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富有民族特色的普米族情人節

富有民族特色的普米族情人節

  一年中最浪漫的一天莫過於情人節。在這天,大大小小的街道來來往往的都是情人。雖說情人節是國外的節日,但中國也有自己的情人節,那就是七月初七。想必這個農曆月份大家都熟悉吧。在普米族文化中有特有的情人節,一起來看下。

  情人節這一天,麗江、大理和怒江的各族群眾騎馬坐車從幾百裡遠處趕來聚會在蘭坪縣羅古箐的高原草場上。草場邊有兩棵緊貼在一起枝串枝、根連根、高近30米的雲杉樹,被普米人親暱地稱為“情人樹”。因此,這片高原草場也稱為“情人壩”。

  當地人說每年的“情人節”都要下雨,這是情人相思的眼淚,也如情人相思的情話,相思一年在這天向情人傾訴。其實,羅古箐地處高山,海拔在3000米以上,因山高林密,氣候多變,特別在“情人節”這段時間時晴時雨。

  普米族、傈僳族、納西族和白族的青年男女身著節日的盛裝,一群群絡繹不絕湧入“情人壩”。草地上密林間人們嬉笑打鬧,拿出自帶的酒肉食品席地野餐,陣陣笑語和著山風在草場上此起彼伏。

  普米族的婚俗中“情人節”非常重要。平時相愛的戀人們可以在這幾天中盡情地相聚、嬉耍,還可以徹夜不歸縱情于山林間。而平時在老人面前和家人中是不行的。那些家中老人不同意婚事而陷入苦戀中的男女就趁“情人節”把自己的情人“搶”回家去。這當中還省了男方向女方說媒、提親、下聘、回彩等等繁文縟節。

  “情人節”的高潮在夜晚。山上村邊和空曠的地方都燃起堆堆篝火,火堆旁聚滿了因酒微醉的張張興奮通紅的臉。普米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生產勞動生活的各種場景都有不同的歌舞來表現,樂手彈響了手中的“比拍”,吹起了蘆笙、笛子或樹葉“比樸搓”、“縹蹉”,和著樂聲與羊皮鼓點男女圍成弧形或圓圈,邊舞邊歌,喜悅歡騰。毗領的各族群眾也喜愛普米舞蹈,可以在舞圈中看到其它民族也跟舞且極為熟練。

  唱啞了嗓子跳渴了口的人暫時離開舞圈喝口自釀的黃酒便又加入舞蹈之中,在酒和熱舞的氣氛中人們興奮的情緒一次次地達到高潮,歌聲、樂聲、笑聲、叫聲從各處升騰而起。這時候可以聽到在山林中,箐溝裡一陣陣呼喚情人的叫聲和情人對唱的情歌。篝火旁不時有一對對的情人悄悄離開火堆走進山林,也有對對情侶從山林走出加入舞蹈的行列。

民族文化:普米族樂器有哪些

  在每一個民族中,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展示出對生活的熱愛,表達個人美好的情感。在這其中,樂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音樂表達的重要載體。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普米族的樂器,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普米族文化中看看吧。

  普米族器樂可以分為彈撥樂、吹奏樂、絲絃樂和打擊樂四類。其中彈撥樂又分為四弦、小三絃和口弦,四弦曲有十二種節奏型別,與十二種對應的舞步型別相結合就形成了普米鍋莊。

  此外,笛子、蘆笙胡琴、嗩吶等也是普米族人唱歌跳舞或進行各種其他活動中經常使用到的樂器。

  普米族音樂:

  普米人能歌善舞,民歌豐富多彩,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反映了普米人的生產、生活、歷史、倫理、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民歌中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部分內容都可稱豐富多彩,普米族聲樂中各種曲調大多已經定型,並形成了各自的區域特色。

  在寧蒗以北各地區的音樂曲調中受到了藏族和彝族聲樂的影響,也保持了本民組的特色,蘭坪民歌的聲樂部分則既有藏族音樂的痕跡,也體現了普米民歌代代相傳的風格。

  普米族民歌,分為時政歌、風俗歌(儀式歌)、生活歌和情歌等四大類。《出嫁歌》、《接親調》、《宴席歌》、《開門調》、《梳妝調》等風俗歌,反映了普米族的婚姻習俗。《送羊經歌》和《指路經歌》等喪歌,反映了普米族對死者的哀悼和對祖先的懷念。《祭山神》、《祭龍神》、《祭鍋莊》、《退口舌》等儀式歌表現了普米族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此外,還有一些民歌歌頌了普米族人民勤勞勇敢的品質,表達了他們對舊社會剝削階級的不滿和反抗。

