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少數民族的飲酒風俗

少數民族飲酒風俗特點

  我國少數民族喜歡飲酒,他們的飲酒方式多種多樣,別有一番風情。你瞭解少數民族飲酒風俗特點嗎?少數民族飲酒風俗有什麼特點?相信還有很多人不瞭解少數民族飲酒風俗特點,下面為大家介紹少數民族飲酒風俗特點。

  少數民族飲酒風俗之山欄酒

  海南等地的黎族人民熱情好客,客人臨門,便以自制的山欄酒為客人接風洗塵。他們飲酒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叫“腔斧昂”,是飲酒敘情之意;第二階段是喝醉酒,叫“痺熬”,就是按黎族風俗要喝醉才罷;第三階段叫“吞卓丘”,即主賓對唱當地民歌。

  少數民族飲酒風俗之肝膽酒

  水族人民素以肝膽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膽相照,苦樂與共。他們在殺豬時,一般都把豬膽留了下來。當客人入席,酒過三巡,主人便取出豬膽,剪開管口把膽汁注入酒壺,給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後才輪到主人。喝酒高潮時,往往要喝交杯酒,即賓主聯臂舉杯,同時將對方遞來的酒飲下,表示心誠。

  少數民族飲酒風俗之牛角酒

  貴州東南一帶苗族接待來客要敬獻醇香可口的牛角酒。苗家人都有外形美觀、雕刻花紋的水牛角,客人到寨門時,穿著華麗的苗家姑娘舉起牛角酒敬客,同時還有幾位姑娘在客人胸前掛兩三隻紫紅色彩蛋,表示吉祥如意。如果客人懂得苗家規矩,要雙手捧住牛角,一飲而盡,就會順利進入苗寨。

  少數民族飲酒風俗之青稞酒

  藏族人民十分好客,遠方客人到來,都要敬獻青稞酒。這種酒是將青稞煮熟後拌和酒後,放入陶罐密封發酵,酒色微黃味微甜,酒精含量約10度,被外賓稱為“西藏啤酒”。喝酒時,主人斟滿一杯,讓客人先喝一口,添滿再喝一口,這樣連添三次喝三口,最後滿杯喝乾,這種習慣叫“三口一杯”。勸酒時,主人常誠摯地唱祝酒歌,尤為感人。如果客人不能喝酒,可用無名指蘸點酒,舉手向右上方彈三下,主人就不會勉強。

  透過以上對少數民族飲酒風俗的詳細介紹,相信你對少數民族飲酒風俗特點有了更深入地瞭解。

少數民族的飲酒風俗

  1.納西族“客酒”

  “客酒”是雲南麗江的納西族人習慣飲用的別具特色的傳統名酒。

  “客酒”是以高粱、大麥、小麥等為原料釀製而成。其製作方法是大麥、小麥各佔60%,煮熟、燜黃,然後攤涼加酒藥裝箱糖化,再分裝入瓦罐,加上60度大麥清酒,封存60天后過濾去糟,將汁液再分裝入瓦罐密封沉澱,時間最短一年,越長越好,度數不高,富含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飲料酒。

  納西族人在每有外賓時,總以“客酒”相待。在客人進門時,先將第一杯“客酒”遞給貴賓和年長者,以示敬意,然後分送在座的客人。有的人家在生兒養女時即釀造“客酒”,並埋入地下,待兒女長大成親時開封慶喜,其酒味美不可言。

  2.獨龍族竹筒酒

  雲南怒江貢山一帶的獨龍族男女老少都喜好飲酒,每當收穫季節,家家戶戶都釀酒。獨龍族人釀酒不用土壇而用竹筒。釀製時他們選用最好的竹中,將竹子做成酒筒,然後將煮熟的大米、小麥、或高粱拌上藥酒裝進竹筒。7天后,將竹筒蓋開啟,即可喝到醇香的竹筒酒了。

