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山西民間生育、生辰習俗

山西民間生育、生辰習俗

  生辰,即出生的日子,對所尊敬的人則稱為“誕辰”。在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這都是一個印象最深的日子。

  普通生日

  每逢生辰,山西各地都有舉家慶賀,甚至大宴親友和賓客的習俗。民間一般以50歲以下為“做生日”,儀式相對簡略一些。晉南襄汾一帶有“三十石榴四十桃”的說法,即一個人滿30歲,親友要送面石榴祝賀;滿40歲,則要送面桃。從40歲或50歲以上,過生日便稱為“做壽”,又名“祝壽”,其儀式相對隆重一些。祝壽時,親友要來祝賀,送壽桃、壽麵、壽聯、壽樟、泰屏等,稱為“拜壽”。較為隆重一些的人家要設壽堂,燃壽燭,結壽彩。老人身著新衣,端坐中堂,接受親友、晚輩的祝賀和叩拜。臨汾一帶,祝壽時要吃“長壽麵”,即澆湯麵或臊子面。席間,賓客在吃第一碗時,要把面挑出一筷子,搭在事先放在飯桌上的一根大蔥上。名為“添壽”,意在祝福老人益壽康寧。

  壽誕

  慶賀60誕辰,是山西各地的壽誕風俗之一。每逢60壽辰,雁北、忻州的一些地方還有給老人做“壽材”、即棺材的習俗。一般講究在有閏月的年份做,而且最好是在閏月裡做,所謂“閏年閏月一百歲”。在立幫安底的那天,兒孫還要燒香祭獻,鳴放鞭炮。同時把一段紅布系在棺幫上,讓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孩從棺木框內鑽過去,以此祝福老人長壽百歲,稱為合龍口。晉東南有些地方在給老人做壽材時,木工講究先用鑄斧把原木砍一下,以木屑飛出的遠近,占卜老人的壽命。壽材做好以後,除應得工錢外,各地都有額外給木工“花紅禮施”的講究。同時還要邀請親友、鄰里舉行上壽活動。

  老人到50歲、即“知命之年”,或60歲、即“耳順之年”,山西各地都講究為老人縫製“壽農”、即老人去世後所穿的衣服,有些地方又叫“送老衣”。除選擇衣料有講究外,剪裁的日子也要細加選定。壽衣做成後,每逢節令或喜慶日子,還要讓老人穿戴起來。民間認為活著時穿什麼衣服,死後才能穿什麼衣服。

  人活到80歲,便被譽為老壽星。80歲做生日為大慶,稱為“過大壽”,又叫“慶八十”,其儀式比“六十花甲”自然更為隆重。除了各種帶“壽”字的禮品外,人們還常用“富貴耄耋圖”作為賀禮。圖中下方畫一株盛開的牡丹,幾隻飛蝶於花上盤旋,幾隻貓匍伏花下,做欲撲蝶之狀。古代70歲稱“耄”,80歲稱“耋”。貓蝶諧音耄耋,民間又稱牡丹是富貴花,三者組成的畫面,即表達了“富貴耄耋”之意。

  另外,山西各地還都有“扎紅”的習俗。無論大人、小孩,凡在本人屬相年內、特別是生日那天,小孩一般講究穿紅背心、紅褲權、大人多扎紅腰帶或穿紅色內衣褲,以此,祛除邪惡,祈求吉利。

廣東民間生育禁忌

  妊辰

  婦女懷孕後,民間傳說人是由各種動物輪迴託化,以形附於誰家,誰家有婦便託生,其形稱為“六甲”(又稱“胎神”),懷孕十月,六甲都不定,附與孕婦居室的任何地方,因此,要嬰孩形貌完好,必不可犯六甲。故婦女懷孕期不能在床上剪布、裁衣,不能在居室任何地方打針、開灶、通渠、補漏、拆屋;不能拆床,搬居;不能在床底下放利器……等等。如犯忌,嬰孩出生會破相或怪異。如犯了禁忌,孩子出生有怪異,可於百日內將所做的禁忌恢復原貌,就可除去異象(俗稱“起犯”)。如孩子生下發現頭上多了個瘤,面上有痣、多手指、腳趾等,可能是補屋之類造成,應即拆去,用水將補上的灰浸於盤內放在床底,孩子的瘤、痣便會慢慢除去。

  出生

  嬰孩出生不能起大名,一般以排行數直呼,如二弟、三妹……或亞七、亞八;有些則給孩子起賤名,如“豬”、“牛”、“狗仔”、“旦家”;有些孩子出生滿月即給帶手鐲、腳鐲,材料多是銀質,分男左女右,據說孩子越叫得“賤”越易養;帶鐲子則是要把孩子圈住,不會被妖魔帶走。如孩子長得胖,樣子好看,也不能直接對著孩子說出“胖”、“靚”的話,只能說“抵打”、“醜樣”、“打得幾下落”等。

  孩子的出生時辰(年、月、日、時),父母在孩子生下來後即用一張紅紙記下,放於籠底,不讓孩子知道,直至孩子長達成人定親時才能由父母開年生。

  孩子出生要請卜算先生定時(出生時辰八字),時間須在滿月之前。卜算先生根據生辰八字,推算孩子一生運情和壽命,俗稱“批命”,用紅紙寫成批命紙,由父母儲存,按時運給孩子“祁福”、“還神”、“禁忌”、“開學”、“婚嫁”。尤其是孩子推算五行相屬(金、木、水=火、土)緊記相沖相剋的禁忌,入水命不能配火命,因水火相剋。孩子起名也要按五行相屬,如欠金,則名字中一定要有金字或金字做偏旁的字作名,否則一生不利,俗話說:“唔怕生壞命,至怕改錯名”,即指此。

