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翻譯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翻譯

  1、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後升起,盤桓在鬥宿與牛宿之間。

  2、《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透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在佈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並對之後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是什麼意思

  1、意思是: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鬥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

  2、原文節選如下: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3、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赤壁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表現了什麼

  1、“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意為: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鬥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本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徘徊”一詞描繪天上的明月也依戀地放慢腳步,賦予無生命的月光知覺和感情,使人感到她似乎也與泛舟夜遊的主客一樣被如此美景所陶醉。

  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赤壁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

  2、原文節選如下: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3、譯文如下:

  舉起酒杯向同伴勸酒,吟誦《明月》中“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鬥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水光連著天際。放縱一片葦葉似的小船隨意漂浮,越過茫茫的江面。


出於東山之上徘徊之間的意思作者

  1、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鬥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赤壁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   2、原文節選如下: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3、譯文如 ...

出於東山之上句式

  1、月出於東山之上是介詞結構後置句。   2、出自宋代蘇軾的《赤壁賦》。   3、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 ...

出於雲卻隱海什麼意思

  月出於雲卻隱於海的意思是月亮從東山雲霧上升起,最後卻隱藏在大海之中。出處是宋·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西江月·照野瀰瀰淺浪》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   上片寫詞人路上的見聞和醉態,下片言詞人對美好景物的憐惜之情。此詞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靈的心境,描繪了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月夜人間仙境圖,表現出一個物我 ...

三八婦女節是哪年開始的 38日婦女節誕生哪一年

  三八婦女節是哪年開始的 3月8日婦女節誕生於哪一年   1921年9月9—15日,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決定,把每年的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節。因此第一個三八婦女節在1921年。   三八婦女節歷史溯源   1910年8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17個 ...

田家五月人倍忙的意思

  1、“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翻譯:農家很少有空閒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出自白居易《觀刈麥》。   2、原文: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 ...

出於蘭而勝蘭是誰寫的

  荀子曾在著名的篇章《勸學》中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來教導弟子,說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的道理,希望弟子們能夠堅持不斷地學習,以達到更高的境界。   荀子,名況,字卿,華夏族,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 ...

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機什麼意思

  關於天、地、人的一切事物的產生、執行、創造都是由“機”而發、由“機”達成。   出自《莊子·外篇·至樂第十八》,其中“機”是萬物生演變化過程中某種不變的東西。學術界對這個“機”字有多種解釋,但不論其為何意,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道家已認為萬物的生減變化過程含有某種不滅的因素。由此表明,戰國時期道家已在探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