哭了,卻還有唱詞,嚶嚶咽咽中訴雙親的恩德,生動而又情深,直到出了閨房也還在唸念有詞,讓方才還作弄新郎的姑嫂也紅了眼淚流滿面。

  我真的難以忘記那樣的場面:婚嫁,是新人的大喜,可對於父母,除了兒女成人的喜悅外,更多的是鳥兒出巢的難捨。這種喜慶之中眷戀的傷感,誰都會有,只是儋人不遮不掩地表達出來了,這就讓儋州的婚俗有說不盡的讓人回味的感受。不過,這歡慶中的啼哭現在也鮮見了。歡喜是儋州婚俗的主題,過去是,現在也是,將來永遠都是。我的懷念是對過去風俗的一種不捨罷了,今日的新風也會成為明天的舊俗,明天的人們也會懷念今日的風氣。懷念也是有歷史的印記的。我衷心希望這個日子裡要沒有限度的張揚快樂,希望這種快樂歲歲年年。


奇異的浙江金華結婚風俗

  兩家同意後,各書姓名,籍貫,三代,名號,官職於貼上,相互交換。待訪問屬實,男家擇日託人向女家送年庚貼,也叫八字貼,並討回對方年庚,古稱問名,近代叫換龍鳳貼。然後將年庚放祖宗靈位前占卜或將生辰八字報請算命先生推算,如無相沖相剋,再回報女方,女方亦須經過占卜,這叫合婚。   雙方同意了婚事,即行訂婚,俗稱定婚 ...

澳門結婚風俗

  在澳門的居民中,華人佔97%,外籍人士佔3%。華人中除了土生土長的當地居民外,來自內地各地區的居民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而在外籍人士中,除葡萄牙人外,還有許多其他外籍人士。這種複雜的人口構成使澳門的婚俗呈現多樣化。   早些年,澳門的華人不論貧富,新郎要在結婚前夕舉行“上頭”儀式。在迎親那天,男 方家一般要 ...

漢族婚姻風俗-回門

  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孃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 ...

澳門結婚風俗大觀

     在澳門的居民中,華人佔97%,外籍人士佔3%。華人中除了土生土長的當地居民外,來自內地各地區的居民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而在外籍人士中,除葡萄牙人外,還有許多其他外籍人士。這種複雜的人口構成使澳門的婚俗呈現多樣化。   早些年,澳門的華人不論貧富,新郎要在結婚前夕舉行“上頭”儀式。在迎親那天,男方家一 ...

土家結婚風俗“搶床”

  新郎新娘拜堂後,並排進入洞房,這時園親婆婆特別注意,不讓走成一前一後,傳說誰走在前面誰就當家,所以新郎新娘都想在前一步,有的洞門窄了,彼此相擠,進入洞房之後,園親婆婆將房門關上,新郎新娘搶坐於床上,謂之“坐床”,男左女右,以床的中線為界,誰超過了界限,對方會將其擠出界外。傳說誰的行動快,先坐定床上,誰就先 ...

濱州結婚風俗

  濱州金玉良緣喜慶社,源自香港,專業慶典策劃機構……   濱州金玉良緣喜慶社是金玉良緣(香港)國際文化傳播集團的四星級慶典服務公司,我們擁有很多優秀的、年輕的、富有創意的婚禮策劃人員及婚禮主持人。擁有歷年獲獎的攝像師、化妝師、舞蹈模特,為您的慶典提供具有先進理念的全程策劃、全程服務、並對慶典實行全程跟蹤、全 ...

山東煙臺結婚風俗

  我說幾句。一般結婚前要先定親,煙臺人稱謂通日,也就是定一下結婚的具體日期。然後就可以商定結婚的一些習俗。當然煙臺有一些結婚和定親的小風俗,你不一定要照著辦,只要雙方父母覺得好就可以。如果就是想知道的話你可以給我留言。我個人覺得還是新事新辦好。   煙臺有個土規矩,結婚是要穿紅鞋的,其實我們都不喜歡紅鞋,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