  問別人的孩子有多大,不能問“幾多歲”(歲與碎同音,不吉利),只能問:“幾隻手指”(一隻手指為一歲)。

城市記憶:消失中的山西民間戲臺

  山西作為中國戲曲藝術發源地之一,被譽為“中國戲曲的搖籃”。北宋年間,大大小小的老戲臺就出現在村落的大街小巷。隨著城市建設不斷推進,帶著老輩人種種記憶的戲臺被拆除,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戲迷票友們只能偶爾相聚在公園抒懷。

  據瞭解,山西省目前現存元、明、清時期的舊戲臺有三千多座。全國僅存的6座元代戲臺,都積聚在山西省晉南一帶,成為珍貴的“活歷史”。27日,小編走訪了坐落於山西太原周邊村莊的幾處戲臺。看到大多數的戲臺已被改建,只有少數幾個被遺留下來。未被改建的戲臺上堆放著雜亂無章的零碎物件,兩面的欄杆則因年久失修早已失色。後臺庫房中堆放著戲曲衣服,上面積滿塵土。

  “現在戲臺跟前的熱鬧場面見不著了,以前的唱戲聲也聽不到了。”年過花甲的太原郊區傘兒樹村村民陳大爺有點失落。據他回憶,老以前在秋收後,東家迷信村裡的白龍廟附近有白龍,組織大夥兒在白龍廟附近的戲臺聽戲,當時的目的多是為了祈雨。附近幾個村莊的人紛紛聞信而至,擠得臺上臺下滿是人,場面相當熱鬧。

  “現在,我只能從村裡坐車去城裡聽戲。”陳大爺講述,自己還參加了城裡的戲迷協會。在那裡,可以找回當初的一點樂趣。“和票友們一塊磕著瓜子,搖頭晃腦,張嘴乍舌,不知多有興致。”

  28日,小編採訪到山西晉劇戲迷協會會長李海峰時,73歲高齡的老爺子正在聽著電視裡戲曲聲練書法。李海峰介紹,山西目前有一批晉劇戲迷愛好者,大家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唱唸做打”。

  談到如何看待戲臺消失時,李海峰表示,現在雖然村落上原來的戲臺出於種種原因被改建或拆除,但是透過戲迷協會這幾年的不斷影響,各地的戲曲文化都被提了起來,在很多地方出現了不少戲迷協會。

  然而,令老人困惑的是,目前正在沒落晉劇等傳統中國戲曲的傳承之路,將如何走下去。


山西民間忌諱

  禁忌在山西民間稱為忌諱。它是禁止同“神聖”或“不法”的事物接近,以避免招致懲罰,也就是對於某種神秘力量產生恐懼而採取的消極防範措施。與法律和道德規範不同的是,禁忌是建立在人們共同的信仰基礎之上的,是對神靈崇拜和巫術信仰基礎上的民間信仰,人們用以規範自己的信仰行為。   禁忌一般透過口頭傳承和行為示範在民間 ...

江西生產生活習俗

  “入鄉先問俗”這個“俗”最主要的就是生產、生活習俗。我們採用民居、池塘作為底色圖案,表現的是江南水鄉的景象。這部分重點介紹南昌人的衣、食、住、行、交通、運輸等習俗。   這是二十四節氣歌。二十四節氣是我國曆家的一個傑出創作,在曆法中佔重要位置,對農業生產有很大作用。   這是“物象測天”的農諺。   這裡 ...

熱鬧非凡的山西民間社火

  民間社火,是春節期間民間的自演自娛活動。它來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 ...

立冬的歷史風俗和趣聞 民間賀冬的習俗有哪些

  立冬傳說的由來十分有趣,傳聞跟醫聖張仲景有關,在古代社會中,立冬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歷史上也有許多關於立冬的風俗和趣聞。接下來我們會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立冬的歷史風俗和趣聞,感興趣的朋友快來一起看看吧。   立冬餃子的傳說   傳說在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曾在湖南擔任太守的職位,後來在某年的冬季之時辭官還鄉。 ...

山西民間特色文化有哪些

  1、花腔鼓;   2、定襄蔣村 ;   3、晉中媽祖信仰 ;   4、臨猗地臺戲;   5、“四句”秧歌劇;   6、翅果油熬製技藝;   7、汾西地燈秧歌;   8、靈丘制針;   9、中和節;   10、迎喜神。 ...

廈門民間搬家有什麼習俗

  1、搬家時,新宅要移出之物,最好由他人經手,搬進新宅之物,最好親自動手,搬進新宅時全家不可空手進入宅內。   2、入宅時間應該在早上,中午或在日落之前,避免夜間入宅。   3、喬遷之後,無論時間長短,為求家人平安,富貴昌盛,應舉行一次家神拜祭,在家中放一小串鞭炮即可。   4、如果入宅當日無安床吉時,可先 ...

山西十大民俗之山西民間社火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積澱,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多民族共榮,造就了許多數不清的傳統民俗,像是精緻的剪紙,洪亮的民歌、好聽的戲曲和好看的秧歌等等,一直從我們中國古代流傳至今,可謂是源遠流長。那麼就讓山西文化為你介紹,網友評選的山西十大民俗之一,山西民間社火。   民間社火是春節期間流行於中國民間的一種民俗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