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峨眉山的道教文化

峨眉山的道教文化

   

  四川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峨眉境內,距成都約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處。高出五嶽,秀甲天下。談到峨眉山,人們總會想到是佛教聖地,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然而,在歷史上,峨眉山卻是一座很有名氣的道教仙山。尤其是唐以前,更是虛幻飄渺的洞天福地,名“虛靈洞天”。其歷史地位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象。正史中最早為道教立傳的《魏書·釋老志》載:“道家之源,出於老子。……授軒轅於峨眉山,教帝嚳於牧德”。足見,早在一千多年前,峨眉山道家之事就已納入正史。

齋醮科儀音樂: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

  《海南島史》載:“道教自宋初以來得到歷朝信仰而復興。” 齋醮科儀音樂,在宋初隨著江南一帶的移民傳入海南,它隨民間作齋祭祀活動而繁衍並深深紮根,明代已很盛行,是海南省流行很廣、影響很大的一種民間音樂。

  民國三十七年版的《海南島志》雲:“道教之於本島,相當普及,大多數寺廟均屬之,全島道教徒計達三十萬人。”當時的海南島人口僅217萬人,道教徒佔了14%,可見

  海南齋樂獨具本土特色

  道教在海南島影響之大。

  據史料記載,海南之道教屬正一道,亦稱火居道。正一道雖侍奉宮觀,但仍返家居住,經授職的道公平時也務農事,有齋醮活動就為民間設壇祭祀法事。原始宗教與佛道教的融會而形成海南獨特的齋醮科儀,齋醮科儀音樂伴隨著齋醮的內容目的和適應行持的程式而融變定形。

  海南島的齋醮活動是中原道教天師道齋醮科儀的承傳派生,傳至海南後,與本土的原始宗教活動結合,汲納方言俚語山歌調式演變,並與佛教音樂融會成的一種獨特的宗教藝術。

  海南移民源流多、文化層次雜,加上原籍少數民族信仰文化理念的不同,使齋醮科儀音樂也有別於中原天師道齋醮科儀音樂。其特點是:聲調高、音域寬。誦經唸咒與音樂、擊樂同步進行。其中誦經唸咒語音有官話、粵話、海南話及各種語系,經文的長短句和語音不同致使伴奏經韻虛聲襯音多,拖腔拉板長。

瓦屋山道教文化

  四川眉山地區洪雅縣境內的瓦屋山,是古代蜀中著名的道教仙山。瓦屋山以海拔2830米的氣勢,矗立在川西盆地。作為四川境內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其清幽典雅的神仙境界,令國內外遊人流連忘返。瓦屋山是張陵在蜀中創教的據點,具有悠久的道教歷史源流,滲透著少數民族文化的神韻。

  洪雅瓦屋山地處青衣江流域,秦漢時期的主要居民是羌人。這支羌人因生息在青衣江上游,人們稱之為青衣羌。源自蘆山的青衣江,後因羌人歸附漢朝,又稱為平羌水。東漢順帝(126-144)時,張陵入蜀傳教,開始建立道教教團的創業活動。張陵為青衣羌多姿多彩的文化所吸引,他率弟子奔赴青衣江流域,建立起平岡治教區。青衣羌人很快受大道的感化,成為奉道的五斗米道道民,洪雅瓦屋山道教源流從此產生。

  從張陵蜀中傳教的歷史可以看出,青衣羌是最早皈依五斗米道的少數民族,平岡治是張陵早期傳道建因此,洪雅瓦屋山道教源遠流長,實為巴蜀道教張陵之所以選擇巴蜀傳道,具有深刻的歷史原因。蜀中自秦漢以來,就盛行黃老之學,這裡民風淳樸自然,老百姓容易接受教化。張陵時期的道教有多種名稱,因其收取信米五斗的特徵而稱五斗米道,因天師張陵而尊稱為天師道,因傳播正一盟威之道而稱為正一道。在張陵祖孫三代傳教時期,民間多稱為五斗米道,這是民間對此派道教的俗稱。據《輿地紀勝》記載:洪雅境內修道的仙人有葛由、鬼谷子、李阿、尹真人、瞿君、葛仙翁、句度、皇甫坦、陶道人、回道人、爾朱真人、落魄仙、黃觀福。葛由是一位修仙的羌人,相傳周威王時葛由在蜀中出現,蜀中王侯追隨他上綏山,最終都求得仙道。因此民間有諺雲:“得綏山一桃,雖不得仙,亦足以豪。”