民族文化淺談普米族的宗教信仰

  普米族,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多神、崇拜祖先,那麼,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是什麼呢?有什麼不同嗎?接下來,就透過普米族文化一起去做一個具體的瞭解吧。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既有祖先崇拜,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還殘存著對自然的崇拜。每逢節慶、婚嫁、生育、出行、收割等,都要請巫師(汗歸)殺牲祭獻,誦經祈禱,以便消災祛難,保佑安康。

  普米族神明崇拜:普米族主夥天神創造了人類和萬物,山神給人以定居和耕種之地,灶神左右家人興衰,龍神釋風降雨,因而把吉凶禍福與神明的好惡緊緊聯絡起來,在普米族的潛意識裡和言行裡無不表現出對神明的敬畏和虔誠。

  普米族祭祀神明的儀式分為“祭山神”、“祭龍神”、“祭灶神”、三種。祭祀時首先向天神祈禱、禮拜、貢獻各種祭品。

  普米族祖先崇拜:普米族相信靈魂不滅,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回到祖先的發祥地或升入天堂,所以以各種方式進行祭祀活動,表明對祖先的崇敬。主要活動有:接祖(除夕)、送祖(從大年初三至十五)、清明上墳、中元節、祭房頭、祭中柱。

  普米族送替神:普米族稱之為“缺青”或“缺代骨”。凡家庭不和睦,爭吵多、病多、即家運不好時,常常舉行這類祭祀活動,希望把惡神交給“替神”,讓好運歸自己。儀式一般在家中舉行,全家人參加,要用一整天的時間。

  普米族兇吉兆預測:普米族一般都相信預兆,有時根據預兆行止,或採取某些防範措施。普遍相信的預兆有:夢兆,如孕婦夢見刀、槍、劍、矛、虎、豹要生男孩子,而夢見蛇、魚、蝦則要生女孩子:物兆,如喜鵲叫為報喜,烏鴉、貓頭鷹、狐狸夜間在房附近叫為報喪;人事活動兆,如上眼皮跳為凶兆,下眼皮跳為吉兆。


民族服飾欣賞:服飾圖片

  普米族是擁有古老文化且歷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普米族的服飾跟新疆的似乎有點相似,但還是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其實在這麼一個古老的民族生活,也是一種幸福。本期中國傳統服飾帶你欣賞普米族服飾,快來看看吧!            普米族長期和納西、彝、藏等民族雜居,服裝及頭飾吸收了他民族服飾特點。寧蒗、永勝地區 ...

獨特民族文化:走婚

  走婚是源出於母系社會的一種婚姻形態,與結婚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男女雙方當事人的生活居住模式、經濟關係、子女歸屬問題,以及他們生活於其間的家庭模式等各個方面。那麼,普米族文化中的走婚習俗有哪些特色?一起來看下。   走婚相伴隨的家庭體制為母系制大家庭。在這種家庭中,最高的家長為女性,家庭成員均為其具有血緣關係的 ...

吾昔的傳統隆重節日

  普米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豐富多彩的普米族文化傳統而具有色彩,其中最有表現力的吾昔節就向我們展現出普米族的風土人情以及民族特色。那麼,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普米族的傳統隆重節日,吾昔節吧。   按古規吾昔節要過九天,至今大部分普米族仍隆重過此節日,部分普米族地區則與漢族一起過春節。“ ...

中華民族: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意為白人。   普米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解放前曾使用一種藏文拼寫的文字,但流行不廣,後逐漸不用。現普米族大都使用漢文。   普米族主要從事農牧業生產,兼營家庭手工業。現在 ...

--簡 介

   普米族共有2.9萬多人。他們主要居住在雲南省的蘭坪、麗江、維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和寧蒗等縣。“大分散,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佈特點。普米族自稱“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也稱有“博”、“巴苴”等。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 ...

潑水迎親的婚慶習俗

     嫁女九族皆知   普米族青年男女結婚時,迎娶前,新郎須送給女方父母一塊布,以謝撫育女兒恩情;另送一條黃牛,作為 奶母錢 ,象徵女家兩隻腳出去,有四隻腳進來,總算不蝕本的意思。送女方兄弟長刀一把,意思是作為兄弟姐妹分別的紀念。另送耕牛及鐵鏵一套,作為新娘走後 土地牲畜傷心 的安慰。男方家長和媒人每次帶 ...

喪葬習俗

  在普米族的葬禮裡,給羊子是最隆重的一個儀式。傳說,在很早以前,一群惡狼為了報仇,拼命地追殺善良忠厚的羊子,把原先有一千三百隻羊子的大家族,傷害得只剩下三隻羊了。有一天,狼群正準備把這三隻羊也吃掉。當狼群追到一個山丫口時,正巧碰上普米族勇敢的九兄弟。九兄弟守候在山丫口,箭射刀砍,並針狼群全部殺死,唯有一隻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