  在飲酒時,要由家庭主婦來分配,男女老幼平均每人分一份,如有客人來,也有客人一份。竹筒酒還被用作訂婚的禮酒和年節喜慶的喜酒。每年農曆臘月。獨龍族人要過“卡秋哇”年節,日期由家族首領擇日舉行。屆時,要用木刻或結繩做為請柬邀請其他各家族的成員來參加。接到請柬的家庭準備好禮物前往祝賀。客人們一進寨門,主人們就熱情地迎上去。主客先共飲一竹筒交杯酒,表示友誼常存,並要互相對歌。然後跳起他們的民族舞蹈。歌舞結束後,全寨的各家各戶把準備好的佳餚端到舞場,人們圍坐在一起,共飲他們特色的竹筒酒。

  3.黎族山欄酒

  南等地的黎族人民熱情好客,客人臨門,便以自制的山欄酒為客人接風洗塵。他們飲酒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叫“腔斧昂”,是飲酒敘情之意;第二階段是喝醉酒,叫“痺熬”,就是按黎族風俗要喝醉才罷;第三階段叫“吞卓丘”,即主賓對唱當地民歌。

  4.水族肝膽酒

  水族人民素以肝膽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膽相照,苦樂與共。他們在殺豬時,一般都把豬膽留了下來。當客人入席,酒過三巡,主人便取出豬膽,剪開管口把膽汁注入酒壺,給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後才輪到主人。喝酒高潮時,往往要喝交杯酒,即賓主聯臂舉杯,同時將對方遞來的酒飲下,表示心誠。

  5.苗族牛角酒

  貴州東南一帶苗族接待來客要敬獻醇香可口的牛角酒。苗家人都有外形美觀、雕刻花紋的水牛角,客人到寨門時,穿著華麗的苗家姑娘舉起牛角酒敬客,同時還有幾位姑娘在客人胸前掛兩三隻紫紅色彩蛋,表示吉祥如意。如果客人懂得苗家規矩,要雙手捧住牛角,一飲而盡,就會順利進入苗寨。

  6. 藏族青稞酒

  藏族人民十分好客,遠方客人到來,都要敬獻青稞酒。這種酒是將青稞煮熟後拌和酒後,放入陶罐密封發酵,酒色微黃味微甜,酒精含量約10度,被外賓稱為“西藏啤酒”。喝酒時,主人斟滿一杯,讓客人先喝一口,添滿再喝一口,這樣連添三次喝三口,最後滿杯喝乾,這種習慣叫“三口一杯”。勸酒時,主人常誠摯地唱祝酒歌,尤為感人。如果客人不能喝酒,可用無名指蘸點酒,舉手向右上方彈三下,主人就不會勉強。

  7.彝族

  彝族習俗以婦女敬酒為貴,不論任何場合只要是婦女買的或是敬的酒,被敬者不得拒絕,飲酒後要回贈點禮物。

  ①姑娘酒

  逢年節,彝族婦女抱一罈酒,插上幾支竹管或麥杆,在家門外路邊奉勸往來行人用吸管飲酒賀年。逢火把節,年輕的彝族姑娘們會抬著新釀的玉米酒,帶著漂亮精緻的酒具,到節日中人們必經的要道上佈下長龍似的酒陣,敬給來參加節日活動的長輩、朋友、親戚或是情人,叫作“姑娘酒”。