  至今在瓦屋山還有這樣的風俗:瓦屋山中建有一些筍棚,裡面備有米、鹽、柴、灶:供過往的獵人、採藥者及路人取用,過往者也總是根據自己需要,適可而止地予以補充。這顯然是五斗米道義舍的遺風。《三國志》卷八《張魯傳》記載五斗米道:“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停傳教。又置義米肉,懸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過多,鬼道則病之。”從洪雅瓦屋山的義舍民俗可以看出五斗米道制度的深遠影響,瓦屋山地區的民居:在建造房屋時必雕刻一條木魚,懸掛於屋簷下作為辟邪裝飾物,這種圖騰飾物風俗的淵源,來自五斗米道對水的崇拜,《三國志》卷八《張魯傳》注引《典略》,載五斗米道的請禱之法說:書病者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

  五斗米道的天地水三官信仰,是道民常行的請禱之法。五斗米道對水的信仰,衍生出對魚的崇拜,《華陽國志》卷八說:咸寧三年春,刺吏浚誅犍為民陳瑞。瑞初以鬼道惑民,其道始用酒一斗,魚一頭,不奉他神,貴鮮潔……瑞自稱天師,徒眾以千百數。陳瑞手下有祭酒領導信眾,並有道民活動的傳舍,顯然屬於蜀中天師道的流派。瓦屋山地區民居懸掛木魚的習俗。許是陳瑞天師道魚崇拜的遺風。洪雅縣間相傳瓦屋山夜有神燈,道教青城山同樣有神燈的傳說,認為是仙道的靈異顯現所致。


道教文化主要包括什麼

  1、“道教文化主要包括“道”和“德”。   2、道就是崇尚自然,生育天地,執行日月,長養萬物,換句話說是宇宙萬物成長的原動力。德就是萬物發展,成長的外形、形態及其所具備的特有因素,換句話說是萬物的個性。兩者是整體與區域性,是遍及性和不凡性,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

道教文化 五方五老是哪幾位神仙

  中國道教文化中,有著“三清四御五方五老”的說法,對於“三清四御”不少人是瞭解的,那你知道這道教的“五方五老”是哪幾位神仙嗎?民間流傳著多種說法,那他們的稱號分別什麼?那麼本期的道教文化,為你深入解析。   說法一:   五方五老天君,為東南西北中五方之天神,一說為元始天王所化。中國個道派以三清為始,比如全 ...

道教文化 道教四御是什麼

  說到道教神明,大家第一反應就會想到道教的三清道祖,但三清之下還有四御,據說他們是輔佐玉皇的四位尊神,那你知道他們分別是誰嗎?他們在道教神明中又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呢?那麼本期的道教文化,為你解析。   在道教最尊的三清神明之下,還有“四御”。“御”是對皇帝的敬稱,也有治事之意。四御是居於三清之下,位於萬神之上 ...

道教文化解說:靈寶天尊是通天教主嗎

  靈寶天尊,道教三清的第二位。看過《封神演義》的你會知道,在劇情中,出現了三清中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兩位尊神,但沒有靈寶天尊,而是出現了通天教主,那麼,靈寶天尊會是通天教主嗎?相信有很多人會那樣認為。具體如何,請看下文。   靈寶天尊不是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是明代所著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和網路洪荒流小說中的截 ...

淺談湖北道教文化

  道教是植根於中華民族古傳統文化土壤上的宗教,和儒教、佛教並稱“三教”。“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位於湖北十堰境內的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這裡承載了道教的發展歷程,孕育了道教文化,是湖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春秋戰國時期,湖北武當山位於楚、秦、韓三國交界處,這裡山高壑深,地勢險要,歷來 ...

道教文化詳解:淨明道的建立者是誰

  不管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一個領頭羊,也稱作為建立者,例如道教文化中的敬明道,肯定也是有人去做領頭羊去做建立者,然後一代代的傳承下去,並將之發揚光大。但是你知道敬明道是誰建立的嗎。那麼小編就要出現來告訴你了。   淨明道,為道教正一道教派,亦稱淨明忠孝道,始見於南宋紹興年間。據道教傳說,當時西山(在今江西 ...

道教文化詳解:道家三寶是什麼

  道教源於中國,道教是影響中國是最長時間的。   都知道佛教有三寶,分別是“佛寶”“法寶”“僧寶”。那麼你們知道道教其實也有三寶,是哪三寶呢?本期的道教文化就帶你瞭解道教的三寶。   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寶君,上清靈寶君,太清神寶君,為道教三寶,尊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學道、修道、行道為本,故又有以學 ...