  節日活動中,摔跤、賽馬、鬥牛等比賽後,姑娘們發現了摔跤手或得勝者,會擁上去敬酒,唱敬酒歌,表示讚賞和敬慕,男子漢會很慷慨地以紀念品相贈。

  ②白話酒

  雲南巍山彝族男女相愛,常私下訂婚:在約會的地方,小夥子向姑娘敬白酒,表示求婚,姑娘接受,就表示同意,兩人要坐在松樹針葉上共飲,叫做“吃松毛酒”(南方將松樹針葉叫做“松毛”)。男方父母知道後,便請媒人去走求婚的程式。求婚時,媒人去女家必帶一壺酒,稱為喝“白話酒”。女方如果拒絕,媒人返回時,要給媒人把酒壺重新灌滿,叫作“回頭酒”。正式訂婚時,要用“茶糖合酒”。訂婚第二天,未婚夫要到女家請女方親友宴飲。婚禮時,天黑後在門前院壩場子中點起一堆堆篝火,“酒禮婆”唱“勺果車”(酒禮舞的開頭歌)後,賓客們開始跳“酒禮舞”:酒禮舞形式是邊歌邊舞,歌詞是讚美父母,祝願幸福之類,人們跳一陣舞,飲幾杯酒,週而復始,此起彼伏,通宵達旦,歌舞酒融合在一起,十分隆重熱鬧。最後,酒禮婆唱“鼠果者”,酒禮方結束。

  ③轉轉酒

  涼山彝族喜歡飲寡酒,不用下酒菜。飲酒時,幾個人圍圈蹲下,僅用一兩隻酒杯,或乾脆不用酒杯,一人一口輪流喝,稱之為“轉轉酒”。若用酒杯,先從最長者開始,從右至左,一人一杯不得輪空,稱之為“杯杯酒”。

  ④永訣酒

  雲南開化一帶的彝族為了減輕死者的痛苦,病人臨終前“舉家灌酒以為別,名曰‘永訣酒’。”

雲南少數民族春節風俗特點

  你瞭解雲南少數民族春節風俗特點嗎?雲南少數民族春節風俗有什麼特點?相信還有很多人不瞭解雲南少數民族春節風俗特點,下面為大家介紹雲南少數民族春節風俗特點。

  雲南元陽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彝族,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陽曆,一年中要過兩次年。

  彝族太陽曆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以鼠日為一個月起頭,12屬相迴圈3次,在豬日終結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為過年日,不計算在10個月之內。大年在每年夏至日,過三天。第一天為接祖日,第二天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過兩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閏年加祭祖日過三天。

  元陽縣彝族與漢族交往多起來後,也與漢族一起過春節,但仍然保留著濃郁的民族特點。春節前三天內,家家殺年豬。屋裡屋外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門前栽松樹,大小門頭、灶前廄旁都插上松枝,祝願來年生活美滿幸福。年三十晚上不在別人家過夜,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全部還清。

  除夕之夜,嚴禁說不吉利的話,不準惡言穢語,不準打妻子小孩。父親或長子率領全家老小,用托盤託著酒、肉、飯、水等祭品,依次向祖宗、天地、土、水、日、月、龍、灶獻祭,然後又向門、柱、水缸、畜廄、大農具一一獻祭。全家入席後,將飯菜每樣取一點放到門外給無家可歸的野鬼。然後盛一碗飯給狗,傳說第一次洪水年裡莊稼全被淹死了,是狗從天神那裡討回了五穀種子,所以年節首先慰勞狗。等狗吃飽了,然後全家才吃年夜飯。

  正月初一早上,雞剛打鳴,天還未亮,各家男子就鳴槍放炮,到水井祭祀水神,爭取第一個取回新水。天剛剛放亮,全家已經起床,穿上節日盛裝迎接財神,然後做湯圓獻祭各路諸神。再做一個湯圓貼在小孩子腦門上,表示孩子又長了一歲。元陽彝族把正月初一稱作“女皇日”,婦女不作或少作家務,做菜做飯全由男人操辦。飯甄子無論有多大,飯都要蒸得滿滿的,表示糧食全年有餘。初一全天都不動刀斧,不出寨門,不出門作客,不到菜園取菜。初二、初三才開始走親訪友,女人帶著孩子回孃家。

  木刻“請柬”邀親友

  在每年的冬月或臘月,獨龍族要過唯一的傳統節日,獨龍族語叫“卡雀哇”,是獨龍族的年節。節日的長短主要看食物的準備情況而定,一般是兩三天或四五天。節日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固定日期,各家各族自由選擇好吉日,就開始過年。

  獨龍族居住在高黎貢山和擔當力卡雪山之間的獨龍江流域,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選定過年的吉日後,各家都邀請親友一起來過年。他們在特製的木條上刻上缺口,這就是“請柬”,派人送往邀請的村寨。木條上刻了幾個缺口,就表示再過幾天后要舉行儀式,慶祝年節。接到木刻“請柬”的人,要帶上各種食物,前往致意祝賀。賓主相見,要共同飲一筒水酒,相互對歌。晚上,全村的人都陪著客人歡聚一處,圍著篝火,一面品嚐食物,一面看青年男女跳“鍋莊舞”,共同慶賀一年一度的豐收。男子一邊祝詞,一邊喝酒,喝完酒就把酒碗拋入懸掛在火塘上空的竹架以卜禍福,碗口朝上為吉兆。

  “女兒國”女人忙

  “女兒國”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鄉瀘沽湖畔的摩梭人,把春節叫“庫詩”,即新的一年。摩梭人過春節,意味著祭拜祖先,祭祀天地日月和萬物,這是“女兒國”裡婦女最忙碌的時候。

  摩梭人保留著的母系社會,至今還實行以感情為唯一基礎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在摩梭人中,母親的權威最高,因此被稱為“女兒國”。在摩梭家庭,由家中年紀最大、最有威信的老祖母或母親主持家政,全家每個人的收入都交給她,由她安排全家人的生活。過年前一個月,主持家政的婦女就要為全家每人買新衣褲,每人至少一套。接著,婦女們開始釀酒、榨油、做米花糖、舂米磨面,春節所需的松明子、柴禾也要準備齊。因為,按照摩梭人習俗,從正月初一到十六,不能動用繩子,否則新的一年會遇到蛇。臘月二十四日,所有摩梭人家的婦女都從屋頂屋角到門縫鋪下,進行徹底清掃。女人給孩子理髮洗澡,換上乾乾淨淨的衣服。

  正月初一,黎明剛剛來臨,摩梭婦女就背上木桶,到清泉或小溪邊背水,這叫“爭頭水”。誰起得最早並爭到頭水,意味著這家人在新的一年裡人畜興旺,財源茂盛。所以婦女很早就起床梳洗好,等到天邊泛白時候,爭先恐後來到山泉溪流邊。水揹回來後,主婦準備好早餐,全家祭鍋莊,向祖宗和老人磕頭。太陽出山,母親帶著孩子,背籮裡裝著豬膘、茶葉、酒,到同一“斯日”(同一母系血緣的各個家庭組成一個氏族)的長者家拜年。中國#萬年曆www.wannianli8.com

  過完大年就成人

  對於年滿十三歲的普米族孩子來說,過大年對他們特別重要。因為過大年要為他們舉行“穿褲子”“穿裙子”禮,以後他們就是成年的小夥子、小姑娘了。

  過大年是雲南普米族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男女老少都穿上鮮豔的民族服裝,迎接新年。除夕之夜,滿了十三歲的孩子們,按照性別各自團聚在一起,通宵作樂,告別可愛的童年生活。一等雄雞高唱,東方吐白,他們立即回到自己家中,準備參加專為他們舉行的成年儀式。家裡人根據要舉行成年禮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在火塘邊的“男柱”或“女柱”旁,放好一袋糧食和一隻豬膘。豬膘是將殺好的豬掏空內臟、抽去骨頭,在豬肚子裡抹上花椒、鹽巴後風乾作成的,是普米族和摩梭人的特有食品。豬膘象徵財富,糧袋象徵豐收。

  女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裙子禮”,由母親主持。小女孩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糧袋和豬膘上,右手拿著耳環、串珠、手鐲等裝飾品,左手拿著麻紗、麻布等日常生活用品,手上的物品象徵婦女將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的義務。接著巫師向家祖和灶神祈禱,母親給女孩脫去麻布長衫,換上麻布短衣,穿上百褶長裙,繫上繡有圖案的腰帶。換上新裝的女兒向灶神和親友叩頭表示感謝,親友送給禮品表示祝福。

  男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褲子禮”,由舅舅主持。普米族保留許多母系社會遺俗,舅舅在家中地位最高。小男孩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邊,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右手握尖刀,象徵勇敢;左手拿銀圓,象徵財富。巫師向灶神和家祖祈禱,舅舅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脫下來,給他穿上麻布短褂、麻布長褲,繫上腰帶。換上新裝的男孩也要向女孩一樣給灶神和親友一一叩頭,用牛角酒杯向親友敬酒。親友們往往送他一隻羊,祝賀他日後平安吉利,牛羊成群。

  舉行“穿裙子禮”、“穿褲子禮”時,女孩或男孩的父母要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參加的親友客人。他們端給客人每人一碗骨頭湯,一塊肉和一些豬心豬肝,表示大家是至親骨肉,心肝相連。宴會後,儀式才算結束。

  舉行了“穿裙子禮”和“穿褲子禮”,小女孩和小男孩算是成人了,成了小姑娘和小夥子,可以參加生產勞動和社交活動,成為家族的正式成員。

  透過以上對雲南少數民族春節風俗特點的詳細介紹,相信你對雲南少數民族春節風俗特點有了更深入地瞭解。


少數民族飲酒文化

  我國少數民族喜歡飲酒,他們的飲酒方式多種多樣,別有一番風情。    山欄酒      海南等地的黎族人民熱情好客,客人臨門,便以自制的山欄酒為客人接風洗塵。他們飲酒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叫“腔斧昂”,是飲酒敘情之意;第二階段是喝醉酒,叫“痺熬”,就是按黎族風俗要喝醉才罷;第三階段叫“吞卓丘”,即主賓對唱當 ...

少數民族節日風俗:壯族“花街”

  每年舊曆三月,聚居在廣南縣舊莫、者兔、那倫等鄉村的壯族人民,都要先後在三個街場趕花街。在花街上集中對歌,成了壯族人家青年男女一年一度的歡樂盛會。   隨著時代的發展,建國以後的花街會,除了青年人談情說愛、戀愛、結婚的內容以外,還增加了歌唱建設新成就,或唱幸福生活、美好理想、高尚品質的內容。   每逢花街之 ...

少數民族風俗有哪些 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

  少數民族的風俗有哪些   1、朝鮮族老人節等。   2、彝族火把節、密枝節、賽衣節等。   3、阿昌族燒白柴、潑水節等。   4、德昂族關門節、開門節等。   5、東鄉族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   6、侗族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   7、布朗族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8、朝 ...

壯族的風俗 壯族少數民族風俗和特點

  壯族的風俗 壯族少數民族的風俗和特點   1、文化藝術:歌謠是壯族民間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喜慶節日、紅白喜事、迎宴賓客、談情說愛、文娛活動等,多以歌謠表達感情和助興。2、居住:壯寨村寨多是依山傍水,多樓居,屬幹欄式建築。3、服飾:居住在黔南的壯族服飾與當地布依族基本相同。   壯族概述   壯族是我國少數 ...

走月亮是哪個少數民族風俗

  走月亮是中華民族古老的風俗習慣,並不侷限於哪個少數民族。   以前江蘇地區的婦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結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訪,或拜佛庵,或舉行文藝活動。   據說蘇州婦女走月亮,至少要走過三座橋,稱為走三橋。有的要走過更多的橋而不許重複,這就不僅動體力,還須動智力。   清周宗泰《姑蘇竹枝詞》雲: ...

少數民族風俗有哪些

  少數民族的風俗舉例如下:   藏族習俗中,藏族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豔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   另外,西藏人死後有四種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領主死後,才能享受塔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 ...

少數民族節日風俗

  少數民族節日風俗有:   1、蒙古族的那達慕:蒙古語意為遊戲或娛樂,原指蒙古族傳統的男子三競技,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包括多種文化娛樂內容的盛大慶典活動和物資交流活動。   2、傣族的潑水節:亦稱浴佛節,又稱楞賀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